安祿山不怕張九齡,不怕楊國忠!為什么忌憚李林甫?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提起安祿山,在很多人的眼里他都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這個人竟然敢挑起安史之亂,差點顛覆了大唐,囂張跋扈任意妄為,所有人都對他忌憚幾分,但是就這么個人物,對于一個人卻怕得要命。這個能降住安祿山的人,就是宰相李林甫。那么安祿山為什么會懼怕李林甫呢?難道怕他跟皇上說他會反嗎?
其實,在唐玄宗面前說安祿山日后會反的大臣還真的是不少。張九齡就曾經對唐玄宗說,安祿山的面相就有逆反之相,不能留著他,恐怕會后患無窮。張九齡不僅僅跟唐玄宗說安祿山會反,跟其他大臣聊天的時候也會提到,這個安祿山以后一定會反的。大將軍王忠嗣也多次的上奏皇帝,提醒皇帝,安祿山必定會反的。后來的宰相楊國忠也多次十分直接了當的告訴唐玄宗,安祿山必反??墒翘菩趨s沒有信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這么多人在唐玄宗面前告狀了,安祿山一個都沒有怕。李林甫從來都沒有說過安祿山必反的話,甚至多次幫助他說好話,也曾經力捧過他,但是為什么安祿山反而就忌憚李林甫一個人呢?
張九齡這個人的性格是比較耿直的,有什么說什么,喜歡直來自往,不喜歡彎彎繞。唐玄宗一方面就很喜歡張九齡的性格,覺得他十分的有風度,另一方面又有點受不了他不加掩飾直率的說話方式,所以曾經三次貶責于他,又三次起用于他。張九齡雖然直截了當的跟唐玄宗說了安祿山會反的話,但是唐玄宗一直都把張九齡的話當做是主觀臆斷沒有根據。而且從面相上看一個人會反,覺得很不靠譜,只把這話當做是對胡人的偏見。所以唐玄宗并不相信張九齡對于安祿山的判斷,所以安祿山自然就不怕張九齡。
大將軍王忠嗣也上書過多次給唐玄宗,說安祿山必定會反。這個時候李林甫幫了安祿山一把,或許是湊巧。李林甫跟唐玄宗說,王忠嗣想要擁戴太子李亨作亂。做皇上的就怕聽到這話,唐玄宗本來就想要廢掉李亨的,又聽說手握重兵的王忠嗣擁立李亨,所以就把王忠嗣抓了起來要處死他,所以當然就不可能聽王忠嗣的話了。
楊國忠也多次的跟唐玄宗說安祿山是要反的。但是唐玄宗是知道楊國忠和安祿山的積怨很深,認為這不過是楊國忠跟安祿山爭寵的手段罷了,對于楊國忠的話并不相信。楊國忠一看皇上不相信他,就對唐玄宗說,如若不信,您下詔讓安祿山上京城來,他肯定不敢來,卻沒有想到,安祿山大大方方的進京了。所以唐玄宗是不相信楊國忠的話的。
那么為什么安祿山獨獨就懼怕李林甫一個人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首先,安祿山為了得到唐玄宗的信任,在唐玄宗和楊貴妃面前討好賣乖,裝老實人,賣萌,引得唐玄宗和楊貴妃都很喜歡他。除此之外,李林甫也幫助了他一把。他幫助安祿山并不是為了安祿山好,而是為了迎合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喜好罷了。既然唐玄宗和楊貴妃都很喜歡安祿山,他當然多次反復的表揚安祿山,說他的好話,幫助安祿山升官。人就是這樣,喜歡一個人或者一個東西,往往聽不得別人說不好的,反而別人也有認同感才會更加的開心,李林甫深知這一點,不過就是為了哄皇上和貴妃的歡心罷了。安祿山想要獲得唐玄宗的信任,離不開李林甫的幫助,因此安祿山是比較忌憚李林甫的。
其次,李林甫牢牢的控制住了安祿山的一舉一動。在安祿山的身邊,李林甫早就安排了眼線,監(jiān)視安祿山的一舉一動。安祿山想要說什么話,心里在想什么,李林甫都能在第一時間推測出來。等安祿山進京面圣的時候,李林甫還會給安祿山一點提示。這就讓安祿山十分的恐懼,覺得李林甫簡直就是個神人,竟然連自己在想什么都能猜到。自己的一切似乎都被他給掌控了,讓他對李林甫充滿了恐懼。
再次,李林甫讓安祿山看到了自己究竟有多么威風。每次安祿山進京的時候,安祿山去拜會他的時候,李林甫都會安排其他大臣跟著安祿山一起來。安祿山一開始并沒有把李林甫放在眼里,但是看到其他的朝堂上的大臣都對李林甫畢恭畢敬行跪拜禮,他就嚇壞了,一下就明白了李林甫在朝堂中的地位,所以每次見到李林甫都肅然起敬,大氣都不敢出。
安祿山害怕李林甫并不是什么秘密,怕到什么程度呢,即便是數九寒天見了李林甫,也能害怕到汗流浹背。實際上,當時并不是只有安祿山害怕李林甫,應該說是基本所有的官員都害怕李林甫。
李林甫大字不識幾個,但是卻在玄宗朝做了十九年的宰相,這是絕無僅有的。雖然我們都知道李林甫是一個奸臣,但是也絕不能否認他的才能,他建立的制度體系,甚至說他是當時帝國統(tǒng)御全局之人,即便是唐玄宗也已經慢慢退居二線。
很多大臣未必會怕唐玄宗,卻一定會怕李林甫。安祿山最開始也并不怎么怕李林甫,因為他首先取得的是唐玄宗的寵愛。史載安祿山?性巧黠,人多譽之?,他很善于偽裝,給唐玄宗留下的印象就是憨厚老實,他又很會做官,因為并不在朝中,所以總是用財寶賄賂往來使者,讓他們?yōu)樗f好話,不至于因為距離唐玄宗很遠就被忘記。
他甚至拜比自己小十幾歲的楊貴妃為義母來間接討好唐玄宗。當然這是很管用的,又有李林甫的提攜,安祿山也是官職越來越大,越來越得唐玄宗的寵愛,成為平盧節(jié)度使和范陽節(jié)度使,并加封為大夫,幾年之后又加了一個河東節(jié)度使。藉由這種寵愛,安祿山有時候表現出來的就是對其他朝臣的輕視,甚至他對李林甫也并不是多么的敬重或者感激。
他的表現自然逃不過宰相李林甫的眼睛,于是,李林甫就親自教安祿山怎么做人。正由此,安祿山開始真心害怕李林甫,這種害怕是直接刻進了骨子里。我們來看看李林甫是怎么做的。
當時李林甫是宰相,權傾朝野,群臣誰也不敢與之爭鋒,而當時的安祿山則仗著唐玄宗對他的寵愛加上胡人的本性,他入朝覲見的時候禮數并不周全。李林甫也不責怪安祿山,而是當著安祿山的面讓同為大夫的王鉷覲見給安祿山看。安祿山看到同樣受唐玄宗寵愛的王鉷居然禮數如此周全又謹慎小心。嚇得安祿山大氣不敢出,也由此,安祿山再也不敢有任何倨傲之行為。
又,安祿山每次和李林甫談話,總有一種被看透了的糟糕感覺,他心里想什么還沒有等說出來,李林甫已經察覺出來并搶先說了出來,這讓安祿山不得不佩服,同時也覺得特別的可怕,畢竟誰也不想在別人面前變成透明的人,一眼就被看穿, 什么秘密都沒有,所以,安祿山每次見李林甫都很緊張害怕,即便是冬天也能流下汗來。
再有,李林甫是第一口蜜腹劍之人,他是怎么對待安祿山的呢?《舊唐書》載?林甫接以溫言,中書廳引坐,以己披袍覆之,祿山欣荷,無所隱,呼為十郎。?李林甫臉上帶笑,溫言以待,將安祿山引到中書廳坐下,又把自己身上披的衣袍脫下來給安祿山披上,如此,安祿山心中一暖,在李林甫面前是毫不隱瞞,甚至稱呼李林甫為十郎。如果不小心應對,很容易就被李林甫賣了還得幫著他數錢。
有由此,安祿山是真的害怕李林甫,就像老鼠見了貓。所以李林甫活著的時候,安祿山不敢有任何反叛之心,但李林甫一死就不同了,楊國忠完全壓制不住安祿山。兩人在斗法的過程中,安祿山終于反了。安史之亂由此開始,不過安祿山和楊國忠兩人都沒活長久。
安祿山大軍揮師南下,楊國忠接連做了幾個錯誤的決定,洛陽淪陷,長安淪陷在即。唐玄宗帶著楊國忠等人難逃,只可惜到了馬嵬驛的時候發(fā)生士兵嘩變,殺死了楊國忠,這時候安史之亂不過才半年的時間,而又一個半年之后,安祿山也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謀殺了。
兩人雖然早死,但是安史之亂還沒有結束,甚至還要持續(xù)六年。這一場浩劫成為大唐的轉折點,盛世長安成為回不到的過去。
李林甫死后造反并不是因為他害怕李林甫 李林甫在戰(zhàn)爭中并不能起什么作用 但政治手腕卻相當高超 在未反之前 朝中李林甫相當得勢 作為邊鎮(zhèn)將領畢竟還要依靠巴結朝中大員以為后援 而且并不能說安祿山一開始就是要造反的 所以他以前對李林甫還是相當畏懼的 安祿山曾多次到長安,參加宮廷和官場的活動,每次入朝經過龍尾道時,總是南北側目窺察,很久才進殿去??梢娝闹袑Υ筇频腻\繡河山,已經開始有蠢蠢欲動的念頭,感到天下可圖,朝廷可欺,不免暗生異志。剛好李林甫攬政,為鞏固相位,杜絕像王忠嗣一類的文武兼?zhèn)涞倪呹P大帥入朝為相,奪去己寵,向玄宗建議任命蕃將擔任邊關大帥,理由是蕃將既熟習邊疆其它異族的生活、戰(zhàn)斗習俗,又勇猛善戰(zhàn),可以使朝廷及早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好大喜功的玄宗認為李林甫言之有理。就打算放手任用蕃將擔任邊關大帥。玄宗作出這一決定時,安祿山剛剛才被任命為平盧兵馬使。
李林甫此舉,固然是為了鞏固他自己的權位,不過也透露出他對蕃將的輕蔑,認為胡人不能舉大事。而李林甫與安祿山之間,關系也是相當微妙的。
安祿山初見李林甫的時候,仗著玄宗的恩寵,態(tài)度怠慢,相當不恭敬。李林甫瞧在眼中,卻不動聲色。當時大夫王鉷也專權用事,和楊國忠齊名,李林甫托故把王鉷叫來,讓安祿山站在一旁。當時王鉷身兼二十余職,恩寵無比,見了李林甫也只能卑詞趨拜,滿臉媚笑。李林甫向王鉷問對,十分精審,王鉷對答,百倍地恭敬。安祿山在一旁不覺瞪大了眼睛,態(tài)度也恭敬起來。王鉷說話越謹慎,安祿山的態(tài)度也就越恭敬。李林甫看見安祿山態(tài)度的轉變,這才胸有成竹地對安祿山說道:“安將軍此次來京,深得皇上歡心,可喜可賀。將軍務必好自為之,效命朝廷?;噬想m春秋已高,但宰相不老?!卑驳撋铰犃死盍指Φ脑?,心中深懼。此后李林甫每次和安祿山講話,都能猜透安祿山的真實心思,安祿山心里暗暗驚服。安祿山善于拍馬屁,將玄宗哄得服服帖帖,對滿朝文武倨傲無禮,任意侮慢朝臣,唯獨畏懼李林甫一人。只要李林甫開口說話,雖值盛寒之時,安祿山也不免冷汗淋漓。李林甫問安祿山任何事情,安祿山絲毫不敢隱瞞,將李林甫奉若神明。
李林甫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并不敢輕易得罪安祿山,見安祿山意屈,也不免暗自得意,之后便恩威并施。慢慢地,二人關系親密起來,安祿山親切地稱呼李林甫為“十郎”。安祿山人在范陽時,每逢派人向朝廷奏事,便叮嚀問候李林甫。奏事之人從長安回來,所問的第一句話不是別的,而是問“十郎何如”。安祿山曾對親近之人說:“我安祿山出生入死,天不怕地不怕,當今天子我也不怕,只是害怕李相公?!睂盍指Φ募蓱勚目梢娨话摺_@話也道出了當時的局勢:天子忙于享樂,朝政則盡為李林甫把持。鑒于此,后世不少人認為,安祿山后來的謀反,是與繼李林甫為相的楊國忠不能像李林甫一樣,對他既拉、又打,恩威并用,只知道一味靠強力相逼關系很大。
安祿山派其心腹部將劉駱谷常駐京城長安,負責窺探偵察朝廷的一舉一動,并及時地將朝廷的各種動態(tài)飛馬通報。李林甫的奏本與玄宗準備起用蕃將擔任邊關大帥這一重大舉動,當然也很快被通報給了安祿山。安祿山得知這一情況后,喜出望外,一面加緊賄賂張利貞等出巡幽州的朝廷命官,一面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給玄宗和李林甫進獻戰(zhàn)俘、各類雜畜、各色珍禽異獸、珍珠寶物。并及時入朝向玄宗表白自己的忠貞不二:向李林甫傾訴自己只愿作宰相的驍將,不敢想給宰相捧書、獻墨的心聲。因此進一步使玄宗感到稱心,李林甫覺得放心。這樣,安祿山一路平步青云,直至被賜鐵券、封王爵。
安祿山能夠快速起家,既與安祿山本人性情狡陰險詐、善于逢場作戲,外表卻給人一種憨直、誠樸的印象有關;又與宰相李林甫的自私、狹隘、嫉賢妒能分不開;更與玄宗的好大喜功,偏聽偏信直接相關。在當時的局勢下,安祿山出現得正逢其時。誰又能料得到呢,唐朝廷一手捧上來的寵兒,竟然會造成大唐帝國由盛而衰、由興而亡的勢態(tài)。安祿山其實最開始本性不壞,都是受其手下影響變得很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03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