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乞丐成大將軍,朱元璋救下的是大明280年的江山!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時,是一個放牛娃,他當過乞丐、做過和尚,后來參加了起義軍,經(jīng)過浴血奮戰(zhàn),建立了大明江山,成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因此,朱元璋對于生活在底層社會的人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在早年,朱元璋率領起義軍征戰(zhàn)四方的時候,他救過一個小乞丐,后來這個小乞丐成了一員大將,其后人守護了大明江山280年。
這個小乞丐就是沐英。沐英出生于安徽定遠縣的一個貧困的家庭,父親早年病逝,他跟隨母親生活。由于當時戰(zhàn)亂四起,在逃難的路上,沐英的母親也死了。沐英就流浪到了濠州城,成了一名流落街頭的小乞丐。有一天,朱元璋在濠州城督辦軍務時,遇到了正在乞討的沐英。
當時,朱元璋仔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小乞丐,他發(fā)現(xiàn)小乞丐的小臉蛋雖然臟兮兮的,但是小乞丐的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朱元璋就將這個八歲的小乞丐沐英收為義子。那時,朱元璋和馬氏成婚不久,還沒有子嗣。因此,朱元璋夫婦將沐英當作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教他讀書寫字,習學武藝,后來又教他兵書戰(zhàn)策,帶兵打仗。
沐英從十二歲起就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十八歲時,沐英就擔任了帳前都尉,能夠獨當一面了。1367年,沐英親率一支軍隊攻破了分水關,占領了崇關,控制了福建地區(qū)。從1376年到1381年,沐英作為征西將軍,征戰(zhàn)吐蕃和西番,并且作為先鋒大將兩次西征元朝的殘余勢力。沐英每逢戰(zhàn)陣都是沖鋒在前,異常驍勇,他立下了不少軍功。他的名氣直追徐達、常遇春、藍玉等明朝名將,在一些評書中,沐英被描述成了一位手使一對擂鼓甕金錘的驍勇戰(zhàn)將,所向無敵。
沐英最值得稱頌的戰(zhàn)功,就要數(shù)平定云南了。1381年,沐英跟隨傅友德、藍玉率領三十萬大軍征討云南的大理段氏。大理段氏憑借點蒼山、洱海等天險,在云南的西部已經(jīng)經(jīng)營了數(shù)百年的大理國也是有一定實力的。但明朝軍隊一路之上,每戰(zhàn)皆勝。沐英更是奮勇當先,他率領騎兵渡河截斷了段氏的退路,一戰(zhàn)就殲滅了段氏的兩萬人馬,又俘虜了兩萬人,并且生擒了大理段氏兄弟,自此大理國不復存在了。
平定云南后,朱元璋封沐英為黔國公,鎮(zhèn)守云南。沐英在鎮(zhèn)守云南期間,興修水利,鼓勵農(nóng)民種田,使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得到了發(fā)展。沐英還從內(nèi)地引進了大量商人,開展商業(yè)貿(mào)易,使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沐英也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愛戴。1382年,沐英的養(yǎng)母馬皇后病逝,沐英聞訊后,由于悲痛過度而咳血,就此落下病根。十年后,太子朱標病故,沐英十分傷心,引發(fā)久病而亡,終年48歲。朱元璋感其忠誠,追封沐英為黔寧王。
此后,沐英的子孫世代鎮(zhèn)守云南,直到明朝末年,清軍入關后,沐家后人還保護著永歷帝朱由榔,進行著反清復明的事業(yè)。從1382年,沐英受封黔國公鎮(zhèn)守云南開始,到公元1662年最后一任黔國公沐天波去世,沐家人守護了大明江山280年。這一切,都是由于朱元璋種下的善因而收獲了沐家人的忠誠。各位網(wǎng)友,你對此怎樣看,請留言分享。
這個“八歲乞丐”就是后來的沐英,沐英奉朱元璋之命鎮(zhèn)守云南,沐家也世世代代為大明鎮(zhèn)守云南,長達260年。
朱元璋奇跡般地開創(chuàng)了明朝,可謂是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暴發(fā)戶”皇帝,可是,他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卻頗為曲折,他所走的每一步,充滿了機遇,更充滿了危機,只要稍有不慎,別說當皇帝了,只怕會死無葬身之處。
他17歲時這一年,趕上了蝗災、饑荒和瘟疫,爹、娘、哥哥一個個永遠地離開了他,偏偏家里又窮得揭不開鍋,如果沒有好心的鄰居送給他一塊墳地,恐怕他的爹娘和哥哥只能雖然“拋尸荒野”了。
后來,他為了活下去,為了討一口飯吃,便一不做二不休地剃了光頭去了皇覺寺當了和尚,好在他也沒讀過什么書,否則的話,為了“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這幾個字又得哭天抹淚一番了。
不過,時逢亂世,即便是寺廟也漸漸揭不開鍋了,和尚不事生產(chǎn),又沒人送錢。
所以,他為了吃飯,只能離開皇覺寺去當個討飯的乞丐了,當然,用和尚的話說叫化緣。
他在化緣途中更是險些病死,也是他命不該絕,讓他遇上了兩個行好事不留名的好心人,治好了他的病,或許這便是所謂的“天命所歸”吧。
他當了三年的乞丐,這三年的乞丐生活對他的眼見、能力和性格的練成絕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后來,時局動蕩,反元之旗四起,他便去濠州投了郭子興,然后得到了郭的賞識,娶了馬皇后,一步一步坐到了皇帝的位置。
這么一個放牛娃、和尚、乞丐,驟然之間,竟當上了皇帝,不得不說確實驚住了所有人,也羨煞了無數(shù)人。
他在崛起的路上,也遇到過無數(shù)的人,只是有的人永遠的平庸著,有的人還沒崛起便已經(jīng)被人踩在腳底,有的人已經(jīng)崛起卻也終究被他打趴下。
1352年,他在濠州遇到了一個小男孩,更準確地說是一個小乞丐。
這個小乞丐從小便沒了爹,他的家里沒了頂梁柱,又逢戰(zhàn)亂之時,他的母親應該怎么讓他活下去?
中國人有句話叫“人挪活”,所以,小乞丐的母親牽著他的小手開始“挪”了——流亡。
只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他的母親在流亡途中,突然撒開了他的手,不是她拋棄了他,而是她撒手人寰了!他感受著母親慢慢流失的溫度,心中生出了無限的悲傷,當然,此時的他心中還有茫然、恐懼。
這個小乞丐,不過八歲呀!
小乞丐漸漸陷入了絕望中,可是,這時候卻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人的身影。
是的,這個身影正是朱元璋。
朱元璋看到了小乞丐,仿佛看到了曾經(jīng)的自己,不,這個小乞丐比曾經(jīng)的自己更可憐,心中不由一嘆,生出了惻隱之心。此時,朱元璋和馬氏還沒有為他生下一兒半女,于是,他便和馬氏商量了一番,收養(yǎng)了小乞丐。
所謂人心換人心,朱元璋對小乞丐的收養(yǎng)之恩,讓小乞丐記了一生,在將來也會讓朱元璋獲益無窮。
朱元璋看著小乞丐,心里一動,開口問到,孩兒呀,你叫什么呀,你多少歲了呀,你是哪里人呀......
小乞丐看著朱元璋,對于這個讓自己能夠活下來的男人,已經(jīng)八歲的他,便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告訴了朱元璋。
朱元璋心想,既然自己收養(yǎng)了他,他應該得跟自己姓,于是,便讓小乞丐姓了朱,名英。
朱英當了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干兒子后,不僅能吃飽飯了,更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讀書寫字,朱元璋又在打江山,所以讓他連軍事也一塊學了。
1367年,23歲的朱英在福建破閔溪十八寨,又俘虜了陳友諒手下的將領馮谷保,朱元璋為此很開心,讓他恢復了自己的姓氏——沐。
從此,朱英又成了沐英,這個沐英便是后來威名赫赫、世世代代為明朝鎮(zhèn)守云南的西平侯!
朱元璋為什么會選在這時候讓自己的干兒子恢復自己的姓氏呢?
這實則是朱元璋的私心在作祟,干兒子終究不是親兒子,可是,這個干兒子偏偏所展現(xiàn)出來的能力又讓他很欣賞,所以想要重用他。此時,朱又挫敗了陳友諒,稱帝的想法已經(jīng)壓抑不住了,如果讓沐英繼續(xù)姓朱的話,讓他屢建勛功的話,將來怎么封賞?
朱元璋為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不被人給搶了,給自己的后人留下了一個所謂的祖制,異姓不能封王。
沐英恢復了沐姓,將來便不能封王。
此后,沐英果然更受朱元璋的重用,從而為朱元璋、為明朝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汗馬功勞,后因功被封為西平侯。
縱觀沐英一生,為了老朱家的江山,他可謂是嘔心瀝血了,從東打到西,又從西打到北,再從北打到南,東南西北全被他給打了個遍。
可是,對于這個為自己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干兒子,朱元璋卻在他和傅友德、藍玉打下了云南后,將他留在了云南,這到底又是為什么?
說白了,仍然是朱元璋的私心在作祟。
朱元璋作為一個“暴發(fā)戶”皇帝,不可否認他很厲害,但也不能忽視他性格上的多疑,他心中始終感到不安,他一個和尚、乞丐能夠造反當皇帝,別人為什么不能?所以,他的開國功臣有不少被他給咔嚓了。
沐英是他的干兒子,領軍作戰(zhàn)多年,在軍中素有威望,他如果回京的話,顯然很容易會被朱元璋當成一個不穩(wěn)定因素,所以為了以后打算,不如干脆直接將他留在云南。
當然,朱元璋和馬皇后對沐英也是有感情的,畢竟是他們一手養(yǎng)大的,說沒感情他們自己也不會信。此時,“鹿”基本已經(jīng)到了老朱家的豬圈里,江山已經(jīng)基本底定,老朱也開始實施了穩(wěn)固老朱家江山的政策。
所以,有的人,便得死。
這么一來,讓沐英留鎮(zhèn)云南,消除了他對老朱家江山的威脅的同時,也讓他遠離了一場鮮血淋漓的漩渦。
此外,朱元璋對沐英即便沒有絕對的信任,也有九成九的信任,所以放心地留他在云南,不用擔心沐英因為遠離中樞、因為山高皇帝遠而背叛老朱家。
沐英留鎮(zhèn)云南,從沒有背叛過老朱家,他的后代更是世世代代為老朱家守著云南,這一守便是260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03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