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為何殺光金國皇室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為什么蒙古人在攻打金朝的時候,金國的皇室成員幾乎都被蒙古軍隊全部殺光。但是在南宋滅亡之后,為何沒有把趙姓子孫全部殺光,甚至還有一些皇室成員被安排進入了政府當中。對于這樣的做法確實讓人感到有一絲的不解,要知道蒙古人在滅了一個國家之后,大多數都是采取滅亡這個國家的嫡系子孫后代,很顯然這并不是他們一貫的做法這到底是什么原因?
因為在成吉思汗崛起之前金朝對蒙古人的打壓可謂是非常的殘酷,因為他們不但在賦稅之上,給了蒙古人沉重的壓力就連在人口數量上超過了正常的數量,他們也會出動軍隊找借口進行剿滅,包括成吉思汗父親的死亡也間接證明了金朝對蒙古的殘酷統(tǒng)治,當然這也是成為成吉思汗攻打金朝的原因,其實這也是所有蒙古人的心愿。
當然經常他為了防止蒙古統(tǒng)一,就會在很多部落之間制造障礙使他們相互攻擊,這樣在漠北的高原,蒙古人始終是一盤散沙。而且他們還會經常派出軍隊直接殺害蒙古人而并不需要任何理由,這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減丁政策,其目的就是防止蒙古人數量增大。當然成吉思汗的祖先俺巴孩慘死在金朝軍隊的鐵蹄下,可以說這就是成吉思汗起兵反叛最大的動力。當然作為金國的皇室來說,這就是蒙古人必須要消滅的那是因為他們做出的這些政策,嚴重傷害蒙古人。
但是蒙古與南宋他們就沒有這樣的深仇大恨,當然小的摩擦也是有的。當初某人接到四川攻打金國后方的時候,就發(fā)生了一些比較小的軍事沖突。而且在蒙古和南宋聯(lián)合滅金的過程當中,因為在收復三金的問題上,沒有劃定邊界遭受了蒙古人的伏擊。但是這些矛盾也只是利益上,與金國相比并不存在著根本上的深仇大恨,如果把南宋皇室成員全部殺光,或許對于蒙古統(tǒng)治廣大的南方地區(qū)是極為不穩(wěn)定的。
還有就是蒙古滅亡金國和攻打南宋的時候,當時的環(huán)境并不相同。因為蒙古在打金朝的時候同時也發(fā)動了第一次的西征,當然這是處于帝國擴張的上升時期,只有對被征服的地區(qū)采用殘酷的統(tǒng)治才能讓他們接受蒙古人的統(tǒng)治,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也只是拿下了西夏和金朝。但是他們還要征服的目標是非常多的。所以在他們每當攻打一個國家的時候,給予對方的選擇就是投降或者是滅國,當然只要敢反抗于他們在攻打下這座城市之后就會把所有的人名全部屠殺,當然還有這個國家的皇室。
而蒙古人攻打南宋的時候,忽必烈已經成為蒙古的大汗了,但是他的弟弟根本不承認他為大汗在蒙古的和林宣告獨立。同時和自己的哥哥開展這個時候對于忽必烈來說穩(wěn)定才是最重要的,在滅亡南宋之后蒙古帝國的擴張也基本上走上了盡頭,當然忽必烈沒有對南宋地區(qū)大肆的屠殺還是在于江南地區(qū)能夠為政府提供源源不斷的銀子,所以也沒有必要再繼續(xù)殺戮下去這樣反而會激起更多人的反抗,同時政府的財政負擔也會更加的沉重因為缺少了財富來源的重要供給地,而對于統(tǒng)治者來說是極其不愿意看到的。
還有一點就是蒙古人雖然徹底征服了金朝,但是他們的文化非常的落后,就必須采用高壓殘酷的手段來徹底鎮(zhèn)壓。但是到了忽必烈以后由于大量的蒙古人已經漢化接受了儒家的教誨,對于如何管理被征服地區(qū)的人很顯然并不是蒙古的那種野蠻殘酷的手段,同時佛教在蒙古地區(qū)大量的傳播,也讓忽必烈及其蒙古人懂得了佛教的忍讓精神。因此蒙古人沒有大肆殺戮,南宋的宗室是有很多原因促成的。
蒙古大軍一向以驍勇善戰(zhàn)而聞名,其鐵蹄直接波及到歐洲地區(qū)。舉世皆知的不僅是蒙古大軍強悍的戰(zhàn)斗力,還有其屠城的行為,這至今都讓歐洲人膽寒。
其實,蒙古大軍不僅有過屠城的行為,他們還推行過車輪斬。何謂車輪斬呢?蒙古大軍又為何推行車輪斬?
車輪斬是什么東西?
是成吉思汗及其大軍征戰(zhàn)時使用的一種殘酷的屠殺辦法,具體的來說,車輪斬就是在對一群人進行屠殺的時候,凡是高過車輪的男子全部殺光,低于車輪的則可以保留性命。
除此之外,蒙古大軍會將敵人牛羊奪走,并且奴役敵人子女。如此一來,敵人青壯年戰(zhàn)斗力所剩無幾,又失去物資。想要短時間內東山再起,與蒙古大軍抗衡幾乎是癡人說夢。蒙古人能征善戰(zhàn)是出名的,記仇也是出名的,因而部落間經常互相為敵。
為什么要使用車輪斬?
一方面可以誅殺對方所有有戰(zhàn)斗能力的男子,
另一方面也不至于把對方滅族。
看題目而言,好像蒙古人曾經對無數部族實行過車輪斬,而實際上遭受到過車輪斬處罰的敵人還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具體車輪斬在哪些人身上實行過呢?
車輪斬是成吉思汗征服蒙古高原另一部落塔塔兒人時首先使用的。
塔塔兒部,又稱韃靼部,是蒙古帝國興起之前大草原上的霸主,活動區(qū)域在呼倫湖和貝加爾湖之間,契丹興起時臣服契丹,而后臣服金人。
因為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被塔塔兒人捉住了獻給金邦,從而被金熙宗處死的。而且塔塔兒人在有金人撐腰的情況下,常常入侵、搶奪其它蒙古高原上的部落。除了俺巴孩汗被塔塔兒人害死之外,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也死于塔塔兒人之手,甚至于幼年時期的成吉鐵木真自己也差一點也亡命于塔塔兒人的屠刀下。
成吉思汗鐵木真盡管僥幸逃脫,可以說是不共戴天之仇。
哪個部落獲勝,敗者的所有財富和人口就全歸你了。所以對一般部落,成吉思汗在征服他們后,將他們的族人納于自己的治下,將他們視為自己的子民。所以“車輪斬”不是經常使用的,在征服天下的戰(zhàn)斗中,成吉思汗規(guī)定只要投降不屠城,如果敢反抗則一定屠城。但對塔塔爾人,只有斬盡殺絕一條路。
蒙古部族首領曾被金朝聯(lián)合內部叛徒所欺辱,車輪斬是蒙古大軍為父輩報仇雪恨。
車輪斬最終目的:乃是以武力方式震懾其他敵人。
成吉思汗擊敗塔塔兒部后,剛剛掠奪的牛羊等物資更是讓人眼紅。難保其他部族還存有其他心思。車輪斬近乎于滅族之舉,是以儆效尤,警示其他敵人不要輕舉妄動。
后來蒙古大軍的屠城也是一種殺雞儆猴的表現(xiàn)。
順應民心的車輪斬能為蒙古大軍及其首領贏得威望。成吉思汗將塔塔兒部車輪斬后,反而提高了政治地位。
首先,對于金朝而言,成吉思汗雖是為報私仇,客觀上卻是幫助了金朝。因而,此舉讓金朝與蒙古的關系變得緩和,成吉思汗也因此獲得金國封號。
其次,對塔塔兒部的車輪斬讓蒙古人民得以洗刷恥辱,對蒙古大軍和其首領成吉思汗更是敬重有加。成吉思汗在蒙古部族中的政治地位極高,甚至可以憑借金朝命官身份去統(tǒng)轄各部。
這無疑為成吉思汗統(tǒng)一中原奠定了基礎。
總結:除了年輕可以生育的女人,高過車輪的人全都要殺掉。這是古代游牧部落對待戰(zhàn)俘的做法。其背后折射出來的并不是野蠻殘忍,而是無奈。游牧部落有自己的文化,但是這種文化非常簡單,幾乎沒有任何包容性,所以他們的對外同化政策就是殺掉反抗的和多余的,留下我可以同化的。
大家有沒有發(fā)出一個問題,在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發(fā)現(xiàn)歷程中,大多為王為帝者幾乎都尊崇 得人心者,得天下? 的理念。所以,就算一代新朝換舊朝,新朝君王也會對前朝貴族多有善待。
但是,卻有數朝君王例外,幾乎都是草原民族,似乎并不看重得人心者,得天下? 的理念,反而對前朝皇室成員血腥殺戮、殘酷摧殘,如:金滅北宋、蒙滅金、清滅明以及五胡亂華,對前朝宗室造下了多少殺孽,簡直難以盡述。
雖然,有人認為,蒙金有世仇,金國曾對蒙古實施的 分而治之? 和 減丁政策? ,致使蒙古族對金國的怨恨頗深,特別是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就是被金熙宗釘死在木驢上的。
但是,想過沒有,就算蒙金之間沒有這份世仇,難道蒙古就會對女真貴族們仁慈嗎?如果仁慈了,領兵大將的戰(zhàn)利品哪里來,又用什么來賞賜部屬,又如何來激勵士兵的士氣,而古代草原民族激勵士氣的慣用手段則是殺人、搶錢、搶女人?。
所以,金國滅亡時,女真貴族們落得悲慘的下場也就容易理解了。但是,與那些所謂的天道循環(huán)?的說法,其實并沒有多大關系,最多只不過是巧合罷了。
那么,金國為什么滅國最慘?女真皇室貴族們的下場有多慘 1234年,歷時120年的金國在南宋和蒙古的南北夾擊下覆亡于蔡州,自縊身亡的金哀宗完顏守緒,也被蒙古和南宋的將領將其一刀兩斷,而諸王均被殺害,宗室男女更是遭到南宋軍人的瘋狂報復。
當時,因金國曾激烈反抗,依照慣例,窩闊臺破城后準備下令屠城。但是,在耶律楚材的極力勸說,這才改成只殺金國宗室,而沒有屠城。因此,才有 惟完顏一族不赦? 的說法。
其實,在金國滅亡的前一年,許多的女真貴族們已開始遭遇悲慘下場。
1124年,天祚帝耶律延禧逃往漠外時,他的兒女及族人多數就被蒙古人所殺,只有少數被俘,但下場也非常凄慘,過的就是奴隸般的生活。
1233年(天興二年四月),金末大將崔立投降蒙古時,幾乎將金國的皇族一網打盡?,金國的兩宮皇太后、皇后、妃子、公主以及諸宗室女眷500多人,都被裝載在37輛大車上,當成俘虜送往北方的和林,成為蒙古人的跨下玩物。
但是,當這群特殊的俘虜?還在路途時,女真貴族中的男子們就被蒙古人像殺雞宰鴨一樣,集體屠殺于路邊,暴尸荒野而去。
期間,也有許多妃子、公主和宮女等,在光天化日之下,就遭到了蒙古人的暴行。因此,許多皇宮女眷因遭受身心摧殘,直接就死在了路途。
同時,就算金末大將崔立投降了蒙古,也被蒙古兵 先入其家,取其妻妾寶玉以出? ,而崔立只能 聞訊大哭? 。
所以,就更別提那些女真貴族們的下場了。
這一幕幕,與北宋滅亡時的情形何其相似。因此,才有才人說,這是天道昭彰,報應不爽。
但是,依舊也有許多的女真貴族人幸運地存活下來。如:甘肅的涇川縣王村鎮(zhèn)完顏村、安徽的肥東、福建的泉州和臺灣的彰化福興鄉(xiāng)等地,都有隱名埋姓的完顏族人在此繁衍生存。
那么,女真貴族們的下場為何如此悲慘 據《金史》記載,在金朝中期,女真族人的文化逐漸趨向漢化,改漢姓、穿漢服的女真族人也是越來越普遍,朝廷雖屢禁而不止。
畢竟,就連金熙宗以下的帝王都具有相當高的漢文化素養(yǎng),還如何去禁他人。
金末太學生劉祁曾言: 南渡后,諸女真世襲猛安、謀克往往好文學,喜與士大夫游。?
到了元朝時,甚至連亡金故老也喜言 金以儒亡? 。
對此,有人說金朝文化是從 借才異代? 走向了 國朝文派? ,但女真族人剽悍勇猛的崇武精神也因此遭到侵蝕?,進而造成金朝國力的衰退。
其實并非如此,若縱觀歷朝歷代的滅亡,則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共性,幾乎都與統(tǒng)治者的腐敗糜爛有關。所以,一個民族是否尚武,并不是其長久立足的根本,而統(tǒng)治者的先進理念和上進思想,才是一個民族強大的根本,也是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長短的根本。
雖然,有時野蠻?也會戰(zhàn)勝文明?,但野蠻?最終又會被文明?所同化。畢竟,無論是什么民族,歸根結底都是人,而和平與發(fā)展?才是大多數人追求的方向。
因此,并不能說金國的滅亡是因為由野蠻?變成文明?造成的,而主要是朝廷腐敗糜爛的結果。
所以,看歷史不光要看事件的表面,更要思考其背后的因素。只有這樣,才能從金國的滅亡和女真貴族們的悲慘下場中獲得受益和啟發(fā)。
1142年1月南宋大理寺監(jiān)獄內,年僅39歲的岳飛收到了宋高宗趙構,下達的旨意岳飛特賜死?,這一年距離靖康之恥宋徽宗,宋欽宗被擄走剛剛15年。
抗金民將 岳飛死亡之謎 為什么宋高宗要下旨殺他,難道僅僅是秦檜的莫須有罪名嗎?
1940年岳飛揮師北伐,一度收復難受丟失的大片土地。當時豪氣沖天的岳飛,對部下說道直到黃龍府,當與諸君同意?。黃龍府位于今天吉林省,是金朝女真人的發(fā)家之地。
但朝廷十二道金牌讓他班師回朝,一代名臣歸國后不久就被殺害。
難道南宋皇帝不想收復失地?
當然不是,但當時朝廷投降派聲音比較大,岳飛成為投降派的大阻礙,宋高宗為保全皇位選擇犧牲岳飛。
1127年靖康之恥,父輩慘遭毒害,女人被迫獻身,同胞兄弟姐妹被金兵屠戮,充滿血的仇恨,一直被南宋百姓和將士記在心中,他們時刻準備報復。
岳飛去世后92年,南宋終于等到一次機會。
北方游牧民族的崛起 岳飛去世后投降派獲得了成功,他們與金朝簽訂《紹興和議》,南宋向大金王朝稱臣納貢,每年需要繳納大量金銀、牲畜、人口、糧食和布匹。
當金朝為南宋皇帝的懦弱無能舉國歡慶時候,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由分散走向統(tǒng)一,蒙古的鐵騎正在逐漸強大。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
,此時大金王朝皇帝完顏永濟同宋高宗一樣,是個軟弱無能的皇帝。
成吉思汗決定南下攻打金朝,他先攻打與金朝簽訂攻防協(xié)議的西夏王朝,西夏皇帝派使者向完顏永濟求助,但遭受拒絕。 面對盟友的見死不救,西夏王朝很生氣,轉身向成吉思汗投降,兩國一起攻打金朝。
1211年蒙古鐵騎開始進入金朝的邊界,一開始自以為強大的金國,并沒有把蒙古騎兵放在眼里,但是前線戰(zhàn)報接連失利,讓金朝首都中都(今天北京)的完顏永濟開始慌了。
南宋與蒙古的夾擊 面對強大的蒙古騎兵,金朝統(tǒng)治者一邊安排將士抵抗,一邊忙著向南遷都。
為什么強大的成吉思汗沒有離開滅掉金朝?
因為此時的蒙古鐵騎忙著征討西北方的花剌子模,大部隊無暇顧及金朝。1214年,金朝遷都南京汴京(今河南開封)。
但蜷縮在河南的大金王朝并沒有安穩(wěn)多久,1230年成吉思汗接班人在處理西北花剌子模戰(zhàn)亂后,開始與兄弟托雷分兵攻打金朝。此時孤立無援的金王朝皇帝金哀宗,向100多年前被自己滅國,在江南地區(qū) 新建立的南宋王朝發(fā)來一封求助信。
蒙古滅國 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我,我亡必及宋。唇亡齒寒,自然之理。
唇亡齒寒的道理南宋臣民不是不懂,但是你可記得100年前,我們的先輩被你們劊子手肆意的屠殺,富饒的北宋都城被爾等洗劫一空,兩代帝王被爾等以羞辱的方式擄走。
這些仇、這些恨,我們等了100多年了。
南宋在接到金哀宗的求助信后,決定與蒙古兵一起攻打金朝。
大金王朝的滅亡 仇恨要遠比博愛更加記憶深刻,100多年前的仇恨,終于等到機會可以報復。
弱小的南宋王朝士兵甚至比強大蒙古騎兵,進攻更為兇猛。1223年蒙古鐵騎圍困汴京,
金哀宗憑借高大的城墻苦苦堅持,但他知道城墻早晚會被攻破,自己一定要早做打算。
一個風高黑夜,金哀宗帶著金銀細軟和一眾奴婢,倉皇出城逃亡蔡州。臨走前他將自己后妃佳人、王公大臣都托付給崔力,并令其擔當汴京守將。
面對蒙古的騎兵,金哀宗剛剛撤走,崔力就開城投降了。
崔立以城降,北兵亦于青城下寨,而后妃內族復詣此地,多僇死,亦可怪也。
金王朝的后宮嬪妃慘遭各種咸豬手,王公大臣紛紛丟失了性命。
悲慘的金哀宗 那么逃走的金哀宗,后來怎么樣?
逃離蔡州不后,南宋孟拱、江海的強攻就到了。很快蔡州失手,金哀宗自殺而亡。相傳他為了避免自己尸體被糟踐,生前下令,自己去世后尸體進行焚燒。
但因為南宋將士太急于報仇雪恨,蔡州淪陷太快,金哀宗剛剛自殺完,尸體還未完全焚燒,南宋士兵就進城了。他們立即把正在焚燒的金哀宗搶了下來,準備帶回南宋祭奠北宋的兩位皇帝。
此時蒙古鐵騎也進城,雙方爭奪金哀宗尸體,最后一刀兩半,雙 方戰(zhàn)士各攜帶一半當做戰(zhàn)利品歸國了。
蛋叔說史 中華文化講究天道輪回,大金王朝起家時候,殘忍的殺害別人,對北宋發(fā)動靖康之恥,對蒙古橫征暴斂。 輪到自己滅亡時,皇帝的尸首尚且不能保全,可謂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中華文化悠悠五千年,大金王朝、遼朝、元朝這些王朝,短則幾十年,長則數百年,無一例外都會被替代。
歷史證明武力的鎮(zhèn)壓只能讓驅迫我們的肉體,不屈的靈魂總在尋找機會,反抗!反抗!反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03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