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三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三國時期有很多聰明的謀士,比如賈詡、諸葛亮、司馬懿、法正、荀彧等等;但也有些謀士表面上很聰明,但從其人生軌跡看來,卻是“蠢”得可以,明明可以有很大的作為,但卻非要自己作死,現(xiàn)在這里來看看自己作死的四位“蠢”謀士都是誰吧:
TOP、4 許攸
這許攸自幼便與曹操、袁紹交好,雖然聰明,但似乎從未用在正道上過,曾與冀州刺史王芬、沛國周旌等連結(jié)豪杰謀廢漢靈帝,改立合肥侯為帝,并試圖勸說曹操一起參加,但曹操拒絕。在袁紹逃奔冀州時,許攸開始跟隨袁紹,成為袁紹麾下的一名謀士,力勸袁紹與曹操聯(lián)盟。
后袁紹攻滅公孫瓚,兼并幽州,虎踞四州之地,擁眾數(shù)十萬,以審配、逢紀(jì)統(tǒng)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主,顏良、文丑為將帥,準(zhǔn)備攻打許都;也就是后來的官渡之戰(zhàn)了。當(dāng)時許攸建議袁紹派奇兵突襲許都,但袁紹沒有同意,因為許攸懷恨在心;加上這時,許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鄴城的審配將他們逮捕,許攸知道后大怒,就投奔曹操。
許攸在投奔曹操后,立馬出賣前主公袁紹,將袁紹軍的屯糧地告訴了曹操,曹操趕緊抓住機會,派兵偷襲烏巢,從而贏了袁紹。其實許攸如此做,不可能得到曹操的重用,但曹操對許攸的待遇也不算差,但許攸自恃功高,屢次輕慢曹操,還經(jīng)常直呼曹操的小名,終于惹得曹操不滿,最終被殺;真是不作死就不得死……
TOP、3 陳宮
陳宮是在曹操擔(dān)任東郡太守時出來輔佐曹操的,后通過外交手段,為曹操收取兗州;并且,陳宮爭取到了濟北相鮑信的支持,讓曹操得以擔(dān)任兗州刺史討平盤踞兗州一帶的青州黃巾軍,因而成為曹操的心腹;但因曹操殺害邊讓等漢末名士而與曹操反目,與陳留太守張邈、張邈之弟張超、從事中郎許汜及王楷等同謀叛亂,引領(lǐng)呂布進入兗州為主。
一時之間兗州數(shù)郡郡守皆響應(yīng)起事,僅余鄄城、范城、東阿三座縣城尚屬曹操領(lǐng)地。嚇得曹操趕緊從徐州撤軍,但呂布也不是善于之輩,加上陳宮的謀劃,竟一時數(shù)度擊敗曹操;然而最終仍不敵曹軍巧妙運用計謀與戰(zhàn)術(shù)擊敗,被迫與呂布逃往徐州投靠劉備。后來呂布奪了劉備的徐州,陳宮繼續(xù)輔佐呂布,最終在呂布兵敗后,陳宮仍不肯歸順曹操,最終被殺。
有人說,陳宮之所以離開曹操,是因為曹操說了那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但這句話的原話并不是這樣,而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況且當(dāng)時陳宮并沒有跟隨曹操。最重要的是,難道曹操的人品比呂布更差?陳宮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呂布,何況是曹操?陳宮離開的正解,應(yīng)該是曹操所殺的兗州名士中,有陳宮的好友。
TOP、2 沮授
沮授本是漢朝的一員地方官,后成為韓馥別駕,在袁紹奪取冀州后,辟沮授為從事;在袁紹初期時,還是挺不錯的,有明主之風(fēng),于是沮授就給袁紹規(guī)劃了符合袁紹的爭霸天下的戰(zhàn)略圖,袁紹聽后大為歡喜,立刻表沮授為監(jiān)軍、奮威將軍??梢娺@沮授的確是能力非凡。
在漢獻帝輾轉(zhuǎn)流亡到河?xùn)|等地時,沮授進諫建議袁紹迎獻帝,遷都至鄴城,挾天子以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袁紹聽后打算聽從沮授的建議,但淳于瓊等人認為要復(fù)興漢室太難,而且迎立漢帝會削弱自己的權(quán)力,勸袁紹不要用此計策,袁紹于是放棄。由此可見袁紹本質(zhì)上還是不太適合做主公的,顧慮太多、優(yōu)柔寡斷。
但袁紹依然是天下第一大諸侯,坐擁河北四州,實力遠超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中,沮授提出緩進戰(zhàn)術(shù),但不采納。在袁紹大敗后,沮授被俘獲,拒絕投降。后來,沮授欲回河北,事敗被殺。曹操曾嘆息:“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這沮授也是“蠢”,當(dāng)初在韓馥麾下做事,能被袁紹征辟,就不能再次歸降曹操?哎。
TOP、1 楊修
估計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何要把楊修放在第一位,其實楊修真的很聰明,其才智絕不在司馬懿之下,甚至可能還猶有勝出;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一家四世太尉,比起袁紹的袁家來可能還要略高一籌。更難得的是這楊修為人好學(xué),有俊才,根本沒有袁紹、曹操年少時那種紈绔子弟的作風(fēng)
所以后來楊修被舉孝廉,除郎中;在曹操掌權(quán)后,擔(dān)任曹操的主簿。當(dāng)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zé)內(nèi)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在《世說新語·捷悟篇》中曾記載了四則楊修展才之事,他的才華曹操亦曾自嘆不如。楊修有才,而曹丕也是有才,所以兩人后來走在了一起,并盡心幫自己的好朋友爭奪世子之位。
可惜這曹植太過心高氣傲,楊修本想和他疏遠卻不能,但是上了這條船,還能下船嗎?曹操也知道曹植受楊修之助才通過考驗,頗為氣憤,后來他曾寫信給楊彪中提到:“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弊罱K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關(guān)諸侯”凡罪犯收殺,楊修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p>
哎,要說以上四人中,死的最可惜的當(dāng)屬楊修了,如果楊修不死,司馬懿根本不可能有機會掌權(quán);對于司馬懿,曹操還能掌握,但是對于楊修,曹操都感嘆自愧不如,但他跟錯了人,結(jié)果被曹植害死了,實在是可惜。之后可惜的就是沮授,如果他能投降曹操,或者說袁紹能聽從沮授的建議的話,其成就不一定會低于其他頂級謀士。至于陳宮和許攸就不多說了,純粹自己找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04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曹植是什么結(jié)局他的墓被葬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