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為何不能成為打虎英雄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我們一提起打虎英雄,馬上就會想起水滸中的武松。其實,水滸中記載的正面和老虎打斗,最后殺了老虎的好漢不止武松,還有黑旋風(fēng)李逵。雖然李逵不是像武松那樣赤手空拳打老虎,李逵是手握樸刀,手刃了4只老虎,兩個小虎和兩個大虎。武松和李逵都殺死了老虎,而且李逵殺死的老虎數(shù)量還比武松多,為什么到了最后武松受人愛戴,被尊為“打虎英雄”,而李逵是被官府追捕、無人提及他的打虎事跡,甚至梁山好漢還嘲笑他呢?主要以下3個原因!
第一:殺虎動機不同。武松殺虎是逼不得已,因為他不殺老虎,老虎就要吃他。正如毛主席所說:在武松看來,景陽岡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樣,不刺激它也是那樣,總之是要吃人的?;蛘甙牙匣⒋蛩?,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而有人說李逵殺老虎是因為老虎吃了他的老母親,其實不然。原著中是這樣說的——“李逵心里忖道:我從梁山泊歸來,特為老娘來取他。千辛萬苦背到這里,卻把來與你吃了!”母親被老虎吃掉,李逵不但沒有點傷心的意思,反而只顧著抱怨老虎讓他白跑了一趟。想想都讓人心寒,難怪有人說李逵冷血無情、鐵石心腸。
第二:殺虎時,武松是老百姓,李逵是朝廷的通緝犯。武松打死老虎后,可以大膽的自報家門,因為他心胸坦蕩。而李逵自知是朝廷出榜賞三千貫錢活捉的通緝犯,是大鬧江州、劫法場的梁山賊寇,所以李逵向眾人謊稱自己叫張大膽。武松對打虎壯舉可以真實地向人講述,而李逵怕人知道他的身份,胡編亂造,漏洞百出。大家雖知李逵殺虎不假,但是對李逵身份很是懷疑,最后李逵身份被識破,于是大家用好酒把李逵灌醉,捆縛官府請賞。武松打虎,得官府賞賜三千貫錢;李逵殺虎,被捆綁至官府,捆綁的人得三千貫錢。
第三:李逵不僅殺了老虎,而且還剛殺了人。武松雖然先前因為打死一個人,怕吃官司,在柴進莊上躲避了一年,后得知被他“打死”的人只是昏迷了,所以說武松也沒有犯什么大罪。反觀李逵,他下山接老母親的時候,遇到了攔路搶劫的假李逵李鬼,于是李逵殺了李鬼,也就是說李逵是剛殺了人不久。后來,李逵打死老虎,被眾獵戶請到曹太公莊上做客,也正是在這里李逵被李鬼老婆認出,最后導(dǎo)致李逵被灌醉,被捆縛衙門,真是惡有惡報!李逵要不是那么作惡多端,他也可以像武松那樣,做一回受人尊敬、愛戴的打虎英雄了!
綜上所述,這就是武松打虎受人愛戴,李逵殺了4虎還要被官府抓捕的原因!后來,李逵和李云、朱富一起上了梁山,告訴眾兄弟他的殺虎壯舉,大家都哈哈大笑。宋江甚至笑道:“被你殺了四個猛虎,今日山寨里又添的兩個活虎上山,正宜作慶?!崩铄拥臍⒒雅e就這么一筆帶過了,李逵也繼續(xù)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好不痛快!
《水滸傳》中武松打死一只虎李逵打死了四只虎,但李逵沒有武松出名是因為他們打的老虎背景不同,以及武松打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李逵是行路中遇上的。
主要原因是老虎和老虎不一樣。我們先來看看武松打老虎的背景。這只老虎是景陽崗的惡霸。它是一只紅老虎。兇殘無比,傷人無數(shù)。當(dāng)時陽谷縣長多次懸賞,多次組織獵手捕殺,均無果而終。老虎的名聲在當(dāng)?shù)貜V為流傳。這是政府和當(dāng)?shù)厝嗣裢春薜娜庵写?。然而,吳松路過景陽崗時,喝了幾碗酒,打死了老虎。武松是如此勇敢,他殺死了老虎。政府和人民都非常感激。
李逵同志遇到的老虎很好,因為它位于夷陵,道路崎嶇不平。很少有人經(jīng)過,也沒有人吃東西。他通常吃小動物。李逵接回母親后,怕被政府抓。他不敢在大路上走。他只敢走偏僻的路。他不小心撞上了伊玲。這時,他媽媽渴了。李逵把媽媽放在大青石上,去找水。這時,老虎聞到了食物的味道,走到大青石前,看見一個老太婆瞎了眼。老虎高興得跳起來咬了老太婆,把它拖回山洞里。李逵為母親報仇,殺死了這只四條腿的老虎。然而,在李逵殺死的四只老虎中,有兩只像雞一樣沒用。他們在沒有反抗的情況下被李逵刺死。
因此,小結(jié)一點,武松去景陽岡 打虎,是?明知山里有虎,寧可去虎山?的行為,而李逵殺四虎是一種遭遇。第二個原因是打虎的結(jié)果。吳松一路被抬到陽谷縣。于是,武松被任命為陽谷縣城的都城。當(dāng)老百姓在都勻看到武松,誰能不稱贊他們呢?自然,吳松打虎的英雄事跡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武松打虎后的名聲會越來越廣。李逵當(dāng)時是涼山土匪。他代表了強盜和消極能量。因此,無論是群眾還是政府,都不能宣傳他。
所以這也是打虎差距大的原因!
《水滸傳》中,武松和李逵都殺過老虎。武松是在過景陽崗時,聽說山上有老虎出沒,老百姓不敢從此路過,獵戶也勸武松不要走這條道。
武松偏不信邪,喝了七碗米酒后,帶上哨棒,趁著酒意獨闖景陽岡。
結(jié)果還真碰上了那頭吊睛斑斕猛虎,他一頓猛操作,三拳兩腳打死了猛虎,從此武松成了人人皆知的打虎英雄。
李逵也殺過老虎,并且殺了4只。
事情是這樣的,李逵上了梁山以后,某天回家接80多歲的老母去山上享福。
等走到沂嶺時,李逵背上的老母親說喝水,李逵放下母親去找水,等他回來后發(fā)現(xiàn)母親不見了。
李逵發(fā)現(xiàn)地上斑斑血跡,他順著血跡,找到了一個老虎窩,原來老母親已經(jīng)被老虎吃掉了。
憤怒的李逵殺死了窩里的兩只小老虎,然后又殺死了母虎和雄虎,也就是說李逵前前后后殺死了4只老虎。
從殺虎的數(shù)量來說,李逵遠勝武松,然而人們?yōu)槭裁凑f武松是打虎英雄而不說李逵是打虎英雄呢?
第一點:武松打虎在前,李逵打虎在后。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已經(jīng)把?武松打虎?描寫的淋漓盡致,幾乎是耳熟能詳。
從場景到人物的描寫已經(jīng)達到了極致,再重復(fù)描寫李逵殺虎,人們就不太感興趣,其傳播度自然大打折扣。
第二點:根據(jù)?新聞傳播?效應(yīng)來看,第一發(fā)生的現(xiàn)場總是最火爆的新聞,對接下來的新聞,人們有種審美疲勞。
再就是武松殺虎是為民除害,并且得到了官府的宣傳和賞賜,武松是被官方認定的打虎英雄,無形之中提高了知名度。
反過來看李逵,殺死4只老虎是為了他母親報仇,是狹義上的個人恩怨。
第三點:武松雖然打死了一只老虎,但描寫這只老虎的兇猛遠勝于4只老虎,這樣一來反而顯得李逵濫殺無辜,就連小老虎都不放過。
其實這種描寫符合李逵的性格濫殺無辜。
比如李逵為了逼迫朱仝上梁山,竟然殺死了一個只有4歲的小衙內(nèi),因為朱仝很喜歡這個小衙內(nèi),李逵就是一個殺人狂,人們怎么會喜歡他呢?
李逵殺死母虎和雄虎讀者可以接受,但是殺死窩里的兩只小老虎讀者難于接受。
李逵和武松兩相對比,人們更喜歡武松的磊落行為,因此人們更愿意稱武松為打虎英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05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