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西晉如此短命?西晉滅亡的五大原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西晉中國歷史上三國和南北朝之間一個短暫的統(tǒng)一王朝,國祚從266年到316年,僅僅50年,而且就在這短短的50年間,還經(jīng)歷了16年八王之亂,隨后又遭遇匈奴入侵,可以說安穩(wěn)日子也就二十來年,這對于一個統(tǒng)一王朝來說,簡直就是笑話,那么為什么西晉如此短命呢?
西晉
一、司馬懿血腥屠遼埋下禍根
司馬懿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魏明帝曹睿后期,魏國人才凋零,能征善戰(zhàn)的武將越來越少,不得不器重司馬懿,公元237年,遼東太守公孫淵造反,自稱燕王,建立年號,設置百官,曹睿派司馬懿平叛,經(jīng)過近一年的戰(zhàn)爭,司馬懿擒殺公孫淵,按道理來說,懲辦禍首即可,可司馬懿在這場戰(zhàn)爭中展現(xiàn)了他極其殘暴的一面,不僅將公孫淵的屬下幾千人全部斬首,擺成“京觀”,
司馬懿
司馬懿大軍所過之處更是血腥屠殺,遼東、帶方、樂浪、玄菟四郡百姓慘遭屠戮,遼東為之一空。沒有了自漢武帝以來四百多年苦心經(jīng)營的遼東防線,東北地區(qū)的胡人迅速崛起,后來成了中原的心腹大患,比如后來在中原為禍四百年的鮮卑就出自東北。
二、九品中正制度導致上下離心
九品中正制度起源于三國時期的魏國,這種制度只看出身,不看才能,出身高貴的世世代代能做官,而出身低微的世世代代低微,司馬家作為河內(nèi)大族,享受了不少這個制度的好處,甚至最終當上皇帝都拜這個制度所賜,但是,司馬家過于迷戀這個制度,以至于無論做什么事都先查驗出身,再選派官員。
九品中正制度
最后的結果是西晉朝堂上都公親貴族,這些貴族們享受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自然不會關系老百姓的生死,最后形成了豪門望族家里金碧輝煌,而老百姓流離失所的景象,因此民間的反抗越來越頻繁,政權的基礎就不牢。
三、大封諸侯內(nèi)亂不斷
司馬炎大封諸王,本意就是讓諸王為朝廷屏藩,有事可以“清君側(cè)”。但實際上呢,諸王有了兵權,個個野心勃勃,司馬炎活著時候,他們不敢放肆,等到司馬炎一駕崩,諸王們迅速造反,一場延續(xù)16年的戰(zhàn)爭爆發(fā)了,要知道唐朝8年的安史之亂就消滅了全國2/3的人口,開元盛世的財富全部賠光,更何況16年的戰(zhàn)爭呢?
八王之亂
如果16年能打出一個草頭王,穩(wěn)定了局勢也行,比如漢朝七國之亂后不也活的好好的,但是西晉的王爺們造反當皇帝完全是為了享樂,坐上皇位后就開始了奢靡的生活,完全不顧及殘破不堪的國家,西晉不亡,天理不容。
四、司馬炎帶頭腐化墮落
司馬炎作為西晉的開國皇帝,并消滅東吳實現(xiàn)了國家統(tǒng)一,按理說會成為類似秦始皇這樣的千古一帝,可是他在統(tǒng)一天下后沒有勵精圖治,把國家推向繁榮,反而帶頭腐化,光后宮的女人就有一萬多人,堪稱吉尼斯紀錄,此外,為了維持奢靡的生活,他公開賣官鬻爵,各級官職明碼標價,那些買了官的人回頭第一件事就是搜刮老百姓回本。
司馬炎
當時司馬炎問大臣劉毅,你覺得我這個皇帝怎么樣?劉毅毫不客氣的說,你還不如漢桓帝、漢靈帝(漢朝著名的昏君),漢桓帝、漢靈帝賣官的錢收歸國庫,而你賣官的錢裝進了自己的腰包??梢姰敃r的大臣對這個主子多么的失望。
五、蠢貨輩出后繼無人
司馬家族的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都是極其聰明的人,然而他們的后代一個比一個蠢,到了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的時候,干脆就是個白癡,他有一個笑話流傳很廣。當時天下饑荒,百姓很多餓死,災情報到司馬衷那里,這個傻皇帝非常不解地問:“老百姓沒飯吃,為什么不吃肉呢?”這就是“何不食肉糜”的典故。
司馬衷
大家想想,朝中大臣都是溜須拍馬的紈绔子弟,而皇帝又是個白癡,這樣的領導層怎么會帶好一個偌大的國家?果然,八王之亂就在晉惠帝司馬衷時期爆發(fā),而朝中沒有一個能用的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叛亂蔓延全國。
這五個原因?qū)е乱粋€結果,那就是西晉建國不久就出現(xiàn)了末世的景象,西晉太康八年(公元287年)十月,司馬炎還在世時,平固縣(江西贛州市興國縣附近)吏李豐率眾攻打南康郡縣;十一月,海安(廣東恩平市以南)縣令蕭輔帶著老百姓起義;十二月,吳興人蔣迪率眾起義……可謂此起彼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06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荊州淪陷后,降于曹操的劉琮是什么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