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共有多少帝王?比89歲乾隆長壽的有幾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xiàn)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
人數(shù)不少,但長壽的并不多。
01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即眾所眾知的乾隆皇帝。
乾隆帝生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嘉慶四年(1799年)壽終正寢,享年八十九歲。
02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堯立七十得舜,二十而老……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
意思是帝堯七十歲的時候遇到了舜,二十年后開始變老,傳位給舜二十八年后去世,活了一百一十八歲(一說為一百六十三歲)。
而對帝舜的記載就更詳細了:“舜年二十以孝聞……年六十一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
也就是說舜帝剛好活了一百歲。
03
司馬遷嚴謹治學的作風,剛直不阿,歷來受文史學家的推崇。
可是,司馬遷畢竟是生活在封建時代的特殊人物,其所為文難免要受當朝統(tǒng)治者的左右,或受歷史局限性影響。
司馬遷對諸多帝王做了很多言過其實的美化。
如《殷本紀》中記載:“殷契,母曰簡狄……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吞之,因孕生契?!?/p>
這些話在有一點頭腦的現(xiàn)代人聽來,令人匪夷所思。
因此,司馬遷關于帝王年齡的記載可信度也不是很高的,其故弄玄虛的一些言辭,更像是傳說,或曰神話。
04
關于高壽帝王的記載,還有一個值得玩味的歷史人物,他就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宋國國君宋康王子偃。
子偃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宋國的第三十四任國君。
公元前329年,子偃發(fā)動軍事政變,驅逐了兄長子剔成,奪取國君的位置。
公元前318年,在位十一年時,子偃擅自稱王。
公元前286年,在齊、魏、楚三國聯(lián)軍的進攻下,國破身亡。
史書上沒有記載子偃閣下的年齡,但根據(jù)歷史記載的一些數(shù)字,筆者以小學算術不及格的水平,斗膽算一算。
子偃在位四十七年,其兄子剔成在位四十一年。
子剔成即位的先決條件是——他們兄弟兩個的老爹子辟兵閣下辭世而去。
也就是說子偃不可能出生在這四十一年中,子辟兵只能在逝世前與老婆合作,才能使子偃閣下降臨人世。
四十七加上四十一等于八十八,通過這個算式得出如下結論:子偃的年齡至少為八十八歲。
05
還有一位堪稱長壽冠軍的帝王。
此人便是西漢時期,割據(jù)一方的南越皇帝趙佗。
趙佗生于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卒于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活了一百零三歲。
長壽皇帝第一位是清朝乾隆皇帝,活了整整88歲做了60年皇帝,4年太上皇,做皇帝年頭僅短于他的爺爺康熙皇帝,如果加上4年太上皇則是最長,一生文韜武略,自號十全老人。其當政時代人稱康乾盛世。 長壽皇帝第二位是南朝梁武帝蕭衍,本是陳朝皇族,后取而代之建立梁,在位四十八年,癡迷佛教,全國大興土木建造寺廟,并三次舍身佛寺,耗巨資贖回,搞得民怨四起,侯景叛亂把他囚于宮中,活活餓死,活了86歲,如果不是這樣,則長壽冠軍還不知鹿死誰手。 長壽皇帝第三位則是南宋高宗皇帝趙構,北宋末年金國攻入汴京,二圣北狩,康王趙構在應天稱帝,卻偏安江南,寵信秦檜,害死岳飛,割土稱臣,卻是個長壽的主,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近二十年的太上皇,直到82歲才見了閻王。
滿意請采納親
歷代帝王中,高壽者屈指可數(shù)。如果把年逾七十古稀的皇帝以壽命高低為序排列一下,
乾隆首推第一,成為上下幾千年帝王中的長壽冠軍。
這個名單如下:清高宗愛新弘歷(89歲)、梁高祖蕭衍(86歲)、宋高宗趙構(81歲)、元世祖忽必烈(80歲)、唐玄宗李隆基(78歲)、明太祖朱元璋(71歲)、漢武帝劉徹(70歲)。
清高宗純皇帝: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是雍正皇帝的第四個兒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慶四年。于1736年即位,1796年禪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己成為太上皇。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國封建史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僅次于祖父康熙。壽命最長的皇帝。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中都里人(今江蘇武進縣西北),出生在秣陵(今南京)。他原來是南齊的官員,南齊中興二年(502年),南齊皇帝“禪位”于蕭衍,南梁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他提倡尊儒崇佛,并曾多次舍身出家。后來因"侯景之亂",宮城被圍困,餓死于臺城,葬于修陵(今江蘇丹陽市陵口)。
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為武周圣神皇帝,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690年,廢睿宗,自稱圣神皇帝,改洛陽為神都,國號為周,史稱武周。705年退位后不就死去。
宋高宗趙構(1107~1187),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1162年在位。年號先后為建炎、紹興。字德基,死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五代吳越武肅王錢繆(852-932)。
中國歷代帝王中壽命最長的皇帝——乾隆
乾隆帝弘歷,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慶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
乾隆帝(廟號:清高宗,進號:純皇帝,名諱:弘歷,襲承關系:清世宗雍正第四子)是我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享年89歲。 下面來談一談乾隆為何能長壽。 考究起來,乾隆所以長壽,除去飲食起居條件優(yōu)越,喜好習武強身外,最重要的就是一生酷愛書法,把所吟所賦凝于筆端,當作健身執(zhí)法,這是他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國把習練書法作為健身之道,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周、秦時期就已把書法作為“六藝”課程之一??v觀歷史,書法家大多長壽。如著名的書法家、書寫《九成宮》的歐陽詢,終年85歲。寫《夫子廟》碑的虞世南,活了89歲。寫《多寶塔》和《麻姑仙西云記》的顏真卿,死時76歲。寫《玄秘塔》的柳公權,享年88歲。 習練書法所以能夠健身,是因為在回避之前需要沉思凝神,心不外弛。揮毫時要心正氣和,一心專注,一氣呵成。實際上和氣功有著許多相同之處。 乾隆自由酷愛書法,周圍有很多大學士做老師,嚴格教導。繼位后又孜孜不倦,刻苦用功,每到一處都提筆留詩。從皇宮到酒樓,從行宮到古剎,幾乎隨處可見乾隆墨跡。據(jù)史載:“高宗萬幾之暇,惟事丹銘,御制詩五集,至十萬余首?!保ā肚宄笆反笥^》)當然,這里未免有點夸張,據(jù)說,有的學者考證只有五萬多首。這在歷史上也是頗為可觀的。歷史上寫詩較多的可算是南宋詩人楊萬里了,一生作詩兩萬多首。集唐、五代兩千多位詩人作品的《全唐詩》,也不到五萬首。所以有人說乾隆詩詞遍天下,確是事實。 乾隆所以酷愛書法,是和幼年所受的教育分不開的。清朝作為少數(shù)民族統(tǒng)一中國后,深深感到必須學習優(yōu)秀的漢文化,才能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所以定都北京后,對宗室子弟八旗少年學漢文、臨碑帖每天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和要求??滴踉H自指導乾隆習練書法,并且教導習練書法是健康之本:“人專心于一藝一技,則心不外馳,于此有益。朕所及明季人與我國之嗜舊,善于書法者俱壽考而身強健。富有能畫漢人或造物匠役,其巧絕于人者皆壽至七八十,身體強健,而作如?!? 古人成功的經驗和康熙的熏陶,使乾隆成為終生酷愛書法詩文并且長壽的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08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