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袁紹是一個什么樣子的人物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在三國志當中這樣來評價袁紹,紹鷹揚河朔然皆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袁紹這個人吧,很是特別。熟悉歷史的朋友們大家都知道,袁紹的光芒一直被曹操所掩蓋。比如在官渡之戰(zhàn)當中袁紹逼走許攸,最終還是被曹操以少勝多贏得了戰(zhàn)爭。袁紹他還一直重用了貪杯誤事的淳于瓊,卻不用智勇雙全的張郃。袁紹他還把一代名士田豐給殺死了,袁紹這種無腦的行為簡直是愚不可及。
袁紹的這種無腦行為,就連是陳壽都看不下去了。在之前的項羽背范增之謀,以喪其王業(yè)。袁紹把田豐給殺掉了,他可是比項羽還笨啊。但是,袁紹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弱。否則的話,他怎么可能成為漢末最強的諸侯呢?袁紹他這個人喜歡交朋友,再加上他四世三公的家族背景籠絡了一大批的人。
這也為袁紹日后打敗袁術、公孫瓚,以及統(tǒng)一河北奠定了強大的基礎??v觀漢末歷史,袁紹其實是大漢帝國真正的掘墓人,同時袁紹還是士族政治時代的揭幕者。只可惜成王敗寇,失敗的袁紹注定就只能成為一個配角。袁紹早年獻策,引董卓入京,間接導致后來的一系列腥風血雨。后來袁紹又打算一舉殲滅曹操,卻在官渡之戰(zhàn)中慘敗。
袁紹打下來的地盤并沒有在他手里丟失一塊,袁紹的地盤處于四戰(zhàn)之地,北面一直和公孫瓚在打,南面和袁術、曹操又分別有交戰(zhàn),袁紹能穩(wěn)住局面并滅了公孫瓚,發(fā)展成為當時中國北方最大的勢力實屬不易。袁紹敗于自己看不起下屬,從而成就了郭嘉,若聽田豐,沮授之言赤壁之戰(zhàn)就不會發(fā)生。
最出名的當屬田豐和許攸,袁紹聽田豐的可自保有余,聽許攸的可創(chuàng)立一番大業(yè),可袁紹太懦弱無大智最終大敗曹操。田豐,沮授,許攸,都堪稱一流謀士。只是袁本初太矬!郭嘉對他的評價很對,袁紹多謀而無斷,猜忌又狹隘!注定成不了大事。其實,小編覺得袁紹抓了一手好牌,自己打爛了而已。
很多三國志中荀攸的話在演義被按在郭嘉身上。郭嘉就是一個性格很合曹操口味的謀士,并沒有特別突出。至于說陳壽把法正比作郭嘉,我覺得是因為同一個原因,那就是曹操赤壁劉備夷陵都不聽謀士勸而敗了,并不是其他謀士看不出來。用斗地主的方法給大家舉個例子,袁本初抓了二個王四個二三個A被曹操一條三到A的順子打敗了。
說到袁紹其實很多網友都覺得這個人有點草包啊,其實我不這么覺得,因為這個人其實不僅僅不草包,而且也算得上是一位梟雄了,只所以被人誤解了就是因為三國演義看多了,那么在真正的歷史上,袁紹是個什么樣的人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跟隨我一起揭秘看看吧!
袁紹是當時的風云人物,他出身于世族大家,在漢朝衰微董卓作亂之際,首倡義兵,成為諸侯眾望所歸的領袖人物。其后經過多年的經營占有四州之地,身邊的良臣謀士、猛將精兵如云,可謂盛極一時,大有左右當時政治局面之勢。
然而由于其自身剛愎自用,驕傲自滿的致命弱點,袁紹終于被力量比他小的多的曹操消滅,沒能成就大事。歸根結底還是袁紹自己的能力不夠,格局太低造成的。
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袁紹“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善聞而不能納”,“社稷傾覆,非不幸也”,道出了他失敗的根本原因令人信服。
四世三公,剿滅閹黨
袁紹字本初,汝南郡汝陽縣人。他的高祖父袁安曾任漢司徒。自袁安以下,袁氏四代都有人居三公之位,因此勢力威震天下。
袁紹相貌英俊威嚴,能夠降低自己身份下交賢士,所以很多士人都來依附于他。曹操少年時代就與他交往,二人關系密切。袁紹從大將軍掾屬升任侍御史,又逐漸升任中軍校尉,官至司隸校尉。
漢靈帝去世,何太后的兄長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劃誅滅眾宦官,太后不同意。何進于是征召董卓進京,想以此脅迫太后同意他的計劃。中常侍、黃門這些宦官聽說后,他都跑到何進那里去謝罪,說任憑他處置。當時袁紹勸何進就趁這個機會處置掉這些宦官,相勸再三,何進始終沒能聽從。同時何進命令袁紹派遣洛陽富有計謀的武吏監(jiān)察監(jiān)督眾宦官,又命令袁紹的弟弟虎賁中郎將袁術挑選溫和忠厚的虎賁衛(wèi)士兩百人,準備進入宮中,代替手執(zhí)兵器的宦官把守各殿殿門。
于是中常侍段珪等人假托太后詔令,召何進入宮議事,趁機殺掉何進,宮中大亂。
袁紹袁術兄弟便殺死了所有作亂的太監(jiān),無論年紀大小,沒有胡須的人也被當做宦官殺掉,被殺死的有兩千余人。袁紹又率兵追擊段珪等人,段珪等人全部跳進黃河自殺,于是漢少帝又返回皇宮。
避禍而逃,渤海起兵
董卓叫來袁紹,在朝會上與他商議想廢掉少帝,改立陳留王為帝。這時袁紹的叔父袁隗任太傅,袁紹假裝答應說:“這是大事,應當出去和太傅商議一下?!倍空f:“劉氏種不值得再留下來了?!痹B沒有回答,持佩刀側身施禮而去,袁紹出去后便逃離洛陽奔向冀州。
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議郎何颙等人,都是一時名士,董卓很信任他們,但他們卻暗中為袁紹出力,于是勸董卓說:“廢立皇帝這樣的大事,不是常人所能做的,袁紹不識大體心中恐懼,所以才出逃,不是有什么別的想法?,F在急著懸賞捉拿他,一定會發(fā)生變故,袁氏四代人施人恩德,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如果他們收攬豪杰聚集徒眾,各地英雄再趁勢而起,那崤山以東的廣大地區(qū)就不是您所擁有的了。不如赦免他,并任命他做一個郡守,那袁紹就會因免于罪責而高興,就一定不會有什么憂患了?!?/p>
董卓認為他們說的很對,于是任命袁紹為渤海太守,封它為邟鄉(xiāng)侯。袁紹于是憑借渤??て鸨?,準備用這支軍隊誅滅董卓。
沮授之謀,天下之主
從事沮授勸袁紹說:“將軍您二十歲入朝為官,很快就名聲傳遍海內;值君主廢立之際,便迸發(fā)出忠義之心;從洛陽單寄出奔,則是董卓心懷恐懼;渡過黃河北上,則使渤海一郡全部服從。發(fā)動一郡的將士,掌握冀州的百姓,威震河朔地區(qū),名聲顯揚天下。雖然黃巾軍奸詐作亂,黑山軍囂張跋扈,但您如果舉兵東向,則青州可以平定;回師討伐黑山,則張燕可以消滅;揮師轉頭北征,則公孫瓚一定敗亡;兵鋒威懾戎狄,則匈奴一定俯首稱臣??v橫大河以北,全據四州之地,收攬?zhí)煜掠⒉?,手握百萬之眾,到西京長安迎回天子大駕,恢復洛陽的皇家宗廟,號令天下,討伐尚未收復的地區(qū),憑借這樣的資本與對手一決高下,哪一個能與您匹敵?如此經營幾年,成就這樣的功業(yè)不算困難。”
袁紹聽后高興的說:“這正是我的心愿。”袁紹立即上表朝廷,奏請沮授為監(jiān)軍、奮威將軍。
號令天下,威懾天下
董卓派遣執(zhí)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修帶著獻帝的詔書勸說袁紹歸順,袁紹讓河內太守王匡將他們殺掉。董卓聽說袁紹占據了關東地區(qū),便把袁紹宗族太傅袁隗等人全部殺掉。
在這個時候,天下豪杰之士大多歸附袁紹,都想要為他報仇,各州郡蜂擁而起,沒有一個不是借著袁紹的名義起兵。這時韓馥心生畏懼,去見袁紹請求讓他離開冀州,然后便去依附張邈。
后來袁紹派使者到張邈那里,由于商議一些重要事情時,使者與張邈貼近耳語。當時韓馥在座,認為他們在算計自己,不久,就起身到廁所自殺了。
先機已失,禍患早藏
當初天子的廢立,不是袁紹的意思,等到獻帝在河東的時候,袁紹派穎川人郭圖為使者去朝見獻帝,郭圖回來后勸袁紹將獻帝迎到鄴縣,袁紹沒有同意。正好趕上曹操奉迎獻帝,建都許縣,收復黃河以南地區(qū),關中眾將全都歸附。
袁紹后悔沒把獻帝控制在手中,想讓曹操把獻帝遷到鄄城建都,以靠近自己,曹操拒絕了袁紹的要求。于是獻帝任命袁紹為太尉,又轉為大將軍,袁紹辭讓掉侯爵沒有接受。
不久袁紹在易京滅掉公孫瓚,吞并了他的部眾。又讓長子袁譚出去擔任青州刺史,沮授勸諫袁紹說:“這樣做一定會引發(fā)禍亂?!痹B不聽說:“我想讓幾個兒子各自占據一個州?!庇谑怯秩蚊判芯又械膬鹤釉鯙橛闹荽淌?,外甥高干為并州刺史。
有謀無斷,錯失良機
這時袁紹擁有將士幾十萬,以審配、逢紀掌管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主要謀士,顏良、文丑為將帥,挑選精兵十萬,戰(zhàn)馬萬匹,準備進攻許縣。
在此之前,曹操派遣劉備到徐州抵御袁術。袁術死后,劉備殺掉徐州刺史車胄,率軍駐扎在沛縣,袁紹派遣騎兵去幫助他。太祖派遣劉岱、王忠率軍進攻劉備,沒能取勝。建安五年,曹操親自東征劉備。
這時田豐勸袁紹襲擊曹操的后方,袁紹推辭說兒子正在生病,沒有答應。田豐舉手杖敲著地面說:“遇到這樣難得的機會,卻因為嬰兒的病而失掉,可惜呀!”曹操到沛縣大敗劉備,劉備逃走投奔袁紹。
官渡交兵,不納良謀
袁紹進軍黎陽,派遣顏良到白馬攻打劉延,沮授又勸諫袁紹說:“顏良心胸狹窄,性情急躁,雖然驍勇,但不能讓他獨當一面?!痹B不聽。曹操率軍救援劉延,與顏良交戰(zhàn),打敗其軍,斬殺顏良。
袁紹率大軍渡過黃河,在延津以南修筑壁壘,派遣劉備、文丑前來挑戰(zhàn)。曹操擊敗他們,斬殺文丑,曹操兩次戰(zhàn)斗都殺掉袁紹大將,袁軍上下大為震動。
曹操回軍官渡,沮授又建議袁紹說:“我軍人數眾多而果敢強勁不如敵軍,敵軍糧食缺少而物資儲備不如我軍,敵軍利于速戰(zhàn)速決,我軍利于穩(wěn)重持久。我們應當慢慢的與他相持拖延時間?!痹B不肯聽從,于是袁軍連接營寨漸漸向前推進,逼近官渡,雙方交戰(zhàn),曹操軍失利,又退回壁壘堅守。袁紹命將士修建樓櫓,推起土山,居高臨下向敵營中發(fā)射弓箭,曹操營的將士全要用盾牌遮掩,心中非??謶?。曹操于是命令將士制造發(fā)石車,用石頭攻擊袁軍的樓櫓,將它們全部摧毀。袁軍將它稱之為霹靂車。袁紹命令將士挖掘地道,想從地下襲擊曹操的軍營。曹操便命將士在營內挖掘長溝抵御,又派出奇兵襲擊袁紹的運糧車隊,大敗押運部隊,把糧食全部燒掉。
烏巢之敗,單騎而逃
曹操與袁紹長時間相持,百姓疲憊困乏,很多人背叛響應袁紹,軍糧缺乏。正好這時袁紹派遣將軍淳于瓊等人率領兵眾一萬余人向北去接應運糧車隊,沮授勸袁紹說:“可以再派遣將軍蔣奇率一支軍隊在運糧車隊的外圍護衛(wèi),以阻斷曹操的抄掠?!痹B仍然不聽從。淳于瓊與運糧車隊匯合后駐扎在烏巢,距離袁紹大軍四十里。
曹操于是留下曹洪守衛(wèi)大營,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趁夜偷襲淳于瓊。袁紹派遣騎兵救援,被曹操的軍隊擊敗逃走。曹操擊潰淳于瓊等人的軍隊,將他們全部斬殺,曹操率軍返回,還沒到大營,袁紹將領高覽、張郃等人率部眾投降。
袁紹的軍隊全線潰敗,袁紹與袁譚單騎乘馬逃走,渡過黃河。袁紹殘留下來的部隊假裝投降,曹操將他們全部活埋。沮授沒有來得及隨袁紹渡過黃河,被曹操軍抓住送到曹操面前,曹操給予他優(yōu)厚的待遇,沮授后來謀劃逃回袁紹那里,因此被曹操殺死。
田豐之死,袁紹之妒
當初袁紹率大軍南下,田豐勸袁紹說:“曹操善于用兵,變化多端,沒有規(guī)律可循,他的兵眾雖少,但不能輕視。不如用打持久戰(zhàn)的策略對付他,將軍您占據著山河之固,又有四個州的人眾。對外交結天下英雄,對內發(fā)展農耕、訓練軍隊,然后挑選精銳將士,分頭組成騎兵,針對敵人的薄弱之處輪番出擊,以騷擾他的黃河以南地區(qū)。如果他救援右邊就襲擊他的左邊,救援左邊就襲擊他的右邊,使敵人疲于奔命,百姓不能安居,這樣做我們沒費什么力氣,而敵人已經困乏,用不了兩年就可以坐收勝利?,F在你放棄穩(wěn)妥的廟勝之策不用,想通過一次戰(zhàn)斗來定勝敗,假如不能成功,后悔就來不及了?!?/p>
袁紹不肯聽從,田豐又懇切直諫,袁紹大怒認為他是動搖軍心,便將田豐用刑具索上關押起來。袁紹軍隊戰(zhàn)敗以后,有人對田豐說:“這下您一定會被重用?!碧镓S苦笑道:“我軍如果取得勝利,我一定能保全性命,現在我軍失敗,我恐怕要被殺了?!?/p>
袁紹回來后對左右說:“我沒有采納田豐的建議,果然被他恥笑?!庇谑菍⑻镓S殺掉。袁紹表面寬容優(yōu)雅,有才干氣度,喜怒不形于色,而內心很愛猜忌,都像這件事情一樣。
盛世難復,有始無終
冀州許多城邑都背叛袁紹,袁紹又進軍攻擊平定了他們。自從兵敗官渡之后,袁紹便患病不愈,建安七年,憂郁而死。
色厲內荏,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亡命。
袁紹,字本初,其家族背景顯赫,四世三公,均是位高權重的人物。袁紹在十八路諸侯征董卓時,曾是大家公推的盟主。在后來軍閥割據、群雄逐鹿的局面下,袁紹擊敗了孔融、公孫瓚等諸侯,逐漸擁有冀、青、幽、并四州的領土,成為雄居北方、實力最強的諸侯。他自恃地廣人眾,兵多糧足,想在官渡一舉殲滅曹操集團,從而占領當時的首都許昌,稱霸天下。但經過近乎兩個月的激戰(zhàn),所帶去的幾十萬人馬被殺得只剩下八百余騎,狼狽逃回他的老巢冀州、兵精糧足、實力強大、不可一世的袁紹集團為什么會敗在兵力不足、而且軍中缺糧的曹操集團的手下?我認為,袁紹兵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袁紹不善于用人。
這個盡起冀、青、幽、并四大州兵馬,擁有七十萬大軍的興兵征討曹操的袁紹,手下本來有許多有本領、有能耐的勇將,比如張郃就是一個武藝精純、身懷絕技,能獨當一面的猛將,但他不用張郃來守屯糧的烏巢,卻將一個嗜酒如命的淳于瓊派到了這個極其重要的崗位上,怎能不誤事。
其次,袁紹不用良才,更不采納良謀,怎能不失敗,怎能不眾叛親離。
田豐、沮授這些有謀略的忠義之士要么被貶,要么獲罪;還有張郃、高覽這些勇將由于不被重用,一個個離他而去投到曹營。實力派謀臣許攸在關鍵時候(截獲曹軍情報后)向袁紹獻上的妙計不被采納,反倒遭到袁紹一通大罵,后來許攸投降了曹操,給曹操帶去了袁軍的一些重要的軍事機密情報,促成了曹軍實施夜襲烏巢的軍事計劃,使這場戰(zhàn)役出現了重大的轉機,從而一舉扭轉了戰(zhàn)局,使曹操這一弱勢軍事集團轉敗為勝。
本來有許多好的謀士,大部分都不被任用,只剩下審配和郭圖。在官渡之戰(zhàn)的開始和相持階段,審配還出了幾個好主意,比如他曾建議堆筑土山、打地道打擊敵人,使得曹兵寸步難行、防不勝防,還說得過去。至于這個郭圖,我看純粹是紙上談兵的主兒,他拘泥不化,生搬硬套什么“圍魏救趙”的經典之計,遭到了大敗,他看到自己的過失害怕獲罪,于是又玩起了陰謀詭計,不僅在袁紹和將領(張郃、高覽)之間撥弄是非,而且反復無常、陰險狡詐,實為一個卑鄙小人!袁紹用的是這樣的小人和庸才,他怎能戰(zhàn)勝曹操?!可憐這個滿腹經綸的沮授了!戰(zhàn)爭剛剛開始,他就獻了一個良謀,希望搞持久戰(zhàn),以消耗對方的糧草然后取勝!但這不符合急于求勝、氣勢洶洶的袁紹的心理,袁紹帶著那么多的精兵強將就是想一舉殲滅曹軍、攻克許昌的,因此他認為沮授的良策是“慢我軍心”是可想而知的。沮授因這一次獻計而獲罪,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于軍中。但這個可憐而忠義的沮授還是能以大局為重,他在被拘禁的牢籠里尚且時時關注兩軍的戰(zhàn)況,當他夜觀天象發(fā)現“忽見太白逆行,侵犯牛、斗之分(意即賊兵劫掠之害)”,于是他冒死向已醉臥的愚蠢的袁紹進諫:“烏巢屯糧之所,不可不提備。宜速遣精兵猛將,于間道山路巡哨,免為曹操所算。”言說烏巢糧草的重要性和保護糧草的重要意義??上гB不僅沒有采納他的合理化意見,反而將他大罵了一頓,而且還喪心病狂地以“玩忽職守”的罪名斬了監(jiān)押沮授的兵士。
最后,袁紹不善于用兵,多疑而優(yōu)柔寡斷,不會抓住有利戰(zhàn)機,以致白白坐失良機。
當兩軍在官渡相持了近乎兩個月的時間后,謀士許攸忽然截獲了曹操軍糧告竭的重要軍事情報,于是他向袁紹獻計說:“曹操屯軍官渡,與我相持已久,許昌必空虛;若分一軍星夜掩襲許昌,則許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糧草已盡,正可乘此機會,兩路擊之。”審時度勢,這是那么厲害的妙計啊,兵貴神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當時袁紹采納了許攸的這一計策,我看歷史將會重寫,那時統(tǒng)一北方的將是袁紹而不是曹操了
但這個驕傲、多疑而又愚蠢的袁紹,就在這個關鍵時候,不僅沒有采納謀臣許攸的妙計,反倒將許攸這個很有實力的謀臣拱手相送給敵人。還不僅僅如此,這個被罵出去的謀臣許攸還帶走了袁紹的若干軍事機密。許攸后來告訴了曹操嗜酒無備的將軍淳于瓊守把袁紹的軍糧庫烏巢(絕密情報),曹操當機立斷,立即實施夜襲烏巢的軍事行動,完全燒毀了袁紹大軍的儲備糧倉,兵無糧自亂。你說袁紹愚蠢不愚蠢?袁紹怎能不失敗呢?這是怎樣的戰(zhàn)役???
后來袁紹的謀臣許攸投降曹操后,向曹操和盤托出他曾向原來的主子袁紹獻的計策,曹操聽后大驚,幾乎被驚出了一身冷汗說:“若袁紹用子言,吾事敗矣?!保梢娫S攸的計策是多么得厲害,但就是這個良策卻被愚蠢而蠻橫的袁紹說成是:“汝與曹操有舊,想今亦受他財賄,為他作奸細,啜賺吾軍耳
這個看似龐然大物的袁統(tǒng)帥?。≌媸呛弥\無斷、色厲內荏的草包,就這樣,白白喪失了一個置曹操于死地的大好時機,他怎能不失敗。
曹操為什么能大獲全勝?
袁紹所欠缺的,正是曹操所擁有的。正是袁紹的缺點和失誤成就了曹操的勝利!曹操會用人、知人善任、善于籠絡人才,而且辦事當機立斷,敢于毫不猶豫地采納謀臣的良謀,他能不勝利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08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