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魏王李泰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歷史上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這兩位皇子都是長孫皇后親生嫡子,是一奶同胞的親兄弟。按理說同母兄弟應該相親相愛,然而這兩位皇子為了得到皇位,各種你爭我奪勾心斗角,最終卻“鷸蚌相爭”,讓李治這個“漁翁”得了利。
年幼時的李承乾也是個惹人疼惜的“小可愛”。史書記載承乾“性聰敏”,“特敏惠”,“豐姿峻嶷、仁孝純深”,意思就是說他聰明伶俐乖巧可愛善良孝順,深得唐太宗喜歡。八歲時就被立為太子,從此過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矚目生活。成為太子的李承乾幫助太宗處理家國事務,把握大體,舉措得當,很受朝臣們贊頌。
然而逐漸長大的太子開始步入了“叛逆期”。太宗臨朝時,李承乾還恭恭敬敬,很有分寸,滿口忠孝仁義,但一回自己的東宮,馬上吃喝嫖賭,褻童泡妞,無所不為。還寵幸“美姿容,善歌舞”的美男子太常樂人稱心。太宗得知后大怒,處死了稱心。承乾一聽自己老爹殺了自己的“好基友”,又悲又氣,自此,李承乾與父皇之間便有了隔閡。
這就讓一直覬覦皇位的魏王李泰找到了機會。李泰本就深得父皇喜歡,史載李泰“聰敏絕倫”,雅好文學,工草隸,集書萬卷,是當時的書畫鑒賞家。他召集文人,歷時四年,編寫了一本《括地志》,唐太宗非常高興,如獲至寶,不僅將這部著作收藏進了皇家的藏書閣秘府中,還接二連三地大肆賞賜李泰。
這下太子李承乾可傻眼了。預感自己太子之位不保的李承乾走了極端。先是刺殺胞弟李泰,失敗后又勾結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果事情敗露,被貶為庶人,流放黔州,最后郁郁而終。
而魏王李泰也因為“謀嫡”而被“降封”。
“寵子狂魔”唐太宗為了保全自己的三個兒子,以“泰(李泰)立,承乾(李承乾)、晉王(李治)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這理由立性格溫和李治為皇太子。
縱觀李承乾李泰兄弟之爭,可以看到唐太宗雖然作為大唐帝國高高在上的天子,但是在面對自己最心愛的兒子時,卻只如同天底下千千萬萬個最普通的父親一般,細心栽培耐心教導,哪怕后來承乾犯下了謀逆這等滔天大罪,唐太宗失望之余仍要絞盡腦汁保住他的性命,甚至在改立太子時滿心都在為自己的這三個愛子做打算。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09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張繡明明已經投降,他為什么還要發(fā)動叛···
下一篇: 公孫淵是什么人他都經歷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