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集團是如何走向最終的滅亡?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話說,三國時期的袁紹集團曾經(jīng)是三國時期的一代霸主,甚至,勢力在初期比曹操都大。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龐大的政治,軍事集團最后卻走向了滅亡。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咱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袁紹在與曹操的官渡之戰(zhàn)中失敗后,就逃回了冀州,而曹操也沒有追趕,索性就又返回到了許昌,進行休養(yǎng)生息。但是,當(dāng)?shù)鹊降诙甑臅r候,曹操卻再次發(fā)動大軍渡過黃河討伐袁紹集團,兵臨冀州城下。而此時,由于袁紹正好有病臥床,所以,他就派他的三子袁尚出城迎戰(zhàn)。
然而,當(dāng)袁尚在戰(zhàn)場之上與曹操的大將張遼相遇之后,僅僅三個回合就被殺得大敗,只好又逃回到冀州。而袁紹則在得知其三子袁尚大敗的消息后,不禁是急火攻心,一下子就吐血而亡。當(dāng)然,幸虧他于生前還留有醫(yī)囑:讓其三子袁尚繼承父業(yè)。
然而,在袁紹死后,喪禮還未進行完畢之際,袁紹的老婆劉氏就將袁紹的五個小妾全都給殺掉了,而她的兒子袁尚則更是將袁紹五個小妾的家屬也給斬盡殺絕了。這樣一來,袁尚就和他的2個哥哥之間,留下了深深的裂痕。本來,他的這2個哥哥對袁尚繼承父業(yè)就心懷不滿,如今,見袁尚作出了這樣的事情,就更加對袁尚產(chǎn)生了深深的不滿。
當(dāng)然,花開兩朵,單表一枝。當(dāng)曹操圍困冀州久攻不下之后,也就只好領(lǐng)兵又再次返回到了許昌。但是,就在曹操撤兵離開后不久,袁紹的兒子們之間就發(fā)生了內(nèi)訌。先是袁尚的哥哥袁譚與袁尚在冀州城外互相展開廝殺,緊跟著,就是袁譚兵敗。
于是,“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袁譚的謀士此時就給袁譚諫言說,“為今之計,不如假意投靠曹操,然后,利用曹操的兵馬來戰(zhàn)敗袁尚。”袁譚一聽,言之有理,如今這是最好的辦法了。隨后,袁譚就帶領(lǐng)他的手下假意投奔曹操去了。而曹操則在接納了袁譚之后,就帶領(lǐng)他的部隊再次圍困冀州。
然而,由于冀州城墻堅固,曹操的部隊始終不能攻克,雙方一下子就陷入到了一種僵局之中。于是,此時就有曹操的謀士諫言說,“我看,不如以水攻,也就是以漳河之水來灌城,這樣冀州必破?!辈懿俾勚欣?,立刻就派遣工兵將漳河之水引到了冀州,進而使冀州一下子被洪水圍困,陷入到了困境當(dāng)中。而冀州也終于被曹操所占領(lǐng)。
隨后,當(dāng)曹操占領(lǐng)冀州之后,袁譚卻借機帶兵又跑到了南皮,而曹操則派兵隨后追趕。于是,在一陣廝殺之后,袁譚就被曹軍所殺。說起來也是可悲可嘆,真是“兄弟相殘,魚翁得利啊!”。那么,此時的袁尚和他的另外一個哥哥袁熙又在干什么呢?
原來,他們倆最后也僅僅帶領(lǐng)幾千名士兵逃到了遼東,但是,由于遼東太守懼怕袁尚弟兄倆借機搶了他的遼東。所以,在一次酒局之上,遼東太守公孫康就直接設(shè)計殺掉了袁尚弟兄倆,至此,袁紹集團徹底走向了滅亡。
袁紹是三國前期實力最強大的諸侯,他雄踞北方,占據(jù)了冀州、青州、幽州以及并州等四個州,帶甲號稱六十多萬,手下戰(zhàn)將千員,頂尖謀士十多個,在當(dāng)時絕對有一統(tǒng)天下的趨勢。
然而他敗了,他敗給了曹操。當(dāng)時的曹操論兵力只有袁紹的三分之一,論地盤也只有袁紹的一半,論家世曹操更比不上袁紹,曹操是宦官的孫子,袁紹家族四世三公。
為什么袁紹就是敗了呢?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的失敗,是否跟他的性格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呢?
01袁紹四世三公,家族的力量給與了事業(yè)上的幫助。
袁紹家族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四世三公。對袁紹來說,他的家族力量給了他很大幫助。年紀(jì)輕輕就做了官,長大以后,敢于公然與董卓叫板,最終逃離洛陽,外出招募士兵。
馥素恇怯,因然其計。馥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諫馥曰?冀州雖鄙,帶甲百萬,谷支十年。袁紹孤客窮車,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奈何乃欲以州與之?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獨何病焉?從事趙浮、程奐請以兵拒之,馥又不聽。乃讓紹,紹遂領(lǐng)冀州牧。---《三國志》
在招募士兵的時候,他的家族優(yōu)勢就體現(xiàn)出來了,當(dāng)時袁家四代公卿,門生故吏遍及天下,袁紹振臂一呼,自然是有不少人才前來相投。
所以袁紹起家的速度是所有諸侯當(dāng)中最快的一個,在討伐董卓的時候,袁紹手里已經(jīng)擁有了十萬人馬,這在當(dāng)時是相當(dāng)驚人的一個數(shù)字,所以他被大家推舉為十八路諸侯的盟主。
可是袁紹光有人馬,沒有地盤,這是一件比較惡心的事情,因為沒有地盤就沒有稅收和糧草。在討伐董卓的事情爛尾以后,袁紹必須要為自己爭取一塊地盤。 這個時候冀州牧韓馥覺得袁紹是個人才,自己又是袁家的門生故吏,所以他打算給袁紹一定的資助。沒想到收到糧草后的袁紹反而大怒,認為大丈夫怎么可以接受人家的施舍。 于是袁紹不僅沒有感激韓馥,反而打起了冀州的主意。當(dāng)公孫瓚和韓馥打得熱熱鬧鬧的時候,袁紹乘勢收服了韓馥。 韓馥覺得自己本來就受到過袁家的恩惠,而且此刻的袁紹兵強馬壯,把冀州送給袁紹也無可厚非。袁紹就這么順理成章地奪取了冀州,擁有了一塊富庶的土地。
此后袁紹以冀州作為地盤,不斷向四周擴張。最成功的一戰(zhàn),是對幽州公孫瓚的戰(zhàn)斗。他將公孫瓚逼入了死胡同,乘勢拿下了幽州。曹操為了避其鋒芒,只好以天子的名義把青州、幽州、冀州以及并州全都交給袁紹打理,自此袁紹達到了人生巔峰。
說到漢末的豪門,人們都會想到“四世三公”的袁氏,這是一個大豪門,門生故吏滿天下。袁紹和袁術(shù)是家族中的兩個明星。一個在河北,一個在南陽,動靜都比較大。后來討伐董卓的軍事行動就是以袁氏為主導(dǎo),盟主是袁紹。
其實袁氏家族之所以稱為漢末的大豪門,不只是袁紹和袁術(shù)兩個人。還有兩個人也大名鼎鼎。
一個是袁紹、袁術(shù)的叔父袁隗,他娶了名儒馬融的女兒,官至太尉、太傅,是袁氏“四世三公”中的最后一個“公”。他地位很高到什么程度,他是漢靈帝的托孤大臣,另一個就是外戚何進。但是他這個輔政大臣卻沒有存在感,何進和董卓你方唱罷我登場,袁隗卻唯唯諾諾,不敢發(fā)揮作用,更不敢去匡正朝政。他要的是保家族的平安,但是他要的平安終究沒有得到,最終被董卓殺害。
另一個是袁遺,是袁紹、袁術(shù)的堂兄。他官至山陽太守,討伐董卓的諸路人馬中,他也是一路。從歷史記載看,他和袁紹走的更近,后被袁紹任命為揚州刺史,為袁術(shù)所破,逃亡途中被亂兵所殺。
袁氏為什么會滅亡,豪門敗給了曹操這樣的屌絲?小編認為,袁隗和袁遺的結(jié)局就足以說明問題。袁隗為什么會窩囊的死,無非是他沒有應(yīng)有的擔(dān)當(dāng)精神,總想通過退縮忍讓來求得平安。袁遺為什么會死,就是因為袁氏家族內(nèi)部不團結(jié),亂自內(nèi)興??纯床懿俚募易迨悄敲吹膱F結(jié),就知道袁氏有多么坑爹。
總的來說,在官渡之戰(zhàn)后,袁紹努力平定了各地的叛亂,一度恢復(fù)了元氣。不過,袁紹于公元202病逝后,袁氏勢力立即變成一盤散沙,最終讓曹操各個擊破了。如果袁紹的兒子可以團結(jié)在一起的話,那么曹操想要平定河北之地,顯然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就劉備來說,在他去世后,因為諸葛亮執(zhí)掌大權(quán),蜀漢不僅沒有分崩離析,反而繼續(xù)保持較高的凝聚力,雖然后主劉禪比較平庸,卻因為對于諸葛亮的充分信任,得以讓蜀漢上下令行禁止,逐漸恢復(fù)了實力,乃至于擁有發(fā)兵北伐曹魏的實力。當(dāng)然,這不是說夷陵之戰(zhàn)對蜀漢沒有影響,比如很多年輕的武將就在這場戰(zhàn)役中陣亡,這成為蜀漢中后期武將凋零的重要原因,促使蜀漢后期幾乎無人可用了。
一個家族沒有謀天下的擔(dān)當(dāng)精神,總是想著家族的利益,不斷墜入小我之中,怎么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10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