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戚家軍,探索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明代軍事史上的亮眼一筆,當屬“戚家軍吊打倭寇”。
比如在嘉靖四十年(1561)戚家軍的成名戰(zhàn)“臺州九戰(zhàn)”上,初成軍的戚家軍面對絕對優(yōu)勢的倭寇,一個月內歷經(jīng)九次殘酷血戰(zhàn),以總計陣亡九名將士的代價,累計“擒斬”“焚溺”倭寇五千四百多人。在那個明軍面對倭寇常退縮不前“躲貓貓”,甚至幾十個兇殘倭寇就敢追殺成百上千明軍的年月里,如此一幕,堪稱逆天。
這樣的“逆天一幕”,當時僅僅是開始,接下來轉戰(zhàn)福建的戚家軍,在橫嶼之戰(zhàn)里陣亡十三人,斬首倭寇“三百四十八級”,牛田之戰(zhàn)零陣亡斬殺倭寇“六百七十二級”。興化之戰(zhàn)陣亡了軍官周能等六十九人,斬殺倭寇“兩千零二十三級”。仙游之戰(zhàn)面對上萬規(guī)模的倭寇,兵力嚴重劣勢的戚家軍在濃霧中浴血突襲,己方陣亡二十四人,除“焚溺”數(shù)千倭寇外,還斬殺倭寇首級“四百九十八級”?!耙贿叺埂卑愕牡醮驁雒妫缙堇^光“老上司”譚綸的一聲驚呼:“蓋自東南用兵以來,軍威未有若此之震,軍功未有若此之奇者也!”
尤其叫那些刀頭舔血的倭寇們深深恐懼的,更有戚家軍強悍的白刃戰(zhàn)能力。比如“臺州九戰(zhàn)”里的溫嶺之戰(zhàn),當?shù)弥獙γ鎯?yōu)勢兵力的倭寇,還挾裹著上千浙江百姓時。戚繼光毅然決定,為免傷及無辜,戚家軍全員放棄火器,與倭寇打白刃戰(zhàn)。然后“眾皆感泣”,一場硬碰硬的較量后,戚家軍以“零陣亡”的表現(xiàn),漂亮全殲這股倭寇,救出被擄百姓一千二百人。腦補這“毫發(fā)無傷擊敗倭寇”的場面就可知,這是一支怎樣的英雄之師!
那么,為什么這支英雄之師,可以把昔日明軍談之色變的倭寇,一次次霸氣摁在地上摩擦?至今“圈粉無數(shù)”的一條原因,就是戚家軍的“鴛鴦陣”戰(zhàn)術。本名“鴛鴦伍”的“鴛鴦陣”,由明代學問家唐順之(王陽明徒孫)首創(chuàng),然后被戚繼光發(fā)揚光大,這種十一名作戰(zhàn)士兵使用長槍短刀筅,密切配合的陣法,堪稱冷兵器搏殺時的無解強陣。后來戚繼光調任北方,又將其升級為冷熱兵器密切配合的“車營戰(zhàn)術”,把囂張的韃靼部落打跪。
可以說,在戚繼光一生“大小百余戰(zhàn),未嘗一敗”的輝煌里,乃至戚家軍轉戰(zhàn)南北半世紀,幾乎打趴下“明朝一切敵人”的傳奇里。“鴛鴦陣”的確是個制勝法寶。那戚家軍的強大只憑這法寶?其實,這才是一個縮影了明朝興衰的問題。
要理清這個問題,就要先看一個事實:戚家軍橫空出世前,倭寇憑什么在東南沿海如此兇橫?雖然這些“真倭”們公認武藝高強,有些倭寇據(jù)說還身懷“陰流”等絕世武功,但說到底都是一群悍匪,怎么就叫明朝的沿海正規(guī)軍聞風喪膽?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明軍太衰。
在16世紀“嘉靖大倭亂”的大部分時期,明朝的東南沿海防務,都是爛到家的模樣:廣東福建浙江等倭寇作亂的“重災區(qū)”,沿海衛(wèi)所的缺額往往高達百分之七十,比如作為戰(zhàn)略要地的浙江海門衛(wèi),只剩了六百多士兵。福建的六鰲所更只剩了四十二人。浙江賬面上的四百多艘戰(zhàn)船,早就不見了蹤影?!傲羰亍钡氖勘捕嗍抢先鯕埍?,遇上倭寇打兩下,常見跑得精光。就連大英雄戚繼光本人,早年帶兵打倭寇,一開打部下就跑路,把他“曬”原地。
所以,翻看戚家軍“亮劍”前,明朝抗倭的各類戰(zhàn)史,就常見哭笑不得的景象。比如1553年的南沙之戰(zhàn),數(shù)萬明軍圍困數(shù)千倭寇五個月,竟連進攻都不敢,雙方就互相干瞪眼。最后竟是明軍主動放開一個口子,叫這群跑路的倭寇,隨后荼毒嘉定上海。當?shù)氐拿鬈姼笨偙?反而跟倭寇來了場“比賽跑”——倭寇上岸搶劫,他就帶兵躲海上,倭寇搶完了下海,他就撒腿跑陸地上,就會躲貓貓。
“嘉靖大倭亂”的背后,東南沿?!傲餮獢?shù)十里”的慘狀下,更有明朝軍備慘不忍睹的衰敗。戚家軍為何百戰(zhàn)百勝?首先是因為,他們只不過做到了軍人的“本分”,比如嚴格的紀律條令,“凡臨陣退縮,許隊長割兵耳,旗總割隊長耳”的鋼鐵紀律,奠定了戚家軍戰(zhàn)至流血凝肘而不退的沙場表現(xiàn)。換成那些跟倭寇“比賽跑”的明朝“爛兵”部隊?別說給他們鴛鴦陣,就算給他們搬來馬克沁機關槍,照樣給倭寇送人頭。
而“鴛鴦陣”之所以能在戚家軍發(fā)揮最大威力,更因為戚家軍那空前高強度的訓練。這事兒,看看“臺州九戰(zhàn)”里的“花街大戰(zhàn)”就能體會:當時倭寇出奇兵襲擊臺州,已苦戰(zhàn)數(shù)日且斷糧兩天的戚家軍,聞訊后連夜急行軍七十里堵住倭寇,然后在花街餓著肚子發(fā)起攻擊,一口氣斬殺倭寇三百零八級(自身陣亡三人),救出被擄百姓五千多人。且不說碾壓般的戰(zhàn)斗過程,單是這“一夜空腹急行軍七十里”的神表現(xiàn),就可知戚家軍的訓練強度。
這一點,也是戚繼光一生的重要創(chuàng)舉。他傾注一生心血的戚家軍,長期保持著高強度的訓練。也只有這樣嫻熟的訓練,才能確保部隊在殘酷的較量時,始終保持著嫻熟的戰(zhàn)術配合。而戚家軍更重要的創(chuàng)舉卻是“練心”。以戚繼光的話說是“以誠感誠”。這支歷經(jīng)艱辛打磨出的鐵軍,不止有強健的體魄與戰(zhàn)斗能力,更在日常的訓練里,通過將領的以身作則與思想灌輸,把“兵是殺賊的東西”變成堅定信念,支撐起沙場上一次次一往無前!
以這個意義說,為什么戚家軍能夠“毫發(fā)無傷擊敗倭寇”?哪里僅僅因為神奇的鴛鴦陣,更因為這是一支有別于明代各類部隊,有信仰有戰(zhàn)斗力的鐵軍。這支鐵軍的成長與成功歷程,不但是當時明代軍界的異類,更遠遠超過了軍事歷史范疇,值得各行業(yè)的后人思考。
而且,十六世紀的明代,之所以能誕生戚家軍這樣的“異類”,更因為當時明朝軍事雖爛,卻并未爛透。歷經(jīng)“嘉靖大倭亂”的荼毒后,明王朝的有識之士們痛定思痛,開始了對軍隊的一系列強力改革。戚家軍,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脫穎而出,在餉銀裝備管理等方面獲得充足的支持,這才在轉戰(zhàn)南北間百煉成鋼,成為明王朝“隆萬中興”時代的虎師。
但隨著張居正的去世,萬歷親政后的日益怠政,幡然重振的明朝軍隊,又進入到“擺爛”的節(jié)奏。就連晚年貧病交加的戚繼光本人,都在慶幸自己能在官場上全身而退。戚繼光去世后,作為戚家軍“骨血”的各支軍隊,雖然依然保持著忠勇善戰(zhàn)的作風,但明朝軍隊的大環(huán)境,卻是越發(fā)爛到家。甚至“不得寵”的戚家軍,也在“萬歷三大征”里受盡排擠,遭到“搶功”甚至“虐殺”。混日子的明朝軍界,容不下忠勇的戚家軍。
待到努爾哈赤扯旗造反,明王朝慌忙調兵遣將,發(fā)起薩爾滸大戰(zhàn)時。怠政多年的大明君臣,才看到慘淡的事實:許多昔日的“精銳”部隊,火器裝備大量朽壞缺編,甚至就連將領身上穿的盔甲,都是劣質品。很多以往嫻熟的火器戰(zhàn)術,竟是多年沒有操練,只能臨時抱佛腳。這樣的軍隊,還能打得了什么仗。也不出意外在薩爾滸的冰天雪地里,遭遇全軍覆沒的厄運。
以這慘景說,別看萬歷皇帝“粉絲”不少,但“明朝亡于萬歷”,真心是大實話。
而到了更加風雨飄搖的明朝崇禎年間時,以宣大總督盧象升的嘆息:如宣大這樣的軍事重鎮(zhèn),都是老弱殘兵扎堆,一陣風吹來就是“金風如箭”,校場上的士兵紛紛被吹倒。崇禎年間的武舉考試里,大批“錢給到位”的考生,大模大樣把箭往靶子上一插,就能混個“武舉”身份,然后大搖大擺去“吃空餉”。軍備敗壞到這地步,就算戚繼光再生,又能如何?
戚家軍的浮沉命運,唏噓結局,縮影的,正是大明王朝的興亡。
因為戚家軍訓練有素,而且又根據(jù)倭寇的特點發(fā)明了?鴛鴦陣?,對敵倭寇無往不利。在中國數(shù)千年的歷史中,戚繼光和他的戚家軍,絕對在戰(zhàn)爭史中能有一席之地。明末時期,倭寇為禍明朝沿海地帶數(shù)十年,朝廷派遣官兵鎮(zhèn)壓,依然無濟于事。正是戚繼光和他的戚家軍橫空出世,與倭寇纏斗數(shù)年,后來更是打出了幾乎零傷亡的?臺州大捷?,一戰(zhàn)蕩平了氣焰不可一世的倭寇。戚家軍到底有什么法寶,能夠零傷亡殲滅倭寇呢?
首先,戚家軍的受訓度非常高。熟悉歷史的朋友可能會知道,戚繼光曾經(jīng)根據(jù)多年的軍旅經(jīng)驗,和行軍策略,創(chuàng)作了一部兵書《紀效新書》。如果論名氣的話,這本兵書可能遠遠不如《孫子兵法》之流;但如果論到?實用性?,則遠遠的在空談理論,罔顧實際的孫子兵法之上。紀效新書明文記載了戚繼光用什么樣的訓練方法訓練戚家軍,其中的一些科學,嚴謹之處甚至不在現(xiàn)代訓練之下。戚繼光和俞大猷一樣,也是一位?棍棒名家?,武術宗師。戚家軍在他的訓練下,無不能以一當十,可以說,單論技擊水平,當時的明朝官軍就無出其右者。
其次,戚家軍有著專門克制倭寇的?鴛鴦陣?。我們都知道,光有過人的訓練度,縱然能讓戚家軍的戰(zhàn)斗力強于倭寇,但要說?零傷亡?,還是不可能做到的。之所以戚家軍完成了這樣的神跡,主要還是得益于戚繼光本人的發(fā)明的?鴛鴦陣?。這種陣法以三五人為一小陣,小陣再組成大陣,每次都能讓采取松散陣型的倭寇大吃苦頭。
綜上所述,戚家軍零傷亡殲滅的倭寇的兩大利器就是:傲人的訓練度,和專門克制倭寇的鴛鴦陣。
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區(qū),老百姓吃不好,睡不好,日夜提心吊膽地打發(fā)日子?
是什么讓他們這樣痛苦呢?原來是倭寇,這些令老百姓咬牙切齒痛恨的家伙在那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過去都是日本的武士,在內戰(zhàn)中被打敗,無處藏身,最后成幫結伙地成了海盜集團?他們襲擊的主要對象就是中國和朝鮮的沿海地區(qū)的老百姓?“倭寇”是深受其害的老百姓對他們的蔑稱?
倭寇大約在每年春天的清明節(jié)后和秋天的重陽節(jié)后幾個月中活動最為猖獗?他們駕著船沖到岸上后,就像后來的日本鬼子在中國一樣,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倭寇所到之處,房屋變成一片瓦礫,老百姓被洗劫一空?僅三四年,江蘇?浙江一帶的老百姓就被他們殺害數(shù)十萬人?
老百姓怎么能忍受這種暴行呢?他們紛紛組織起來,英勇抗擊倭寇?但是,由于沒有統(tǒng)一的領導和指揮,抗倭力量很分散,往往形成不了有強大戰(zhàn)斗力的軍隊?在這種情況下,出現(xiàn)了抗倭名將戚繼光?
戚繼光是卓越的軍事家,他不僅能夠指揮打仗,而且在練兵?布陣?制造武器等各方面都有獨到的創(chuàng)建?他對整個抗倭事業(yè)有長遠的計劃?他覺得舊軍隊素質不好,為了組建一支有組織?有紀律?英勇善戰(zhàn)的軍隊,他親自到江蘇義烏招募農(nóng)民礦工,編練新軍,就是后來威震敵膽的戚家軍,成為抗倭的主力?
有一年,戚繼光帶領戚家軍來到福建?福建是倭寇的主要活動地區(qū)?戚繼光這次來這兒就是要大打一場,狠殺倭寇的氣焰的?
來福建之前,戚繼光就制訂了詳細的作戰(zhàn)方案?到福建后,他馬上開始了緊張的大練兵?
這天一大早,戚繼光傳令把軍中年輕?行動敏捷的士兵集合起來,每人發(fā)給一只藤牌?士兵們拿在手里一看,原來是直徑二尺多,周圍邊緣稍微高一些的藤條編的盾牌?接著,戚繼光又把長得高大強壯的士兵集合起來,每人發(fā)給一只木頭制成的長二尺,寬一尺的長形盾牌?
這些士兵的家庭都飽嘗倭寇的殘害,個個憋著一口氣投奔戚將軍,準備在戰(zhàn)場上大顯身手?沒想到每人只發(fā)給一只盾牌,想象中的刀?槍等兵器根本沒讓摸?很多人泄氣地嘀咕著,同時漫不經(jīng)心地提著盾牌?
戚繼光來到他們面前,似乎看透了大家的心思,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們,你們不要小看這些盾牌,我還要依靠你們拿著它去發(fā)揮特殊的作用?等真正打起來就明白了,你們的任務最艱巨?”
隨后,戚繼光集合起來士兵,又每人發(fā)了一把竹竿做成的東西,一支一丈多長的粗大竹子,前端保留著枝枝杈杈,最前頭插著一尺長的鋼刀?士兵們拿著這個東西左看右看,誰也沒見過這種新式兵器?
戚繼光的副帥說:“這叫‘狼筅’,是戚將軍親手設計的?”
其他的士兵也都領到了長槍和大刀?
練兵開始了,戚繼光威風凜凜地站在高臺上,舉著一面令旗?在令旗的指揮下,副帥們把執(zhí)各類兵器的士兵排成幾路縱隊,形成一個完整的方陣?最前面的是拿盾牌的士兵們,藤牌和長木牌交錯排列?盾牌手的后面是持“狼筅”的士兵;再后面是持長槍的士兵;整個方陣的最后是大刀兵?
戚繼光精神抖擻,大聲說:
孩子們,倭寇個個武藝高強,殺人不眨眼,咱們跟他們打就要有點新招兒,不用過去的老打法?你們現(xiàn)在排列的是我新設計出來的陣法,叫“鴛鴦陣”?盾牌手在前掩護大軍前進,也就是負責開辟道路?狼筅手?長槍手?大刀手緊跟在后,互相配合,以長補短,以短救長?槍盾結合在一起,你們想想,倭寇還能有還手之力嗎?
經(jīng)過一番艱苦?嚴格的訓練,真正打仗的那天終于到了?在“隆隆”的戰(zhàn)鼓聲中,戚家軍排成“鴛鴦陣”沖向敵營?霎時,倭寇射出幾千只箭,在排成墻一般的盾牌掩護下,箭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鴛鴦陣”仍在吶喊著前進?倭寇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陣勢,開始亂了陣腳,一窩蜂沖上去迎戰(zhàn)?
盾牌墻又一次阻擋了敵軍的刀槍?在混戰(zhàn)中,狼筅手們高舉狼筅沖上來,叢密的竹枝連成網(wǎng)形,遮蔽了敵軍的視線,竹竿頭上的尖刀順勢刺進敵兵的胸膛?吶喊聲和慘叫聲混在一起,戚家軍的刀槍手勢如破竹殺向敵營,直搗倭寇的巢穴?
“鴛鴦陣”在古代戰(zhàn)爭中,成功地把具有防御功能的盾牌作為進攻的先鋒,為它增添了異彩?在東南沿海的抗倭戰(zhàn)爭中,戚繼光和戚家軍成為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戚繼光所創(chuàng)造的“鴛鴦陣”也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戰(zhàn)術理論遺產(chǎn)?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1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