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穿龍袍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包拯也能穿龍袍?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稹?/p>
眾所周知,在漫長的君主專制的封建社會中,龍袍是天子的一個重要象征,也是皇帝的專屬物。在古代私自穿龍袍是重罪,是對皇帝的大不敬。輕則腦袋搬家,重則株連九族。所以在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資格穿龍袍,那么只是小小官員的包拯為什么也能穿龍袍呢?包拯,字希仁,又稱“包待制”、“包龍圖”等。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忠臣。相信大家也肯定對包拯耳熟能詳了,因為他在后世不止一次的被搬上舞臺,而關(guān)于他的故事也是世代傳頌。相傳包拯的親侄子包勉,在做官之后,大肆貪財,魚肉百姓,行為不檢點。
他以為自己可以逍遙法外,但是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最終還是紙包不住火。包勉被捕了,而案子在幾經(jīng)轉(zhuǎn)折之后,就陰差陽錯的到了包拯手上。包拯看到之后,非常憤怒,沒想到自己的侄子如此罪大惡極,但同時友非常的為難。因為包勉的母親對自己恩重如山,而這包勉又是嫂娘唯一的兒子。這讓包拯在公私之間艱難抉擇,但包拯最后還是選擇了秉公執(zhí)法、大義滅親,忍痛下令斬了自己的親侄子,這就是著名的“包公鍘侄”。包拯為人真誠、正直、不貪圖富貴;為官清正廉潔、鐵面無私,秉公執(zhí)法,敢于替百姓申張正義。
而后世更視他為神仙轉(zhuǎn)世,相傳是奎星轉(zhuǎn)世,所以被后世又稱為“包青天”,更有“關(guān)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包拯最開始是做大理評事的,然后出任和州監(jiān)稅,后來獲授天長知縣,而后當了一任知府然后到京城做了監(jiān)察御史里行,也就是御史。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紀委,其中包拯做過最多的官就是是轉(zhuǎn)運使了。其中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具有監(jiān)察官員的職責(zé)。相當于現(xiàn)在的第一副省長,監(jiān)管財政,后勤,紀委等。雖然包拯是宋代的高官,但是無論是再高的官,也終究是臣子,要遵循君臣之禮的。所以包拯穿的不是龍袍,他是沒有資格也不可能穿龍袍的。那么他穿的是什么呢?其實包拯穿的是蟒袍,只是紋樣像龍,所以才引起了后人不必要的誤會。龍紋和蟒紋的圖樣很相似,一般是不容易分辨的。其實宋朝的官服有兩種,一種是龍袍,是皇上所穿,另一種是蟒袍,而蟒袍正是包拯所穿的。
其實這兩種衣服也很容易區(qū)分,首先,龍袍上的龍頭都是朝上的,被稱為上升龍;而包拯身上穿的蟒袍其龍頭是向下,是下降龍。其次,可以從爪上來區(qū)別,皇帝龍袍上的龍有五個五爪,是五爪金龍,而官員穿的蟒袍是四爪,是蟒不是龍。最后,龍袍和蟒袍還有一個很明顯的區(qū)分標志就是顏色,皇帝身上的龍袍多用黃色,而包拯的官服上更多的是黑色,被稱作巨蟒長袍。所以龍袍和蟒袍是不一樣的,是可以明顯區(qū)分的,不能隨意亂穿的。從孔子開始,就倡導(dǎo)恢復(fù)周禮,要求嚴格的遵守禮制。私穿龍袍是僭越之罪,是要被殺頭的。就算是戲班子唱戲的人,穿的龍袍也是有非常嚴格的講究的。
還有一種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得到龍袍,那就是有時候皇帝獎賞做出重大功績的臣子時,會把龍袍作為獎勵獎賞給他們,這時候就供奉起來,這是也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的象征。在宋代的官員服飾,有著嚴格的等級限制。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襲前代。所以官員的服飾也與前代相仿,分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喪服和時服幾種。其中最典型的還是官員的朝服和公服。朝服是朱衣朱裳,內(nèi)面穿白色羅中單,外面束著羅料大帶,并且有緋色羅料蔽膝,身上掛著錦綬、玉佩、玉釧,下面穿白綾襪黑皮履。這種朝服除了樣式是統(tǒng)一的之外,其中搭配的不同是用來區(qū)分官職高低的重要因素。公服即常服,又叫"從省服",以曲領(lǐng)大袖,腰間束革帶為主要形式。
這種服飾主要是用顏色的不同來區(qū)別等級的。比如說青色是九品以上官用的;綠色是七品以上官用的;朱色是五品以上官用的;而紫色是三品以上官用的。龍袍不是可以隨意穿著的服飾,它代表了君王的權(quán)威,是只有天子才有資格穿戴的。所以,無論包拯是如何的被民愛戴,都是不可能穿龍袍的。包拯穿的只是與龍袍相似的蟒袍,所以大家不要再誤會和疑惑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14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