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王頒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589年,隋朝大軍渡過長江,攻克了陳朝都城建康,實現(xiàn)了南北的統(tǒng)一。捷報傳來,隋文帝非常高興,可是與此同時他還接到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消息,隋軍的一位將領(lǐng)組織上千人,公開挖掘了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的陵墓,甚至將陳霸先挫骨揚灰,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挖掘陳霸先陵墓的這位將領(lǐng)名叫王頒,字景彥,出身士族名門太原王氏。王頒盜墓不為錢財,只為報仇!原來王頒的父親是梁朝名將王僧辯。梁朝初年,王僧辯跟隨父親投奔南方,成為梁朝的官員。王僧辯一直在湘東王蕭繹的手下。侯景之亂爆發(fā)后,王僧辯作為主要將領(lǐng),平定了這場叛亂。
蕭繹稱帝后,王僧辯奉命鎮(zhèn)守建康,而他的次子王頒留在了江陵。后來西魏大軍南下,攻破江陵,王頒來到了關(guān)中地區(qū)。此時梁朝內(nèi)部爆發(fā)權(quán)力之爭,陳霸先率軍發(fā)起突襲,擒獲王僧辯,并將其處死。消息傳來,王頒“號慟而絕,食頃乃蘇,哭泣不絕聲,毀瘠骨立”。
服喪期滿后,王頒經(jīng)?!安家率呤常遛欢P”,他的行為感動了北周明帝,“召授左侍上士,累遷漢中太守,尋拜儀同三司”。隋朝建立后,王頒上書獻策,隋文帝隨即召見,“言畢而歔欷,上為之改容”。王頒時刻沒有忘記復(fù)仇,他南下只有一個目的,為父親報仇雪恨!
588年,隋文帝調(diào)兵遣將,派遣大軍討伐陳朝,“頒自請行,率徒數(shù)百人,從韓擒先鋒夜?jié)?。王頒一心復(fù)仇,作戰(zhàn)勇猛,不慎受傷,他擔(dān)心自己不能繼續(xù)戰(zhàn)斗,“悲感嗚咽”,結(jié)果到了第二天,傷口居然好了。最終陳朝滅亡,但陳霸先已經(jīng)死了30年。
王頒召集父親昔日舊部,很快就有了一千多人。其中有人提議,“郎君來破陳國,滅其社稷,讎恥已雪,而悲哀不止者,將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邪?請發(fā)其丘壟,斷櫬焚骨,亦可申孝心矣。”王頒“頓顙陳謝,額盡流血”,對眾人說道:“其為帝王,墳塋甚大,恐一宵發(fā)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
原來,隋文帝在出征前已經(jīng)發(fā)布命令,保護前朝的陵寢,不得破壞。王頒擔(dān)心陳霸先陵寢太大,一夜之間恐難挖掘。這一千多人在王頒帶領(lǐng)下,齊心協(xié)力,最終打開陳霸先的陵墓。眾人“剖棺,見陳武帝須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王頒“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飲之”。
消息傳出后,眾人非常詫異,畢竟陳霸先殺死王僧辯是38年前的事情了,誰也沒想到王頒為父親報仇,居然做出這樣的舉動。事后,王頒讓人將自己綁上,向隋軍統(tǒng)帥楊廣請罪。楊廣不敢怠慢,趕緊奏報隋文帝。隋文帝楊堅說道:“朕以義平陳,王頒所為,亦孝義之道也,朕何忍罪之!”
最終楊堅赦免了王頒的罪過,還按照戰(zhàn)功準備嘉獎他,“將加柱國,賜物五千段”。王頒上書辭謝,“臣緣國威靈,得雪怨恥,本心徇私,非是為國,所加官賞,終不敢當(dāng)?!?/p>
01 流星王朝
02 楊堅出世
03 坎坷仕途
04 權(quán)威震主
05 翁婿斗法
06 楊堅輔政
07 剪除宗室
08 三方叛亂
09 平定三方
10 建立大隋
11 萬物維新
12 妙選賢才
13 營建新都
14 降服突厥
15 隋陳對壘
16 一統(tǒng)天下
17 再平江南
18 計殺大義
19 圣人可汗
20 開皇之治
21 太子失寵
22 楊廣結(jié)盟
23 高熲罷相
24 東宮易主
25 骨肉相殘
26 由盛轉(zhuǎn)衰
27 風(fēng)波再起
28 文帝之死
29 千古文帝 01 悲情天子
隋文帝死后,隋煬帝繼位。隋煬帝謚號“煬”,對君主來說是多么可悲的一個謚號。但是隋煬帝楊廣真的向大家所說的一樣嗎?其實在蒙曼教授眼中,隋煬帝卻有另外的評價。
從隋文帝死后一直到今天,隋煬帝都是背負著弒父殺兄、荒淫無道、淫亂暴政和昏庸無道這樣的罵名,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隋煬帝在位雖然只有14年,但這些年的豐功偉績也不少,有理想、有精力、有才華——修運河、筑長城、平突厥。
那么到底該如何評價這樣的皇帝呢?
02 煬帝其人
仁壽四年,隋文帝暴死宮中。緊接著太子楊廣繼位,就是后來赫赫有名的隋煬帝。在他父親隋文帝楊堅和母親獨孤皇后的眼中,二兒子楊廣是一個孝子。在大臣眼中他是一個“幸運王子”。因此,在隋文帝在世之時,隋煬帝楊廣處心積慮、未雨綢繆使得自己走上太子的道路。讓隋文帝看到他的政治抱負和比嫡長子楊勇優(yōu)秀的一面。
但是正當(dāng)隋文帝即將與世長辭的時候,隋煬帝楊廣卻沒有壓制住自己,把自己隱藏了二十多年的優(yōu)秀品質(zhì)都毀于一旦了。使得他背負著一個千古罵名:荒淫無道。
那么為什么隋煬帝會在影藏了20多年后暴露,就不能等一等嗎?
03 楊諒叛亂
隋文帝第五個兒子,也就是最小的兒子漢王楊諒最受楊堅寵愛。在政治方面是并州總管,掌管山東山西河北的50多個州的兵權(quán);軍事上為了防止突厥進犯,招兵買馬,有不小的勢力。當(dāng)?shù)弥赣H出事的時候,楊諒當(dāng)然要為父報仇、爭奪皇位。在軍事方面,楊諒有很大的優(yōu)勢;在政治方面,太子楊廣尚未登基,還沒有穩(wěn)定自己的勢力。那么,在政治和軍事方面都占優(yōu)勢的漢王楊諒最終會是怎么造反呢?造反的結(jié)果又是如何呢?新皇帝楊廣又是如何應(yīng)對的呢?
04 營建東都
隋煬帝一生中開鑿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修建隋長成。都是備受爭議。那么,在隋煬帝剛剛即位的時候,也就是大業(yè)元年,隋煬帝讓宇文鎧為總指揮,宰相楊素為副總指揮營建了一座熠熠生輝的東都洛陽城。
那么,為什么隋煬帝要在剛剛繼位的時候就要營建一個新的國都呢?新建的國都和他父親隋文帝建立的西都大興城又有什么不同點和相同點呢?建造一個新的都城對當(dāng)時的影響又是什么呢?為什么在隋朝這么大的地方偏偏選取洛陽為都城呢?老百姓又有怎樣的看法呢?那么放到我們現(xiàn)在看來,東都洛陽是好是壞呢?
05 千秋運河
在傳統(tǒng)史學(xué)對隋煬帝的指責(zé)中,開鑿大運河無論如何都是罪狀之一,有人說他為了滿足自己巡游江南的私欲不惜勞民傷財開鑿運河,讓多少百姓無辜慘死,那么隋煬帝開鑿運河真的只是為了飽覽江南美景,運河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說起隋煬帝,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大運河,有人說“種柳開河為勝游”,批評隋煬帝僅僅為了個人私欲就大興勞役,不惜置老百姓于死地,也有人說“至今千里賴通波”稱贊大運河的開鑿,為溝通南北做出了貢獻,那么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真實原因在哪里呢?大運河對中國歷史到底意味著什么?
06 巡幸江都
大運河開通后隋煬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巡游江都,巡游江都固然讓隋煬帝本人風(fēng)光無限,但也讓后來的史家小說家捕風(fēng)捉影,大肆渲染,直至演繹成隋煬帝一生最大的惡狀之一,那么隋煬帝為什么要隨游江都,為什么這次巡游會招致那么多的非議呢?
大運河的開鑿盡管有它利國利民的一面,但它帶給隋煬帝更多的是罵名,而這個罵名的來源之一就是隋煬帝后來的巡游,那么隋煬帝為什么非要那么大張旗鼓地游江都,在空前絕后的鋪張浪費之外,巡游江都有沒有它積極的一面呢?
07 揚威塞北
在隋煬帝的一生中,不但有巡游江南的浪漫,還有過楊威塞北的豪情,歷史上雖然自古號稱塞北苦寒,但隋煬帝出巡塞北的規(guī)格和規(guī)模一點也不遜于游江南,照樣是花團錦簇,耀武揚威,那么隋煬帝是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他出巡塞北又是出于什么樣的政治目的呢?
隋煬帝登基以后,馬不停蹄的建東都,開運河,游江都,通過這三次大的動作,有力的鞏固了隋朝的統(tǒng)治,基本解決了大隋帝國西部,東部和南部的整合問題,大業(yè)三年,有著長遠政治眼光的隋煬帝又把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挪到了北方,那可是一片由突厥人控制的遼闊土地,隋煬帝到底準備怎樣加強自己在北方的影響呢,他打算如何定位大隋和突厥之間的關(guān)系。
08 經(jīng)略西域 20120407
開疆拓土,稱霸四方是傳統(tǒng)的帝王夢想,有著雄才大略的隋煬帝自然更是如此。在巡游塞北草原后不久又把目光轉(zhuǎn)向了大隋的西部,那里有著廣袤的土地,和不少擅長經(jīng)商的民族,對于這片土地,隋煬帝又有著怎樣的構(gòu)想呢。
隋煬帝無疑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的眼光不僅盯在內(nèi)地,也盯在邊疆,躍躍欲試地準備開疆拓土,威加八方,出巡塞北以后大隋王朝地東南北三個方向都已經(jīng)穩(wěn)固下來,這時候隋煬帝又把目光轉(zhuǎn)向了西方,西域,那是傳統(tǒng)的絲綢之路延伸的方向,當(dāng)年漢武帝曾經(jīng)把漢朝的勢力發(fā)展到這片土地上,這個事實鼓舞著野心勃勃的隋煬帝,那么隋煬帝會如何解決西域問題呢?
09 煬帝西巡 20120407
隋煬帝在位十四年,他真正住在長安城里的時間不足兩年。住在東都洛陽的時間不到四年。那么他其他時間都是在各地巡游??赡苡腥藭f,皇帝整天游山玩水,這不就是勞民傷財嗎。但是和其他帝王不一樣的是,隋煬帝出行,不是都到那些山清水秀的溫柔富貴鄉(xiāng)去。他去的地方,估計今天的人請您去,您都未必愿意去。他從青海翻躍海拔4000米以上祁連山,進入河西走廊,一路上,風(fēng)餐露宿,冰雪交加,隋煬帝吃盡了苦頭。那么,一個皇帝為什么不好好待在京城,偏偏要頂風(fēng)冒雪,長途跋涉呢?
隋煬帝大業(yè)五年的西巡,歷時半年之久,遠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事實上,在這樣艱苦的地方徒步穿越,綜觀整個中國古代史,也只有隋煬帝一個皇帝做過。而對于隋煬帝來說,設(shè)置四郡、開通道路還是遠遠不夠的,他不懼艱險,西巡的終極目的在于打通西域,恢復(fù)漢家聲威,讓西域各國在政治上都臣服于大隋,在經(jīng)濟上和大隋經(jīng)商。那么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隋煬帝又做了什么呢?
10 楊素之死 20120408
在隋朝歷史上,曾經(jīng)有這么一個人,他曾幫助隋煬帝楊廣奪得太子之位,又幫助他平陳平叛,可以豪不夸張地說,沒有他就沒有后來的隋煬帝。此人就是隋朝大名鼎鼎的宰相楊素。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在隋煬帝心里,楊素是他最為戒備和猜忌的大臣。這一對君臣關(guān)系最為撲朔迷離,那么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按照蒙曼老師的講解,從表面上看,隋煬帝給了楊素至高無上的地位,讓他位極人臣,百僚之首。楊素為隋煬帝南征北戰(zhàn),勞苦功高。無論是君還是臣都堪稱典范。那么,為什么蒙曼老師認為這是表面現(xiàn)象呢?在他背后到底隱藏了什么呢?
11 老臣伏誅 20120409
隋煬帝是一個猜忌心很重的皇帝,在他的猜忌之下,功高震主的老臣楊素,被逼而死。這為隋煬帝統(tǒng)治時期的君臣關(guān)系,蒙上了一層陰影。僅僅在楊素死后的第二年,大隋的朝廷又發(fā)生了一起震驚朝野的大案,有人給隋煬帝打了三位元老重臣的小報告,這樣一來,三位元老重臣發(fā)牢騷的話,就一字不落地傳到了隋煬帝的耳朵里。按照一般人的想法,這也不是什么大事,三位元老重臣私下議論議論皇帝,批評幾句朝政,又沒有謀逆的行為,皇帝就算發(fā)了脾氣,頂多也就是打打板子,樹立威信而已。而隋煬帝下了一道詔令,這道詔令可以說震驚了朝野,三位元老重臣被隋煬帝一道詔令,在同一天處以極刑。那么,隋煬帝為什么一點也不顧及君臣關(guān)系,要下此狠手呢?這件事情的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隱情?隋煬帝毫不留情地誅殺元老重臣,這又給他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
12 言者有罪 20120410
薛道衡是隋朝大臣,他看不懂人情世故,按照常理來說,這樣的人被排擠出隋朝的中央政府后,也就是在地方任職上要干到退休了。但隋文帝去世后,走上前臺的隋煬帝又想起薛道衡的風(fēng)采,于是就把他從地方重新召回中央政府。這對薛道衡來說,看似好事,但實際上給他帶來了災(zāi)難,隋煬帝最后找了一個借口殺死了薛道衡。表面上的好事變成了最終的壞事,這里面有著怎樣曲折的故事呢?在這個故事中,又展現(xiàn)了隋煬帝怎樣的人性缺失呢?
13 朝廷五貴 20120411
隋煬帝登基當(dāng)皇帝的時候,為了權(quán)力的順利過渡,在組建宰相班子的時候,他任命的宰相多是前朝的元老重臣,這個宰相班子的成員權(quán)力大,這對隋煬帝有很大的制約作用。猜忌心很重的隋煬帝,當(dāng)然不滿意這樣的政治結(jié)構(gòu),于是他就利用各種機會,將這個宰相班子的成員殺的殺,廢的廢,貶的貶,把這個對他有制衡作用的宰相班子徹底瓦解。那么,接下來隋煬帝,又組建了什么樣的宰相班子呢?
隋煬帝是一個剛愎自用,猜忌心很重的皇帝,為了給自己的統(tǒng)治開辟道路,他對朝廷中德高望重的老臣,進行了血腥的清洗,對于那些沒有什么政治根基,但是跟自己唱反調(diào)的人,甚至僅僅是說了隋煬帝不愛聽的話,隋煬帝處罰起來也毫不手軟,但隋煬帝的能力再強,他也不能孤家寡人,單靠自己一人去處理大隋王朝大大小小的各種事情,他離不開手下的大臣,他還需要替他做事的下屬。那么,隋煬帝有怎樣的用人風(fēng)格呢?他喜歡什么樣的人做他的下屬呢?
14 立儲風(fēng)波 20120412
隋煬帝好大喜功,又剛愎自用,在他的一意孤行的意志下,大隋王朝已經(jīng)面臨很多內(nèi)憂外患,但隋煬帝的麻煩還不止這些,在家庭關(guān)系的問題上,隋煬帝也有一個棘手的事情需要處理,這就是太子的人選問題。封建時代的皇帝家庭,家事就是國事,太子的人選問題是關(guān)系到國家穩(wěn)定的大事。隋煬帝最初選的太子楊昭性格溫和,為人忠厚孝順,按照他的這個特點,可以說是非常適合當(dāng)大隋王朝的守成之君,隋煬帝對這個兒子也是滿懷期待,滿心希望他能繼承江山社稷的。但是天有不測風(fēng)云,隋煬帝的希望最后竟然落空了。那么,這里面究竟出了什么事呢?誰又會成為新太子的人選呢?
15 高調(diào)東征 20120413
隋煬帝繼位后的,短短幾年內(nèi),修東都,開運河,鞏固了國內(nèi)的統(tǒng)一,又北出西巡,宣揚了大隋的國威。隋煬帝創(chuàng)造了,自漢武帝以來,幾百年未有過的富強局面,讓隋朝迅速地達到了鼎盛階段。在北西南三個方向,幾乎都已經(jīng)臣服,只有東方還未臣服,于是隋煬帝把目光又投向了東方。在經(jīng)過四年多的精心準備之后,隋煬帝親自踏上了東征之路,那么,隋煬帝為東征做了哪些準備呢?東征的結(jié)果又是怎樣的呢?
16 玄感敗亡 20120414
公元613年,楊玄感趁隋煬帝第二次東征,后方空虛之際,在黎陽起兵反隋。當(dāng)時李密給楊玄感獻上三策:上策是往東北打,占領(lǐng)涿郡,封鎖臨渝關(guān),切斷隋煬帝的歸路,然后和高元兩面夾擊,讓隋煬帝不戰(zhàn)自潰;中策是往西打,直取大興城,讓隋煬帝有家難歸。下策是就近攻打東都洛陽。楊玄感思慮再三,竟然選擇了下策,率兵攻打洛陽。在洛陽城下,楊玄感曾經(jīng)一呼百應(yīng),集結(jié)了十萬大軍。但也同樣是在洛陽城下,楊玄感兵敗西撤,從此踏上了不歸路。那么,楊玄感為什么要執(zhí)意攻打東都洛陽?最后又是什么導(dǎo)致了他的兵敗身亡?
17 煬帝失策 20120415
楊玄感起兵,僅僅維持了兩個月,就以失敗告終,它不但讓隋煬帝第二次東征功敗垂成,還意味著隋朝末年全國動亂的開始。就在楊玄感兵變的五年之后,隋煬帝身死國亡。這樣看來,這場兵變,無論是對于隋煬帝,還是大隋王朝來說都意義深遠。有人說,如果隋煬帝當(dāng)年能好好反思一下楊玄感起兵前因后果,也許就不至于亡國。那么,在楊玄感兵變背后,究竟隱藏著大隋王朝怎樣的興衰密碼?在平定楊玄感兵變之后,隋煬帝又將做出怎樣的政治抉擇呢?
18 自顧不暇 20120416
公元614年,蓄謀已久的大貴族楊玄感忽然切斷隋煬帝的糧道,開始起兵反隋,楊玄感的反叛,讓隋煬帝始料不及,他怎么也沒有想到,身家顯赫的楊玄感會反叛自己。無奈之下,隋煬帝只得派人鎮(zhèn)壓。由于楊玄感準備不足,楊玄感叛亂不到兩個月就被隋煬帝鎮(zhèn)壓下去,但這也給了隋煬帝一個致命的打擊,甚至讓他當(dāng)眾嗚咽流涕。而更為糟糕的是,除楊玄感之外,天下的反隋武裝已經(jīng)風(fēng)起云涌,隋煬帝此時已經(jīng)是危機四伏了,那么在這個關(guān)鍵時刻,隋煬帝將如何加強自己的統(tǒng)治呢?面對著各地的起義軍,隋煬帝又將如何部署呢?按常理,此時隋煬帝應(yīng)該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哪出了問題。但是讓人不解的是,楊玄感叛亂剛被平定不久,隋煬帝又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19 李敏之死 20120417
大業(yè)十年,隋煬帝可以說已經(jīng)內(nèi)外交困,他對外發(fā)動戰(zhàn)爭,對內(nèi)大搞建設(shè),致使男丁尸橫遍野,婦孺哀哀無告。此時的隋朝到處烽煙四起,農(nóng)民起義已經(jīng)如火如荼。然而就在這關(guān)鍵時刻,隋朝的宮廷里又發(fā)生了一起重大的案件,它不但讓皇帝和大臣之間的信任變得脆弱,也讓隋煬帝的統(tǒng)治局面變得更加糟糕。就在隋煬帝一心東征時,有一句讖語悄悄流傳開來,一下子讓姓李的貴族緊張起來,其中李敏受到的懷疑最大。
李敏一案可以說是隋朝歷史上最大的冤案,在這個案件中,隋煬帝采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tài)度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使李姓宗族32人處以死刑,那么,隋煬帝這樣做真的使他的統(tǒng)治穩(wěn)固了嗎?李敏一案給隋朝造成了什么影響呢?
20 雁門之圍 20120418
公元615年,已經(jīng)是隋煬帝統(tǒng)治的第11個年頭了,此時的大隋王朝可以說是內(nèi)外交困。三次動征的失敗,讓隋煬帝的聲望迅速下降,而大隋王朝內(nèi)部,也面臨著民眾造反和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分裂兩大亂象,真可謂眾叛親離。就在這危機四伏的時刻,隋煬帝又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這是個什么樣的決定呢?它將給隋煬帝帶來怎樣的后果?
在隋朝內(nèi)外交困的情況下,隋煬帝不顧國內(nèi)的亂局,又一次率領(lǐng)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巡視漠北草原。此時距他第一次巡視漠北,已經(jīng)過去了八年的時間。八年后,隋煬帝還會受到上次那樣的禮遇嗎? 隋煬帝第二次北巡可能是他一生中遭遇到的最危險、也最尷尬的事情了。幸好士兵們憑死保護,各路勤王力量奮勇救援,隋煬帝總算有驚無險,躲過一劫。那么,從雁門脫險后的隋煬帝,會如何兌現(xiàn)被圍雁門時許下的諾言?
21 三下江都 20120419
大業(yè)十二年,也就是隋煬帝統(tǒng)治的第12個年頭,此時的隋煬帝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東征之?dāng)?、天下大亂之痛和雁門被圍之恥。這些事情就像一記記重拳一樣,每一個都打到隋煬帝的要害之處,讓他痛徹肺腑。就在這種情況下,隋煬帝開始了他第三次下江都的行動。那么,他為什么在這種情況下還非要到江都去?這一次江都之行將是什么結(jié)果呢?
在蒙曼老師看來,接連經(jīng)歷了幾次重大打擊之后,隋煬帝原本高昂的精神已經(jīng)萎靡了。他不再想著如何平復(fù)國內(nèi)外的亂象,進而想通過下江都來逃避問題。隋煬帝糊涂,隋朝的大臣們卻并不都和他一樣糊涂。那么,隋煬帝下江都,大臣們意見如何?他們又會做什么呢?
22 李密崛起 20120420
李密,本是西魏北周八柱國之后,有著顯赫的家族背景。大業(yè)11年,楊玄感造反,一向胸懷大志的李密也加入其中,但由于謀劃不周,楊玄感造反歷時兩個月,就以失敗告終。楊玄感被弟弟所殺,李密被俘。就在隋朝準備處斬李密的當(dāng)口,李密略施小計,得以逃脫,從此流落江湖,成為隋朝通緝的頭號逃犯。那么,流落民間的李密都經(jīng)歷了什么?為什么后來成為了大名鼎鼎的瓦崗軍的首領(lǐng)呢?
23 中原苦戰(zhàn) 20120421
自從投靠瓦崗軍之后,李密就迎來了他人生的春天,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打破隋朝大將張須陀,奪取重要糧倉興洛倉,取得軍事和政治上的重大勝利。他自己也從一個東躲西藏,無處容身的通緝犯一躍成為瓦崗軍的第一號頭領(lǐng),受到各路英雄的推戴。他本人又設(shè)置官署,建號魏公,離皇帝似乎只有一步之遙。那么,李密是否能夠從此順風(fēng)順水,還有什么事情等待著他呢?
24 太原起兵 20120422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朝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那就是隋和唐。唐朝的很多大臣差不多都在隋朝身居要職。不但是大臣,即便是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也是隋朝隋煬帝的表哥。歷史上,再也沒有哪個朝代能像隋唐這樣關(guān)系親近。而且人們都知道,李淵也正是通過推翻隋煬帝才當(dāng)上皇帝的。那么,李淵為什么要反叛隋煬帝呢?
25 關(guān)中易主 20120423
大業(yè)十三年,李淵在太原起兵,舉起了反隋的大旗。這時,天下反隋的武裝已經(jīng)有很多支了,其中最有實力的就是瓦崗軍的李密。李密也是胸懷大志之人,夢想著改朝換代,自己當(dāng)皇帝。這樣一來,李密也成了李淵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他不但要打敗大隋,還要牽制住李密,那么,面對著這個有實力的對手,老謀深算的李淵會如何運作呢?
26 大廈將傾 20120424
隋煬帝三下江都,一方面是躲避戰(zhàn)亂,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在江南經(jīng)營半壁江山,但是僅僅過了一年多,隋煬帝就慘死于兵變者手中。那么在江都宮中,都發(fā)生了哪些事?為什么本應(yīng)該忠心耿耿的禁衛(wèi)軍會造反?
自從公元616年,隋煬帝第三次南下江都之后,天下局勢愈演愈糟:竇建德占據(jù)河北大部;李淵攻占首都大興城;李密圍攻東都洛陽;杜伏威占領(lǐng)高郵,直逼江都;甚至后來,就連一直忠心耿耿保護隋煬帝的禁衛(wèi)軍也紛紛叛逃。那么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隋煬帝是如何應(yīng)對的?為什么他明知大禍將至,卻終日醉生夢死?為什么他明明得到禁衛(wèi)軍準備叛逃的消息,卻無所作為?
根據(jù)史書記載,司馬德戡他們原本約定,于大業(yè)十四年三月十五日集體叛逃??墒蔷驮谔优苤?,一個人的加入,把這場大規(guī)模的禁軍逃亡事件,直接改寫成了入宮弒帝的兵變。
27 江都宮變 20120425
公元618年3月,因為出身關(guān)隴貴族集團的宇文氏家族的介入,原本只打算集體叛逃的驍果軍轉(zhuǎn)而發(fā)動兵變。眾所周知,叛逃和兵變具有本質(zhì)區(qū)別,那么,驍果們?yōu)槭裁磿邮苓@種改變?當(dāng)時在江都宮外有大將軍來護兒,宮城內(nèi)有最精銳的給使營守衛(wèi)。驍果們又怎么能突破重重防線,順利進入江都宮?面對死亡,隋煬帝又會做出怎樣的反應(yīng)呢?
曾經(jīng)雄才大略,也曾經(jīng)殘暴荒淫的隋煬帝,就這樣死于非命。可是,宇文化及對皇室和大臣們的清洗才剛剛開始。追隨隋煬帝來到江都的宗室、外戚基本上都被處死,只有和宇文智及關(guān)系密切的秦王楊浩幸免于難,被立為傀儡皇帝。在隋朝大臣中,原本就存在著江南人士和關(guān)隴貴族兩大派系。事實上這次江都宮變,就是關(guān)隴集團,對于隋煬帝拋棄關(guān)中,倚重江南的一個大反抗。那么接下來宇文化及在處理大臣時,會如何平衡南北關(guān)系呢?
28 隋亡唐興 20120426
大業(yè)十四年三月,因為江都宮變,一代梟雄隋煬帝走完了他起起落落的悲劇人生。一時之間,大隋王朝風(fēng)雨飄搖,頓時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之中,各路反隋力量紛紛稱帝稱王,兩個月后,一個新的政權(quán)悄然崛起,它就是李淵建立的大唐王朝。那么在歷史的關(guān)鍵時刻,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是誰終結(jié)了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大隋王朝?
公元618年,李淵登基稱帝,建立唐朝。盡管如此,隋朝還沒有立即結(jié)束。隋煬帝死后,一共有三個打著大隋旗號的皇帝,楊侑只是其中之一。在李淵源的迫使下,楊侑禪讓了,但是其他兩個打著大隋旗號的皇帝還在,只要他們還在,隋朝就還是沒有正式滅亡。那么這兩個皇帝,就是楊浩和楊侗,又將面臨怎樣的結(jié)局呢?
秦王楊浩是隋煬帝的侄子,公元618年3月,宇文化及弒殺隋煬帝后,又命令誅殺隋朝其他宗室。此時秦王楊浩也在江都宮中,因一貫與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化智交往密切,才免于一死,但是最終他也沒有逃脫被殺的命運。這樣三個打著大隋旗號的皇帝就只剩下留守東都的越王楊侗了,那么他將是一個什么結(jié)局呢?
王世充除掉元文都的消息,一下子讓李密警覺起來,他本能地感覺到情況有變,瓦崗軍與洛陽的聯(lián)盟就此終結(jié)了,接下來的將是一場惡戰(zhàn)。按常理講,即便如此,李密這邊有兵有糧,即便真的打起來,他勝算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李密很是胸有成竹,而王世充這邊就比較慘了,首先糧食就成問題,那么雙方較量的結(jié)果最終如何呢?
29 殷鑒不遠 20120427
建東都、下江南,隋煬帝有著深謀遠慮的政治眼光;開鑿運河,隋煬帝有著堪比大禹的豐功偉績;巡行西域,隋煬帝有著不輸漢武的歷史貢獻。但是與此同時,他大興土木、游幸江都、東征西討,又留下了好大喜功、濫用民力的罵名。功與過、是與非都在隋煬帝身上同時呈現(xiàn),就像電池的正負兩極。那么隋煬帝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皇帝?他究竟是英雄還是魔鬼?我們究竟應(yīng)該如何看待這個功過交織的隋煬帝?
按照蒙曼老師的觀點,隋煬帝是一個有魅力、有功業(yè)的皇帝,但是既然隋煬帝有這么大的魅力,也建立了那么大的功績,那就應(yīng)該流芳百世、萬人敬仰,他怎么會亡國呢?而且還頂著一個“煬”的謚號,這可是整個中國古代最差的謚號了。那么在隋煬帝身上,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反差呢?
隋煬帝有才,他的才足可以建立功業(yè)、傲視群雄,但是他的才也足可以讓四海沸騰,民不聊生,因為他沒有愛養(yǎng)百姓的情懷。但是就在大暴君隋煬帝之后,很快就崛起了中國歷史上號稱千秋帝范的圣君唐太宗。歷史為什么會有這樣戲劇性的呈現(xiàn)?在這戲劇性的背后,究竟是歷史的必然還是偶然呢?
我們看隋煬帝、唐太宗,一個是萬人唾罵的暴君,一個是百世流芳的圣君。但是,誰能想到,這兩個皇帝確是親戚。兩個人,不僅有著相似的出身和性格,還有著相似的志向與能力。既然如此,他們兩人,為什么會有如此迥異的結(jié)局呢?
他繼承了父親和妻子的關(guān)系和裙帶關(guān)系,在朝廷度過了接下來的一周,最終贏得了女婿勝利者的皇權(quán)。這樣的生活造就了他的快速多疑之心,也造就了他狹隘的多重人格。
首先,“無小書”懂人心[/s2/]
隋文帝年輕的時候并不聰明。因為家庭關(guān)系,他就讀于專門為貴族子弟設(shè)立的學(xué)校。但由于成績不好,被人諷刺為無知自閉,自言自語道:“他不知道怎么寫?!?br>
盡管他不能讀書,但由于他的好父親,他在14歲時被提升為小琪將軍。后封為大興郡公。公元560年,隋文帝年僅20歲,任湖北隨州刺史。
南北朝時,皇帝殺大臣、大臣殺皇帝是常事。眾所周知,官場的流行,敏銳的政治嗅覺,權(quán)謀是那個時代的生存之道。隋文帝讀書不多,但家庭的影響和自身的經(jīng)歷,使他在了解人心方面有著非凡的智慧。
58年,北周宣帝即位。隋文帝的長女成了皇后,隋文帝被提拔為尚和傅,掌握了國家大事的大權(quán)。隋文帝地位很高,但他的政治風(fēng)險也增加了。雖然年輕的皇帝昏庸放蕩,但統(tǒng)治者對政治權(quán)力非常敏感。宣帝覺得隋文帝對自己是個威脅,開始提防隋文帝,甚至懷疑皇后是隋文帝安排的間諜。
有一次,宣帝心情不好,威脅楊皇后說:“我和你父親一直很不愉快,所以明天我要殺了他?!边^了幾天,宣帝把隋文帝召入宮中,事先埋伏好劍客,告訴他:“如果隋文帝看出什么緊張的跡象,看我的信號,馬上殺了他?!彼逦牡蹃砹?,他鎮(zhèn)定自若。說到底,宣帝也只是猜不透,猜不著,但是他看著文帝隋,就亂了方寸,只好說了一會兒話,然后讓他回去。
宣帝用這種方法來測試皇后是否是隋文帝放在枕頭下的間諜。宣帝的邏輯是:如果皇后真的是奸細,如果楊戩真的不忠,他一定會說出自己的話。文帝;如果文帝隋得到這個消息,會擔(dān)心皇帝可能會叫自己鴻門宴,或者是不敢來,或者是來了心里不踏實。文帝不忠如此明顯,可以理直氣壯地駁回。但隋文帝深知心和朝廷之危,通過了考驗。
楊堅不是因為他的政治手腕而被宣帝趕下臺的。一方面,他對皇帝的荒唐行為視而不見,從不出主意,也從不惹皇帝生氣;另一方面,盡量和皇帝的寵臣溝通,讓他們?yōu)樽约洪_脫,至少不要說他們的壞話。
80年,宣帝突然得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在他病重去世后的日子里,隋文帝加緊了他的活動。起初,他通過炮制宣帝的假遺詔,獲得了朝鮮的軍政大權(quán)和首都軍隊的指揮權(quán),并公開宣布自己為最高行政長官,幫助八歲的皇帝繼位。然后利用侍郎的位置建立了新的領(lǐng)導(dǎo)班子,吸收了一批人才,穩(wěn)定了政局。第三,沒收北周皇太子的兵權(quán),武力鎮(zhèn)壓其公開叛亂。第四,對于其他表達不滿的人,打拉的策略可以把他們拉入自己的陣營。如果他們做不到,就堅決淘汰。
就這樣,經(jīng)過幾個月的努力,公元581年正月,隋文帝采取了體面的形式:年皇帝退位。他讓周景帝寫了退位讓位的圣旨,然后送到他的宮里。隋文帝拒絕偽裝,最終接受了所有人的擁護,穿上龍袍,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位。此時,隋文帝四十歲。
隋文帝非常關(guān)心人民的疾苦。他出門的時候,每當(dāng)有人擋道,他總會停下來親自迎接,問個明白。94年。關(guān)中一大早,人都快餓死了。他派人去打聽人家吃的是什么,得知人家吃的是豆粉拌麩皮。文帝很難過。他把食物拿給他的大臣們看,含淚指責(zé)他的無能,并命令他一年之內(nèi)每天停止進食、飲酒和吃肉。他還親自到饑餓的地方,把饑餓的人帶到更富裕的洛陽去吃飯,并命令衛(wèi)兵不要驅(qū)趕或恐嚇百姓。遇到扶老攜幼的人群,他就把馬拉到一邊,用好言好語安慰它。在道路難走的地方,他還命令左右兩邊幫助負重的災(zāi)民通過。這些親民的行動很熱情。
公元600年,冀州有個叫王甲的小官,押送沈李等70多名犯人進京。到達河南楊蓉后,王甲對沈李等人說:“你們觸犯了國家法律,應(yīng)該受到懲罰。但是你看看一路上護送你的文職人員有多難。你能安心嗎?”在沈李等人道歉后,王甲辭退了民夫,釋放了沈李等人,定下日期,主動赴京見面,并說:“你若食言,我替你去死?!碑?dāng)時有70多人。隋文帝聽后非常感激。他讓沈李等人帶著妻子進宮設(shè)宴,宣布赦免,并上書說,只要官員有一顆仁愛之心,真心對待百姓,百姓不難教,要向王甲學(xué)習(xí)。隋文帝非常重視人民的疾苦,這在歷代帝王中是少有的。
隋文帝也重視減輕刑罰。北周法律混亂殘酷,文帝隋在控制北周政權(quán)時進行了改革,但并不徹底。隋朝建立后,在下令制定《皇帝法》時,廢除了斬首、分尸等原有的殘酷刑罰,保留了500法。刑罰分為死刑、徙刑、鞭刑、答刑五種,基本完成了中國自帝制以來刑罰制度的改革進程,即封建五刑制。到了唐代,基本繼承,不變。
第三,勤政還是節(jié)儉。
楊堅在政治上很勤奮。他知道官員是政治的基礎(chǔ),所以他很注重獎廉懲貪。
有一次,隋文帝到鳳翔視察,對刺史的成績非常滿意。他立即發(fā)了一封表揚信,號召當(dāng)?shù)毓賳T向他學(xué)習(xí)。汴州刺史樊落,在任期間因功成名就,升任襄州刺史。他在香洲上任時,每次考評都被評為政績第一。文帝隋非常高興,賜給他一本書獎,三百件東西和五百塊石頭,展示給世人。當(dāng)趙貴被任命為周琦的特別司機時,他服務(wù)了四年?!翱冃Э己松踔潦亲詈玫??!彼逦牡垡砸幻兹偈Q贊其他三事,然后被召到朝鮮服役。離開周琦的時候,父親和鄉(xiāng)親們流下了眼淚:“不要開車來這里做官,不要受賄。就像水火不相容,不敢互送一壺酒。”如果你是干凈的,請喝一杯清水說再見?!睏顟炻犃耍匀桓痈吲d。他多次提拔趙貴,為州官樹立了學(xué)習(xí)的榜樣。此外,還有方、孫、劉匡、令狐錫等。因其為人正直,功績卓著,多次受到文帝隋煬帝的獎勵和提拔。相反,對于貪官來說,楊戩是地獄般的祭品,毫不留情。為了掌握貪官的犯罪行為,隋文帝不僅主張揭發(fā)官員
公元588年秋,隋文帝發(fā)兵50萬,對占據(jù)江南的陳發(fā)動全面進攻。那時,陳帝是一個喜歡放蕩的簿記員。陳的軍隊只有十萬人,不積極備戰(zhàn),很快就失敗了。陳到隋朝,受到隋文帝的禮遇。有一次,陳悅?cè)⒓友鐣?,建議隋文帝修復(fù)宮殿,以展示他的武功。隋文帝表面上什么都沒說。陳走的時候?qū)θ撼颊f,他之所以落到這種地步,就是因為貪圖享樂,現(xiàn)在還想說服我跟他學(xué)。
隋文帝愛節(jié)儉,使之成為一種潮流,以至于當(dāng)時文人穿的便服都是布帛而不是絲帛。飾品只是銅鐵骨,不是金玉。隋文帝平時吃糧食,但只吃一種肉。他在教導(dǎo)楊勇王子時說:“自古以來,皇帝如果奢侈,是不能長久的?!蹦惚仨殔栃泄?jié)約?!边@種做法成了他變法的一個基本條件。
隋文帝的第三子,在與陳的戰(zhàn)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受到文武百官的景仰,深得隋文帝的寵愛。但他后來受不了這種苦,“變得奢侈,違反制度,付出利息,人民受苦。”隋文帝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調(diào)查,涉及一百多人。但是楊軍沒有悔改之意,仍然一意孤行。隋文帝非常生氣,把他關(guān)了起來。大臣楊栗認為刑罰過重,隋文帝說:“君民之間只有一法。如果不是這樣,難道沒有必要再制定一部王子法嗎?'
隋文帝非常尊重她的孤獨皇后。獨孤皇后有個表妹叫崔長仁。這個官員就是總督。依靠獨孤皇后的親戚,他經(jīng)常掠奪人民的財富,索取賄賂,并殺害了七名年輕貌美的女子。隋文帝接到報告后非常生氣。他本想置他于死地,但考慮到皇后的關(guān)系,還是先報給了獨孤皇后。女王深情地說:“國家法律涉及千家萬戶,每個人都應(yīng)該依法辦事。崔璨人怎能例外!”文帝很高興,判崔長仁死刑。這極大地震動了朝廷內(nèi)外的所有官員,廉潔的風(fēng)氣越來越濃。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非常相似的周期:第一個是春秋戰(zhàn)國的亂世,短暫的秦,漫長而穩(wěn)定的漢;是三國,兩晉南北朝的亂世,短命的隋朝,長命的唐朝。然而,秦、隋雖然存在時間不長,卻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唐承襲隋制,盛唐氣象與隋創(chuàng)息息相關(guān)。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17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