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一石糧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石"在古代作為容量單位,相當于多少重量,在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糧食都有所不同。
在漢代,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漢書·律歷志上》 作為容量單位,石主要用來計量糧食,稻谷、粟等等。
據《秦漢經濟史(上)》認定:漢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漢代1石為20000毫升,1斗為2000毫升。即秦漢時期1斗禾重2.7斤,這也是以實物測量所得數(shù)據。
1漢石等于120漢斤,約為15公斤。實際應用時因糧食種類不同而不等。1漢石120漢斤是指粟。如果稻谷則為100~120漢斤,米則最高至1漢石為160漢斤。
據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卷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在宋代1石合92.5宋斤,1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
石,讀音dan,作為計量單位,有兩個用法: 1.容量單位。10斗為1石。 2.重量單位。在漢代,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漢書·律歷志上》 作為容量單位,1石是現(xiàn)在的多少斤?石主要用來計量糧食,稻谷、粟等等。一石多少斤,有個比重問題。 以下摘自《關于古代糧食鐘畝、石的問題》 “古代常用容量單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鐘,通常學者們認為斛和石相通,自秦漢開始它們之間都是十進制。... ...林甘泉主編的《中國經濟通史_秦漢經濟史(上)》也認定:漢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漢代1石為20000毫升,1斗為2000毫升,即秦漢時期1斗禾重2.7斤,這也是以實物測量所得數(shù)據。...”
石,讀音dan,作為計量單位,有兩個用法:
容量單位。10斗為1石。
2.重量單位。在漢代,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稘h書·律歷志上》
作為容量單位,1石是現(xiàn)在的多少斤?石主要用來計量糧食,稻谷、粟等等。一石多少斤,有個比重問題。
以下摘自《關于古代糧食鐘畝、石的問題》
“古代常用容量單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鐘,通常學者們認為斛和石相通,自秦漢開始它們之間都是十進制。...
...林甘泉主編的《中國經濟通史_秦漢經濟史(上)》也認定:漢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漢代1石為20000毫升,1斗為2000毫升,即秦漢時期1斗禾重2.7斤,這也是以實物測量所得數(shù)據。...”
古裝戲里用銀兩做錢的單位,那么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呢?看看下面這個推導:
1 基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里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wěn)定可信的數(shù)據的。
兌換關系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xiàn)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于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后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zhàn)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2 金屬價格
由于金銀銅制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于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xiàn)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后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3 糧食價格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系,雖然單獨考慮糧價并不很準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九錢五分? 中白米(石)九錢二分六厘八錢 下白米(石)八錢三分? 白?面(斤)九文 銀每兩換錢一千文” 還有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兩白銀:約值17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2元
4 結論,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wěn)定,應當著重參考 2現(xiàn)在白銀已作為工業(yè)品,所以現(xiàn)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
3由于農業(yè)技術發(fā)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xiàn)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
5湊整數(shù),便于換算,便于建立感性認識 所以,筆者建議,今后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采用以下?lián)Q算系統(tǒng),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聲明: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
5 驗證,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數(shù)據,便于驗證曉林給出的換算方式,提高感性認識: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清朝的局級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些當官的,那個家里沒有個幾千萬的? 乾隆初年,捐一個道臺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干部當當,明碼標價。
石,讀音dan,作為計量單位,有兩個用法:
1.容量單位。10斗為1石。
2.重量單位。在漢代,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稘h書·律歷志上》
作為容量單位,1石是現(xiàn)在的多少斤?石主要用來計量糧食,稻谷、粟等等。一石多少斤,有個比重問題。
以下摘自《關于古代糧食鐘畝、石的問題》
“古代常用容量單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鐘,通常學者們認為斛和石相通,自秦漢開始它們之間都是十進制。...
...林甘泉主編的《中國經濟通史_秦漢經濟史(上)》也認定:漢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漢代1石為20000毫升,1斗為2000毫升,即秦漢時期1斗禾重2.7斤,這也是以實物測量所得數(shù)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18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