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和珅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提起和珅,似乎人人都會想到其“清朝第一大貪官”的名號。其實不然。
和珅深受乾隆喜愛,從一個小小官員一直平步青云,直至軍機大臣,這一生確實是可謂活夠了,所以當人們知道嘉慶帝(乾隆之子,繼乾隆后一位皇帝)在乾隆死后迫不及待處死和珅也覺得十分理所當然:一個大貪官,是國家的毒瘤,不處死的話那干嘛?
可是,不知大家想沒想到和珅的一生,和珅的情況,和珅的處境?
和珅他從小便成了孤兒,后來因娶了一位官員的女兒為他的官宦之路鋪下基礎。和珅他勤奮讀書,可謂學富五車,且能揣度皇帝心思而深受賞識。
最開始的和珅其實不貪心,是一個清官,那是什么使和珅改變了呢?一是乾隆,二是社會機制,三是生活狀況。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晚年好大喜功,揮霍無度,自詡“十全老人”。那皇帝靠什么下江南?靠什么玩?自然是錢,于是和珅就變成了乾隆的一個斂財工具,成為皇帝的聚寶盆,既可以讓大臣堵住嘴,也可以支持自己龐大的花銷。因此和珅的愚忠也最終害了他。
當時處于封建社會中,皇帝是最高統(tǒng)治者(除了某些例外,例如光緒便是慈禧的傀儡),誰也不敢違背皇帝旨意。當時皇帝的權利已經(jīng)相當大,經(jīng)過前朝的強化皇權與雍正皇帝設立的軍機處,皇權強度前所未有。而清朝機構又十分臃腫,皇帝好大喜功,愛財,大臣們也在此之下聚財斂富,各級官吏無一不貪,試問,和珅一個軍機大臣,一個清朝大官,有怎么能保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呢?
而當時的清朝官員一年俸祿又怎么夠花銷?光是當時社會背景,請官員吃飯,實行賄賂,求得上遷,這就遠遠不夠,不賄賂,那就有人定要眼紅,彈劾和珅(當時和珅勢力不大),乾隆皇帝也不好保他。且這俸祿一年天天吃不了飽飯,要想做一個清官?呵,在清朝只能穿破衣,讓老婆孩子打工,做買賣。
在這種種原因之下,清朝官員有誰不貪?有誰不賄?可以說是乾隆皇帝徹徹底底害了和珅!
自古最黑莫過于帝王之心。和珅的愚忠害了他,而反之呢,乾隆皇帝倒是對和珅了如指掌,我有權!怕你?就這樣,和珅這一官員因乾隆最終背上“清朝第一大貪官”的罵名。
直至臨死,和珅才看透,笑了笑,寫下三首首絕命詩:
其一:
夜色明如許,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室暗難挨曉,墻高不見春。星辰環(huán)冷月,縲紲泣孤臣。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余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其二: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蓱z此夜月,分明照愁人。思與更俱永,恩隨節(jié)共新。圣明幽隱燭,縲紲有孤臣。
其三:
五十年來幻夢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煙是后身。
和珅在乾隆時期可以說是一個混得風生水起的人物,然而在嘉慶上位之后,和珅就被處死了。后世之人對于和珅的評價是好壞各有,說和珅好是因為和珅救過很多百姓,說和珅壞是因為和珅是一個貪官。但不管怎么說,和珅能被乾隆看重就足以說明和珅身上有常人沒有的優(yōu)點,但為什么嘉慶一上位就迫不及待的殺掉和珅呢?其實還是因為殺和珅的好處多。
和珅與前朝的一些權臣還不太一樣,雖然也曾權勢熏天,但他并沒有達到廢立皇帝的地步,也沒有建立自己的集團,他并沒有篡位的野心。而他之所以能夠如此,完全靠得是乾隆,一旦失去了乾隆這個靠山,可以說和珅就成為了案板上的肉。
清朝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決定了皇帝個人權利對朝局的影響。所以和珅不可能有什么行動,他也不可能造反,只能等著嘉慶收拾了。
可即便和珅的家產(chǎn)再龐大,也有花完的一天。只要導致財政危機的問題沒解決,十個和珅的家產(chǎn)也救不了嘉慶?;蛟S嘉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此他繼位后再也沒有干過巡幸江南這種燒錢的事情,甚至每天吃飯都很節(jié)儉,早上天不亮就起來上班,還廢除了乾隆時期進貢奇珍異寶的傳統(tǒng),算是鐵了心想挽救大清的財政危機。
然而縱使如此,嘉慶遇到的危機依然十分嚴峻。比如嘉慶時期產(chǎn)生了人口大規(guī)模增長,全國人口超過三億,直接導致了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尖銳,無數(shù)無地可耕的人成為饑民和流民。
殺掉和珅可以緩解國庫的空虛。乾隆時期雖然有乾隆盛世的美稱,但當時各地都有天災爆發(fā),到了嘉慶上位之時,由于年年發(fā)生天災,這使得國庫已經(jīng)拿不出銀子了。后來嘉慶殺掉和珅之后把他的私庫充了國庫,用于救濟百姓。由此可見,嘉慶殺掉和珅是能緩解國庫空虛的,如果當時真的沒有殺和珅,或許連年的天災、國庫空虛,會惹出更大的亂子。
所以說,之所以嘉慶著急殺和珅,還因為殺了他能緩解國庫壓力??偟膩碚f,嘉慶之所以殺掉和珅是因為好處多。一方面殺掉和珅可以讓嘉慶展現(xiàn)出自己的威望,而另一方面殺掉和珅可以把和珅的錢財用來彌補國庫的空虛。
這一時期世界格局日新月異,西方國家正經(jīng)歷著工業(yè)革命,而嘉慶帶領下的東方古國,卻錯過了這一騰飛的歷史機遇。后來清王朝被外國列強的船艦利炮打開國門,簽下種種不平等條約的禍根,就在這一時期埋下了。
說到清朝眾多臣子中誰最有名,那就不得不說和珅了。和珅的一生頗為傳奇,他是貪官的集大成者,擁有的財富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他位高權重,能力超強,才能得到乾隆的重用。
清朝歷史上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嘉慶在乾隆死后,立刻就把和珅殺了,和珅連一點反抗都沒有,但是事實上,和珅并不是那么好殺的,他有全大清的官員為他保駕護航,手中握有兵權。因此在在誅殺和珅之前,嘉慶帝做了三件事,才能殺掉和珅不留后患,還能吃飽。
欲擒故縱嘉慶在做皇子的時候,對和珅的問題已經(jīng)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登基后仍然沒有辦法,乾隆雖然退位了,還是太上皇,手握大權。
這個時候和珅還受到乾隆的寵信,他如果動了和珅,那叫投鼠忌器。據(jù)傳有人給嘉慶諫言,和珅飛揚跋扈應該懲治,嘉慶說和珅是太上皇的寵臣,我還正要準備重用他呢,而且把這話傳出去,麻痹和珅。
調(diào)虎離山乾隆是嘉慶四年正月初三病死的,死在皇宮養(yǎng)心殿,嘉慶說,你是太上皇的重臣,你心里悲痛在這守靈,12個時辰不能離開。這就等于把和珅軟禁在乾隆的靈堂上,這一招很厲害,切斷了和珅同外面的聯(lián)系,有同黨不能聯(lián)系,有兵也不能調(diào)。
果斷下手和珅萬萬沒有想到,還沒有過三九二十七天,就開始來處置和珅了,緊接著嘉慶就頒布了上諭,說南方白蓮教的戰(zhàn)事打的不好,地方的將領有責任,朝堂上的官員也有責任,這責任當然就是指的和珅和福長安,嘉慶帝根據(jù)官員的彈劾,就免了和珅大學士等等重要的職務,先軟禁起來,然后讓大臣們討論,和珅這件事怎么辦,直隸總督胡季堂首先表態(tài),說和珅罪大惡極,應當處置,直隸總督一帶頭,各地紛紛表態(tài),這就是爭取輿論。
嘉慶處理完和珅之后,沒有擴大化,沒有株連,凡是和珅推薦的官員都沒有處置。這樣一來就穩(wěn)定了政局,這就是嘉慶下手果斷,讓和珅反應不及的手段。
然而,凡是都有兩面性,殺掉和珅雖然充盈了國庫,但是卻讓嘉慶發(fā)現(xiàn)沒有可用之才,諸多朝臣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對政令陽奉陰違,使清朝越發(fā)衰落。
大清王朝經(jīng)過康熙、雍正、乾隆初期的勵精圖治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中央集權發(fā)展到了巔峰。到了乾隆末期以后,在盛世面紗的掩蓋之下,土地高度集中、民生困頓、財政困難、吏治敗壞、軍備廢弛。雖然此時的和珅“富可敵國”,但是,剛接手大清國權柄的嘉慶皇帝也不至于因為和珅手中的財富而殺了和珅。
嘉慶皇帝在乾隆皇帝死后,鏟除的不僅僅是和珅,而是整個以和珅核心的權力集團,這才是嘉慶皇帝要殺和珅的真實目的,他要把權力從和珅手中奪過來。
乾隆晚年,和珅竊取了很大的權力,越發(fā)肆無忌憚,他的黨羽遍布朝野,身居要職,把持樞廷。特別是在嘉慶二年,首席軍機大臣阿桂病死后,和珅接替了此職,更加囂張。和珅他“乘高宗昏耄,頗有挾太上皇以號令皇帝之勢”,不僅如此,他要求各部院衙門及各省直督撫給皇帝的奏折,也必須另繕寫一份,送軍機處以便自己覽閱。更有甚的,就是乾隆皇帝所批諭旨,他竟然說:“因字跡不甚識,將折尾裁下,另擬進呈”,全然不顧君臣尊卑之別。
乾隆皇帝退位以后,嘉慶成了傀儡皇帝,和珅竟然不放心嘉慶,力阻嘉慶皇帝安插親信,并把心腹吳省蘭安插在嘉慶身邊,監(jiān)視皇帝的一舉一動。對于和珅如此驕橫跋扈,公然越權的行為,嘉慶皇帝有苦難言,雖然內(nèi)心對此非常憤怒,可是由于和珅深得乾隆皇帝的寵信,所以,嘉慶皇帝表面對和珅的行為沒有制止,甚至對和珅說,將來治理天下,也要依靠和珅。
嘉慶皇帝在乾隆皇帝去世當天,全然不顧乾隆皇帝生前要善待和珅的囑托,他把和珅宣進宮,以辦理喪儀為由,將其軟禁了起來,并不是像電視劇演的那樣,在和珅府中賜死了和珅。嘉慶皇帝然后下詔力責征剿白蓮教不力,矛頭直指軍機處,實際就是暗指和珅辦事不力。嘉慶皇帝準備懲治和珅的信號放出后,御史們紛紛上表彈劾和珅。緊接著,嘉慶皇帝就下旨逮捕和珅、福長安等人,完全是先拿人后定罪,可見嘉慶皇帝早就等不及了。從初八和珅被逮捕到十五日嘉慶宣布和珅22條大罪,短短七天的時候,如果一一查實這些罪證,做成鐵案,就是放到今天也不可能實現(xiàn)的。
所以,嘉慶皇帝在乾隆皇帝死后不久就急急忙忙殺了和珅,主要原因不是為了和珅手中的那些財富,而是要通過鏟除和珅集團,將大清國的權力奪回來,樹立起一代國君的微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19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蔣欽深得孫權的信任,卻并不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