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酈食其的兩個策略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酈食其一生獻過兩個大策略。這兩個大策略,劉邦都準備執(zhí)行,結(jié)果都被劉邦的另兩個重要手下給否定了,這兩個人,一個是張良,一個是韓信。
(酈食其劇照)
先說酈食其獻的第二個大策略。劉邦一面派韓信帶兵進攻趙國、齊國,一面又聽了酈食其的話,派酈食其前往游說齊王田廣,勸田廣投降。他在勸田廣的時候,說了很長一段話,不過,中心思想是說,項羽這個人很吝嗇,舍不得封賞部下,劉邦剛好相反,對部下很慷慨。齊王田廣聽后,同意了酈食其的勸說,準備帶著齊國的七十余座城池,投奔劉邦。
韓信也已經(jīng)把趙國給拿下來了,正準備攻打齊國。這時候,得到齊國正準備投奔劉邦的消息,便準備罷兵。但是他的謀士蒯通問他,漢王讓你罷兵了嗎?韓信說,沒有。蒯通說,既然漢王沒讓你罷兵,你就打呀。咱們在戰(zhàn)場上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拿下趙國?,F(xiàn)在酈食其竟然憑一副三寸不爛之舌,就拿下齊國,那不是顯得咱們無能嗎?韓信一聽,對呀!于是就繼續(xù)提兵攻齊。田廣見自己投降了,韓信還打,怒不可遏,把酈食其給烹了。整兵和韓信對抗,可惜打不贏,被韓信攻下齊國。
酈食其也就在這時候把命給玩沒了。
(劉邦劇照)
再說酈食其獻的第一個大策略。這個策略發(fā)生在他說齊之前。當時楚軍圍攻劉邦于滎陽,又切斷了劉邦的糧道和救援的兵馬,劉邦漸漸抵擋不住了。這時候,酈食其對劉邦說,你現(xiàn)在最好的辦法,是學(xué)商湯伐桀和武王伐紂那樣。你現(xiàn)在趕緊刻制璽印,前往各地尋找六國(指秦滅掉的那六個國家)的后人,封他們?yōu)橥酰屗麄兙郾蝽椨?,這樣,你就解除圍困了。劉邦覺得酈食其說得對,趕緊派人去刻制璽印。
這時候張良從外面回來,聽到這個消息,趕緊勸阻劉邦。張良也說了一大堆話,歸根結(jié)底就是一個意思,他說,大王,你倒是可以去封六國。但是這六國封起來后,能把兵聚起來對抗強大的項羽嗎?就算能夠?qū)鬼椨?,他們將來會聽你的?不聽你的,你不白忙活了一場嗎?劉邦一聽,對呀,是這個道理,因此才沒有執(zhí)行。
那么,我們現(xiàn)在來看看,酈食其的這個主意究竟對不對呢?
顯然,這是一個餿主意。為什么說是餿主意呢?
正如張良說的,就算六國真的可以把軍隊拉起來,幫助劉邦把打敗項羽。但是,這樣一來,這六國也因此做大了。當六國做大以后,還會聽劉邦的招呼嗎?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項羽分封天下的翻版。劉邦要是跟著做,劉邦就會成為第二個項羽。
(劉邦和項羽)
有一個實際的證明,就是劉邦為了攻打項羽,曾聯(lián)合彭越、英布等人。而這些人,并不真心擁護劉邦,擁兵自重,最后給劉邦留下了很大的麻煩。
就算六國的人擁護劉邦,幫助劉邦奪得天下以后,劉邦面對的異姓王,就不只彭越、英布等七個,而會再增加六個。加起來就是十多個。劉邦對付十多個異姓王,他的江山還會坐穩(wěn)嗎?
咱們再回過頭來說酈食其用三寸不爛之舌幫助劉邦勸說齊王田廣歸順的事。從某種意義上說,韓信和酈食其爭功,進攻酈食其,對劉邦來說是大好事。因為韓信幫助劉邦剪除了一股諸侯勢力。雖然田廣歸順了劉邦,那是因他聽信了酈食其的話,覺得劉邦會給他很大的分封。將來劉邦奪天下后,一旦在分封上讓田廣不如意,田廣肯定就會起兵造反。
由此可見,酈食其幫劉邦的,兩次都是幫倒忙。韓信在田廣投降的情況下還攻打田廣,其實是幫了劉邦大忙。
(參考資料:《史記》)
回看我國歷史,似乎謀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能說。特別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所謂的縱橫家層出不窮,他們憑著一張三寸不爛之舌,游走于各君王將相之間,小能讓人封官進爵,大至改朝換代,那幾乎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今天我們就看看這樣兩個能言善辯之人相遇后,會是個什么樣的結(jié)局。
入門不拜逞友辯的高陽酈食其被烹,僅僅是因為小人物蒯通的幾句話
酈食其,一個不起眼的老頭,可卻是劉邦成業(yè)天下的功高之士。李大詩人曾為其寫詩:君不見高陽酒徒走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逞友辯,兩女輟洗來趨風(fēng)。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
據(jù)說當年酈食其在劉邦身邊時,并沒有得到劉邦多少青睞,相反,很多時候他還會將酈食其推出去擋事,比如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件事。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劉邦受困于滎陽,后來逃出來就想將滎陽、成皋都扔掉,但酈食其認為這不是個好事,便向劉邦夸下??冢何页雒嫒R國勸降,讓他歸順,做我大漢東藩。
這簡直就是個石破天驚的決定,劉邦是個真正的政治家,他雖然不相信,但對酈食其沒有阻攔:你愿去就去吧,我不做太多妄想。
這是為什么?因為誰都知道齊國田橫的威名,誓死不臣服的主兒!而且人家那兄弟們哪個是好捏的?做東藩?別做夢了。
劉邦因為不相信,所以一面讓酈食其去了齊國,一面又讓韓信帶人殺向齊國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酈食其傳來了好消息:齊國愿降。
這個消息幾乎震驚了劉邦所有的隊員:酈食其的嘴是什么做的呀?這也太牛了!但想歸想,驚歸驚,劉邦卻沒命人將韓信召回。這是什么意思?只有政治家們自己明白了。
但韓信此時也聽說了這個消息,他立刻止兵,因為他知道,自己雖然沒有接到停軍返回的詔令,但再往前繼續(xù)的話,酈食其就危險了。
可就在這時,蒯通出現(xiàn)了,他對韓信說:酈食其又不知道你奉命攻打齊國,他頂多就是漢王派去齊國的一個情報人員??赡阍跊]有接到詔書的情況下,怎么能私自停軍不前呢?
這是非常現(xiàn)實的,所謂武將就是只有服從命令,沒有自己的想當然。韓信對此當然表示認可,但酈食其怎么說也是自己一邊的人呀,所以他開始猶豫了。
蒯通馬上又說:你想想,酈食其憑著一個人的力量,能夠?qū)R國七十多座城勸降,而你帶著數(shù)十萬的人馬,一年多的時間里又拿了多少城?不過是趙國五十座城而已,難道你還不如一個文人嗎?
就此,韓信明白了,再猶豫下去自己就連個手無寸鐵的老頭都不如了,還是繼續(xù)攻齊吧??删腿缢?,人家齊國能干嗎?馬上將酈食其給扣了起來,說:若能止韓信的進攻,你就活,如果不能,我就烹了你。
這時的酈食其恐怕也看清了,但卻極有高風(fēng)亮節(jié),只留了一句話:舉大事不顧細謹,盛德不辭讓,而公不為若更言。隨后便慘死于齊國的大鍋里了。
這個箸,是筷子的意思。這里當理解為,用筷子的安放來代替天下的山川形勢,為大王你來籌劃。那時沒有沙盤,(沙盤要到東漢初伏波將軍馬援征西時,,才出現(xiàn))要比較直觀的觀看對陣各方的形勢的話,只能靠地圖。而有時沒地圖的話,就只能即興的逮著什么用什么來演示天下的形勢。比如用筷子代替河流啊,碗代替山啊,盤子代替城池,酒杯代替多少兵力之類的。
酈食其是楚漢爭霸期間最出色的縱橫家之一,他在六旬之時才投靠劉邦,卻給劉邦提出了極具指導(dǎo)意義的統(tǒng)一全國的策略,并且憑借出色的外交才能只身勸降了擁兵數(shù)十萬的齊國。而酈食其的人生結(jié)局卻是十分的悲慘——在勸降齊國之后又被齊王田廣烹殺,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酈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復(fù)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p>
公元前205年,劉邦乘著項羽北伐齊國的間隙聯(lián)絡(luò)各路諸侯,率領(lǐng)五十六萬大軍一舉攻占了西楚的都城彭城。但是沒想到在剛剛?cè)〉脛倮螅瑓s被項羽的三萬精兵擊潰,反楚聯(lián)盟瞬間瓦解。次月,劉邦守正殘兵退守滎陽,并派韓信出兵重新征服了魏王豹。此時韓信建議:“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于滎陽”,即韓信認為當務(wù)之急乃是平定北伐,增強實力以與項羽對峙。但是韓信剛走,劉邦再次被項羽圍困,被逼無奈之際,劉邦打算放棄成皋以東的領(lǐng)地,重新退守關(guān)中。
此時酈食其提出——漢軍不但不能西退,反而應(yīng)該逆流而上,繼續(xù)東征。因為“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只有占領(lǐng)了敖倉,掌握了天下糧草之所在,才能穩(wěn)準陣腳,才能形成“據(jù)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大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馬之津”的形勢。所以,“原(愿)足下急復(fù)進兵”。劉邦“乃從其畫,復(fù)守敖倉”。
此時的北路軍韓信已經(jīng)取得了空前的勝利——他在井陘之戰(zhàn)中取勝,俘虜趙王歇,隨后迫使燕國投降,現(xiàn)在北方只剩下了最難啃的骨頭——齊國。從整個策略上來看,酈食其與韓信是不謀而合的,他也認為劉邦若想奪取天下,此時的當務(wù)之急就是拿下齊國。但是“田廣據(jù)千里之齊,田間將二十萬之眾,軍于歷城,諸田宗彊,負海阻河濟,南近楚,人多變詐,足下雖遣數(shù)十萬師,未可以歲月破也”,即,齊國是實力最強的諸侯之一,如果大漢要強行使用武力來平定齊國,則一方面浪費時間,一方面消耗自己的實力。所以,用說客游說齊國,讓他們主動投降才是上策,而最合適的說客正是酈食其本人。
酈食其奉命前往齊國見到齊王田廣之后,先是分析了劉邦與項羽的優(yōu)缺點,又分析了當前的國內(nèi)形勢,最終得出的結(jié)論便是——田廣跟著劉邦有肉吃,跟著項羽只能坐以待斃。聽聞之后“田廣以為然,乃聽酈生,罷歷下兵守戰(zhàn)備,與酈生日縱酒”。
但正在酈食其已經(jīng)勸降齊王田廣之后,北伐途中的韓信卻犯難了——漢王命我率領(lǐng)精兵平定北方,沒想到竟然讓一個儒生憑三寸不爛之舌搶了功勞,那這個仗我到底是打還是不打啊。韓信的謀士蒯徹說:“打!必須打??!您是帶兵的將軍,打仗是您的天職,不打仗怎么在天下人面前證明您的價值呢!再說了,漢王命您東征,卻沒下令讓您停止東征啊(將軍受詔擊齊,而漢獨發(fā)間使下齊,寧有詔止將軍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余城,將軍將數(shù)萬眾,歲余乃下趙五十余,為將數(shù)歲,反不如一豎儒之功乎?)”,韓信一聽,蒯徹說得十分有道理啊,于是他便在已經(jīng)得知齊國投降的消息之后繼續(xù)向齊國進軍,早已撤防的齊國當然禁不住軍事天才韓信的強烈攻勢。
此時的田廣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只好再求酈食其想辦法組織韓信的進軍,但“高陽酒徒”酈食其才不給田廣這個面子,也不懼怕田廣的威脅呢,他說:“老子不會替你求情的(而公不為若更言)”。知道大勢已去的齊王田廣便對酈食其使用了烹刑,隨后引兵向東逃遁。
酈食其在關(guān)鍵時刻讓劉邦保住敖倉,占據(jù)了天下糧草之所在,又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勸降了齊國,可以說是給漢朝建國立下了不世之功。若沒有酈食其的游說,則田廣必然會屯集重兵防御韓信,那么齊國就真的“未可以歲月破”了。而酈食其之死也讓劉邦感到十分的惋惜,漢朝建立之后劉邦破格將酈食其之子酈疥封為高梁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0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