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六歲為母藏橘,十歲與鳳雛齊名,斷生死預言三國六十年歸一,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內(nèi)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此人是江東名門之后,《三國演義》只記錄他的一個身影,當時曹操兵臨赤壁,存亡之際只能孫劉聯(lián)合抗曹,諸葛亮一人游說江東,舌戰(zhàn)群主彰顯孔明伶牙俐齒,大家也知道,演義偏向蜀漢,有夸大孔明之意,所以在舌戰(zhàn)中眾人皆為他所敗。當時此人質(zhì)問孔明,曹操官宦之后,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是皇族之后無從考察,現(xiàn)織席販履為生,如何抵抗曹軍?孔明曰:“無知小兒?!?/p>
他名叫陸績,字公紀,吳郡吳縣人。陸姓在江東威望較高,先后有廬江太守陸康、漢末九江都尉陸儁、會稽南部都尉陸宏、長水校尉陸睿、官至丞相陸遜等等。說到陸遜眾所眾知,他本是白面書生,二十一歲名震江東,當時被孫權看中,攻占荊州、夷陵之戰(zhàn)、石亭之戰(zhàn)等皆出于此人之手筆,陸遜比陸績稍大幾歲,根據(jù)輩分陸績是陸遜的叔叔。
陸績從小就表現(xiàn)的聰慧過人,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喜好文學,擅長天文之術,他博學多識,無一不精。當時父親陸康在袁術手下為官,再一次宴會上,袁術拿出橘子招待大家,陸績此時只有六歲,有幸參加這樣的宴會,在看到橘子時頗為驚喜,認為是稀有之物,他偷偷把橘子藏在衣服中,在跪拜之時橘子掉了出來,袁術不解,問陸績?yōu)楹伟验僮硬仄饋聿怀浴j懣儾换挪幻Φ恼f:“我看此物稀有,想到母親在家勞作疾苦,我想把橘子帶給她吃?!痹g聽到后很是驚喜,陸績小小年紀如此孝順,又博覽群書,以后必然有所作為。
經(jīng)此一事,后人還為他寫一詩文。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綠桔,遺母報乳哺。此詩文贊揚陸績六歲便知孝順父母,陸績從小學習儒家文化,孝道是儒家之首要。陸績后來在郁林郡做太守,當時此地偏遠未得開化,人煙稀少而且疫情泛濫,民眾吃水很是困難,陸績發(fā)動人民鑿井,人稱陸公井。陸績此舉改善了飲水問題,水源問題解決了,疫情也得到了控制,陸績重視教育,到處因材施教,他在任多年生活簡樸,從不貪污受賄,在他離任之時,因為需要坐船,但是江風很大,自己兩袖清風只有書本陪伴,船家無奈只得找來石塊壓船,這才安全度過長江。
后來這個石塊被人找到,在上面刻上“廉石”二字。廉石歸鄉(xiāng)一事從此為后人贊嘆,也是世代官員學習的榜樣,直到現(xiàn)在廉石尚在,在蘇州處設立。出為郁林太守,罷歸,無裝,舟輕不可越海,載石為重。姑蘇陸氏之門有巨石,號“郁林石”,世保其居。來自南宋·范成大《吳郡志》。郁林人懷念陸績的功績,在陸公井旁種下橘樹,后來也成為“橘井”,借此贊譽他的孝道,懷念他的恩德。
陸績十幾歲時便語出驚人,當時因為名氣過人,他被孫權作為上賓參與論證。當時四海戰(zhàn)亂不斷,貧民交困,此時如何發(fā)展,大臣都建議用兵以戰(zhàn)止戰(zhàn),借此獲得戰(zhàn)功和城池,然后再考慮發(fā)展,因為陸績年少,所以只能坐在最后面,他此時大聲呼喊:“唯有管仲孔子的以德服人、不用兵車之道,方能令天下長治久安”。此話一出語驚四座,大臣紛紛點頭認可。
陸績和孫策有殺父之仇,孫策死后,孫權掌管江東,雖然陸績被孫權看中,但是一直有所顧忌,一直不敢高官用之,最后只得調(diào)到偏遠之處任職。陸績因為學貫古今,當時與顧邵齊名,更勝過陸遜、張敦、卜靜等人。陸績性格豪爽,容貌雄壯,虞翻是江東的老臣,從不與人為友,性格孤僻而且高傲,但是他與陸績交往甚為順心,他視陸績?yōu)閾从?。襄陽龐統(tǒng)非百里之才,但是無人賞識,當時投靠孫權因為貌丑被嫌棄,最后他來到陸績處,交往以后甚為滿足,經(jīng)常在一起談古論今。龐統(tǒng)常說,孤無人識心則安,陸公有此才學不能展,悔矣。
陸績一生不過一偏遠將軍,帶兵不過兩千人,但是他注重文學的創(chuàng)作。他認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尤為重要,他真正身體力行先哲修身治國之道、息息心念黎民蒼生哀苦的人。他的修養(yǎng)和作為不為人所知,直到現(xiàn)在才有人把他的事跡拍成電視劇,名叫《廉石傳奇》。在這之前,只有《三國演義》被拍成電視劇,論個人拍攝,陸績算是第一位。
陸績在三十二歲病逝,因為身體殘疾,他的身體一直有疾病纏身,但是他從未放棄創(chuàng)作,作《渾天圖》,為《易經(jīng)》批注,撰寫《太玄經(jīng)注》等。他在病逝前斷定自己即將離去,告訴家人安排后事,自己也是不驚不慌,把家事一一安排,告訴后人要勤學簡樸,莫要鋪張浪費,他的著作也要傳承下去。他在病逝前留有預言:“有漢志士吳郡陸績,幼敦《詩》、《書》,長玩《禮》、《易》受命南征,遘疾遇厄,遭命不幸,嗚呼悲隔!從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車同軌,書同文,恨不及見也”。陸績預言六十年后,三國亂世歸一,悔恨自己看不到了,這則預言準確無誤,三國從曹丕稱帝開始,公元220年,到司馬炎進軍東吳,東吳被攻破,公元280年晉國統(tǒng)一,歷時六十年,真是奇人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0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