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公解夢那個周公,即周公旦,他是周成王的叔父,對于建立和完善周代的封建制度他有很大貢獻.
周公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孔子以"吾不復(fù)夢見周公矣"之言,隱喻周代禮儀文化的失落.
周公是一個在孔子夢中頻頻出現(xiàn)的人物,在儒教長期主導(dǎo)文化的中國,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與夢聯(lián)系起來.夢,經(jīng)常被成為"周公之夢",或"夢見周公".
因此,周公解夢中的周公,即是周公旦.
曹操的短歌行
曹操《短歌行》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
?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當(dāng)以慷
,憂思難忘
。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
呦呦鹿鳴
,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
。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
憂從中來
,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
月明星稀
,烏鵲南飛
。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
山不厭高
,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
。
譯文1
面對美酒應(yīng)該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對酒當(dāng)歌
,人生幾何?注:“對酒當(dāng)歌”一句
,很多學(xué)者認為“對”和“當(dāng)”是對稱同意
,兩個字的意思是一樣的,此句應(yīng)譯為:面對著美酒與樂歌
。呈現(xiàn)的是曹操與眾臣齊集廳堂
,一邊飲酒,一邊欣賞歌舞表演的情景
。)
好比早晨的露水
,苦于過去的日子太多了!(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
雖然席上歌聲激昂慷慨,但過往的憂愁卻難以忘懷
。(慨當(dāng)以慷
,憂思難忘。)
靠什么來排解憂悶
?唯有喝酒方可解脫
。(何以解憂
?惟有杜康
。)
有才識的人啊,是我深深的牽掛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只因為你的緣故啊
,讓我思念到如今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沈同沉)
麋鹿找到了艾蒿
,就會相呼相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
我要是有了嘉賓
,一定要鼓瑟吹笙。(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
。)
那皎潔的月亮呦,何時可以摘取呢
?(明明如月
,何時可掇?掇:摘取
。)
因此而憂心啊
,一直不曾斷絕。(憂從中來
,不可斷絕
。)
來吧朋友!越過那田間小道
,別管他阡陌縱橫
。有勞你枉駕前來,讓我們永遠相依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歡飲暢談
,重溫那往日的恩情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白叀蓖把纭保?br> 月光如此明亮,星光也顯得暗淡了
,一群烏鴉向南飛去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
繞樹飛了三周
,卻找不到它們的棲身之所,(繞樹三匝
,何枝可依
。)
山不會滿足自己的雄偉,海再深也不自滿
。(山不厭高
,海不厭深
。)
若如周公那樣禮待賢才,天下人心皆歸向于我也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
譯文2
面對美酒伴以高歌
,人生短暫歲月幾何
?
好像晨間的露水一般,過去荒廢的日子已經(jīng)太多
,所剩下的已經(jīng)不多......
聽著席上的歌聲慷慨激昂
,心中的憂愁卻難以遺忘
用什么來排解憂愁?只有那美酒名曰“杜康”
。
“青青”的是您的衣襟
,悠悠的是我的愁心。
只是因為您的緣故
,讓我輕聲吟誦至今
。”
“‘呦呦’的是麋鹿在鳴叫
,因為取食到了野外的蘋草
。
正是因為我有高貴的客人,演奏起瑟琴吹奏起笙笛”
明亮得如同天上的月亮
,什么時候我才能夠摘?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憂傷正從中而來
,連綿不絕從未停止
。
越過田間交錯的小路,屈就了您前來拜訪
。
久別重逢長談暢飲
,心中重溫著往日的恩情。
月亮皎潔星星稀疏
,烏鴉向南飛去
。
繞著大樹徘徊不止,有哪個枝頭是可以依附的呢
?
高山從不滿足于自己的高大
,大海從不滿足于自己的深廣
。
我愿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
,愿天下的英杰真心歸順于我!
譯文3
面對美酒應(yīng)該高歌
,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對酒當(dāng)歌
,人生幾何?)
好比晨露轉(zhuǎn)瞬即逝
,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席上歌聲激昂慷慨
,憂郁長久填滿心窩。(慨當(dāng)以慷
,憂思難忘
。)
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那穿著青領(lǐng)(周代學(xué)士的服裝)的學(xué)子喲
,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正是因為你們的緣故
,我一直低唱著《子衿》歌。(但為君故
,沉吟至今
。)
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
。(呦呦鹿鳴
,食野之蘋。)
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
,我將奏瑟吹笙宴請賓客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
當(dāng)空懸掛的皓月喲
,你運轉(zhuǎn)著,永不停止
;(明明如月
,何時可掇?)
我久蓄于懷的憂憤喲
,突然噴涌而出匯成長河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
,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
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
,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契闊談讌
,心念舊恩
。)
明月升起 ,星星閃爍
,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
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
,哪里才有它們棲身之所?(繞樹三匝
,何枝可依
?)
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
。(山不厭高
,海不厭深。)
只有像周公那樣禮待賢才(周公見到賢才
,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
,馬上接待?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妒酚洝份d周公自謂:“一沐三握發(fā)
,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賢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保拍苁固煜氯诵亩細w向我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
詩歌主題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
,屬于《相和歌辭·平調(diào)曲》
。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最初的古辭已經(jīng)失傳
。樂府里收集的同名詩有24首
,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么唱法,現(xiàn)在當(dāng)然是不知道了
。但樂府《相和歌·平調(diào)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
,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
,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艷歌行》“咄來長歌續(xù)短歌”等句
,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
。我們現(xiàn)在也就只能根據(jù)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
。《短歌行》這個樂曲
,原來當(dāng)然也有相應(yīng)的歌辭
,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jīng)失傳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F(xiàn)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擬樂府《短歌行》
。所謂“擬樂府”就是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曹操傳世的《短歌行》共有兩首
,這里要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來為自己所用
。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
,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tǒng)治基礎(chǔ),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
,曾大力強調(diào)“唯才是舉”
,為此而先后發(fā)布了“求賢令”、“舉士令”
、“求逸才令”等
;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
,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
,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
,配合了他所頒發(fā)的政令
。
詩歌賞析
《短歌行》原來有“六解”(即六個樂段),我們現(xiàn)在按照詩意分為四節(jié)來讀
。
“對酒當(dāng)歌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當(dāng)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 在這八句中
,作者強調(diào)他非常發(fā)愁,愁得不得了
。那么愁的是什么呢
?原來他是苦于得不到眾多的“賢才”來同他合作,一道抓緊時間建功立業(yè)
。試想連曹操這樣位高權(quán)重的人居然在那里為“求賢”而發(fā)愁
,那該有多大的宣傳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賢才”的話
,看了這些話就不能不大受感動和鼓舞
。他們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沒有想到曹操卻在那里渴求人才
,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為有才的許許多多人
,就很有可能躍躍欲試,向他“歸心”了
。 “對酒當(dāng)歌”八句
,猛一看很象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消極調(diào)子,而其實大不相同
。這里講“人生幾何”
,不是叫人“及時行樂”,而是要及時地建功立業(yè)
。又從表面上看
,曹操是在抒個人之情,發(fā)愁時間過得太快
,恐怕來不及有所作為
。實際上卻是在巧妙地感染廣大“賢才”,提醒他們?nèi)松拖蟆俺丁蹦菢右子谙?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歲月流逝已經(jīng)很多
,應(yīng)該趕緊拿定主意,到我這里來施展抱負
。所以一經(jīng)分析便不難看出
,詩中濃郁的抒情氣氛包含了相當(dāng)強烈的政治目的。這樣積極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調(diào)子來發(fā)端
,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
,所以才說得真切
;但另一方面也正因為通過這樣的調(diào)子更能打開處于下層、多歷艱難
、又急于尋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
。所以說用意和遣詞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
。在這八句詩中
,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個“愁”字,“愁”到需要用酒來消解(“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
,這里就用他的名字來作酒的代稱)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俺睢边@種感情本身是無法評價的
,能夠評價的只是這種情感的客觀內(nèi)容,也就是為什么而“愁”
。由于自私
、頹廢、甚至反動的緣故而愁
,那么這愁就是一種消極的感情
;反之,為著某種有進步意義的目的而愁
,那就成為一種積極的情感
。放到具體的歷史背景中看,曹操在這里所表達的愁緒就是屬于后者
,應(yīng)該得到恰當(dāng)?shù)臍v史評價
。清人陳沆在《詩比興箋》中說:“此詩即漢高祖《大風(fēng)歌》思猛士之旨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松鷰缀巍l(fā)端
,蓋傳所謂古之王者知壽命之不長,故并建圣哲
,以貽后嗣
。”這可以說基本上懂得了曹操發(fā)愁的含意
;不過所謂“并建圣哲
,以貽后嗣”還未免說得迂遠。曹操當(dāng)時考慮的是要在他自己這一生中結(jié)束戰(zhàn)亂
,統(tǒng)一全中國
。與漢高祖唱《大風(fēng)歌》是既有相通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的
。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
,食野之蘋。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
。”
這八句情味更加纏綿深長了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扒嗲唷倍湓瓉硎恰对娊?jīng)·鄭風(fēng)·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
,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v我不往
,子寧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領(lǐng)啊
,深深縈回在我的心靈
。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么不主動給我音信
?)曹操在這里引用這首詩
,而且還說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誦它,這實在是太巧妙了
。他說“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
;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
,子寧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
,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
,你們?yōu)槭裁床恢鲃觼硗侗嘉夷兀俊庇蛇@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
,他那“求才”的用心實在是太周到了
,的確具有感人的力量。而這感人力量正體現(xiàn)了文藝創(chuàng)作的政治性與藝術(shù)性的結(jié)合
。他這種深細婉轉(zhuǎn)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