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朝鮮為何沒有成為元朝的一部分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蒙古國的故事可能大家都會有所耳聞,大概聽到的都是蒙古國有多么多么的強大,不僅野心勃勃,而且實力也配得上野心,就像一只在地圖上的推土機一樣,走到何處都是所向披靡,像推土機一樣把其他的國家毫不費力的鏟平,只有幾個國家可以幸免于難,一個就是日本,仗著是海島優(yōu)勢幸存了下來,至于越南也是仰仗了它們國家的地利才沒有被吞沒,但是對于朝鮮半島上的高麗國來說,既沒有別人的地理優(yōu)勢,也沒有中國一樣強大的軍事力量,到底是怎么生存下來的呢?
其實高麗國很久之前就已經(jīng)成為了蒙古帝國的吞沒目標,蒙古前前后后總共九次對高麗發(fā)起了戰(zhàn)爭,而且高麗國也的確不是蒙古國的對手,一戰(zhàn)就敗,高麗國王在戰(zhàn)敗之后就逃跑到了江華島,然后派遣大使過去求和,江華島是屬于一個易守難攻的小島,蒙古國雖然強大,但是在水戰(zhàn)上并沒有優(yōu)勢,所以拿海島上的高麗沒有什么辦法,最后也只能勉強接受了高麗的求和,但兩個國家之間的糾纏就開始了。
在多次討伐之后,高麗實在是吃不消了,只能在第六次戰(zhàn)役中忍痛將高麗世子安慶公送到蒙古去做人質(zhì),后來將他送回去高麗繼承王位,安慶公在蒙古的教育下成為了一個親蒙古的高麗國王,雖然高麗有著反抗勢力意圖想要廢除這個親近蒙古的國王,但是經(jīng)過了第九次的戰(zhàn)爭之后,高麗想要反抗的人已經(jīng)被消滅的七七八八了,雖然高麗國依舊是存在的,但是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了蒙古國的傀儡了。由于高麗的國王實在是太聽話了,蒙古允許高麗保持著自己的國家主體。
此處就要提一個非常重要的身份就是達魯赤花,意思就是高麗的國王同時兼任著蒙古國的在高麗的實際掌權者,如果可以做到這個身份,說明已經(jīng)得到了蒙古國國王的完全信任而且還有很大的自治權,自從蒙古攻打了高麗之后,兩國就開始了漫長的通婚,高麗國的每一任王儲都必須要從小去蒙古生活,等到長大之后才可以回到高麗統(tǒng)治國家,所以無形中,蒙古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親蒙古國王。
但蒙古還是小看了高麗,高麗最終并沒有被蒙古完全同化,這源于一個很偶然的轉折點,高麗的國王本來想廢除達魯赤花監(jiān)國制度,將其轉換為郡縣制,萬一成了,高麗將會成為蒙古國的一個縣,幸好有人站出來反對,如果直接變成郡縣,將會引起民族的騷亂,結果可能得不償失,如果維持現(xiàn)狀的話可能情況會更好一點,后來國王妥協(xié)了,幸好妥協(xié)了,不然就沒有今天的朝鮮了。
古代的中國一直立于世界之巔,在東亞是絕對的霸主,我很納悶朝鮮半島跟古代王朝是接壤的,而且擁有碾壓他們的實力,為什么古代的那些封建王朝一直沒將朝鮮半島納入版圖?
原因有三:一:很識時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統(tǒng)治者認為天下都是他的。在只要愿臣服與中央王朝就不會打你,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杰,惹不起就要放低姿態(tài),他們也很識時務。
二:遠離統(tǒng)治核心,攻打費時費力!
古代的統(tǒng)治核心在華北、中原、關中、江南等地,古代王朝還與朝鮮隔了條鴨綠江,朝鮮半島多為山嶺,后勤不好做用兵很費力。
三:資源匱乏,得之無用。
中國古代是個農(nóng)業(yè)國家,領土擴張基本都會有人口遷移,而朝鮮半島多為山地高原“總占比高達80%”耕地稀少,提供不了多少賦稅,攻占下來也得不償失。差不多就是個賠本的生意,加上這個小弟也比較老實就留了下來。
為什么古代不能將韓國人政府并入版圖?
中原王朝要進攻朝鮮,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牢牢的控制遼東。因為朝鮮和遼東接壤,并不和中原腹地直接接壤。
那么問題來了,控制遼東難不難呢?很難。今天的東三省自古以來其實生活的民族就非常多,是鮮卑,滿族,契丹等民族的發(fā)源地??纯催@些名字,就應該知道生活在這個土地上的民族有多強悍了。而中原中央政權,要進攻朝鮮,就必須牢牢的掌控遼東這個通道。但是事實大家也看到了,契丹,金,滿清,都是從東北建立的政權,也就意味著,其實大部分時候,中原政權是沒有辦法長期控制遼東的。既然無法長期控制遼東,那么進攻朝鮮,有什么意義呢?就算擊敗了朝鮮,一旦東北民族崛起斷了遼東通道,朝鮮能守的住么?
相比遼東,東北,朝鮮地盤很大么?
東北尚不能牢固掌握,非要去占領朝鮮,么有任何軍事意義。
元朝疆域囊括了朝鮮半島
總之對于朝鮮半島這樣的“彈丸之地”,歷任王朝皇帝也許是不屑也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并沒有真正的將韓國納入版圖。當然,如果古代我們的海軍實力超然,也許會說另一番景象吧!
首先,古代王朝兼并某政權前提是當?shù)赝耆谌霛h民族文化—“漢化”。朝鮮半島雖然數(shù)次被征服甚至占領,但是當?shù)氐娜n部落并不像融入漢族文化,雖然深受漢文化影響。這就導致雖然可以武力鎮(zhèn)壓,然而人心卻未收服。
漢族服飾
其次,朝鮮政權相當“識時務”,無論中華民族,封建王朝如何更替,朝鮮政權很少會反抗抵觸新王朝,也會欣然接受新王朝的冊封,甘心情愿做藩屬國。試想,一個這么聽話的小弟,中央政權是無論如何也興不起討伐之意的,除非高麗王朝公然反對中央王朝。
傳統(tǒng)漢服
最根本的是,朝鮮半島多丘陵山地氣候寒冷對農(nóng)耕民族價值不大,而且當?shù)匚锲穮T乏。相反征服吞并韓國甚至還需要中央政權撥款撥糧支援,當時的各個王朝當然不會去做這樣賠錢買賣的。而且朝鮮半島地形狹長,極易受到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攻擊。
清朝是我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也是第二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滿族入關奠定了現(xiàn)代中國的原型,蒙古,西域,東北,臺灣正式納入現(xiàn)代中國版圖。新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成為中原中央政府直轄行政體系的一部分。
可以看出我國歷史上的大一統(tǒng)王朝雖然勢力到達過朝鮮半島,但是并沒有直接納入中央行政體系,都是通過宗藩關系而存在;從西漢開始,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就是中國的藩屬國。1636年,皇太極率兵征朝鮮,攻占朝鮮京都漢城,朝鮮國王李?ピ詮?掖嬙鮒?剩?扔諼弈危?郵芰飼寰?奶跫?投降,停用明朝年號,斷絕與明朝的一切交往,并奉清朝為宗主。后來到了甲午戰(zhàn)爭清軍戰(zhàn)敗,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確認朝鮮“獨立”,清朝與朝鮮的宗藩關系結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1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