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的女貴族穿著的禮服比較繁瑣,也直接反映出保留的許多滿族服飾舊款式。下面以典型的皇后禮服為例細(xì)說,皇后禮服除朝冠、朝服外,額上束金約,頸下還飾領(lǐng)約,另在朝服內(nèi)襯朝裙,外部罩上朝褂,戴三盤朝珠。清朝時期,皇太后和皇后的禮服等級是一樣的,皇貴妃的禮服稍次一等,但也不差,貴妃的下級袍服也用金黃色,再往下的嬪妃等級遞減。
皇后的朝冠在中央頂飾有三層金鳳,在朱緯之上還綴一周,包括金鳳7只和金翟1只,在后面的金翟向腦后垂珠為飾,冠后添加上護(hù)領(lǐng)。
皇后朝服和皇帝朝服的區(qū)別在于:在肩部襲朝褂的地方加上緣,披領(lǐng)和袖都是石青色,衣服上沒有十二章,紋繡的龍紋分布位置也不同。
孝賢純皇后朝服像軸
具體表現(xiàn)為:皇太后和皇后冬朝時袍色使用明黃色,披領(lǐng)和袖用石青色,片金加上貂緣,肩上和肩下配朝褂且加緣,繡上金龍九,還有五色云,下設(shè)計八寶平水。披領(lǐng)繡上兩條龍,袖子上也各有一條龍,袖與衣相接處也分布兩條龍,領(lǐng)子背部垂明黃絳,配上珠寶惟宜。
朝褂一般在后妃和貴族女性在朝會等重要儀禮場合套在朝袍之外的禮褂。清朝時后妃的朝褂大概分三種,皇太后、皇后、皇貴妃朝褂上有五爪金龍紋,貴妃、妃、嬪朝褂紋有五爪的蟒。皇子福晉之下朝褂只有一種,就是紋上蟒紋。
皇太后、皇后朝褂在顏色上用石青色,繡上金絲,前后都繡上兩條龍,下面襞積四層相間,上為四條龍,下為萬福萬壽字樣,領(lǐng)子后垂吊明黃絳。
朝裙是后妃及女貴族在祭祀等儀禮場合穿在朝袍內(nèi)部的禮裙。朝裙的形制也只有一種,冬季的用綢緞制作,夏天用紗。朝裙也就是半身裙,用腰帶塑起來,有的為了穿著方便,搭配上了連體上衣。
皇后的朝珠共佩戴三盤,東珠配在正胸,還有兩盤珊瑚朝珠一般交叉于胸前,由左右肩斜掛著。女子所帶的朝珠兩串記念的一側(cè)在右胸前,這是與男子相反的。規(guī)定只有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東珠串成的朝珠。皇貴妃之下的妃子一般戴蜜珀1串、珊瑚2串,嬪以下為珊瑚1串、蜜珀2串。
在清朝時,皇后的裝扮雖說好看,但是真要認(rèn)真穿扮起來也是十分費(fèi)勁的,這就是為什么需要那么多宮女伺候更衣的原因吧。另外還有一點(diǎn)就是,如果因大意穿錯衣服,可是大罪,后宮真不好生存。
清朝作為我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在很多制度上都是比較完善了的,其中就包括妃嬪們的位份和制度,清朝時期的皇后是絕對的正宮地位,只要不犯一些原則性錯誤,那么其皇后寶座絕不會動搖。而且清朝時期皇后的服飾跟妃嬪之間也有最直接的區(qū)別,清朝皇后有很多專屬圖案和專屬顏色,例如牡丹、鳳凰、正黃色、正紅色等,都只有清朝皇后可以用,這也是清朝皇后服飾的最大特色。
首先,本身牡丹花就是萬花之王,所以在等級制度森嚴(yán)的清朝后宮中,只有皇后的服飾上才能夠看到牡丹花的圖案,所以皇后平時穿的衣服上,雖然看起來跟其他妃嬪的款式、面料都差不多,但是其他妃嬪只能是杜鵑、芍藥、玫瑰等花朵圖案,而皇后卻可以用牡丹花。
而在顏色方面,皇后在正式場合所穿的衣服,一般都是正黃色或者正紅色,這也是皇后用來彰顯正宮身份的方式,而且清朝只有皇后可以用兩邊對稱的流蘇,其余的妃嬪只能在其中一邊扎流蘇。
其次,清朝時期的妃嬪們有一種專門的衣服叫朝服,例如封后大典、封賞儀式等大型儀式才會穿,皇后的朝服上不僅會鑲嵌東珠,而且還會繡五爪龍、鳳凰等圖案,衣服上的大部分刺繡也都是金線縫制的,看起來十分華貴,但是其他妃嬪,哪怕是寵妃或者皇貴妃,也是不能用皇后專屬的圖案或顏色的。
最后,清朝時期有一名富察皇后,她是出了名的節(jié)儉,所以平時其實(shí)穿著跟妃嬪們差不多,只有在一些正式的場合,她才會拿出自己的朝服來穿,平時嬪妃開會的時候,根本無法從服飾上看出來她是皇后,這也是她比較特殊的地方。
清朝后宮妃子的頭飾和衣服有等級區(qū)別。
1、頭飾等級區(qū)別
清朝后宮總分為八個等級:皇后(正超品)、皇貴妃(正一品)、貴妃(從一品)、妃(正二品)、嬪(庶二品)、貴人(從七品)、常在(庶七品)、答應(yīng)(從十品)。
皇后:明黃色 正紅色,可戴鳳鈿/鳳冠(九尾鳳),可戴垂至肩膀流蘇,且可兩邊同時佩帶。
皇貴妃:正紫色,可戴側(cè)鳳簪釵(七尾鳳),可戴垂至肩膀流蘇,但只可佩帶一邊。
各宮主位:寶藍(lán)色,可戴側(cè)鳳珠釵(五尾鳳),可佩帶垂至耳垂流蘇。
從三品以上可穿紅色(紅色必須為偏色,如橙紅、海棠紅),可佩戴金步搖,可佩帶垂至耳垂流蘇。
從四品以上可穿紫色(紫色必須為偏色,如淺紫,紫羅蘭),可佩戴銀步搖,可佩帶短流蘇。
從五品以上可穿藍(lán)色(藍(lán)色必須為偏色,如寶石藍(lán),靛藍(lán)),可佩戴寶石翡翠為材質(zhì)制成的首飾。
從七品以上可穿除了黃色,紅色,紫色,藍(lán)色之外的所有顏色,顏色可為正色??膳宕魃汉飨笱罏椴馁|(zhì)制成的首飾。
從九品以上可穿除了黃色,紅色,紫色,藍(lán)色之外的所有顏色,顏色必須為偏色??膳宕鹘疸y為材質(zhì)制成的首飾。所有小主級統(tǒng)一穿粉紅色/淺綠色/乳白色宮服。只可帶頭花。
2、服飾顏色等級區(qū)別
清代服飾中等級最高的顏色是明黃色,它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和皇貴妃才可享用,明黃色是凌駕于一切服色之上的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顏色。
在后妃服裝中,用顏色來區(qū)分等級也十分嚴(yán)格?;侍蟆⒒屎蠛突寿F妃的朝袍用明黃色,皇太子妃用杏黃色,貴妃、妃用金黃色。等級再低的妃嬪用上述顏色則是僭越。
3、服飾掛件等級區(qū)別
皇太后和皇后、皇貴妃的冬朝袍用明黃色、披領(lǐng)和袖均用石青,肩的上下均加緣,并有金龍、行龍、正龍以及八寶平水等圖案繡文。皇太后和皇后的領(lǐng)約,以縷金鑄之,以珍珠、綠松石、珊珊為飾。
皇太后和皇后著朝服時胸前掛有三盤朝珠。著吉服掛一盤朝珠,均為珍珠和珊珊等高檔飾物;皇貴妃、貴妃和妃的朝珠,是用密珀為飾。這種朝珠共計一百零八顆,分四部分,以三顆大珠間隔,每個部分二十七顆。
皇太后、皇后和皇貴妃配有綠色采,絳用明黃色,繡文為五谷豐登?;侍蟆⒒屎?、皇貴妃、貴妃、妃和嬪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龍緣,紅織金壽字緞和石青行龍莊緞;夏朝裙用緞紗,圖案與冬裙相同。
擴(kuò)展資料
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实鄢八鞯墓?,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區(qū)別主要在衣服的邊緣,春夏用緞,秋冬用珍貴皮毛為緣飾之。
其基本款式是披領(lǐng)和上衣下裳相連的袍裙相配而成。上衣衣袖由袖身、熨褶素接袖、馬蹄袖三部分組成;下裳與上衣相接處有襞積,其右側(cè)有正方形的衽,腰間有腰幃。
而披須(又名披肩、扇肩)、馬蹄袖(又名箭袖)是清代朝服的顯著特色。朝服的顏色以黃色為主。冬朝服祭祀、圈丘、祈谷用藍(lán)色,朝日用紅色,夏朝服常雩(求雨),祭祀時用藍(lán)色,夕月時用月白色,即淺色藍(lán)。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清朝服飾
百度百科-清朝后妃制度
后妃服飾主要分為朝服, 吉服, 常服, 行服, 便服等等
平常日子,后妃所穿的便服樣式分別不會很大,但用色上會有限制。妃嬪就不能穿用明黃色
吉服的用色也有不同?;屎蠛突寿F妃是明黃色,貴妃和妃是金黃色,嬪是則香色。(嬪以下沒有吉服)
但吉服的顏色亦沒有一定的限制,要視乎場合而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2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