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康熙遺詔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暢春園駕崩,終年69歲。之后,步軍統(tǒng)領(lǐng)隆科多宣布康熙遺詔,其中最關(guān)鍵的一句就是:“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tǒng)。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庇谑?,皇四子胤禛即位稱帝,史稱雍正皇帝。
不過,雍正即位的消息卻在朝野上下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人都受到此事的波及。比如雍正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原本是皇位的最有力爭奪者。結(jié)果雍正登基后,將他圈禁了起來,直到后來乾隆皇帝即位后,才重獲自由。雍正的母親德妃烏雅氏則認(rèn)為兒子的皇位是從自己親弟弟手中奪走的,所以處處沒給雍正好臉色看。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心情抑郁的烏雅氏病逝于永和宮。
雍正為了穩(wěn)固自己的皇位,還對當(dāng)年跟他爭奪過皇位的兄弟們痛下殺手。大哥胤禔、二哥胤礽(廢太子)、三哥胤祉被圈禁至死;八弟胤禩、九弟胤禟被削除宗籍,在獄中折磨致死;十弟胤珴和上面提到過的十四弟胤禵被長期圈禁,后來雍正去世,乾隆皇帝即位后,才將自己的這兩位叔叔給放了出來。
雍正之所以對兄弟們毫不留情,主要就是因為他在位期間,關(guān)于他的皇位來路不正的說法就一直不絕于耳。那么問題來了,既然雍正皇帝是奉詔即位,為什么各方還有那么大的爭議呢?
其實,關(guān)鍵問題就出在當(dāng)時隆科多宣布的那份《康熙遺詔》上面。有一種說法在民間流傳的很廣泛,說是遺詔中原本是寫著將皇位傳給十四子,但“十”字被人改成了“第”字,結(jié)果就成了皇位傳給第四子了。這個說法其實經(jīng)不起推敲,因為《康熙遺詔》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滿文中的“十”字和“第”字完全不一樣,根本沒法做手腳。
《康熙遺詔》中最根本的問題并不是遺詔中的文字被人做了什么花樣,而是這份遺詔并非康熙真跡!也就是說不是康熙皇帝自己書寫的!雖然古代皇帝有時候在處理公文的時候,也會讓其他人代筆,但像遺詔這樣關(guān)乎國本的文件,是絕對不可能讓其他代寫的。
既然《康熙遺詔》不是出自康熙皇帝的真跡,那么隆科多宣讀的這份遺詔是哪來的呢?作為遺詔的受益人,雍正皇帝自然是最大的嫌疑對象。而隆科多既是雍正的心腹,又是雍正的舅舅,所以站在他的立場上來說,肯定支持雍正即位登基。
當(dāng)然,《康熙遺詔》雖然并非康熙真跡,但也不能因此就推斷說雍正皇帝是篡位的。因為在康熙去世前,雍正已基本掌控了清朝的中樞系統(tǒng),甚至是遠(yuǎn)在西北打仗的十四阿哥手中的軍隊,其后勤保障也完全受制于雍正。因此,從政權(quán)平穩(wěn)過渡的角度來看,讓皇四子胤禛即位登基,似乎是康熙皇帝在臨終前能做出的唯一選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2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