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為什么引狼入室招來劉備?目的僅僅只是抵御張魯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想必很多人看漢末群雄的歷史,總有個繞不開的疑惑——為什么劉璋會引狼入室招來劉備?
對于軍閥而言,軍隊與地盤豈不是與生命等價?將大量軍資、軍隊交付劉備,還引之來自家地盤,這豈是一個心智正常的軍閥?
這是亂世特有的疑惑,解答之前,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那個時代特有的規(guī)則。亂勢的規(guī)則就是上下級的明文約束不再起作用,實力即主權。朋友間如是、兄弟間如是、君臣間亦如是,而劉璋的故事則生動地體現(xiàn)了這套規(guī)則。
圖1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jù)
在大家的眼中,漢末軍閥是這樣的:你占領一個州,你就是土皇帝,我占領一個州,我就是土皇帝;在我的地盤里,我是君、其他人都是臣,在你的地盤里也一樣;我們之間的所有交流、沖突,都是我們兩人做主的事情……這便是人們的固有印象,真的把軍閥集團看作成一個獨立國家了。
實際上,在一個軍閥集團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多元的。比如,曹操作為曹營集團的領袖,他與荀彧、鐘繇等人是實際上的“合伙人”關系、但作為集團領導者,他也是荀彧的上級;他的心腹大將夏侯惇,固然是他的下級,但作為擁有獨立部曲的領軍將軍,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夏侯惇也是他的“合伙人”。在這種關系中,到底是“下級”多一些還是“合伙人”多一些,都由人物的才干強弱而定。
圖2 曹操(155年-220年)
這恰恰就是亂世文化的特征——不確定的關系,帶來的是更多的不穩(wěn)定性,所以會有“你不重視我,那我就跳槽咯”(比如郭嘉、程昱都是幾易其主)、會有“看你不如我,我?guī)藛胃煽?比如張魯、公孫瓚),不過更多的是“你這么厲害,我還是繼續(xù)跟著你咯”。形象一點說,那個時代的大集團,無非是一個又一個小集團的集合與吸納,作為領袖想統(tǒng)領眾多小集團,就需要過硬的馭人能力與權術,否則小集團的小領袖是不會甘心做自己部下的,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從下級變成合伙人甚是對手。
而劉璋的問題,在于他不僅深知這項規(guī)則、還深知自己玩不轉這項規(guī)則。
圖3 東漢十三州地圖
劉璋招劉備入川,意圖就不止抵御張魯那么簡單。
想侵略西川的張魯集團,其前身就是劉璋集團中的小集團。張魯原先是劉璋父親劉焉的將領,他與將軍張修一起,受命進攻漢中太守蘇固,結果野心爆棚的張魯殺掉了張修奪得軍隊,又吞并了漢中,一下子從劉焉的下級、搖身一變成為了漢中集團的領袖。
劉璋即位以后,也做過一些反擊。先是殺掉了張魯?shù)募胰诵箲?,然后便任命自己的親信部下龐羲為巴西太守、進攻張魯——結果屢戰(zhàn)屢敗。其間,益州的內部矛盾也愈發(fā)凸顯出來。因為劉璋未能妥善處理外來流民與本土居民間的矛盾(或者說他更青睞外來戶),本土反對派趙韙便依靠民怨發(fā)生了暴亂,雖然劉璋最終依靠“外來戶”東州軍鎮(zhèn)壓了叛亂,但大家對于益州集團內部的矛盾早已洞若觀火,此時且不說抵抗張魯,就是單憑劉璋,能否穩(wěn)住日益不安的益州局勢都是一個問題。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劉璋恐懼一旦仇家張魯打來,自己的部下便會土崩瓦解,因此招外援、“挾外自重”成了他的唯一選項。
圖4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
而找到劉備其實是個偶然。
劉璋放眼天下,第一個想抱的大腿,便是曹操。不過彼時事業(yè)正值鼎盛的曹公對江湖小字輩劉璋并不很尊重,只是給了虛銜便不再加恩,并且讓張松吃了幾回閉門羹,這種輕蔑不僅激怒了劉璋、更激怒了外交大使張松。
張松在回程中遇到了與曹操同樣名滿天下的劉備,尚且屯兵荊襄的劉備顯然要謙遜得多,好酒好菜招待、日日陪同交談,恃才傲物的張松不僅下決心要拉劉備入川、更決心要投奔劉備陣營。
這便有了后來劉備入川的戰(zhàn)役。
很顯然,劉璋對自己的問題看得非常清楚,他知道以自己的水平無法駕馭益州的部下,同時也無法治理好益州的民眾,更無法彌補益州內部不同派系間的裂痕。正是驚恐于日后再有第二張魯、趙韙,所以才會拉攏強援進入自己的地盤,一方面挾外自重威懾內部不滿,另一方面對劉備保持戒備。
圖5 劉備入川 (攻取益州)
結果是下得一桌臭棋。
作為旁觀者,諸葛亮對益州問題看得非常清晰,他在《隆中對》中說道:“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薄八嫉妹骶边@句話,用在劉璋的部下身上真的再合適不過了。
在劉備與之決裂、雙方大軍相抗之后,蜀中將帥的崩潰快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且不說一直作為內應忽悠了劉璋無數(shù)次的張松,蜀中宿將孟達一見到劉備便成了劉備的大將、謀臣法正一出成都便成了劉備的軍師、據(jù)守成都門戶綿竹的李嚴成了劉備的心腹大臣。這些人都是益州集團的骨干,他們興高采烈地做帶路黨,其他人馬哪里有什么抵抗力。
圖6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
本欲拒狼、招來一虎。
劉璋打得算盤,最終打崩了自己,他算準了劉備強于張魯、卻算不準劉備比張魯更渴望也更有能力奪得益州。其實這種“找代理人打短工”的模式在三國并不少見,有的相安無事——劉備屯兵劉表地界,直到劉表亡故也沒有鳩占鵲巢;有的委身緩沖地帶給人打短工——張繡屯兵劉表的宛城抵御曹操、張魯;有的心悅誠服真心歸順——臧霸歸順曹操終身不叛。只是劉備相比于劉璋水準過強,召來他便顯得自取滅亡。
更深層次,是劉璋本人的站位問題。他并非蜀川本土士族,因此信賴外來軍民,或者寒門將領,集團內部人心離散非常嚴重,因此他更恐慌本土軍民或其他士族將帥的反叛。張松掐準了他的痛處,屢屢告訴他“今州中諸將龐羲、李異等皆恃功驕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則敵攻其外,民攻其內,必敗之道也?!笔沟盟佑H近劉備,即使黃權、王累以命相諫也不聽從——防的就是你們。
圖7 張松(?-212年),字子喬
以劉璋為坐標,很容易看出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水平之高,他們能駕馭鬼才虎將、能讓派系林立的內部大都心悅誠服,甚至名聲一到便讓攻守之勢逆轉,本身就不愧亂世英雄的稱號。
防了外人一輩子的劉璋,會引劉備入室的原因在于當時的劉璋的內部不和、結仇張魯、曹操威脅、手下忽悠、自身贏弱,當時的劉璋之所以會請劉備入室并不是一個原因而造就的,可以說是因為當時的他內憂外患。
一是內部不和,劉璋本是湖北天門人,其父劉焉任益州牧時,當時的益州就不太平,劉焉為外來勢力,依靠從南陽、三輔進入益州的流民為支持勢力,打壓益州本土官史及士族豪強,而本土官史及士族豪強的叛亂此起彼伏,到劉璋接手益州牧時,情況更嚴重,對劉璋造成很大的威脅。二是結仇張魯。張魯原為五斗米教首領,劉焉起初任用張魯平定漢中,張魯平定漢中后擁兵自重與劉焉反目,并切斷益州北上的道路,不聽從劉焉號令,到劉璋接手時,劉璋殺了張魯母弟,與張魯勢成水火,劉璋卻又沒能力完全消滅張魯,致使張魯割據(jù)漢中之地,而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張魯?shù)拇嬖趯㈣皝碚f,是最大的現(xiàn)實威脅。
三是曹操威脅,公元211年,曹操打著收復漢中張魯?shù)钠焯枩蕚溥M攻漢中,而進攻漢中必借道西涼,曹操當時的實際目的是打擊西涼的馬超與韓遂,雖然曹操當時真正目的是打馬超與韓遂,但把劉璋嚇得不輕,漢中是益州的門戶,漢中一失,益州必亡,劉璋出于自身的安全考慮,請劉備入川。當然他手下的忽悠,自身本來的實力這些這都是重要因素。
自古得天下以能者居之,劉璋無能力,即使不請劉備入川,也一樣守不住益州之地。
首先劉璋是很懦弱,很無謀的人。而張魯與他是個死對頭,加上張魯有曹操作靠山,所以他非常害怕也沒有什么計可施。本來準備派張儀去向曹操“投降”的,可惜曹操看不起張儀。張儀便想把益州“獻給”劉備。而且劉備和劉璋都是同一個祖先,因此不防范劉備。
劉璋是繼承了他父親劉焉的職位,成為了川蜀的主人,但是劉璋卻非常的暗弱,也就是非常的無能,更是非常的庸庸碌碌,對于川蜀一些重大的事情,重大的人物不敢做出一些決斷。
而且劉璋在位的時候還得罪了漢中張魯,劉璋曾經把張魯一家都給殺掉了,所以張魯對于劉璋是恨之入骨,每每都想侵犯他,而劉璋因為毫無雄才大略,對于將領帶兵更無紀律感,所以總是敗北,也總是被張魯所欺負。
而川蜀之人不乏人物,不乏俊杰,所以他們對于這樣的主子是并不滿意的,認為實現(xiàn)不了自己的胸中謀略,胸中大是大非,比如張松借口出使,但卻是觀察天下之主,好讓這川蜀能夠待在一位梟雄手內,得以人自己的才華抱負得以施展,這時候他就看上了劉備,認為劉備是天下的熊杰,于是給劉備獻出了川蜀的地圖。
在回到川蜀之后,張松與自己的好友法正商議,并共同向劉璋進言,認為現(xiàn)在曹操強大,張魯又有腹心之患,所以我們不如邀請劉備進入川蜀幫助我們進攻張魯,更可以抵御曹操,劉璋暗弱不明就里,對于張魯曹操自然是十分的懼怕,所以就邀請劉備入蜀。
雖然當時川蜀也有許多人并不同意,比如王累倒掛城墻之上勸諫,比如黃權也是一番勸諫,但是劉璋對于這些話語卻并沒有聽從,可以說真的是昏庸無比之人,一旦自己做出了決定,反而認為自己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所以劉璋并不知道劉備是狼,他以為他邀請的是一只給自己看門的狗罷了,所以劉璋并不會多心,而且還是會非常的高興了,因為自己終于不用受到張魯?shù)钠圬摿?,所以引狼入室劉璋并不知道是這樣罷了。
劉璋手下人才濟濟,一點沒錯,但是地盤并不廣,僅為一州(殘州,已失漢中郡)偏隅。如:文有法正(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不下臥龍鳳雛。因此,當劉備東征孫權之時,諸葛亮都在感嘆,若孝直在,必可阻主上東行。)、張松(博聞強識,過目不忘)、費詩(敢諫直言)、黃權(才能過人)、王累(忠心無二)、劉巴(經濟師)、鄧芝(文武全才)、李恢和秦宓(皆為外交舌辯之士)等;武有張任(射殺龐統(tǒng),誓死不降)、嚴顏(頗有威望,能征善戰(zhàn))、李嚴(劉備托孤重臣),還有吳懿、楊洪、張翼、孟達、吳蘭、雷同、高沛、楊懷、冷苞、鄧賢等,皆為智勇悍猛之將。
還真是?守著金山,找錢花。?如此優(yōu)越的局面下,劉璋之所以害怕張魯,而要請來劉備相助,應該有以下兩點緣故。
一、高官二代,溫室花朵難成參天大樹,乃為求助之源
劉璋之父劉焉,本為西漢魯恭王劉余之后,曾因宗室身份拜為中郎,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等官職。因此,劉璋自小便生活在一個官宦之家。一不為衣食操心,二不為生存擔憂,三不為出路犯愁。猶如溫室中的花朵,一切皆有府中下人操勞。
正所謂: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所以,劉璋這朵溫室中成長起來的嬌嫩之花,又怎么可能經受得起亂世風云中的雨雪秋霜呢?
也許,這便是劉璋害怕張魯而請求劉備相助的源頭吧。
二、繼位倉促,無可信托孤重臣,乃為求助之本
公元194年(興平元年),時任益州牧的劉焉,以身發(fā)重癥為由上書朝廷,希望朝廷派其幼子奉車都尉劉璋前來益州,以全父子思念之情。為此,劉璋回到了父親劉焉的身邊。數(shù)日后,劉璋的兩個兄長劉范、劉誕,因參與圖謀李傕、郭汜一事,而慘遭殺害。劉焉聞知,急火攻心之下,導致背瘡發(fā)作,不治而亡。
接著,劉璋在益州征東中郎將趙韙等人的推舉下(主要看劉璋在益州沒有根基,又性格懦弱,便于操控),獲得朝廷詔命,繼任益州牧。因此,劉璋便將益州大權盡皆交予趙韙定奪。然而,到了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時隔僅有6年不到的情況下,雖然趙韙大權在握,但他并不想屈居人下。所以,發(fā)動了叛亂。危機時刻,幸賴當初劉焉曾收留逃難來到蜀中的數(shù)萬荊州流民,并組建了一支 ?東州兵?。經過?東州兵?的拼死力戰(zhàn),最終將趙韙擊殺于江州,叛亂遂平。
之后,又發(fā)生了張魯叛亂。劉璋一氣之下,便殺了張魯?shù)哪赣H和弟弟,自此與張魯結下了死仇。
這時,劉璋看似身居牧守高位,卻好似水中的無根浮萍,沒有親信,沒有班底,更沒有朋友。如此環(huán)境下,性格想不多疑都難。如果,劉焉能像劉備一樣,臨死之時為劉璋選一二托孤重臣相輔,或許劉璋的性格和決斷,便不會出現(xiàn)后面的結果了。
其實,在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征討荊州之時,劉璋便有投靠曹操之意。因此,曾派遣使者向曹操表達自己的敬意和相投之愿。曹操見劉璋使者后,心下大喜,隨加封劉璋為振威將軍,其兄劉瑁為平寇將軍。
劉璋接封后,同樣甚為高興,為表相謝之心,特派遣別駕從事張松出使曹操。不曾想,性格高傲的張松,竟然在曹操處碰了一鼻子的灰,心下憤恨不已?;氐绞裰泻?,便勸說劉璋和曹操斷絕關系。為了消除劉璋的后顧之憂,張松又同法正、孟達等好友相勾連,共同向劉璋提議,應該結盟劉備,既可抵擋張魯、曹操,還可保住蜀中基業(yè)。
因此,后來便發(fā)生了劉備進蜀,劉璋逼迫投降劉備之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3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