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
“出師未捷身先死”
當(dāng)然,因為傳統(tǒng)印象
諸葛亮太愛惜自己的名聲了。他凡事小心謹(jǐn)慎
,不想出一點兒錯,所以北伐時從來都是走最安穩(wěn)的道路,兵家的奇謀,諸葛亮也不敢輕易采用,比如魏延曾經(jīng)提出過的“子午谷奇襲”,就被諸葛亮多次否認(rèn)了。不管怎么沒有希望,諸葛亮也不肯賭一賭。如果賭輸了
,輸?shù)牟恢皇且粓鰬?zhàn)爭,還有他身為蜀國丞相的威望,還有史書上的聲名,還有他的自尊心。反觀司馬懿,臉面這種東西對他來說顯然就沒那么重要了,所以后來他能把自己演成一個滿身丑態(tài)的病人,騙過了曹爽的眼睛,奪取了曹魏權(quán)力。諸葛亮北伐一直失敗
,司馬懿以17個字對他的評價,就總結(jié)出了原因:“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quán)?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所以他“雖提卒十萬
,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司馬懿信心滿滿,字字到位,真就把諸葛亮的失敗原因說透了。諸葛亮從227年第一次北伐,到234年病逝五丈原,前后8年的時間里,多次與司馬懿正面杠上,司馬懿不了解他,還有誰了解?一出《隆中對》,諸葛亮大才的名氣傳遍天下
,指點江山、分析形勢他確實有一套,可是落到現(xiàn)實中的樁樁件件,卻總是多謀少斷,因此常常錯過合適的時機。再就是,諸葛亮自己太厲害了,襯托得其他人都黯淡,因此蜀國的君主劉禪,也有幾分忌憚他。所以諸葛亮北伐時,劉禪還會因為這點懷疑就把他叫回去
,正合了司馬懿說的“好兵而無權(quán)”。大后方都不能穩(wěn)定,諸葛亮想施展,就總是受到束縛。所以諸葛亮的形象再完美又如何呢?這些弱點他不能克服的話,注定會輸。比較之下,你覺得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厲害?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5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明光宗,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