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武則天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武則天稱帝后最擔心的事就是李唐復辟,因為當時天下人對李唐皇室還是非常忠心耿耿的,李唐皇室建國初,體恤百姓,沒有做過對不起老百姓的事,大臣們也都感恩于李世民和李治,大部分人雖然懾于武則天的威勢,但是內(nèi)心對李家還是念念不忘。在這樣的情況下,武則天非常警惕那些對李唐有好感的人,擔心他們會謀反。
武則天的心理很明顯,所以很多人看中了這一點,通過打壓李唐來獲取女皇的重用。更有甚者,想取代女皇的親生兒子,奪得太子之們,繼承武則天的一統(tǒng)天下。這個人就是女皇的侄子武承嗣。武則天能夠稱帝,武承嗣在其中起到了不少作用,因此,武承嗣在當時權(quán)力很大,不僅是宰相,還被封為魏王,一心想謀奪儲君之位的魏王武承嗣,眼中釘就是女皇的親生兒子李旦,只要把李旦除去了,天下就必然落到武家人的手里。因此,武承嗣想盡辦法陷害李旦。而其中最驚險的一次,卻是因為一個胡人的舉動,驚呆了武則天,挽救了李旦,那這是怎么回事呢?
武承嗣為了除掉李旦,需要幫手,他看中了酷吏來俊臣的殘忍兇狠,來俊臣也正有投靠之意,兩人一拍即合,攜手合作,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腥風血雨。武承嗣先是找了洛陽人王慶之上書要求改立皇嗣,但因岑長倩和格輔元兩位宰相極力反對而作罷。于是來俊臣出馬大興冤獄,不僅處死了兩位宰相,還害得歐陽通等數(shù)十位朝臣也跟著丟了性命,成為武周開國以來的第一起大案。武承嗣一時氣焰高漲,好在鐵腕宰相李昭德力挽狂瀾,當眾杖殺王慶之,力諫武皇罷免武承嗣的相位,挫敗了武承嗣的第一次奪嫡圖謀。
武承嗣第一次失利后,并沒有放棄,不久就等到了機會。當時武則天身邊有一個宮女叫團兒,這個宮女很有心機,覺得如果一輩子做宮女,沒有出息,還必須依靠一個男人,于是想方設(shè)法勾引皇嗣李旦,可是李旦哪里敢招惹母親身邊的人,如果此事被母親知曉,自己一家性命都難保,于是對此女裝聾作啞,沒想到,這個宮女因愛生恨,誣告李旦的妻妾施咒對武則天不利,于是李旦的兩個女人,劉竇二妃進宮給婆婆武則天問安后,離奇失蹤,尸骨無存,李旦本人則被幽禁深宮,形同囚犯。
洋洋得意的武承嗣認為時機已然成熟,遂再一次把矛頭直接指向了李旦,于指使小人密告皇嗣謀反,而疑心重的女皇又把案子交給了她深信不疑的來俊臣來處理。來俊臣帶領(lǐng)酷吏大批駐扎東宮,奉旨拷問皇嗣身邊侍從,上有疑心重重的母親,下有虎視眈眈的魏王,李旦這位薄命的皇子,面臨著一生中最為危險的一次災劫。而這時候一個人挺身而出,冒著生命危險挽救了皇嗣,讓武則天感到慚愧萬分。
這個人就是安金藏,他是唐代中亞的安國胡人,由于其父安菩歸附了唐朝,他被當作人質(zhì)留在唐朝,后來他成為負責宮廷祭祀樂舞太常寺的樂工。武則天稱帝后,李旦知道自己被母親疑心,所以就對母親說,自己要一心研究音樂,對政事不感興趣,于是安金藏等樂舞藝人由于職業(yè)的原因,才能在李旦左右侍奉。李旦對身邊人一直都不錯,所以安金藏對李旦也非常忠誠。當來俊臣刑訊逼供,太子身邊的宮女太監(jiān)一個個嚇得面無人色,只有安金藏毫不畏懼。為給太子洗脫罪名,安金藏說:"不相信我的話,我只有用剖心來證明太子沒有謀反。"說完,即拔出佩刀刺入自己的腹中,腸子流了一地,這個場面非??植?,即使酷吏來俊臣看了也是害怕。
來俊臣奉命到東宮審案,可以用刑,但卻不能出人命,在東宮審案竟然審出人命來,此事非同小可,所有的人都慌了手腳,一片混亂之中早有宮人飛報武則天。畢竟李旦是留在她身邊的最后一個兒子,武則天不能不掛心,一直都關(guān)注事件的進展,大驚之下立刻命令來俊臣停止審訊,將安金藏接進宮來,急招御醫(yī)診治,要求務(wù)必救回安金藏性命。御醫(yī)們七手八腳地將安金藏的五臟小心地納入腹胸之中,以清潔的桑皮線細細縫合傷口,敷上最好的療傷藥。畢竟年輕體健,安金藏昏迷整整一夜之后,竟慢慢地蘇醒過來。
得知安金藏的性命已然無礙,武則天很高興,親臨現(xiàn)場探望。安金藏的身體還很虛弱,但是還是勉力支撐著病體,反復陳述皇嗣的無辜,語言和神態(tài)質(zhì)樸而笨拙,一個外國人,在大唐無權(quán)無勢,也沒有利害關(guān)系,可是這個卑微的小人物卻挺身而出,敢于用生命來證明皇嗣的清白,這是什么樣的精神,這是什么樣的境界?對于從尸山血海里走過來人的武則天來說,樂工的一條性命自然無足輕重,但反映出來的卻是老百姓最真實的聲音,最單純的愛恨,與任何集團的立場無關(guān)。
看著安金藏仍然蒼白的臉,武則天感到慚愧萬分,“李旦是我的兒子,可是我這個做母親的,竟然也不了解他。”在這一刻,她仿佛已經(jīng)不是那個笑傲天下輕賤生死的鐵血君王,只是一個疲憊而悔恨的母親?!坝凶佣荒茏灾?,連累得你受苦,這都是我的過錯啊?!边@是武則天第一次當眾承認自己的錯誤。或者是草民不計生死讓她心有顧忌,或者是鮮血的沖擊激發(fā)了心底殘存的母愛,來俊臣審理皇嗣謀反一案就此擱置,李旦總算逃過一劫。
安金藏不顧惜自己的性命,挺身而出,一方面是因為他的良知,另一方面,也是他與李旦的緣分,兩個人都喜歡音樂,有共同的愛好,雖是君臣,卻也是知音。后來武則天還朝政于李唐,李唐皇族對安金藏感激萬分,李旦當皇帝的時候,封其為右驍衛(wèi)將軍,并于東西岳立碑表彰他的忠義,李旦的兒子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又賜爵安國公,蔭及子孫。安金藏死里逃生,全壽而終,也算得到福報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6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