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危在旦夕時秦朝的80萬大軍都去哪里了?為什么沒有回來挽救一下?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建立大秦帝國,數(shù)百年遺留下來的戰(zhàn)爭創(chuàng)傷尚未撫平,各國百姓還心懷故國,沒有對大秦心悅誠服的時候,他的目光便過早的投向邊遠的南北兩線,將國策由“清理疆內(nèi)”改為“外誅暴彊(強)”,針對南方百越以及北方匈奴,兩線作戰(zhàn),先后發(fā)動了兩場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
因為這兩場戰(zhàn)爭對大秦都至關重要,所以,秦始皇派出去的人馬,自然是精銳當中的精銳,總數(shù)大約80萬,80萬還比較籠統(tǒng),實際數(shù)字則只會多不會少。那么,這80萬人馬對大秦帝國有什么影響呢?
秦統(tǒng)一天下后,全國人口約600余萬戶,史學家統(tǒng)計人口,往往以“5”為基數(shù),算下來也就3000余萬人,大約如今一個半一線城市的人口,這些人放在一座城市顯然太多,但分布在廣袤的大秦帝國,肯定是非常地廣人稀的。
而且依據(jù)秦制,17歲以下,56歲以上人口不用服役;女子不用服役;殘疾人不用服役;擁有不更以上爵位的人不用服役。
圖1 秦疆域圖
不要以為秦朝有爵位的人不多,大方的秦始皇很喜歡全民賜爵,他當上始皇帝以后,先后進行過五次大規(guī)模移民,總計約14萬戶60余萬人,對這些移民,秦始皇的待遇是,每位升爵一級,免役10到12年。
僅此一斑,可窺全豹,再加上還要修陵墓、收繳天下兵器,夷平六國險關要塞,起建以咸陽為中心,輻射全國的公路網(wǎng)等等,如此七七八八折算下來,顯然又是一筆龐大的數(shù)字,可以服役的人口顯然就有點不夠用了。
在這種情況下,秦始皇還能抽出80萬精銳軍團,自然會導致中原各地郡縣少兵甚至無兵,結(jié)果呢,前209年,陳勝吳廣一起義,一群烏合之眾便迅速攻城掠地,很快打到函谷關,讓二世皇帝胡亥沒有辦法,只能臨時武裝起修建驪山陵墓的20萬囚徒,許以重利之后,就靠這些囚徒,讓大秦帝國又殘喘了幾年。
抽走80萬精銳軍團對秦國的影響就能有這么大,可問題是,秦朝危在旦夕甚至滅亡之后,這80萬精銳軍團到哪里去了,他們就沒想著幫秦國一把,或者替秦始皇報仇嗎?先從南線說起。
圖2 秦代的軍隊
一:南線
關于南線,有一個動人的傳說,說什么秦朝滅亡后,50萬南方精銳軍團是遵循秦始皇遺詔,為了鞏固南方,才沒有興兵南下為秦始皇報仇。如果真有這種詔令,秦始皇當然很了不起,然而遺憾的是,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對于南方百越,秦始皇經(jīng)營的還比較早,在統(tǒng)一的前一年,即前222年,就派大將屠雎率50萬人馬經(jīng)營。
百越大致在如今東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越南北部一帶,其時當?shù)剡€沒有國的概念,只是一個個的聚落以及部族,活動地點比較分散。正因為如此,所以,屠雎起初戰(zhàn)事進行的還比較順利,開疆拓土,用了八年左右的時間,先后在廣西、廣東、越南一部設置桂林、南海、象三個郡,下轄50余縣,總面積約70余萬平方公里。
三郡設置之后,為了鞏固對南方的統(tǒng)治,秦始皇由內(nèi)地遷徙大量百姓填充,具體數(shù)字或者三萬戶,或者五萬戶,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然而不管三萬還是五萬,他們固然能帶去中原地區(qū)先進的文化以及生產(chǎn)方式,但百越地區(qū)的老百姓很不習慣,不習慣怎么辦?無可避免的產(chǎn)生矛盾。
圖3 百越地圖
兩種文化的沖突,隨之而來的,自然是此起彼伏的叛亂,百越地區(qū)地域遼闊,以山地和叢林居多,人員又比較分散,所以,他們作戰(zhàn)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即根本不拿地盤當回事,利則呼嘯而來,敗則四散于草萊,潛藏在山川、叢林之中,讓人防不勝防。
山地叢林作戰(zhàn),現(xiàn)代軍事史上,都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兩千多年前的古代,屠雎自然沒有更好的辦法,前214年,屠雎在百越人的一次伏擊中兵敗被殺,統(tǒng)領的軍隊也全軍覆沒,雖然不至于50萬人全部完蛋,但秦軍蒙受巨大損失則是毋庸置疑的。
秦始皇沒有辦法,除緊急調(diào)任南海郡尉任囂率軍平叛之外,還為保障南線軍團后勤所需,征調(diào)30萬勞役,開鑿溝通湘江和漓江的靈渠。
就在這些人馬的共同努力之下,任囂廢除屠雎高射炮打蚊子似的做法,改主動出擊為積極防御,在五嶺,也就是廣西、湖南、江西一帶的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修建五座軍事要塞,采取以點制面的方式,勉強將百越地區(qū)穩(wěn)定下來。
圖4 趙佗,即南越武帝
由此可知,南線50萬精銳軍團千辛萬苦,屢經(jīng)反復才平定百越地區(qū),平定之后,兵力分散在五嶺三郡,處處受百越人的牽制,自顧尚且不暇,還哪有余力投入中原戰(zhàn)場,更何況,人是有野心的。
陳勝吳廣起義不久,任囂病重將死,臨死之際,將自己的得力下屬,南海郡龍川令趙佗叫過來,很鄭重的對他說:“秦朝就要完蛋,本來我準備緊守五嶺,閉關守地,待諸侯有變,然后爭奪天下,然而,很不幸的是,身體不允許,很快就要魂歸故里,那么,我走之后,百越怎么辦?只能交給你自立一國,也不辜負我們多少年的苦心了?!?/p>
他讓趙佗自立一國, 趙佗很聽話,將秦始皇留在南線的50萬精銳軍團變成自己開國的本錢,任囂死后,便自號南越武王,成南越國的開國君主,南越國歷五世,共九十三年,到漢武帝時,才被西漢所滅。
圖5 南越國建立初期疆域圖
二:北線
北線精銳軍團的去向跟南線截然相反,但造成的后果,是相當嚴重的。
北線自然是為了對付匈奴,而匈奴,歷來有南下劫掠中原的傳統(tǒng),為了永久的解決匈奴問題,前221年,也就是剛剛統(tǒng)一天下的那一年,秦始皇便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出征北方。
蒙恬以及他的蒙氏家族很了不起,祖父蒙驁為秦國攻占了七十五座城池,父親蒙武,和王翦一起,打敗楚國,殺死項燕,俘虜楚王,正因為祖父兩代如此了不起,所以,到了蒙恬這一代,自然也能順理成章的出仕、做官,出仕不久,即率軍攻打齊國,并大敗齊軍,為秦統(tǒng)一天下的最后一步,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秦統(tǒng)一之后,蒙恬已成秦始皇麾下重要的軍事將領,所以能夠帶大軍征討匈奴,功績依然非常了不起,在外征戰(zhàn)十年,所謂“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不但奪回水草肥美的河套地區(qū),還一竿子將頭曼單于趕到漠北,打的匈奴竄入北方荒漠,只敢找什么月氏人的麻煩,中原那是看都不敢看一眼,夢里見見都能給嚇醒了,蒙恬的30萬北方精銳軍團就能有這么厲害。
圖6 蒙恬(約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
其后呢,為了鞏固戰(zhàn)果,他們臨河筑塞、修長城、開直道,正備將北方打造的如鐵桶一般牢固的時候,出事了。
前210年,秦始皇歸天,趙高、李斯因擔心蒙恬奪權(quán),設計將之害死,蒙恬死后,北線30萬精銳軍團成無人統(tǒng)領的香餑餑,誰都敢插一手。
前209年,中原各地起兵反秦,秦應對的非常吃力,無奈之下,胡亥、趙高等調(diào)王離、蘇角率北方軍團南下,配合章邯作戰(zhàn)。
結(jié)果,無敵的北方軍團遇到了更加無敵的項羽,巨鹿之戰(zhàn)中全軍覆沒,王離、蘇角等也兵敗被殺,造成的后果是:北線軍團南下,北方防御空虛,致使:“匈奴得寬,復稍渡河南(黃河以南),與中原界于故塞?!?/p>
圖7 巨鹿之戰(zhàn)形勢圖
匈奴乘勢打了過來,讓蒙恬十年辛苦毀于一旦,歷史上,因內(nèi)斗而招致外侮的例子還少嗎?直到一百余年之后,匈奴才被漢武帝徹底趕走,但這一百余年,又給中原百姓帶來多少麻煩啊。
秦朝滅亡后,留在南北兩線的80萬精銳軍團,結(jié)局就是如此,南線自立一國,將南方治理的越來越有規(guī)模;北線呢,為秦朝殉葬,導致匈奴乘勢崛起,到底孰是孰非,就只能見仁見智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6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