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太平軍北伐的讀者
1851年,隨著拜上帝教徒在金田發(fā)動了起義,太平天國運動正式爆發(fā)
建立政權(quán)后,太平天國的軍事策略有三
,一是西征,打下長江中游的安慶,九江1853年5月
按理說以兩萬人的隊伍要從安徽打到京畿重地實在是天方夜譚
太平軍機動靈活,即使受些阻礙也能成功脫困
此時京城一片雞飛狗跳,咸豐緊急調(diào)兵增援
,清軍扒開運河大壩,利用洪水擋住了太平軍攻勢,也把戰(zhàn)爭拖到了冬天。這樣局勢就很不利了
,太平軍多南方人,受不了北地嚴(yán)寒,加之此時各路清軍十余萬人陸續(xù)抵達,太平軍困守靜海,到了1854年,力漸不支,只能南下突圍。可由于太平軍前期目標(biāo)僅僅盯著北京一地
,根本沒有占領(lǐng)州府,所以后撤非常艱難,而北伐的援軍也被清軍擋在山東,再無法前進,這使得北伐軍殘軍只能孤軍奮戰(zhàn)。1855年3月,各路后撤的太平軍陸續(xù)被清軍消滅,北伐大軍全軍覆沒。太平天國運動自興起后
1861年
,李鴻章在太平軍攻勢猛烈,即將進攻上海時,奉命組建淮軍,以支撐起上海的防御。這支部隊在清政府和洋人的支持下,很快成軍,不久后發(fā)展為一支近十萬人的龐大部隊,成為太平軍的勁敵。次年,李鴻章率兵進攻太平天國重鎮(zhèn)蘇州,并在1863年七月蕩平了蘇州外圍各城,兵臨蘇州城下。蘇州本來由李秀成坐鎮(zhèn)
,卻被洪秀全強令召回救援天京,當(dāng)時城中的統(tǒng)帥是慕王譚紹光。譚紹光驍勇善戰(zhàn),忠心耿耿,是李秀成手下的第一猛將。本來李秀成離開蘇州時,意識到了部下郜永寬等人已經(jīng)有所動搖,想要放棄蘇州的,但是譚紹光堅決不同意,決定與蘇州共存亡。
包圍蘇州后
,李鴻章心情大好,調(diào)兵遣將,力爭早日啃下眼前的這一塊硬骨頭,此時“洋槍隊”隊長戈登傳來的一個消息更是讓他大為高興。正如李秀成所料,郜永寬和汪安鈞等幾員蘇州城中的太平軍猛將,早就有了投靠清軍的心思,此事正好被戈登探知,于是告訴了李鴻章李鴻章當(dāng)即派出太平軍降將程學(xué)啟與郜永寬幾人聯(lián)絡(luò)
殺死了譚紹光,郜永寬帶頭血洗了蘇州城內(nèi)忠于譚紹光的人
,帶著2萬人開城投降,他們想的是馬上就有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得意非凡。而此時的李鴻章,心中卻已經(jīng)盤算了一個毒計。迎接郜永寬八人和兩萬降卒的,不是錦衣玉食,而是刀斧加身。早在幾個月前
,李鴻章的弟弟李鶴章在進攻太倉時,中了城中太平軍的詐降計,差點小命不保。這讓李鴻章顧慮重重,于是有了一個瘋狂的決定:殺降。第二天,李鴻章裝作對郜永寬等將領(lǐng)的歸順大喜過望,設(shè)宴款待,酒過三巡后摔杯為號,郜永寬等八個將領(lǐng)當(dāng)即身首異處。幾人死后,李鴻章還不放心,下令將兩萬多降兵也全部處死。
這就是太平天國末期的“蘇州殺降”慘案,此事過后,太平天國失去了一道屏障
看似兇猛的攻勢,實則只要避其鋒芒
洪秀全領(lǐng)導(dǎo)的太平天國革命席卷了大半個中國
這樣的軍隊是很猛的,剛開始一直都打到了山東
而太平天國的軍隊也沒有能按時到北方來支援先進入北方的軍隊 1851年開始的太平天國運動
韋俊
程學(xué)啟,安徽桐城人
李昭壽
經(jīng)過天京事變
后來李昭壽為了表功大肆出賣舊友,1860年
馬融和
丁汝昌
1882年朝鮮兵變,日本政府借機出兵朝鮮
1893年日本海軍突然向北洋艦隊發(fā)動襲擊
為孤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8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很多太平軍開始向清軍倒戈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