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長孫無忌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長孫無忌生于隋唐時期,因其妹妹嫁于李世民為妻,而他不僅成為李世民的親戚,還因為欣賞李世民的才干而追隨于他,一直效忠于李世民??梢哉f李世民能最終當上皇帝,這其中少不了長孫無忌的出謀劃策。
唐朝還未統(tǒng)一前,李世民就因功勛卓越,威脅到太子李建成,以至于遭到太子兄長處處排擠,長孫無忌多次進言李世民要及早做出打算,不然最后很有可能會被兄長李建成除去,而當時的李世民,一心只為天下百姓早點擺脫苦難的局面,并沒有想到要從太子兄長手中奪取這天下之位,可李建成偏以小人之人度君子之腹。單方面覺得留著李世民,便是威脅他儲位的最大禍患。
為了能一舉將李世民致于死地,李建成便聯(lián)合弟弟齊王于玄武門伏擊李世民等人。那知兩方實力懸殊,畢竟 李世民能屢立戰(zhàn)功,少不了追隨他的那些能人異士,再加上長孫無忌等人的沉著反擊,李世民最終占了上風,將兄長太子與弟弟齊王擊斃于此。
不久高宗李淵封了李世民為儲君人選 ,長孫無忌為太子侍中輔佐李世民。而后來李世民當皇帝后,不僅封了他的妹妹為皇后,更是委以大將軍之職于他。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太宗李世民更是不斷晉升長孫無忌的職位,視其為開國功臣第一人,若不是長孫無忌怕恩寵過盛,遭人猜忌,一再向太宗請辭相位,怕是官職早就一高再高了。
從太宗李世民接二連三的對長孫無忌委以高官重任,就可以看出太宗皇帝極其信任他。以至于后來太宗皇帝的兒子李承乾被廢后,都要問問長孫無忌的意見。畢竟他于太宗皇帝來說不僅是自己忠實的臣子,更是太子、魏王以及晉王的親舅舅,他也想聽聽作為舅舅的他會是怎樣的看法。
在太子承乾被廢后,李世民最忠意的儲君人選是嫡子李泰,因為李治雖也是他與皇后之子,但李治性格太懦弱,難成大事。而這時作為 司徒的長孫無忌卻一致堅持立李治為儲君,正是因為舅舅的擁護,李治身邊相繼出現(xiàn)了一些擁護之臣。相傳這些擁護之臣,之所以為出現(xiàn)在李治身邊,全都是長孫無忌所為。
就在李世民決定冊立魏王李泰時,那些擁護李治的臣子一一列舉魏王謀反之舉,甚至言明,若是魏王繼位后,首先要做的便是將威脅他皇位的兄弟手足全部殺害,聽到這里,李世民不得不重新斟酌了一番,為了保住三個嫡子的性命,李世民最終選了晉王為太子。
在這次諸子爭位之中,長孫無忌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同是親外甥,為何長孫無忌要助李治,卻不幫李泰?原因就是李泰自有一班人馬為他出謀劃策,他自恃聰明,為了奪取儲君之位,也已密謀多時,身邊自是少不了大批追隨之士,若是李泰最后得勢,真的成了太子,乃至當了皇帝,那么李泰重用的一定是當年助他奪位成功的這些人,而長孫無忌一定會受到排擠。
因此站在長孫無忌的角度,他定不可能讓李泰得逞。所以他選擇了沒有參與儲位之爭,又比較好控制的李治。也因此他竭盡全力的在太宗面前支持李治,而最終他成功了。
李泰沒有機會當太子的,長孫無忌開始站在李承乾身邊,可是看他扶不起來,已經(jīng)和李泰走的比較近了,畢竟他們倆都是長孫無忌的外甥,李泰生性狠毒,兩面三刀,不及李恪對手下的仁義,能對自己的父親說出如果不信自己就親手殺掉兒子這么狠毒的話,顯得沒有人性從而讓太宗對其失去信心。
我認為如果他收斂鋒芒,只做事,才有機會做太子,如果岑文本真心幫他,他那么聽岑的話,也很有勝算的
解析:
中國古代皇位繼承一直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即從周朝繼承來的 嫡長制
嫡:原配夫人的子嗣。
長:年齡較大的子嗣。
唐太宗李世民有14子,只有3個為原配夫人長孫皇后所生,
即: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
長子李承乾被立為太子后,整日不學無術(shù)、結(jié)黨營私,甚至做出了謀反的事情,所以失去了繼承權(quán)。
四子李泰心機很深,在長子倒臺后,對李治進行或明或暗的威脅,最終也被排除在外。
九子李治,為人軟弱,時任宰相的長孫無忌認為如果李治繼承皇位的話,便于自己控制,可以對朝政全面掌控。
所以,長孫無忌會支持李治,這有利于保障自身權(quán)力。
事實證明,李治是一個比較平庸的人??梢哉f,正是因為他的平庸,才造就了武則天,讓武則天得以做大,篡奪李唐的江山,建立武周江山。
那么,既然唐高宗李治是一個非常平庸的人,而他的父親李世民又以能夠識人著稱,很多著名的文臣武將,都是因為李世民的賞識,能夠青史留名??蔀槭裁蠢钍烂褚呀絺鹘o李治這樣一個平庸的人呢?
為了培養(yǎng)李承乾,李世民可以說是煞費苦心,為他找了十幾位老師,而這些老師基本上都是正直的人,所以,如果李承乾犯了任何錯誤,他們都不會留情。李承乾受到了很多批評,開始反抗。后來,當李承乾養(yǎng)男寵的事情被暴露后,李世民對他很失望。這時,魏王李泰開始向王位伸出他的爪子。
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個兒子,他的母親是長孫皇后。因為他是諸侯中最有天賦的,所以李世民也最寵愛他。許多大臣聽說李世民太喜歡魏王了,寫了好幾封信來勸誡他,但李世民并不這樣認為,李世民放棄太子李承乾后,李泰看到了希望,試圖讓李世民把他變成太子。
李世民兒子雖多,但嫡子只有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人,李治與李承乾一樣,都是李泰的主要競爭對手,李承乾倒后,李治也就成為唯一靠前的競爭對手。李泰要順手除掉李治是可以的理解的。
然而,李泰只是在李治面前放狠話,卻沒有以其他任何方式攻擊李治,這實在不是宮廷斗爭的樣子。宮廷斗爭中,放狠話,打草驚蛇是最愚蠢的事情,靜心準備,一招殺敵才是主要方式。
在李世民傳位名單中,是根本就沒有李治這個人的。他選的一直是他的長子李承乾,他最喜愛的也一直是第四子李泰。但是李承乾和李泰斗來斗去,最終,李世民為了避免他死以后,這兩兄弟互相殘殺。因此決定,誰也不傳位。既然誰也不傳位,因此李治就漁翁得利了。
當然了,李世民還有其他的孩子,但是作為嫡子,也就是長孫皇后的兒子,李治是唯一的一個。在嫡庶關系比較強烈的古代,選擇嫡子都是君王們最重要的考量,所以李治也就成為了不二人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28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