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漢到明朝,中國憑為什么一直強大領先世界?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盡管近代中國有過百年屈辱,如今中國人的國際地位還不高,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有著輝煌的過去,從秦朝到明朝,中國一直領先世界、一直保持強大,那么憑啥呢?最廣為人知的理由是大一統(tǒng)和制度優(yōu)勢,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原因?筆者認為,至少還有五個深層原因,可惜鮮為人知!
中國史官制度,有詳細連貫的歷史記載,讓中國不會迷失在歷史中。
造字的倉頡,就是黃帝的史官。從文獻資料上看,至少從黃帝開始,中國人就有了史官,記錄了歷史上治國得失,讓后人避免犯錯。唐太宗有過一句名言,即“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讀史使人明智。司馬光寫了一本《資治通鑒》,就是為后人治國借鑒之用。
舉一個例子,同樣是外族統(tǒng)治漢人,為何元朝不到100年,清朝能夠268年?其實,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點是清朝借鑒了歷史上異族入主中原的錯誤教訓,而沒有迷失在歷史中。
反觀草原帝國、女真,甚至西方世界,當中國人可以通過歷史了解上古時,這些地區(qū)只能依賴考古。尤其是草原帝國等,沒有歷史記載,很容易迷失自己,興盛了就紙醉金迷,衰弱了就被人吞并,很難長久興盛。
中國民本傳統(tǒng)歷史悠久,至少在春秋時期,已經成了普遍共識。
周朝時期,中國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思想,將“民”看出國之基石,將人心向背看成勝負手。管子提出“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其他孔子、墨子、孟子等人,都有強烈的民本思想,把民生解決的好壞,看作是決定國家命運的大事情。
翻開中國歷史,雖然“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古代不少政治家還是心懷民生的,比如宋朝出現(xiàn)的養(yǎng)老院等機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相反,西方世界直到近代才有這一思想,甚至有些國家至今還沒有。
這一點極為重要,在解決民生問題中,社會才會不斷進步發(fā)展。比如,漢朝時鼓勵新農具的改進,一旦有了新農具,國家就會大力推廣,最終增強的是國家力量。
中國人定勝天傳統(tǒng)思想,不靠天不靠神,而是靠自己的自力更生。
翻開中外的神話傳說,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巨大的差別,中國神話講述的是抗爭精神,西方是神安排人間一切。最典型的是,面對大洪水的時候,中國是大禹治水,根本不靠神仙,而是與大自然抗爭,西方世界是神指導下建造諾亞方舟,聽神的話,才能生存下來。
在這種神話傳說影響下,中國神權一直不能高于王權,相反國外普遍是神權高于王權。歐洲的教皇,伊斯蘭的哈里發(fā)等,都可以廢立世俗王權,中國卻是王權冊封神仙。
因此,神話傳說帶來的抗爭精神,讓中國人不畏艱險,即便面臨苦難,也能挺過去。而且,王權高于神權,也讓神權無法干擾社會發(fā)展。然而,歐洲、伊斯蘭等卻做不到這一點,只能按照神喻行事,自然容易消耗國力、消磨意志,對社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中國選官制度,很早就打破血統(tǒng)論,可以選賢任能治理國家。
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典型的破除血統(tǒng)論。其實,在紂王時期,甲骨文中就不時出現(xiàn)“小臣”(奴隸或地位低下之人),當時就開始唯才是舉了。當然,周武王將此作為紂王罪狀之一,但春秋戰(zhàn)國亂世中,血統(tǒng)論已經慢慢破除。
真正打破血統(tǒng)論的是科舉制度,讓無數(shù)寒門子弟有機會上升,也就是社會階層徹底不再固化。所以,古代很多寒門出身之人,通過科舉甚至能夠成為帝國宰相。
然而,歐洲古代卻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社會階層嚴重固化,賤民即便經過努力,可能一輩子最高成就也只能是騎士,永遠不會成為帝國宰相。顯然,與中國相比,這種社會缺乏活力,自然很難一直強大下去。
另外,科舉制的出現(xiàn),也讓中國人普遍重視讀書、重視學問,宋朝識字率就非常高,這又增強了古代中國的實力。
相比歐洲社會,中國古代百姓更為自由,社會自由度更高。
這一點可能顛覆大家想象,但對比歐洲來看,中國古代社會自由度的確要高得多,比如這三點:一是盡管中國古人出門要帶“路引”,但西方卻普遍是農奴,更沒權外出;二是中國是小農社會,但歐洲是農奴社會;三是中國百姓只要應付王權,但西方卻要面對王權和神權;四是西方神權高于王權,對百姓日常生活有嚴格要求,還有宗教裁判所和宗教稅之類,中國卻絲毫沒有。
其實,從中國歷史上的宋朝和明末來看,社會可謂極度自由。比如宋朝沒有宵禁,出現(xiàn)世界上最早的不夜城,百姓行動自由的很;晚明因為皇帝不太管事,所以百姓也很自由。
社會自由,代表著國家的活力,創(chuàng)造力、科技發(fā)展、社會進步等,都需要一個相對自由的土壤。
當然,除此之外,可能還有一些原因,比如中國人勤勞奮發(fā)的傳統(tǒng),自強不息的精神,5000年文明帶來的自信等等。
總得來說,從秦朝到明朝,中國一直強大、一直領先全球,不是簡單的大一統(tǒng),而是有多種原因。這些原因,都是幾千年中華文明的結晶。正因中華文明優(yōu)良傳統(tǒng)還在,所以遭遇百年屈辱之后,中國又很快站在了世界頂端。相反,世界上資源比中國多、條件比中國好的國家,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為什么這些國家至今不能強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1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審食其是怎么從男仆走到宰相那個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