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季布是誰?為何會有“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之說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我國有句成語,叫做“一諾千金”,常用來比喻說話算數(shù),為人極有信用,也可稱作“千金一諾”。這句成語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季布欒布列傳》中的“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一句。
那么,季布是誰呢?怎么能有如此之高的信譽呢?其實,這里面是有一個人為了和季布套近乎而故意夸獎季布的故事。
季布,秦末漢初楚地人,他性情耿直,為人行俠仗義,只要是他答應(yīng)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會努力辦到。
早年在楚漢相爭的時候,季布是西楚霸王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為項羽出謀劃策,而讓劉邦吃了多次苦頭。
后來,劉邦擊敗項羽,建立了漢王朝,當(dāng)上了皇帝,劉邦為解以前受過的氣,便出千金懸賞捉拿季布,并下令誰敢窩藏季布就要要滅三族。
由于季布一直是個講誠信的人,所以有很多人暗中保護(hù)他。后來,季布求人把他賣給一個大戶人家朱家當(dāng)傭人。朱家知道他是季布后,不僅沒去報官領(lǐng)賞金,而是為他的事情,還特意去找了一個老朋友——汝陰侯夏侯嬰。
朱家見到夏侯嬰后,隨便地聊起話題,慢慢地就談到了季布的事情,并說當(dāng)初季布受項羽差遣,是各為其主的事。如今項羽已亡,他以前的臣下難道全都要殺死嗎?
夏侯嬰知道朱家這是在為季布開脫,他便答應(yīng)去找劉邦說清,并最終勸說劉邦取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
季布通緝令取消后,可以正常地在社會上出頭露面了。不久,有一位叫曹丘先生的楚地老鄉(xiāng)前來拜訪季布。這位曹丘是一位非常喜歡結(jié)交有權(quán)勢的人,并在與權(quán)勢人物交往的過程中獲得財物。
季布對這樣的人一向反感,一見面后,就不給好臉色,并數(shù)落說:“我落難時,你跑到哪里去了?現(xiàn)在我恢復(fù)自由身了,你才來找我?”
而這個曹丘臉皮很厚,不管季布怎么說,怎么給臉色,又是打躬又是作揖,只是拼命地和季布套近乎。
最后,曹丘一看季布死活不吃他這一套,拍什么馬屁也沒用。于是,他使出最后一招:“我在咱們家鄉(xiāng)聽說了一件跟你有關(guān)的事情,現(xiàn)在都在傳一句民謠?!?/p>
季布一聽,不由自主地追問:“家鄉(xiāng)有什么話跟我有關(guān)啊?”
曹丘回答說:“大家都在說: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您是楚地人,我也是楚地人,我在楚地給您這樣宣揚您的誠信,您為什么還這樣對待我呢?”
季布聽了,果然很高興:原來我一直以來這么講誠信,都已經(jīng)值這么多黃金了!他當(dāng)下把這個本來非常討厭的人當(dāng)做貴賓來隆重招待,留在家中住了幾個月,當(dāng)曹丘離開的時候,季布還送了一大筆錢。
后來,這個故事就廣泛地流傳下來,并由此誕生了“一諾千金”這個成語,來作為人們講誠信、講信譽的象征和典故。
西漢初年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為人正直,樂于助人,特別是非常講信義。只要是他答應(yīng)過的事,無論有多么困難,他一定要想方設(shè)法辦到,所以在當(dāng)時名聲很好。
季布曾經(jīng)是項羽的部將,他很會打仗,幾次把劉邦打敗,弄得劉邦很狼狽。后來項羽被圍自殺,劉邦奪取天下,當(dāng)上了皇帝。劉邦每想起敗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氣。怒憤之下,劉邦下令緝拿季布。
幸好有個姓周的人得到了這個消息,秘密地將季布送到魯?shù)匾粦粜罩斓娜思?。朱家是關(guān)東一霸,素以“仁俠”聞名。此人很欣賞季布的俠義行為,盡力將季布保護(hù)起來。不僅如此,還專程到洛陽去找汝陰侯夏侯嬰,請他解救季布。
夏侯嬰從小與劉邦很要好,后來跟劉邦起兵,轉(zhuǎn)戰(zhàn)各地,為劉邦建立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很同情季布的不幸處境,在劉邦面前為季布說情,終于使劉邦赦免了季布,還封他為郎中,不久又任命他為河?xùn)|太守。
當(dāng)時,楚地有個名叫曹丘生的人,能言善辯,專愛結(jié)交權(quán)貴。季布和這個人是同鄉(xiāng),很瞧不起他,并在一些朋友面前表示過厭惡之意,偏偏曹丘生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一心想巴結(jié)他,特地請求皇親國戚竇長君寫一封信給季布,介紹自己和季布認(rèn)識。竇長君早就知道季布對他印象不好,勸他不要去見季布,免得惹出是非來,但曹丘生堅持要竇長君介紹。竇長君無奈,只好勉強寫了一封推薦信,派人送到季布那里。
季布讀了信后,很不高興,準(zhǔn)備等曹丘生來時,當(dāng)面教訓(xùn)教訓(xùn)他。過了幾天,曹丘生果然登門拜訪。季布一見曹丘生,就顯露厭惡之情。曹丘生對此毫不在乎,先恭恭敬敬地向季布施禮,然后慢條斯理地說:“我們楚地有句俗語,叫做‘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您是怎樣得到這么高的聲譽的呢?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處宣揚您的好名聲,這難道不好嗎?您又何必不愿見我呢?”
季布覺得曹丘生說得很有道理,頓時不再討厭他,并熱情款待他,留他在府里住了幾個月。曹丘生臨走時,還送他許多禮物。曹丘生確實也照自己說過的那樣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揚季布如何禮賢下士,如何仗義疏財。這樣,季布的名聲越來越大。后人用“一諾千金”形容一個人很講信用,說話算數(shù)。
孔子說:“人無信不立?!边@條箴言流傳千古。這說明,我們的祖先有重視信用的傳統(tǒng)。清代顧炎武曾賦詩言志:“生來一諾比黃金,哪肯風(fēng)塵負(fù)此心?!北磉_(dá)了自己堅守信用的處世態(tài)度和內(nèi)在品格。不僅在中國,在世界各地,守信,同樣是人們?nèi)粘=煌男艞l。在越來越開放的今天,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信用,簡直寸步難行,甚至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此,我們不能不重視信用、講求信用,在信用的天平上擱上重重的砝碼。
1、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yīng)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shè)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于是楚地流行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
2、楚地有個叫曹丘的先生,專愛結(jié)交有權(quán)勢的官員,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 與竇長君略有交情。季布曾寫信勸竇長君說:“我聽說曹丘先生不是品德高尚的人,您不要和他往。” 曹丘先生為了結(jié)識季布,請竇長君寫封信舉薦他去拜見季布,竇長君說:“季將軍不喜歡您,您不要去。”曹丘還是堅持起程去準(zhǔn)備拜見季布。
3、曹丘把竇長君的介紹信送給季布,季布對曹丘不冷不熱,曹丘一進(jìn)廳堂,就對季布作了個揖吹捧說道:“楚人有句諺語說:‘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諾言?!趺茨茉诹?、楚一帶獲得這樣的聲譽呢?再說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如果到處宣揚你的美名,您的好名聲天下人都知道,難道我對您不重要嗎?為什么不愿見我呢!”
4、季布聽了非常高興,當(dāng)曹丘貴客招待,留他住了幾個月,把他作為最尊貴的客人,送他豐厚的禮物。曹丘又繼續(xù)替季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1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