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韰我暮喌墓适拢信d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呂夷簡是北宋仁宗朝的名相,為相十三年,深為仁宗趙禎倚重。呂夷簡在晚年患風眩病,仁宗甚至剪下自己的胡須為呂夷簡療疾,祝呂夷簡早日康復。呂夷簡在慶歷三年(1043年)病逝后,仁宗贊嘆其“憂國忘身”,對呂夷簡評價甚高。
但仁宗在1033年親政后,曾一度將這位“憂國忘身”的呂宰相外放,這又是為何呢?
仁宗的父親真宗在1022年駕崩時,仁宗趙禎即位。由于仁宗當時年僅13歲,由劉娥太后垂簾聽政。呂夷簡就是在此時就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一職的。
但是劉太后比較戀棧,在仁宗年長后,還遲遲不想還政于仁宗。直到1033年劉太后病逝后,年過20歲的仁宗始得親政。
被劉太后壓制多年的仁宗親政后,自然得親政新氣象,敲打一下劉太后的舊臣,除舊布新,該調離的調離,該上調的上調。這個任務就交給了當時的宰相呂夷簡,仁宗命他起草一份新的官員任免名單。
于是,劉太后主政時期重用的一些心腹大臣被調整了崗位,調離了朝廷,外放到地方任職。
劉娥太后當年入宮成為真宗的妃子后,她的前夫銀匠龔美搖身一變,成為劉娥的哥哥,喚作劉美。
朝臣錢惟演為了巴結劉娥,就把妹妹嫁給了劉美,因而成為劉娥的姻親,歷任工部尚書、兵部尚書、樞密使、同平章事出判許州等職。
仁宗親政后,錢惟演被外放到洛陽,擔任西京留守。
而當年真宗即位前為襄王時,因父親太宗趙光義反對他與劉娥往來,他便把劉娥藏在指揮使張耆家中。
劉娥垂簾后,張耆就任樞密使、侍中等職,并封鄧國公。
劉娥病逝后,張耆便被出判許州。
而劉太后主政時期的參知政事陳堯佐、晏殊、樞密副使夏竦、右諫議大夫范雍及吏部侍郎趙稹等人紛紛遭到外放。
令呂夷簡始料不及的是,他在按照仁宗的意圖精心安置這些劉后的舊臣后,他自己竟被仁宗罷相,外放到澶州任地方官。
呂夷簡是北宋太宗、真宗兩朝的名相呂蒙正的侄子。他才識卓優(yōu),呂蒙正就曾向真宗稱呂夷簡是良相之才。
真宗朝,呂夷簡升任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
1022年,年幼的仁宗即位,劉太后臨朝垂簾,呂夷簡升任相位輔政。
呂夷簡在劉太后主政期間,遇事抓大放小。在小事上讓步于劉太后,但在涉及原則問題上,則寸步不讓,對劉太后的獨斷專行進行約束。
在將真宗皇帝的神主(供奉祖先或死者用的小木牌)安放于太廟的大典上,劉太后堅持要把真宗生前的全部用品供奉于太廟,并要求將真宗的神位用銀罩覆蓋,否則是為對真宗的不敬。
而呂夷簡則稱,盡心輔佐幼主,反對鋪張和浪費,才是對真宗皇帝最大的敬意。劉太后這才打消了大操大辦的念頭。
真宗次子周王趙祐夭折后,真宗曾領養(yǎng)商王趙元份的第三子趙允讓于宮中。
由于劉太后無子,對趙允讓非常喜歡。在仁宗趙禎出生后,劉太后還是不讓趙允讓出宮。
呂夷簡唯恐劉太后對皇儲的人選三心二意,節(jié)外生枝,所以力勸劉太后送趙允讓出宮。最終,劉太后無奈,只得把趙允讓送回王府。
仁宗親政伊始,呂夷簡即向仁宗進諫,上言八條建議,規(guī)勸年輕的皇帝勤政節(jié)儉、澄清吏治、與民生息,為仁宗所贊賞。
正當呂夷簡意氣風發(fā),準備與年輕的皇帝挽起袖子加油干的時候,為何卻畫風突變,被解除了相位了呢?
后來,呂夷簡通過入內副都知閻文應,終于打聽到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仁宗退朝后與郭皇后閑聊起敲打劉太后舊臣一事。郭皇后聽罷隨口一句,難道呂夷簡就沒有依附太后嗎?只不過他長袖善舞,能隨機應變罷了。
仁宗一聽,皇后所言也是極有道理的,劉太后也是非常倚重呂夷簡的。于是就決定將呂宰相外放到澶州去了。
如此一來,呂夷簡和郭皇后就結下了梁子。
呂夷簡畢竟是人才難得,在外放澶州后不久就官復原職,重返了朝廷。
這時的郭皇后卻因為仁宗寵幸尚美人,與尚美人大打出手。郭后因不慎,掄了仁宗一掌,令仁宗大為光火。
而與郭后有私怨的呂夷簡乘機落井下石,認為應該廢黜郭后的皇后之位。
而反對廢后的孔道輔、范仲淹等人,在呂夷簡的操作下,紛紛遭到貶謫。
就這樣,郭后因觸怒仁宗,又被呂夷簡火上澆油,皇后之位最終被廢。
呂夷簡為相十三年,任用范仲淹用兵西夏,緩和與遼關系,還是比較有作為的。他為人雖然不太寬容,支持郭后廢后,打壓范仲淹等人,但總體而言,還是一位政績突出的名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劉琰是什么人他在蜀漢是什么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