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和碩特汗國是怎么崛起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明朝中葉,帶領瓦剌部基本統(tǒng)一蒙古高原的也先在內亂中被殺死之后,曾強盛一時的林木中百姓的后裔就開始沒落起來,他們不斷西遷,最終遷至如今的新疆及中亞一帶。但即便如此,瓦剌部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在與漠北蒙古的戰(zhàn)爭之中,甚至連其首領都多次被俘虜乃至殺死。
明朝時期的韃靼和瓦剌
當時間走到明末清初時,被改稱為衛(wèi)拉特蒙古的瓦剌部一共分為四大部,分別為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土爾扈特部、杜爾伯特部。其中,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由于做事公平,本部實力強大,同時善于調解各不矛盾,被尊為了衛(wèi)拉特大汗。
但是,此時衛(wèi)拉特蒙古的形勢極為不容樂觀,東邊是與衛(wèi)拉特諸部持續(xù)數十年戰(zhàn)爭的漠北蒙古,同時,漠北蒙古還占有巨大優(yōu)勢,一直壓著衛(wèi)拉特諸部打;西邊則是不斷東擴的沙俄,同時還面臨面臨著中亞哈薩克部的威脅。
明末清初之際衛(wèi)拉特周圍形勢
處于三強之間的衛(wèi)拉特蒙古不但資源匱乏,牧地緊張,衛(wèi)拉特諸部彼此之間的矛盾也十分復雜,在這種內憂外患之局之下,衛(wèi)拉特各部開始自謀生路。土爾扈特部在首領和鄂爾勒克的率領下西遷到了今天的歐洲伏爾加河流域,離開了衛(wèi)拉特故地這片是非之地。而衛(wèi)拉特四部最強的和碩特部,在首領固始汗的率領下,開始將目光轉向了青藏高原。
從明朝中葉開始,藏傳佛教開始在蒙古高原廣泛傳播,尤其當俺答汗接受藏傳佛教之后,蒙古諸部信仰藏傳佛教的人愈發(fā)增多。而蒙古部族信奉最多的是藏傳佛教的格魯派,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黃教。
藏傳佛教格魯派
公元17世紀30年代,青藏高原上的黃教受到了同屬藏傳佛教,卻是不同派別的嘎瑪嘎舉派的巨大壓力,他們開始轉而向信奉黃教的衛(wèi)拉特諸部求助。游牧于天山南麓的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決定接受格魯派的請求,率兵馳援。
公元1636年秋,在化裝成朝圣香客進行對藏地進行實地考察,充分了解青藏地區(qū)各派勢力之后,固始汗開始率領騎兵南下,遠征青海。不過,雖然早有意動,但是,馳援格魯派并非和碩特部一家的行動,而是衛(wèi)拉特諸部共同的決定。因為,固始汗率領的軍隊組成,不但有本部合作的人馬,同時也有準噶爾部和土爾扈特部的人。
固始汗雕像
1637年初,固始汗率領大軍到達青海,開始了對是青海地區(qū)的喀爾喀蒙古的戰(zhàn)爭。
在清初之際,先后將新疆和青藏高原納入統(tǒng)治范圍的明朝,自中期開始大量收縮,雖然名義上還對青藏高原具有統(tǒng)治權力,但實際上早在正德年間開始,青海地區(qū)就被蒙古部占據,土默特、鄂爾多斯、喀爾喀等部相繼占據了青海。
而固始汗大軍所面臨的對手,就是喀爾喀蒙古貴族綽克圖臺吉。在對綽克圖臺吉的戰(zhàn)爭中,固始汗徹底擊敗了綽克圖臺吉率領的3萬大軍,綽克圖本人也被俘虜,固始汗因此占據了青海地區(qū)。占據青海之后固始汗發(fā)現,水草豐美,地廣人稀的青藏高原,并沒有一支強大的力量占據,因此,固始汗產生了留在青海地區(qū)的想法。
中國境內青藏高原
但是,固始汗率領的衛(wèi)拉特聯軍并不只有他的本部和碩特部,因此,為了讓衛(wèi)拉特諸部贊同和碩特部遷移青海的計劃,他給同樣參與遠征的準噶爾部巴圖爾琿臺吉贈送了豐盛的禮物作為酬勞,同時又將女兒嫁給了他。
當然,為了獨占衛(wèi)拉特聯軍的戰(zhàn)果,和碩特部也付出了“離開故地,不再返回原屬于和碩特部牧地”的代價。最終,獲得足夠補償的巴圖爾琿臺吉率領本部及其他盟友返回了天山北麓。從此,和碩特部開始獨占青海地區(qū)。
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占據了青海,固始汗的開局可以算十分順利,不過,青海只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此時西藏地區(qū),才是青藏高原的統(tǒng)治中心。
固始汗
為人謹慎,注重謀定而后動的固始汗,在1638年,再次以香客的身份到達拉薩,并在大昭寺會見了五世達賴喇嘛,他被五世達賴授予了“丹津崔吉札勒布”,也就是護教法王的意思。這個稱號也可以視為固始汗與黃教首領的正式合謀。
固始汗帶領和碩特部占據青海之后,毫不意外的受到了青藏高原其他宗教派別的反對,他們也多次合謀擊敗和碩特部。不過,在黃教的支持之下,固始汗先是擊敗了苯教首領白利土司,后又率領大軍逼近衛(wèi)藏,于1642年徹底擊敗藏巴汗,并占據了后藏首府日喀則,藏巴汗本人也被固始汗生擒。
和碩特汗國
從此,內部分裂近三個世紀的青藏高原,終于在固始汗的武力征服下再次完成了統(tǒng)一。征服青藏高原后,固始汗建立了以他為首的新的統(tǒng)一政權——和碩特汗國,和碩特汗國也被稱為和碩特汗廷。
由于青藏高原全民信仰藏傳佛教的特殊情況,因此,固始汗所建立的和碩特汗國,實際上是衛(wèi)拉特蒙古、藏傳佛教僧侶貴族及當地土司貴族相結合的產物。最先邀請衛(wèi)拉特諸部入藏,并在和碩特部統(tǒng)一青藏高原的過程中發(fā)揮巨大作用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因此在青藏高原實力大增。
公元1642年,藏歷水馬年,固始汗的和碩特汗國正式成立。由于和碩特汗國是以和碩特汗為首的僧俗貴族共同聯合統(tǒng)治的封建政權,因此,在汗國內部,達賴和班禪掌握了宗教和寺院的經濟權利,格魯派在藏傳佛教中,則占據了統(tǒng)治地位。而作為汗國的大汗,固始汗身居布達拉宮獅子寶座,統(tǒng)治著整個青藏高原的行政、軍事、政治、經濟等權力。
位于青藏高原的和碩特汗國
固始汗建立汗國之后,為了鞏固對于當地的統(tǒng)治,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先是派遣了自己的8個兒子,率部駐扎最先征服的青海,建立了以他為首的和碩特部根據地。而他本人及兩個兒子則率領本部騎兵坐鎮(zhèn)拉薩,從而起到震懾和保護的作用。
和碩特汗國自1642年建立開始,一直到公元1717年覆滅,一共存在了75年之久,前后經歷了4代5個大汗。最終,由于和碩特與黃教之間的矛盾,再加上準噶爾汗國的崛起,公元1717年,在準噶爾汗國的大汗策凌敦多布的軍隊進攻之下,和碩特汗廷土崩瓦解。
和碩特汗國末代大汗拉藏汗被殺死。從此,青藏高原進入了準噶爾的統(tǒng)治時期。當然,準噶爾汗國對于和碩特汗國的統(tǒng)治并沒有持續(xù)多久,隨著清朝乾隆年間準噶爾汗國的覆滅,青藏高原也進入了大一統(tǒng)中原王朝的統(tǒng)治之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2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