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伯溫預言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三分天下諸葛連,一統(tǒng)天下劉伯溫。劉伯溫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輔佐朱元璋奪得江山。在古代,人們普遍比較迷信,因為劉伯溫的預言神乎其神,所以他被人們成為神仙。他臨死前說了一句話,百年之后果然應驗。
劉伯溫又名劉基,是浙江青田人,從小飽讀詩書,小小年紀就考中秀才。他博覽群書,諸子百家無一不窺,對天文地理兵法數(shù)學有著特殊的愛好,對象緯之學尤為精通,在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戰(zhàn)事中頻頻立功。劉伯溫的虛心好學和過人才智,讓他掌握了豐富的奇門斗數(shù)知識,人們都稱他有為政諸葛孔明之才。
朱元璋滅元的過程中,有人向他推薦了劉基,朱元璋愛才心切,立馬派人請劉伯溫出山,劉伯溫也知道朱元璋為人正直,便成為了他的謀士。在劉伯溫的幫助下,朱元璋先后打敗陳友諒和張士誠,直到最后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這時候朝中的李善長與劉伯溫有一些過節(jié),常常在太祖面前詆毀劉基。但是當李善長犯錯受罰的時候,劉伯溫還在為他進行開脫。太祖被他寬廣的胸襟震撼,便要立劉基為丞相。
劉伯溫立馬回絕:換丞相就如果換梁柱。這件事情馬虎不得,只有結(jié)實可靠的梁柱才能使房屋更加穩(wěn)固。后來李善長辭官后,太祖向劉伯溫征求意見,問道誰更加適合做丞相,并列舉了劉憲,汪廣陽,胡惟庸等人。劉基雖然與劉憲私交甚好,但是他認為劉憲并沒有做丞相的氣度, 汪廣陽也不合適,胡惟庸比較難以控制,后來,劉伯溫說的話全部應驗了。
劉伯溫因為心直口快,得罪了胡惟庸。劉基晚年歸隱后,身患風寒惡疾,朱元璋便讓胡惟庸前去看望,劉伯溫照著胡惟庸拿來的藥方對癥下藥后,感覺渾身難受,他覺察到自己命數(shù)已盡,便把自己的兒子們叫到跟前說:我死之后,家族的爵位也會被奪回,盡管整個家族會面臨災難,但是你們不用擔心,到了第五代的時候,家族將有一名武官得到重用。
過了好幾十年后,明孝宗為了頌揚劉伯溫的功德,便對他的后人進行了表彰,并且封其為處州指揮官,而這位武官正是劉伯溫的第五代子孫,劉伯溫的預言又一次應驗了。直到現(xiàn)在,人們往往將劉伯溫和姜子牙諸葛亮等人相提并論。親愛的朋友們,你怎么看?
劉伯溫是明朝的開國大臣,作為功臣,一般都沒有什么好結(jié)局,特別是遇上疑心重的皇帝,功臣就會死得更慘。而劉伯溫作為一名文臣,他既沒有功高蓋主,也沒有做出不利于國家的事情,可是,他最后還是慘死了。
在他臨終前,他交代了這件事,后人皆說他忠心。那么,一代謀士劉伯溫,為何會慘死呢?他臨終交代的事情又是什么?(歡迎加入【昆侖榜】社群,這里是“歷史經(jīng)典發(fā)燒友的聚集地”?。∮袑W者李彥龍老師的互動和分享,還有每日的歷史、經(jīng)典、和個人成長的智慧分享。我在這等你哦,私信回復1 即可獲得入群方式。)
患病又受陷害,告老還鄉(xiāng)劉伯溫作為朱元璋身邊的功臣,一開始也是身居高官的,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劉伯溫為弘文館學士,同年,又封他為“誠意伯”,食祿二百四十石??墒?,朱元璋卻在后來,賜予劉伯溫歸還家鄉(xiāng)。這其中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呢?
洪武八年正月,也就是封賞后過了四、五年,劉伯溫感染了風寒,提出還鄉(xiāng),朱元璋同意了。他回家之后,朱元璋就讓胡惟庸帶著御醫(yī)前去看望。胡惟庸是當時的權臣,權傾朝野,并且和劉伯溫一直不和,劉伯溫曾經(jīng)建議朱元璋不要任胡惟庸高官。
這時候,胡惟庸前去探望劉伯溫,不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嗎?果然,劉伯溫照著御醫(yī)開的方子去抓藥,結(jié)果服用之后不僅沒有好轉(zhuǎn),反而更加嚴重了。他總是覺得肚子里面有石頭,十分難受。
到了二月份,劉伯溫抱病去見朱元璋,婉轉(zhuǎn)地跟朱元璋反映了這個情況。朱元璋能夠當上皇帝,肯定是很聰明的,怎么會聽不出來。但是,朱元璋只是安慰了他幾句,并讓他回家好好休養(yǎng),這讓劉伯溫徹底寒了心。
三月下旬的時候,劉伯溫已經(jīng)無法自由活動了,他由長子劉璉以及朱元璋派遣的特護人員陪同,從京城返回家鄉(xiāng)?;丶抑?,他拒絕家人和鄉(xiāng)親給他找來的一切藥物,只是勉強維持正常的飲食。
從這件事看來,劉伯溫起初是因為患病,才會告老還鄉(xiāng)?;实郾砻嫔峡此剖顷P心他,派人帶御醫(yī)去看望他,實際上,派去的卻是他的死對頭。
就在劉伯溫懷疑死對頭陷害他,前去朱元璋面前告狀的時候,朱元璋卻只用三言兩語安慰他,并沒有在意他是否被陷害,這才讓劉伯溫傷心欲絕,回家之后就想直接面對死亡。
劉伯溫本來就患病很痛苦,還被陷害,最后只能抱病而終,一位與諸葛亮齊名的謀士,就這樣隕落了。不過,劉伯溫在臨終前還交代了“天文書”的事情,能夠利于天下百姓,這足以表現(xiàn)他的忠心。即使朱元璋傷了他的心,他依舊想盡力為百姓做點事情。
死前交代兒子獻“天文書”劉伯溫回家后不久,便感到自己時日不多了,就把兩個兒子叫到床前交代后事。他交代完家里的事情之后,就叫長子劉璉從書房拿來一本“天文書”,對他說:“我死了之后,你就立刻將這本書獻給皇上,一刻也不能耽誤,從此之后,不要讓我們劉家的子孫學習這門學問!”
接著,他又對次子劉璟說:“當政的要領在寬柔與剛猛之間循環(huán)相接,如今的朝廷最應該做的,就是當政者要盡量休養(yǎng)道德,法律規(guī)章則要簡要;平時如果能以身作則,用道德來感化群眾,效果一定會比刑罰要好,對百姓的影響也比較深遠。這樣一旦部下或者百姓犯錯了,也能用仁厚的胸懷為對方著想,所制定的刑罰也必定能夠公平服人、警醒人能改過自新。法律簡要,不僅能讓百姓懂得遵守,還可以避免百姓不適應,建立政府公信力和仁德的優(yōu)良形象。這樣一來,上天就會保佑我朝萬年。”
停了一會兒,他又繼續(xù)說:“本來我還想親自寫一篇詳細的遺表,向皇上獻出我最后的心意和畢生所學。但是現(xiàn)在胡惟庸還在當權,寫了也是沒用的。不過,等胡惟庸下臺了,皇上必定會想起我,會向你們詢問我的遺言。等到了那個時候,你們再向皇上報告吧!”
劉伯溫臨終前說的這番話,實在是一個忠臣的良苦用心。他讓兒子獻“天文書”,也就是代表他已經(jīng)把他的畢生所學上交給皇帝,他一生的預言、看相都很準,但是有了他自己這樣的結(jié)局,他不愿意后代再走他的老路,于是上交“天文書”表忠心,同時也是請求朱元璋放過他的后代。
他提出的當政者應該以德服人,制定簡單的法律,然后能夠讓百姓信服,明朝才能存萬年。這是他對統(tǒng)治國家的看法,如果明朝的皇帝都按照他這樣去做,那明朝就不會越來越腐敗,最后也不會導致閹黨掌權,皇權旁落。
最后他說的是他自己個人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和胡惟庸是死對頭,胡惟庸還在朝堂一天,朱元璋就不會想起他的好。即使現(xiàn)狀是他已經(jīng)快離世了,他仍然相信皇帝會想起他,那個時候他的兒子再轉(zhuǎn)告這番話,用以表明劉家的忠心。
劉伯溫雖然沒有什么大過錯,但是,他的慘死是當時朝堂狀況逼的,皇帝的不管不顧、死對頭掌權,因此失去了生的希望。他最后的遺言,足以看出他對明朝廷還是很忠心的,不然也不會說那么多政治上的看法,還希望他的兒子轉(zhuǎn)告給皇帝。
那這本“天文書”里面到底寫的是什么呢?據(jù)后世猜測,應該是與“燒餅歌”一樣,對未來的一些推測,甚至還有人說,“天文書”能夠前推五百年,后算五百年,誰得了這本書,誰就可以得到天下。
估計劉伯溫也知道朱元璋對他的忌憚,希望上交這本書能讓朱元璋放過他的家人。因為他特地交代自己的后代不要學這本書里的東西,不學自然就不懂得;不懂得,就是個平凡人;是平凡人,朱元璋就不會在乎他們了,這樣他們的命也就保住了。
劉伯溫一世忠良,患病之后還被陷害,最后在家中等待死亡,臨終前還不忘國家前途??蓱z他一生為國謀劃,算盡天機,卻算不到自己的命運,最后只能郁郁而終。
后人曾這樣評價他:“從來沒有見過為開國建功立業(yè)還有傳世好文章的像先生這樣的,先生可以說是千古中的豪人??!”劉伯溫的計謀以及功績,是后世廣為傳頌的,他的慘死實在令人唏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5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陳平出長安前后遇到四次殺劫,后來結(jié)果···
下一篇: 漢宣帝為什么要重用韋玄成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