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讓占盡天時地利地陳友諒敗了?陳友諒為什么輸給朱元璋?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稹?/p>
陳友諒是元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領袖之一,也是大漢政權的建立者。陳友諒和朱元璋是當時兩股最大的勢力,基本上誰贏誰就能改朝換代。但在關鍵的鄱陽湖之戰(zhàn)上,擁有60萬大軍的陳友諒輸給了只有20萬兵力的朱元璋,陳友諒還在此次戰(zhàn)役中被流箭射中身亡,這也宣告了大漢的破滅。為什么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的陳友諒會輸給朱元璋呢?下面就為大家分析下期中緣由,看看陳友諒究竟敗在哪里。
正所謂“成王敗寇”,歷史永遠由勝利者書寫,成功者能夠在歷史長河中名留青史,失敗者只會成了這長河中的一朵浪花,雖然會掀起一番漣漪,卻很快消失不見。
元朝末年風起云涌,由于元廷的黑暗與腐敗,再加上天災不斷,中華大地涌現(xiàn)了眾多的起義軍。在這些起義軍的隊伍中,最耀眼的兩支莫過于陳友諒和朱元璋所帶領的隊伍。
其實他們二人經(jīng)歷極為相似,陳友諒也一度占據(jù)了不小的優(yōu)勢,可是最后在歷史長河中問鼎中原的,卻是朱元璋。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本來占盡天時地利的陳友諒,輸給了不如他的朱元璋呢?
他們二人都是從社會底層出身的,這樣的人想要在政治舞臺上快速嶄露頭角,除了憑借自身的聰明以外,毫無疑問肯定需要貴人的幫助。陳友諒是漁民出身,之所以能夠在軍隊中嶄露頭角,最后成為一方霸主,就是因為起義軍的上司倪文俊對他多加提拔。
然而,天完政權內(nèi)部發(fā)生激烈的斗爭,倪文俊謀殺徐壽輝失敗,轉(zhuǎn)而投靠陳友諒之時,陳友諒充分表現(xiàn)出了一個統(tǒng)治者冷酷無情的一面:他不但沒有對昔日有恩于他的上司施以援手,反而趁機將其殺害。陳友諒的實力雖然因此急劇增長,他也獲得了獨立自主的地位,但是,他這種以德報怨的行為,令眾將士感到心寒。
反觀朱元璋,對他幫助最大的貴人莫過于郭子興。當時紅巾軍內(nèi)部也發(fā)生過內(nèi)訌,郭子興被反叛軍抓去,其他將領無動于衷。這時候在外面領兵作戰(zhàn)的朱元璋,聽聞此事以后急忙返回軍隊解救郭子興。
朱元璋在軍隊中已經(jīng)樹立了威望,如果郭子興因此而喪命,這支隊伍的領導人必然會是朱元璋,畢竟他娶了郭子興的義女馬皇后。當時有不少的“聰明人”勸朱元璋放棄救援郭子興的行動,可是朱元璋覺得郭子興有恩于他,他必然不能袖手旁觀,并且順利將郭子興救出,后來紅巾軍紛紛主動投奔朱元璋,就是將朱元璋的所作所為看在眼里。
除了對待貴人的行為以外,他們二人在對待自己的舊主,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陳友諒所在的起義軍,屬于徐壽輝領導下的天完政權;朱元璋所在的義軍,屬于韓林兒領導的龍鳳政權。
不過隨著這兩人在其義軍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取代兩位舊主也是必然的結果。只可惜在這場爭權奪勢之中,陳友諒又一次令手下諸將心寒。
他將皇帝徐壽輝誘騙到了他設好埋伏之地,徐壽輝被亂石敲擊而死,跟隨他的親信也遭到了陳友諒的屠殺,他的這種行為導致整個軍隊更加離心。
朱元璋又是怎么做的呢?當韓林兒被張士誠圍困之時,他不僅沒有借著敵人之手順利拿下皇位,反而力排眾議親自率兵救出了韓林兒。韓林兒逝世后,他還率領百官群臣親自為皇帝發(fā)喪。雖說朱元璋坐上皇帝之位以后,對于開國功臣可謂是心狠手辣。可是在奪取政權之前,他絕對通過這些方式獲得了將士和百姓的認可。
他們二人對待手下俘虜更是截然不同,陳友諒為了泄私憤,竟然將幾千俘虜全部殺光,他的這種行為,就連自己的手下人都接受無能。然而朱元璋卻將捕獲的俘虜全部放掉,除此之外甚至還給敵軍的傷兵送去了糧食、藥品,以至于后來敵軍主動前來投靠朱元璋。
陳友諒沒有輸給天時、地利,他唯一輸給的是人心。他確實有著領兵作戰(zhàn)之能,可是他一直忘記了一個不爭的事實,能夠奪得江山,人心遠比武力更加重要。
在當時的情況下,各地都有民眾的戰(zhàn)爭和地方爭霸,可以說陳友諒是當時朱元璋遇到的強大對手之一。當時陳友諒輸給朱元璋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陳友諒與朱元璋在性格方面有很大的差異。陳友諒是一個不善于采納別人意見的人,當時的他總是一意孤行的,根本不聽別人對他的意見與評價,當他做錯事的時候別人會對他提出一些意見,讓他來改正這些錯誤,但是他不聽取別人的意見,總是自己決定所有的事情,別人的話他只是當做順耳風,根本不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的做法的,而朱元璋卻不同,他會善于采納別人的意見,并不斷地改變自己。
其次,他不得民心。有這樣一句話詮釋的很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崩习傩站腿缤敃r的水,而帝王就像船,只有的到民心才會長久下去。而當時的陳友諒是一個比較殘暴的人,他沒有為老百姓做過太多的好事,所以肯定不會得到太多的民心的,然而,朱元璋與他不同,朱元璋知道為老百姓考慮,知道怎樣才是為老百姓好的,他會為老百姓做好事的,所以就比較得民心。
最后,朱元璋懂得如何去籠絡人心,而陳友諒卻不會,他只會做一些簡單的事,他的性子很直,他不去籠絡人心,就不會得到很多的助手,沒有自己可以信任的左膀右臂,無異于自己獨自一人孤身奮戰(zhàn),與其相比之下,他們兩個的差距很大。
因為陳友諒性情比較沖動,雖然晚非常具有政治才能以及權術也是非常的厲害的,在軍事上實際上是可以與朱元璋媲美的,但是陳友諒心胸太小,對于俘虜是非常的不友善的,而且不太注重義氣,所以他陳友諒不懂得收買人心,最終被戰(zhàn)友背叛,也是由于不吸取前朝的教訓,所以在戰(zhàn)爭中身敗而亡。
陳友諒和朱元璋都是一代好漢,都是從最底層的農(nóng)民出身,陳友諒是漁民出身,但是兩人雖然都沒有優(yōu)越的家室,但是他們都有非常遠大的抱負,都是想要決心推翻元朝殘暴并且腐敗的統(tǒng)治,所以兩人開始都組成了起義軍,分別占領一個地盤開始攻打元朝,其實兩人完全從一開始是可以做朋友的,但是由于當時稱霸之心誰都有,并且由于兩人都是底層社會的人民出身,所以心胸都不是特別的大,只是空有一番膽識,都想要自己稱霸。
所以兩人在消滅元朝的戰(zhàn)爭中,雙方也在想著如何去消滅彼此。所以他們也開始了彼此的爭斗,朱元璋一心想要做帝王,統(tǒng)治整個中國,所以他三番五次的去挑釁攻打陳友諒,陳友諒這個人因為還非常的沖動的,他忍受不了,就開始主動去攻打朱元璋,他在南昌開始了與朱元璋長達將近兩個月的戰(zhàn)爭,并且雙方還連續(xù)長達一個星期都在戰(zhàn)斗。
由于陳友諒是主動去進攻朱元璋的,所以朱元璋的糧食彈藥是非常的充足的,但是對于陳友諒來說,戰(zhàn)爭拖得越久,對自己就越不利,有加上他們是在海上把艦船聯(lián)合起來進行戰(zhàn)斗,所以朱元璋就想要利用火攻,又加上有了風的助力,所以陳友諒想不敗都難。最終也是在陳友諒中劍兵敗身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6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揭秘,,諸葛亮的發(fā)明你知道多少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