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guān)于忻貴妃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令妃是乾隆朝中期最受寵的妃子,不但十年內(nèi)生下六個子女,而且還晉升為皇貴妃,獲得了六宮的統(tǒng)攝權(quán),更加幸運地是,她的兒子永琰最終繼承了大清皇位,是為嘉慶帝,令妃母以子貴,獲封孝儀純皇后。
那么,與同時期的令妃相比,有沒有讓令妃忌憚的妃子呢?答案是有的,她就是忻貴妃戴佳氏。
乾隆十八年七月二十日,就在繼后那拉氏生下五公主不到一個月,乾隆便下旨冊封了一位入宮的新人,她就是滿洲鑲黃旗的戴佳氏。
從出身來看,這位戴佳氏著實不一般,不但來自上三旗之首的鑲黃旗,父親那蘇圖曾歷任兵部尚書、刑部尚書、湖廣總督、兩江總督、閩浙總督、兩廣總督和河道總督,被乾隆評價為“公忠敬慎”,《清史稿》評價其以“清明廉潔”而著稱。
由此帶來的結(jié)果,便是戴佳氏一入宮便封了嬪(忻嬪),而且,戴佳氏也是一個如花似玉的美少女,乾隆經(jīng)常讓其侍寢,日夜寵幸。乾隆二十年,戴佳氏生六公主,乾隆二十二年,戴佳氏生八公主,不過,這兩位公主都早早地便夭折了,所以戴佳氏暫時還沒有獲得晉封。
乾隆二十八年九月,戴佳氏被太醫(yī)查出再次懷上了龍?zhí)ィ瑸榇?,乾隆特意下旨將其晉封為忻妃。然而,沒想到就在第二年的四月份,卻突然傳出戴佳氏病逝的噩耗,經(jīng)過推算,當(dāng)時正好是戴佳氏生育的時間,因此,戴佳氏極有可能是死于難產(chǎn),而且是母子(女)雙亡。
戴佳氏的去世令乾隆十分傷心,她甚至還沒來得及接受忻妃的冊封禮,便匆匆地離開了人世。因此,乾隆下旨以貴妃的禮制(等同康熙溫僖貴妃)將戴佳氏下葬,輟朝五日,并親自到戴佳氏金棺前祭奠,這個待遇在乾隆朝沒有幾個女人能夠得到,可見乾隆對戴佳氏還是非常寵愛的。
對比一下,戴佳氏受寵的時間,大概從乾隆二十年到乾隆二十九年(戴佳氏去世),正好與令妃生育高峰期時間相吻合,也就是說,這十年內(nèi),戴佳氏在生育方面是僅次于令妃的女人。如若戴佳氏沒有難產(chǎn)而死,或是生下皇子,經(jīng)過乾隆三十年的后宮洗牌,戴佳氏一定會獲得不錯的位分,最起碼活著封貴妃是沒問題的。
不過,戴佳氏最終還是沒能抵住命運的捉弄,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名匆匆過客,不過她最終成為乾隆五貴妃之一,死后獲得了乾隆無盡的哀榮,也算是死而無憾了。
若要問《如懿傳》中對皇帝最癡情的女人是哪一個,那就非舒妃葉赫那拉·意歡莫屬了,意歡早在入宮前便與皇上有過一面之緣,正是這一面之緣讓意歡對皇上產(chǎn)生了好感,后來,意歡在太后的安排下入宮,但卻從來沒有按照太后的授意攪亂后宮,只一心守護(hù)著與皇上那看似美好的愛情。 當(dāng)意歡了解的事情的真相后,才恍然得知自己一片真情錯付,最終選擇了自焚而亡。相比起劇中的意歡,歷史上的舒妃命運可就要好多了,畢竟她真正地得到過乾隆的寵愛。 從出身來看,舒妃在乾隆后宮絕對可以排進(jìn)前三,她來自清朝著名后族葉赫那拉氏,五世祖是葉赫部末代國主金臺石(金臺石是清太宗皇太極的親舅舅),曾祖父是康熙朝權(quán)相納蘭明珠,父親是乾隆朝的兵部侍郎,名為納蘭永壽。 與劇中相同的是,歷史上舒妃的入宮確實是出自崇慶皇太后之意。這是怎么回事呢? 話說,乾隆初年有一位非常寵愛的妃子,可是這名妃子來路不正,乃是外地官員進(jìn)獻(xiàn)的美女,她就是民籍漢女出身的怡嬪柏氏。崇慶皇太后為八旗旗女出身,自然對兒子寵愛漢妃的做法頗有異議,以致于乾隆不得不帶著柏氏躲到了圓明園。皇太后見此情況,立刻于乾隆六年下旨舉辦八旗選秀,這才將舒妃葉赫那拉氏選進(jìn)了宮。 由于葉赫那拉氏出身名門,且相貌出眾,一入宮便被封為舒嬪,獲得了內(nèi)廷主位。事實上,葉赫那拉氏的入宮以及令妃魏氏的出現(xiàn),確實使得乾隆視線轉(zhuǎn)移,葉赫那拉氏獲得了乾隆的寵愛,于乾隆十三年晉升為舒妃。 乾隆十六年,23歲的葉赫那拉氏為乾隆生下了一位小皇子,即十阿哥,然而,這位小皇子卻只活了兩歲便夭折了。從此,葉赫那拉氏便再也沒能生育,為了安慰愛妃,乾隆特意將嘉貴妃所生的十一阿哥永瑆交給了舒妃撫養(yǎng)。不過,此后令妃越來越受到乾隆的寵愛,葉赫那拉氏則在位分上停滯不前,被令妃所超越。 大家都知道,清朝皇帝在晉封妃嬪方面,有時也會考慮繼承人選,令妃在乾隆三十一年成為皇貴妃,慶妃則在乾隆三十三年成為貴妃,唯獨舒妃沒有得到晉升,其實,從乾隆這一后宮人事安排來看,也能得知,乾隆秘立皇儲人選肯定是十五阿哥永琰,而非舒妃的養(yǎng)子十一阿哥永瑆。 乾隆四十年,皇貴妃魏氏(令妃)病逝,放眼整個大清后宮,舒妃成為位分最高的人,即眾妃之首。但這種情況并沒有維持太久,僅過了兩年,舒妃便駕返瑤池,享年49歲。 像愉妃、忻妃這幾個主位,死后乾隆都給她們安排了貴妃的喪禮,實際上是追封為貴妃,但舒妃卻沒有,仔細(xì)分析,與皇儲人選以及舒妃后來的失寵,有點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不過,乾隆對這位寵妃還是有感情的,曾親自到舒妃棺前祭奠,算是給已經(jīng)離去的舒妃一點安慰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舒妃其實還與乾隆朝的另外一位大人物有十分親密的關(guān)系,他就是大學(xué)士傅恒,傅恒的夫人(追封為福晉)同樣姓葉赫那拉氏,她是舒妃的姐姐,也就是說,舒妃是傅恒的小姨子。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高宗實錄》《燕行錄》
雖然過了這么久,但是《金枝欲孽》一直都是宮斗劇的經(jīng)典之作,這個毋容置疑。其實《金枝欲孽》的禮儀,服裝都非常不符合歷史,但是憑借著精彩的劇情和角色,卻成為了一代人心里的回憶。
這部劇里面的女主角們,最容易引起爭吵的就是爾淳和玉瑩了。爾淳沉穩(wěn),腹黑,但是其實心地善良。而玉瑩長得非常美,也有小心機,但是不是很聰明所以都是些小手段。能夠讓網(wǎng)友們?yōu)榱藘蓚€女人爭吵,當(dāng)然是離不開男人了。爾淳深愛著太醫(yī)孫白楊,但是孫白楊卻深深愛著玉瑩,最后甚至和玉瑩一起死在火海里。很多人覺得玉瑩完全比不上爾淳,孫白楊應(yīng)該喜歡爾淳才對。所以每次這兩個角色一碰上,就會引發(fā)爭吵。
在歷史上,爾淳和玉瑩這兩個角色也是有原型的。不過和電視劇里面的差別比較大,雖然玉瑩的位分比爾淳要高,但是爾淳比玉瑩要受寵很多,而且爾淳還有“抬旗”之榮。
玉瑩的原型就是嘉慶皇帝的華妃侯佳氏,在嘉慶皇帝還是個皇子的時候,她就已經(jīng)伺候嘉慶了。但是侯佳氏并不是非常受寵,存在感不怎么強。在嘉慶當(dāng)了皇帝之后,她也只是被冊封為“瑩嬪”。一般來說之前就已經(jīng)是潛邸舊人,如果稍微受寵一點,皇子登基之后好歹是個妃子,而侯佳氏卻只封了嬪,更何況之前侯佳氏就已經(jīng)為嘉慶皇帝生下了一個女兒。嘉慶六年,瑩嬪被封為了華妃,過了三年就去世了。反正對于嘉慶皇帝來說,侯佳氏估計就是個過客,可有可無。
爾淳的原型是淳嬪董佳氏,漢軍旗出身。董佳氏一入宮就得到了嘉慶皇帝的寵愛,直接被封為了淳貴人。她是嘉慶皇帝的選秀進(jìn)宮的嬪妃里面第一個封為嬪的女子,曾經(jīng)非常受寵愛。而且淳嬪本來是漢軍旗,在其他的滿族嬪妃眼里就是低人一等,所以嘉慶皇帝給她抬旗為“董佳氏”,入滿族?;实劢o一個漢軍旗妃嬪抬旗,那就真的是非常寵愛了。乾隆皇帝也曾經(jīng)為兩個漢軍旗妃子抬旗,一個是高貴妃,一個是令妃,這兩個都是乾隆最寵愛的妃子之一。
不過淳嬪在封為嬪之后,就一直沒有得到晉升。嘉慶六年封為淳嬪,嘉慶二十四年去世。去世之后皇帝并沒有為她晉封,仍舊是嬪位,可見這時候的她已經(jīng)完全失寵。這么看來后宮的女人確實是非??蓱z,沒有皇帝的寵愛就什么都不是了。
乾隆一共有十七位皇子,這十七位皇子大多都是由位分較高的后妃所生,當(dāng)然這也是母以子貴的結(jié)果,只有一人是妃位所生,他就是皇十子(未命名),今天筆者要講的便是皇十子的生母舒妃,即唯一為乾隆生下皇子的妃主。
在乾隆所有的后妃當(dāng)中,舒妃可以說是關(guān)系最為復(fù)雜的一個,為何這樣說呢?
首先,舒妃出身非常顯赫,用乾隆的話來講是?毓質(zhì)名門?(出自舒妃祭文),舒妃姓葉赫勒氏,即葉赫那拉氏,來自滿洲正黃旗,其直系祖先是葉赫部末代國主金臺石,即清太宗皇太極的親舅舅,曾祖父是康熙朝著名權(quán)相納蘭明珠,這個家世絕對是八旗世家中的翹楚了。
其次,舒妃一家還與另外一個豪門具有十分緊密的關(guān)系,這個豪門便是鑲黃旗的富察氏,即孝賢皇后一家。通過史料研究發(fā)現(xiàn),大名鼎鼎的傅恒夫人很有可能就是舒妃的姐姐那拉氏,因此,舒妃又是傅恒的小姨子。
最后,舒妃與乾隆后宮另外兩名妃子關(guān)系也不一般。第一個是淑嘉皇貴妃,第二個便是令妃,因為舒妃有兩個養(yǎng)子、養(yǎng)女,養(yǎng)子便是淑嘉皇貴妃所生的十一阿哥永瑆,養(yǎng)女則是令妃所生的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
乾隆六年二月,舒妃以正黃旗旗女身份通過選秀入宮,入宮后便獲得了主位身份,被賜封為舒嬪。舒妃的到來可以說給大清后宮注入了新鮮血液,就在舒妃入宮不久,另外一個女人也開始進(jìn)入乾隆視野,她便是令妃。
話說,舒妃在入宮后不久便搬到了承乾宮居住,承乾宮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只有寵妃才能居住的寢宮,想當(dāng)年董鄂妃、孝懿仁皇后都曾在此居住,舒妃能夠入主該宮,可見乾隆對她是非??粗氐?。
乾隆十六年,在入宮的第十個年頭,舒妃終于如愿以償生下了皇子,即皇十子,然而,令她沒想到的是,她的兒子只活了三歲便夭折了。痛失愛子的舒妃深受打擊,如此,乾隆才相繼將皇十一子永瑆、九公主(和碩和恪公主)交給舒妃撫養(yǎng)。
從乾隆二十年到乾隆四十年之間,舒妃多次隨乾隆到熱河、木蘭等地出巡,可見她在乾隆心中還是有一定位置的。而且,乾隆四十年正月令皇貴妃去世后,舒妃已經(jīng)成為后宮位分最靠前的妃子,即眾妃之首,這一年的十一月,已經(jīng)搬到永壽宮的舒妃帶領(lǐng)景仁宮穎妃等一干妃嬪到壽康宮給崇慶皇太后請安。
但是,只過了兩年,舒妃便薨逝了。
或許舒妃可能曾在西花園養(yǎng)病,其去世后金棺被暫時安置于西花園,承乾宮愉妃、景仁宮穎妃與儲秀宮的內(nèi)廷主位都去參加了她的初祭禮,就連乾隆本人都親自到棺前祭奠,可見舒妃在乾隆心中還是有一定地位的,但令人疑惑的是,乾隆竟然沒有追封舒妃為貴妃,至于原因,只有乾隆本人才清楚了。
注:舒妃有兩次與皇后之位失之交臂,第一次是在乾隆十三年孝賢皇后去世后,從出身來看,舒妃是合適人選,但由于資歷尚淺,未能如愿。第二次是在乾隆三十一年繼后去世后,舒妃同樣是繼位中宮的合適人選,但由于皇十子早夭,其沒有子嗣,因此便擦肩而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6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