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無法被抹黑的三位皇帝!漢朝占了兩位!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解答。
中華上下五千年,僅僅是封建社會就經(jīng)歷了兩千多年。從秦始皇稱帝開始,中國正式步入封建社會,一直到清朝滅亡,封建社會結(jié)束,這其中,共經(jīng)歷了數(shù)百位皇帝。有不少皇帝都是昏君,慵君,亡國之君,不過這也僅僅是一小部分,大多數(shù)的皇帝都是功過參半或者是功大于過的,很少有極其完美的皇帝,不過歷史上出現(xiàn)了這三位皇帝,是十分難以抹黑的,他們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創(chuàng)下了不朽盛世。
第一位,漢宣帝劉洵。漢宣帝劉洵在歷史上是默默無聞的,因為很少有人會注意到他,許多人在了解漢朝這段歷史的時候,大多數(shù)的目光都放在開國皇帝劉邦,漢文帝劉恒,漢景帝劉啟以及漢武帝劉徹身上。相對于他們而言,劉洵就顯得遜色多了,可是人們不知道的是劉洵作為廢太子劉琚的孫子,在幼年也是飽受人間疾苦,了解民間苦難的人,所以在他登上帝位之后發(fā)憤圖強,勵精圖治,將漢朝推向了又一個頂峰,而這個盛世鼎峰甚至要比文景之治都要輝煌的多,只不過容易被人忽略罷了。
第二位,光武帝劉秀。劉秀是西漢的開國皇帝,正統(tǒng)的漢朝皇室后裔。東漢滅亡之后,天下處于分崩離析的狀態(tài),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亂世出明君。光武帝劉秀便是亂世之中摸爬滾打走出來的明君,因為他經(jīng)歷了那個戰(zhàn)亂的時代,所以他知道和平的寶貴,再一統(tǒng)天下之后勵精圖治,減免徭役賦稅,將百廢待興的天下推向了一個新的頂峰,所以劉秀在歷史中的地位也是比較高的。
第三位,唐太宗李世民。在李世民接手皇位的時候,天下并沒有完全的安定。隋朝滅亡留下的后遺癥仍舊存在,更何況唐高祖李淵僅僅在位七年便退位,那么給李世民更是留下了一個爛攤子。李世民也是從鮮血中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地方,所以他既有鐵血的手腕,也知戰(zhàn)爭的疾苦。在位期間更是體諒百姓,各種政策皆是利國利民,開創(chuàng)了一個屬于他,也屬于天下的貞觀之治,不得不說,李世民的為君之處真的是無法抹黑的。
歷史上明君雖多,但是真正出彩的明君并不多,能夠開創(chuàng)盛世的明君更是少數(shù)。而漢宣帝劉洵,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無疑是其中最優(yōu)秀的代表,其實是他們的經(jīng)歷中也有小黑點,但是這都無法抹去他們?yōu)樘煜伦龀龅呢暙I(xiàn),所以他們才會被歷史永遠(yuǎn)銘記。
漢朝多少年 多少個皇帝 漢朝(前202—公元220年),分為西漢和東漢,亦有以西漢與東漢的首都代指,合稱兩京
? 漢高祖 ( 劉邦前202年-前195年) ? 漢惠帝 ( 劉盈前195 年-前188年) ? 西漢前少帝 ( 劉恭前188年-前184年) ? 西漢后少帝 ( 劉弘前184年-前180年) ? 漢文帝 ( 劉恒前180年-前157年) ? 漢景帝 ( 劉啟前156年-前140年) ? 漢武帝 ( 劉徹前140年-前86年) ? 漢昭帝 ( 劉弗陵前86年-前74年) ? 漢廢帝 ( 劉賀前74年) ? 漢宣帝 ( 劉詢前74年-前48年) ? 漢元帝 ( 劉奭前48年-前33年) ? 漢成帝 ( 劉驁前33年-前7年) ? 漢哀帝 ( 劉欣前7年-前1年) ? 漢平帝 ( 劉衎前1年-5年) ? 孺子嬰 ( 劉嬰6年-9年) ? 王莽 ( 王莽9年-23年) ? 漢更始帝 ( 劉玄23年-25年) ? 劉盆子 ( 劉盆子25年-27年) ? 漢光武帝 ( 劉秀25年-57年) ? 漢明帝 ( 劉莊57年-75年) ? 漢章帝 ( 劉炟75年-88年) ? 漢和帝 ( 劉肇88年-105年) ? 漢殤帝 ( 劉隆105年-106年) ? 漢安帝 ( 劉祜106年125年) ? 北鄉(xiāng)侯 ( 劉懿125年) ? 漢順帝 ( 劉保125年144年) ? 漢沖帝 ( 劉炳144年-145年) ? 漢質(zhì)帝 ( 劉纘145年-146年) ? 漢桓帝 ( 劉志146-167年) ? 漢靈帝 ( 劉宏168年-189年) ? 弘農(nóng)懷王 ( 劉辯189.5-189.9) ? 漢獻(xiàn)帝 ( 劉協(xié)189年-220年) 漢朝有多少個皇帝分別是誰在位多少年 28位,西漢14位,東漢14位。
一、西漢皇帝列表(名字/在位時間/在位年數(shù)):
1、
2、
二、東漢皇帝列表(名字/在位時間/在位年數(shù)):
1、
2、
3、
三、皇帝資料
1、劉邦
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號沛公,謚號高皇帝,廟號高祖。沛郡豐邑中陽里(現(xiàn)屬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
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達(dá)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時年三十一歲,為泗水亭長。公元前209年壬辰歲九月,參加由陳勝,吳廣帶領(lǐng)的起義。
后加入楚國的陣營,趁另一位將軍項羽,和秦的大軍打拉鋸戰(zhàn),沒有秦國主力和他的軍隊對陣之余,第一個攻進(jìn)秦國的首都咸陽,滅了秦朝,被楚霸王項羽封為漢王。
并以蜀地為基地,和項羽展開了長達(dá)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文有張良,武有韓信,后方有蕭何的輔助下,終于把項羽的軍隊包圍在垓下設(shè)下十面埋伏,項羽突圍不果,自殺于烏江邊。
劉邦消滅了項羽后,統(tǒng)一了中國。公元前206年乙未歲稱帝于洛陽,建立漢王朝,自此 *** 在地理上再次統(tǒng)一,為以后的強大建立了基礎(chǔ)。后遷都于長安(今西安市)。
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歲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歲,葬于陜西省西安咸陽縣東,稱長陵。
2、劉秀
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今湖北省棗陽市)人。東漢王朝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漢高祖劉邦九世孫。
經(jīng)過長達(dá)12年統(tǒng)一戰(zhàn)爭,滅亡河北、關(guān)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jù)勢力,結(jié)束農(nóng)民戰(zhàn)爭、軍閥混戰(zhàn)與地方割據(jù)局面。
平定動亂之后,勵精圖治。政治上,改革官制,整飭官風(fēng)吏治,精簡結(jié)構(gòu),優(yōu)待功臣;經(jīng)濟上,休養(yǎng)生息,恢復(fù)發(fā)展經(jīng)濟。
文化上,大興儒學(xué)、推崇氣節(jié),開創(chuàng)中國歷史上“風(fēng)化最美、儒學(xué)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中元二年(57年),駕崩于洛陽南宮前殿,享年六十二,葬于原陵,廟號世祖,謚號光武皇帝。
3、劉祜
劉祜(94年-125年4月30日),即漢安帝(106年—125年在位),漢章帝劉炟之孫,清河孝王劉慶之子,母左小娥,東漢第六位皇帝,在位19年。
漢安帝即位時,東漢朝廷內(nèi)憂外患,百事多艱。首先是河西急報,西域各國不滿班超離任以后擔(dān)任西域都護的任尚的苛政,紛紛叛漢。接著就是羌族起義,這場戰(zhàn)爭長達(dá)11年之久,耗費巨大,使東漢元氣大傷。
延光四年(125年),漢安帝南下宛城,得病回京。三月,在返京途中死于車中,終年三十二歲。葬于恭陵,廟號恭宗,謚號孝安皇帝。
4、劉驁
劉驁(前51年—前7年),即漢成帝,西漢第十二位皇帝,漢元帝劉奭與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
漢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幾乎全部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為王莽篡漢埋下了禍根,各地相繼爆發(fā)農(nóng)民起義和鐵官徒起義。
漢成帝竟寧元年至綏和二年(前33年—前7年)在位,共在位25年,終年44歲,謚號孝成皇帝,廟號統(tǒng)宗,葬于延陵。
5、劉徹
劉徹生于公元前156年(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41年登基。他是景帝第十子,母親王娡是景帝第二任皇后。
劉徹4歲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54年,去世于公元前87年(后元二年二月丁卯日)。
漢武帝開創(chuàng)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繁榮的時期,那一時期亦是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fā)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jié)h朝成為當(dāng)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
此外,漢武帝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其在位期間,曾用年號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后元。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茂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漢朝君主
漢朝經(jīng)歷了幾代,都有那些皇帝? 一般說漢朝就是指西漢吧,
始祖 大皇帝 劉太公(?—前197年) -- (這個是劉邦追封的,不算真正的皇帝) 太祖 高皇帝 劉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 前206年~前195年 -- 孝惠皇帝 劉盈(前211年-前188年) 前195年~前188年 -- 前少帝 劉恭(?-前184年) 前188年~前184年 -- 后少帝 劉弘(?-前180年) 前184年~前180年 太宗 孝文皇帝 劉恒(前203年—前157年) 前180年~前157年 -- 孝景皇帝 劉啟(前188年—前141年) 前157年~前141年 世宗 孝武皇帝 劉徹(前157年—前87年) 前141年~前87年 孝昭皇帝 劉弗陵(前95年-前74年) 前87年~前74年 廢帝 劉賀(前92年-前59年) 前74年7月~前74年8月 中宗 孝宣皇帝 劉詢(前91年-前49年) 前74年~前48年 高宗(光武帝時除廟號) 孝元皇帝 劉奭(前75年-前33年) 前48年~前33年 統(tǒng)宗(光武帝時除廟號) 孝成皇帝 劉驁(前52年-公元前7年) 孝哀皇帝 劉欣(前25年-前1年) 前7年~前1年 元宗(光武帝時除廟號) 孝平皇帝 劉衎(前9年-5年) 前1年~5年 孺子 劉嬰(5年—25年) 6年~9年 漢朝皇帝歷多少代? 漢朝(前202年- 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后出現(xiàn)的朝代,分為“西漢”(前202年-9年)與“東漢”(25年-220年)兩個歷史時期,合稱兩漢。西漢為漢高祖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東漢為漢光武帝劉秀所建立,建都洛陽。其間曾有王莽短暫自立的新朝(9年-23年)。
西漢帝系 漢高祖 劉邦 (前206-前195); 漢惠帝 劉盈 (前194-前188); 漢高后 呂雉(漢少帝 劉恭,漢少帝 劉弘) (前187-前180) 漢文帝 劉恒 (前179-前157)(竇皇后) 漢景帝 劉啟 (前156-前141) 漢武帝 劉徹 (前140-前87) 漢昭帝 劉弗陵 (前86-前74) 漢宣帝 劉詢 (前73-前49) 漢元帝 劉爽 (前32-前7) 漢成帝 劉驁 (前32-前7) 漢哀帝 劉欣 (前6-前1) 漢平帝 劉衍 (1-5) 孺子 劉嬰 (6-8) 王莽(新)(8-23) 東漢帝系 漢光武帝 劉秀(25-57) 漢明帝 劉莊(58-75) 漢章帝 劉炟(76-88) 漢和帝 劉肇(89-105) 漢殤帝 劉隆(106) 漢安帝 劉祜(107-125) 漢順帝 劉保(126-144) 漢沖帝 劉炳(145) 漢質(zhì)帝 劉纘(146) 漢桓帝 劉志(147-167) 漢靈帝 劉宏(168-189) 漢獻(xiàn)帝 劉協(xié)(190-220) 漢朝有幾代皇帝? 漢朝31位皇帝 朝歷代皇帝表 (西漢)公元前202—公元8年,共210年) 漢代有西漢,東漢兩個時期。西漢又叫前漢,從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起至公元8年王莽代漢建立新朝止,因國都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在東漢國都洛陽的南面,故稱西漢。西漢共有14個帝王,包括呂后和昌邑王劉賀。所附的淮陽王劉玄,敗降后被勒殺。 高祖(劉邦)字季(公元前256--前195年,一作公元前247--前195年)。 :Pf+rJN!b2Qf"vHFmY漢開國皇帝,為漢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亂中胸部受箭傷,后創(chuàng)傷復(fù)發(fā)而死,終年53歲,葬于長陵(今陜西省咸陽市東35里處)。! 惠帝(劉盈)(公元前211--前188年)。高祖長子,高祖死后繼位。在位7年,病死,終年24歲,葬于安陵(今陜西省咸陽市東30里 呂后(呂雉)(公元前241--前180年)。高祖皇后,高祖死后執(zhí)政,前后共16年。病死,終年62歲,葬于高祖長陵的西園(今陜西省咸陽市東35里處)。注 呂后并未稱帝,因其長期執(zhí)政,所以將她列上。 文帝(劉恒)(公元前202--前157年)。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呂后立非正統(tǒng)的少帝。呂后死后,周勃等殺死呂產(chǎn),迎立劉恒為帝。在位23年,病死,終年46歲。葬于霸陵(今陜西省西安市東35里處 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前141年)。文帝第三子,文帝死后繼位,在位16年。病死,終年48歲,葬于陽陵(今陜西省高陵縣西南30里處)。 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前87年)。景帝第三子,景帝死后繼位。在位54年,于巡視途中病死,終年71歲。葬于茂陵(今陜西省興平縣東北17里處)。 昭帝(劉弗陵)(公元前94--前74年)。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繼位。在位13年,病死,終年22歲,葬于平陵。(今陜西省咸陽市西北13里處)。 (S z 昌邑王(劉賀)生卒年不祥。武帝孫,昭帝侄。昭帝死后無子,由他繼位,在位27日,因淫戲無度,被輔政大臣霍光廢黜,后事不祥。 宣帝(劉詢)(公元前90--前49年)。武帝曾孫,昌邑王被廢后繼位。在位25年,病死,終年42歲,葬于杜陵(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15里處)。 元帝(劉奭)(公元前76--前33年)。宣帝子,宣帝死后繼位,在位16年,病死。終年44歲,葬于渭陵(今陜西省咸陽市東北12里處 成帝(劉驁)(公元前51--前7年)。元帝子,元帝死后繼位,在位26年,病死。終年45歲,葬于延陵(今陜西省咸陽市西北15里處)。 哀帝(劉欣)(公元前26--前1年)。成帝養(yǎng)子,成帝死后繼位,在位6年,病死,終年26歲,葬于義陵(今陜西省咸陽市西8里處)。 平帝(劉衎)(公元前9--公元5年)。原名劉箕子,元帝孫,中山王劉興子,哀帝死后繼位,在位5年,一說被王莽毒殺,一說病死,終年14歲,葬于康陵(今陜西省咸陽市西25里處)。 孺子(劉嬰)(公元5--25年)。宣帝玄孫,王莽毒死平帝后立他為帝,在位3年,于混戰(zhàn)中為亂兵所殺,終年21歲,葬處不明?!段鳚h完》 淮陽王(劉玄)(公元?--25年)。西漢皇族,王莽被推翻后被推位更始帝,后投降赤眉軍,被劉秀封為淮陽王,在位3年,被赤眉軍勒殺,葬于霸陵 (新朝)王莽(新朝只有一個帝王,就是王莽,為起義軍所殺)(公元前45--23年)。漢元帝皇后侄,大司馬,毒死平帝后篡位,在位16年,為起義軍攻殺,終年68歲,葬處不明。 (東漢)公元25—220年,共196年 東漢又叫后漢,從公元25年劉秀稱帝起至公元220年曹丕代漢止,因國都洛陽在西漢國都長安的東面,史稱東漢,東漢共有14個帝王,包括少帝劉懿, 光武帝(劉秀)字文叔(公元前6--57年)。高祖九世孫,先后推翻王莽,劉玄后稱帝,在位33年,病死,終年63歲,葬于原陵(今河南省孟津縣西長道社)。 明帝(劉莊)初名劉陽(公元28--75年)。光武帝第四子,光武帝死后繼位,在位18年,病死,終年48歲,葬于顯節(jié)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章帝(劉炟)(公元56--88年)。明帝第五子,明帝死后繼位,在位13年,病死,葬于敬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和帝(劉肇)(公元79--105年)。章帝第四子,章帝死后繼位,在位17年,病死,終年27歲,葬于慎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鄧太后(鄧綏)(公元81--121年)。和帝皇后,和帝死后,執(zhí)政16年,病死,終年41歲,葬于和帝慎陵之側(cè)。J/F Q7 殤帝(劉隆)(公元105--106年)。和帝幼子,和帝死后繼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終年兩歲,為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安帝(劉祜)(公元94--125年)。章帝孫,劉慶子,殤帝死后繼位,在位19年,于南下巡游途中病死,終年32歲,葬于恭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少帝(劉懿)(公元?--125年)。章帝孫,安帝死后繼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葬處不明。 順帝(劉保)(公元115--144年)。安帝子,少帝死后被宦官擁立為帝,在位19年,病死,終年31歲,葬于憲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25里處,一說在洛陽市西)。 梁太后(梁納)(公元106--150年)。順帝皇后,順帝死后執(zhí)政6年,病死,終年45歲,葬于順帝憲陵之側(cè)。 沖帝(劉炳)(公元143--145年)。順帝子,順帝死后繼位,在位不足半年,病死,終年3歲,葬于懷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25里處,一說為洛陽市西北 質(zhì)帝(劉纘)(公元138--146年)。章帝玄孫,沖帝死后,被梁太后和梁翼迎立為帝,在位不足1年,被梁翼毒死,終年9歲,葬于靜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桓帝(劉志)(公元132--167年)。章帝曾孫,質(zhì)帝被毒死后,由梁翼迎立為帝,在位21年,病死,終年36歲,葬于宣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靈帝(劉宏)(公元166--189年)。章帝玄孫,劉萇子,桓帝死后,竇后立他為帝,在位22年,病死,終年34歲,葬于文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少帝(劉辯)(公元175--189年)。靈帝死后繼位,在位不足半年,被董卓廢黜,后被毒殺,終年15歲,葬于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 獻(xiàn)帝(劉協(xié))字伯和(公元181--234年)。靈帝第三子,少帝弟,少帝被廢后繼位,在位31年,被曹丕廢黜,后病死,終年54歲,葬于禪陵(今河南省修武縣北小風(fēng)村)。
漢朝一共有多少個皇帝? 一共有29個,分別是劉邦、劉盈、劉恭、劉洪、劉恒、劉啟、劉徹、劉弗陵、劉賀、劉洵、劉奭、劉驁、劉康、劉欣、劉衎、劉秀、劉莊、劉炟、劉肇、劉隆、劉祜、劉懿、劉保、劉炳、劉纘、劉志、劉宏、劉辯、劉協(xié)。
1、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字季,號沛公,謚號高皇帝,廟號高祖。沛郡豐邑中陽里(現(xiàn)屬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人氏,妣呂雉。邦公國號西漢高祖,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曰。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達(dá)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時年三十一歲,為泗水亭長。
公元前二零九年壬辰歲九月,參加由陳勝吳廣帶領(lǐng)的起義,后加入楚國的陣營,趁另一位將軍項羽,和秦的大軍打拉鋸戰(zhàn),沒有秦國主力和他的軍隊對陣之余,第一個攻進(jìn)秦國的首都咸陽滅了秦朝,被楚霸王項羽封為漢王。
并以蜀地為基地,和項羽展開了長達(dá)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文有張良,武有韓信,后方有蕭何的輔助下,終于把項羽的軍隊包圍在垓下設(shè)下十面埋伏,項羽突圍不果,自殺于烏江邊。劉邦消滅了項羽后統(tǒng)一了中國。
公元前二零六年乙未歲稱帝于洛陽,建立漢王朝,自此 *** 在地理上再次統(tǒng)一,為以后的強大建立了基礎(chǔ)。后遷都于長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歲四月二十五曰(甲辰曰)。享年六十一歲,葬于葬于陜西省西安咸陽縣東,稱長陵。
2、漢惠帝劉盈
漢惠帝劉盈,謚號孝惠,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公元前一九四年丁未歲,年僅十七歲時登基,在位七年,卒于公元前一八八年癸丑歲,壽二十四歲。
盈公葬于葬于陜西省西安咸陽縣,稱安陵。妣張氏、馮氏二妣雙修。生六子:太子之以(恭),公元前一八八年為少帝,公元前一八三年四月被太后呂雉暗害。次子強為淮陽王,后卒,無嗣。次子不疑為恒山王,后卒。次子弘為襄城侯。次子朝為軹侯。武為壺關(guān)侯。
3、漢文帝劉恒
漢文帝劉恒,謚號孝文帝,廟號太宗。生于公元前二○二年,漢高祖劉邦第五子,薄姬生,公元前一九五年封代王。呂后死,周勃等殺少帝呂產(chǎn),迎恒公為帝,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歲登基。
實行“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并減輕刑罰;勵行節(jié)約,興修水利,加速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加強中央集權(quán);駐軍北方,增強邊境防御。漢朝由此趨向安定繁榮。
在位二十三年,卒于前一五七年,享年四十六歲,葬于葬于陜西省西安咸陽縣,稱霸陵。妣竇氏。生四子:長子景帝啟、次子武(梁孝王,后為梁王)、三子代王參、四子梁王揖,后謚梁懷王,無子。
4、漢景帝劉啟
漢景帝劉啟,謚號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歲登基。繼續(xù)實行“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社會經(jīng)濟繁榮,國內(nèi)殷富,府庫充實;同時實行“削藩”,任周亞夫平“吳楚七國之亂”,集權(quán)中央,削弱諸侯王之力量;國泰民安,世稱文帝與景帝統(tǒng)治時為“文景之治”。
在位十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四一年,享年四十八歲。葬于葬于陜西省西安咸陽縣,稱陽陵,坐東向西。
生十四子:河間王德、臨江王閼(無子)、淮陽王馀、汝南王非、臨江王榮(太子,后廢,無嗣)、廣川王彭祖、漢武帝徹(先封膠東王)、長沙王發(fā)、中山靖王勝、膠西王端、廣川王越(子齊為廣川王,后絕)、膠東王寄、清河王乘(無嗣)、常山王舜。
5、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劉徹,謚號孝武帝。生于公元前一五六年,卒于公元前八七年。公元前一五零年立為太子,公元前一四零年辛丑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病故于出巡途中,享年六十九歲,葬于葬于陜西省西安咸陽縣,稱茂陵。生六子:戾太子據(jù)、齊王閎、燕王旦、廣陵王胥、昌邑哀王髆,少子漢昭帝弗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漢朝君主
請問“漢朝有幾代皇帝?他的先后順序比如劉邦接著是? 西漢12個皇帝,東漢14個皇帝。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又稱前漢;后世史學(xué)家不承認(rèn)新朝和玄漢合法性,所以一般將其合并到漢朝歷史里。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又稱后漢,史稱東漢;西漢與東漢合稱兩漢,即為漢朝。
漢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tǒng)王朝,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劉,故又稱劉漢,是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西漢:漢高祖 劉邦、惠帝 劉盈、文帝 劉恒、劉恭、景帝 劉啟、武帝 劉徹、昭帝 劉弗陵、宣帝 劉病已、元帝 劉奭[shì]、成帝 劉驁[aò]、哀帝 劉欣、平帝 劉衎[ka?]。
東漢:光武帝 劉秀、明帝 劉莊、章帝 劉炟[dá]、和帝 劉肇[zhaò]、殤帝 劉隆、、孝德皇帝 劉慶、安帝 劉祜[hù]、順帝 劉保 、北鄉(xiāng)侯 劉懿沖帝 劉炳[bǐng]、質(zhì)帝 劉纘[zuǎn]、桓帝 劉志、靈帝 劉宏、獻(xiàn)帝 劉協(xié)。
擴展資料: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經(jīng)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定都長安(今漢長安城遺址)史稱西漢。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yǎng)生息的國策,社會經(jīng)濟迅速恢復(fù),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及商業(yè)空前繁榮,史稱文景之治。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長安,史稱新朝,西漢滅亡。新莽末年爆發(fā)綠林赤眉起義,漢朝宗室后裔劉秀趁勢而起。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今漢魏洛陽城遺址),并開創(chuàng)了光武中興。
東漢中后期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年繼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而豪強勢力大肆兼并土地?;傅邸㈧`帝在位時期,昏庸無道、橫征暴斂、賣官鬻爵,農(nóng)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荷,公元184年爆發(fā)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基本平定,卻導(dǎo)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之亂又起,自此漢廷大權(quán)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zhàn)的序幕。董卓被殺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xiàn)帝遷都許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進(jìn)入三國割據(jù)時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漢
導(dǎo)讀:除了國家富強,歷史上最深刻的就是皇帝的葬禮。當(dāng)你衣冠楚楚的時候,死后一定待遇優(yōu)厚。只有這樣,你才能顯示你的地位和尊嚴(yán)。但不是每個皇帝死后都能享受這樣的待遇。歷史上三個皇帝的命運都很悲慘。最后,他們沒有舉行一個漂亮的葬禮,而是都上吊自殺了。我們來看看有哪些皇帝這么倒霉。
網(wǎng)絡(luò)圖
所謂“上吊”,就是用脖子在高處吊一根繩子之類的東西來自殺,說白了就是上吊,這是自殺的一種方式。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社會,自殺的皇帝很多,上吊自殺的皇帝不多。歷史上只出現(xiàn)過三個皇帝:一個是十六國時期漢朝的第三個皇帝李奇;再者,金朝第九個皇帝洪雁壽煦;最后一個是朱由檢,明朝的第16個皇帝。
第一,十六國時期,漢武帝李。
李,生于公元313年,是漢武帝的第四子。十六國時期漢朝第三個皇帝。公元334年至338年,統(tǒng)治漢朝4年。他在位期間,橫行霸道,昏庸無知,以錢景等庸人自居,使?jié)h朝社會黑暗,形勢逐漸惡化。
宇恒四年,漢王李壽以錢景、天寶等為由發(fā)動兵變。擾亂國家事務(wù)。他親自率軍攻打漢都成都,最終攻陷成都,并廢除了李奇的杜瓊縣令一職,囚禁在另一座宮殿里。李壽自己當(dāng)了皇帝,成了漢朝皇帝。
被廢黜后,李奇感嘆天下的君主變成了一個小小的縣令,不僅羞辱了自己的皇帝身份,也沒有臉把臣民當(dāng)大人看。他覺得生不如死,最后毅然選擇上吊而死。他結(jié)束了他短暫的四年統(tǒng)治,在25歲時,一個隱居的男性謚號。
第二,金愛宗洪雁守序
愛宗完顏守緒,女真人,原名守禮,是晉宣宗完顏荀的第三子,晉朝第九位皇帝。
網(wǎng)絡(luò)圖
嚴(yán)守緒十年間,竭力組織力量抗蒙求存,符合各族各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也取得了可喜的勝利,在一定程度上使戰(zhàn)局好轉(zhuǎn)。但他無法挽救動蕩中的金朝的經(jīng)濟政治崩潰,也無法從根本上威懾生機勃勃的蒙古政權(quán)的猛烈進(jìn)攻。
嚴(yán)守緒在位期間,雖然勵精圖治,盡力輔佐國家,但面對金朝的破敗局面,無力回天。最后在金朝臨時首都蔡州幽蘭軒自縊身亡,享年37歲。
第三,明思宗朱由檢
朱由檢,朱常洛的第五子,明朝第十六任皇帝朱由校的同父異母兄弟,1627年至1644年在位,年號崇禎,后被稱為崇禎皇帝。
網(wǎng)絡(luò)圖
崇禎皇帝在位17年。在位期間,他大力鏟除宦官,勤于政事,生活節(jié)儉。他對自己犯下六宗罪,是一個有為的少年皇帝??上С绲澨幱趦?nèi)憂外患的政治生涯,征服者李自成的圍攻,后金政權(quán)對他虎視眈眈。崇禎也多次出兵鎮(zhèn)壓,但每次都失敗了。再加上當(dāng)時連年干旱,瘟疫頻發(fā),崇禎深受其害。
他一直為國家努力工作,他因過度勞累而病倒了。他沒有丟掉政務(wù),而是夜以繼日地經(jīng)營國事,希望力挽狂瀾,扭轉(zhuǎn)乾坤,看到明朝光復(fù)的那一天。然而最后事與愿違。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軍攻破北京。眼見崇禎在劫難逃,在景山公園上吊自盡(也
可惜作為皇帝,最后上吊了。原來皇帝不是那么好當(dāng)?shù)模?br>
兩大盛世皇朝唐漢,被稱為臟唐臭漢。漢唐為歷史兩大盛世,為何還被稱為臟唐臭漢?無論唐朝還是漢朝都是中國歷史上兩座難以超越的歷史文化豐碑,漢唐盛世至今仍被津津樂道,但是同時,為何還有臟唐臭漢之說?漢朝哪里臭?唐朝哪里臟呢?
網(wǎng)絡(luò)配圖
第一漢朝,之所以被稱之為臭漢,是因為漢朝皇帝偏好雙性戀,也就是當(dāng)時所說的漢代皇帝喜龍陽之好!中國歷史上喜好龍陽之好最有名的十位皇帝中漢朝占了四位,這個比例也是沒誰了。并且這個癖好是從漢代開國皇帝劉邦之時就有所表現(xiàn)(難怪呂后這么變態(tài))。
漢朝時,同性戀不但不犯禁,而且很可能是一種“雅癖”.在兩漢25個劉姓帝王中,有10個皇帝有男寵,有同性戀的癖好.被人們熟知的斷袖這個典故,就是漢哀帝劉欣和他的男寵董賢的故事。
網(wǎng)絡(luò)配圖
臟唐就更加好理解了,唐代皇帝好 *** (各種 *** ,幾乎籠罩了唐代每一名皇帝)。我們最熟悉的便是武則天在成為李治的妃子之前是他父親李世民的才人,而且武則天的姐姐和侄女后來也成了李治的妃子.楊玉環(huán)在成為唐明皇的貴妃之前就是他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
網(wǎng)絡(luò)配圖
這類侄子娶姑母,叔叔去侄女等在唐朝時有發(fā)生,簡直舉之不盡。但是這也是存在著一些具體原因的,當(dāng)時的倫理觀與如今并不相同。唐朝傳承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異輩婚遺風(fēng),并且通過政治聯(lián)姻,以婚姻的形式尋求政治勢力的平衡。再加上唐朝自身受鮮卑化程度影響,這樣就可以理解了。如今我們收到的倫理教育基本來自宋朝。在宋朝之前人民思想開化的程度簡直無法想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7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