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雍正皇帝登基在民間一直有各種傳說,由于清朝統(tǒng)治者有意的刪減、修改史料,致使這件事情成為一個謎團,但是雍正皇帝的死,似乎更加的迷影重重。官方記錄都說雍正是病死的,從八月二十一日“不豫”,至二十三日子時“龍馭上賓”。但是有清一代紛紛揚揚傳于民間的,卻是雍正帝被俠女呂四娘刺殺身亡的故事。
雍正皇帝是一個“陰沉剛毅,忌刻險譎”的專制暴君,他一登大寶,便開始逐除異己,妄殺大臣,弒兄謀弟,濫施刑戮,并且大興文字之獄。雍正5年,湖南人尊曾靜遣其門徒張熙投書川陜總督岳鐘琪,歷數(shù)雍正皇帝十大罪狀,勸岳舉兵反清。策反不成而興文字獄,曾靜供稱是受到了呂留良著作和思想的影響。
呂留良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號晚村,浙江人,他的著作有很多種,他的學說反王陽明而尊朱熹,本意也是在反清復明,呂留良醫(yī)生當過醫(yī)生、教師、和尚等等,社會關(guān)系廣泛,再加上他的民族思想,使他的學說收到了廣泛的影響和尊重。曾靜策反岳鐘琪的事情,使雍正帝十分的恐慌,但是這個時候呂留良及其他的長子呂葆中已經(jīng)死了,雍正皇帝便下令將其父子掘墓戮尸梟示,其子毅中斬決,親眷族人全部發(fā)配邊疆,弟子門生等也多遭到株連。
雍正帝自己寫《大義覺迷錄》一書來反駁呂留良的學說和曾靜的攻擊。這就是著名的震驚朝野的曾靜呂留良案。這個案件激起了漢族人民的極大的義憤,仁人志士紛紛起來反清,與此相關(guān)的傳說也逐漸的盛行起來。民間相傳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在案發(fā)時恰奉母在外,因此躲過一劫,于是隱居到名山仙剎,拜高人為師,苦學絕技,后來流跡江湖,行俠仗義,接納豪杰,立志反清,他與甘鳳池等稱“江南北八俠”。
呂四娘后來潛入禁宮,殺了雍正皇帝,據(jù)說提著他的腦袋逃走了,報了家仇國恨。有關(guān)呂四娘的故事,在有清一代的許多野史中都有記載,更加有一些小說專門敷衍此事。有人還說,聊齋志異這本書并不全部出自蒲松齡之手,其中尚有后人假托之作,其中俠女一篇說的是就是呂四娘的故事。
但是真的有呂四娘刺殺雍正這回事兒嗎?
其實呂四娘的事跡乃至他的名字在正史當中都沒有記載,而稗官野史的記載,人們都認為真?zhèn)螀?,不敢全信,再加上劍俠事跡所述神出鬼沒,使人覺得傳奇而已,因此不少人認為呂四娘其人不存在,就更不要說刺殺雍正的離奇故事了。
楊啟樵《雍正帝及其密摺制度研究》當中指出,當時雍正帝網(wǎng)絡密布,斬盡殺絕,即便有呂四娘亦無漏網(wǎng)之可能,更加不可能混入宮中刺殺皇帝,這種傳說只不過是因為漢人出于對滿清統(tǒng)治的反抗心理,加之雍正帝猝死,原因不明,這才導致的一種懷疑,也有對宮闈神秘生活的以訛傳訛。他認為雍正帝大概是服用丹藥中毒身亡的。而在一些民間故事和戲劇中呂四娘并非呂留良的孫女,其中宣稱其父是雍正即位前某結(jié)拜兄弟,雍正奪嫡篡位后被毒殺,四娘幸勉,逃出來以后學藝報仇。但是我們觀察歷史,確實沒有呂四娘這個人。而且呂留良的子孫以及曾孫曾經(jīng)在乾隆40年捐納監(jiān)生,按照常情推想,若呂四娘確曾殺過雍正,他的同輩或者后輩恐怕不會存于人世。
呂四娘的傳說并非始于后代,甚至連當時雍正本人都聽說過。雍正八年他曾詢問過負責呂留良案的浙江總督李衛(wèi),關(guān)于呂氏后代孤兒的說法,要求李衛(wèi)密加追究。由此可見傳說之盛,也未必全無根據(jù)。而史料中確實有“江南北八俠”甘鳳池的傳記,而路民贍、周尋、曹仁父等都確實有其人,而且呂四娘既然在其中,或許真的有這么一個人。蕭一山所著清代通史也認為雍正可能是被刺身亡,行刺之某女俠即呂留良的孫女。曾靜的口供中也說呂留良于“市井江湖,鉆刺打點”,與下層人民交往密切,呂留良的兒子呂葆中在《行略》中說:“窮鄉(xiāng)晚進有志之士聞風而興起者甚眾”,其中也許有秘密武裝組織在內(nèi),這樣看來,呂氏孤兒行俠圖報也不是無稽之談。而且雍正之死也確實疑點甚多。
曾有人建議發(fā)掘清西陵的泰陵,已證實雍正被刺與否。但在此之前如果沒有更新更可靠的材料發(fā)現(xiàn),那么是否真的有呂四娘這么個人,他是否刺殺了雍正帝,這一個議案還是難以做出最后的結(jié)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8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