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guān)于項羽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天下各路豪杰紛紛起兵反秦。其中,勢力最大者當(dāng)屬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眾所周知,垓下之戰(zhàn),項羽大敗,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在烏江自刎,留下千古悲歌。
項羽手下,還有五大虎將,在當(dāng)時,也都是名震一時的英雄人物,分別是季布、龍且、鐘離昧、英布和虞子期。項羽死后,這五虎大將都去哪里了呢?
季布,投靠劉邦最終壽終正寢
季布為楚地人,從小就愛打抱不平,而且頗有豪俠之氣,在當(dāng)?shù)睾苡忻?,而且季布年輕之時非常重義氣,“一諾千金”這個成語就是出自季布。在楚地流傳這樣一句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一諾千金”的由來。
項羽烏江自刎之后,劉邦出千金懸賞捉拿季布,后來由于夏侯嬰求情,劉邦才赦免了季布,后來季布在劉邦的任命下做了河?xùn)|郡守,將河?xùn)|郡治理的井井有條,最終壽終正寢而死。
龍且,傲慢自大死于韓信手下
龍且可以說是項羽手下武力最高的人,根據(jù)史料記載,龍且武藝高強(qiáng),在戰(zhàn)場上有萬夫不擋之勇,而且龍且治兵嚴(yán)明,深得項羽的信任,官至大司馬。
龍且最值得炫耀的戰(zhàn)績便是戰(zhàn)勝了英布。在項羽得知英布背叛了楚國的時候,氣急敗壞,想要親自出征去殺死英布,但是被龍且所攔住,龍且自告奮勇前去追殺英布,龍且和英布大戰(zhàn)了300回合,最終,英布不敵逃離九江投降了劉邦。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勇猛無敵的將軍,卻死在了韓信的手中,龍且雖然在戰(zhàn)場上勇猛無敵,但是卻和項羽一樣,有勇無謀,因為沒有聽從屬下的建議被韓信水淹大軍,20萬軍隊全軍覆沒,就連他自己也被灌嬰所斬殺。
鐘離昧,交好韓信卻被逼自殺
鐘離昧雖然在項羽手下頗得信任,但是卻和韓信是交情不錯的好友,早在項羽如日中天的時候就向項羽舉薦了韓信,但是韓信一直沒有被項羽所重用,后來才導(dǎo)致了韓信投奔劉邦,項羽濰水之戰(zhàn)一敗涂地,楚漢雙方攻守互換。
垓下之戰(zhàn)后,由于劉邦使用了離間計,項羽的手下大將一一離開,鐘離昧也在這個時候離開了項羽。
后來,項羽戰(zhàn)敗劉邦自立為帝,本來鐘離昧是項羽手下大將,應(yīng)該是劉邦的頭號通緝對象,但是韓信卻保下了他。之后劉邦對韓信心生疑心,傳說韓信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逼死了鐘離昧,也有人說是鐘離昧為了不拖累韓信,心甘情愿自殺而死??傊婋x昧的死和韓信脫不了干系。
英布,兩次反叛兵敗被殺
英布可以說是項羽手下最為知名的將領(lǐng),英布本來是皋陶的后代,秦朝末年趁著天下大亂也起兵反秦,后來投靠了項羽,成為項羽手下最得力的助手,每次作戰(zhàn)之時,英布都沖鋒在前,一開始深得項羽信任。
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天下,封英布為九江王,在楚漢戰(zhàn)爭期間,英布跟劉邦關(guān)系曖昧,更是在手下謀士的勸說下,投靠了劉邦,后來在九江被龍且所打敗,徹底的投靠了劉邦。
公元前203年,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垓下之戰(zhàn),英布匯合了其他漢軍圍攻項羽,最終導(dǎo)致項羽在烏江自刎。
但是后來,劉邦為了削弱異姓王的勢力,明里暗里給英布、韓信等人使絆子,導(dǎo)致英布下了造反的決心,但是英布最終敵不過漢軍,兵敗被殺!
虞子期,項羽兵敗后不知所蹤
在正史中,并沒有關(guān)于虞子期的記載,在野史中虞子期是虞姬的哥哥,也就是項羽的大舅子,虞子期不僅作戰(zhàn)十分勇猛,而且十分善于制造兵器,項羽軍中大部分兵器全部由他所設(shè)計,而且早期項羽起兵,也受到了虞子期的資助,但是后來垓下決戰(zhàn),項羽被圍,而虞子期卻不知所蹤,直至漢朝時期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虞子期的身影。
項羽英明一世,卻于垓下之戰(zhàn)烏江自刎,手下大將也沒能和他共享榮華富貴,實在是讓人感到惋惜!倘若項羽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渡過烏江忍辱負(fù)重,江東子弟多才俊,未必不能東山再起!你們認(rèn)為項羽若沒有自殺,劉邦還能奪得天下嗎?
項羽是楚漢爭霸中的失敗者,但自古至今推崇他的人不在少數(shù),太史公司馬遷在《史紀(jì)》中也將他列入帝王本紀(jì),?不以成敗論英雄?這句話,用在他身上分外貼切。
和劉邦比起來,項羽身上有更多高貴的品質(zhì),烏江自刎令人遺憾。曾經(jīng)追隨項羽的五大虎將龍且、英布、季布、鐘離昧、虞子期也大多沒有好下場,下面就分別說說他們的境遇。
【龍且】
所有將領(lǐng)中,項羽和龍且的關(guān)系最好,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不是兄弟勝似兄弟。秦末項家造反,龍且鞍前馬后,出力頗多,曾聯(lián)合田榮大破秦軍于東阿??梢哉f項羽最信任的人不是自家兄弟子侄,而是龍且。
公元前204年,劉邦打不過項羽,被困在滎陽,無奈之下只得向項羽求和。項羽意動,但他的謀士范增力勸不可放虎歸山。漢營知道此事后,陳平就對劉邦說了,項羽只有范增、鐘離眛、龍且、周殷這幾個忠臣,如果以重金離間他們,就能打敗項羽。
劉邦覺得很有道理,給陳平黃金四萬斤,讓他自己去操作。項羽果然中計,對忠臣們產(chǎn)生懷疑,致使范增一怒之下離開了。唯獨龍且,項羽沒有半點猜忌。
但這龍且,似乎有點對不起項羽的看重。
公元前203年,劉邦意圖攻打已投向項羽的齊國,齊王田廣本已被劉邦派去的謀士酈食其說動,打算降漢,不料韓信為得軍功,不管三七二十一繼續(xù)攻齊,齊王大恨,一邊烹了酈食其,一邊向項羽求助。
如果漢軍拿下齊國,劉邦大勢就成了。因而項羽很重視此戰(zhàn),派龍且率二十萬大軍救齊,雙方在濰河岸邊擺下戰(zhàn)場,結(jié)果龍且陷入韓信水淹圍城之計,楚軍大敗,龍且被漢軍騎將丁復(fù)所殺。
項羽得知后,心下大恐。為何反應(yīng)這么大?一是龍且如他兄弟,龍且死了他傷心,二是他走的是精兵路線,兵力沒有劉邦那么多,損失二十萬,足以動搖他的根基。
事實上,如果不是龍且這一戰(zhàn)敗了,垓下決戰(zhàn)時項羽不會被逼到絕處。
【英布】
說到英布,大家第一個印象肯定是這是漢朝的淮南王,因起兵叛亂而被劉邦鎮(zhèn)壓。他怎么又是項羽的得力大將呢?后來投降的唄。
項家叔侄起兵時,英布就投入他們賬下,是楚營的元老人物,屢立戰(zhàn)功,被項羽封為九江王。項羽對他還是比較倚重的,殺楚懷王這種不可宣之于眾的事情派的就是他。
項羽為啥殺楚懷王?因為楚懷王本是項家扶持起來的,卻偏向劉邦。
從這事兒就可以看出,項羽把英布看成心腹,但英布當(dāng)上九江王后,野心就大了,不服項羽。
公元前205年,項羽到齊國平亂,向英布征調(diào)兵馬,他竟然推病不出,只派手下帶著幾千個士兵前去助陣。后來劉邦攻打楚都彭城,英布也不出兵幫助楚國。
項羽大怒,多次派使者去責(zé)備英布。英布十分恐懼,索性投了劉邦,派兵攻楚,但被龍且打敗,便逃向劉邦,劉邦賞識他,封為淮南王。
漢朝建立后,劉邦大肆誅殺攻臣,英布害怕被殺,起兵造反,兵敗被殺。
【季布】
季布是個大俠,個人武力值很高,在《史記》中被收入游俠列傳。?一諾千金?這個成語就來源于他,說此人好打抱不同,愛為人出頭,又講信用,當(dāng)時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說法。
項羽自刎后,劉邦出千金懸賞捉拿季布,還下令膽敢窩藏季布的滅三族。但季布的名聲太好了,很多人愿意幫他。有一個姓朱的走通了夏侯嬰的路子,夏侯嬰為季布說情,劉邦便赦免了他。
此后季布當(dāng)了漢朝的官,盡心輔佐幾代帝王,做到河?xùn)|郡守這個職位,是項羽舊將中結(jié)局最好的。
【鐘離昧】
前面說過,陳平曾用計離間項羽和將領(lǐng)們的關(guān)系,鐘離昧也因此失去項羽的信任,垓下之戰(zhàn)時逃離楚軍陣營,投奔老朋友韓信。
這里要注意一點,鐘離昧投的是韓信,不是劉邦。
然而韓信不是靠得住的人,當(dāng)他得知劉邦懷疑自己時,就猶豫要不要交出鐘離昧,手下們都勸他交。他便找來鐘離昧,訴說自己的苦衷。
鐘離昧也就明白韓信遲早會出賣自己,憤而自殺,死前痛罵韓信?公非長者?。韓信割下他的頭顱去向劉邦解釋,依然被降為淮陰侯。此前韓信被封為楚王。
韓信對劉邦其實沒多少忠誠度,劉邦也對他不放心。君臣相疑,無法安然相處。但韓信讓人無法理解的就在于這一點,既然對劉邦不是死心塌地,那就早點造反啊,何必等到最后任人魚肉?
【虞子期】
正史中關(guān)于虞子期的記載很少,據(jù)說他是虞姬的兄長。項羽兵敗自刎后,虞子期從此下落不明,不知生死,反正沒投劉邦。
總之,除了季布之外,項羽手下得力大將基本死于非命。都說勝者為王敗者寇,可很多時候,失敗者連當(dāng)匪寇的機(jī)會都沒有。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边@是我國女詩人描寫項羽的一句詩詞。想當(dāng)年,能被稱為“霸王”的人,僅有那個年少舉鼎,以一當(dāng)十的西楚霸王項羽??上?,一代霸王敗在了劉邦的手下,就像李清照詩中所寫,項羽雖思念家鄉(xiāng),但已無顏再去面對江東父老,最終自刎在了烏江邊。
項羽的手下也有五位驍勇善戰(zhàn)的虎將,那么項羽烏江自刎后,這五位虎將的結(jié)局又是如何?
這五位虎將分別是龍且、英布、季布、鐘離昧和虞子期。
龍且、龍且可是項羽麾下第一猛將,對項羽那是忠心耿耿,跟隨項羽南征北戰(zhàn),立下汗馬功勞。龍且有多強(qiáng),舉個例子你就能明白。當(dāng)年,英布叛變,投靠劉邦。龍且得知后,怒不可遏,親率十萬大軍前去討伐英布,直取英布所在的九江國,打的英布丟盔卸甲,落荒而逃。兩人都是項羽麾下的猛將,可一對上,就知道誰強(qiáng)誰弱。
不過龍且勇猛無雙,智謀欠佳。當(dāng)年,在濰水對陣韓信時,韓信用兵如神,輕松隔離了龍且和他的大軍,并將龍且斬于馬下。不得不說,死在“兵仙”的手中,龍且不算冤。
季布、季布可是一個十分正直的人,敢作敢當(dāng),常常為人打抱不平。在進(jìn)入項羽麾下后,也是深得項羽的喜愛。季布帶兵打仗也是勇猛無雙,當(dāng)年曾多次大破劉邦的軍隊,這讓劉邦一度十分難堪。
劉邦打敗項羽后,便開始四處通緝季布,要不是夏侯嬰幫助其求情,他早就死在劉邦的刀下了。后來,季布拜在了劉邦的麾下,擔(dān)任郎中,而且“一諾千金”這個成語就是出自季布。可以說,季布是“五虎將中”唯一一個結(jié)局還算不錯的。
英布、英布這個人雖然有點能力,可是忠心程度不夠。當(dāng)年,他先是拜入項梁麾下,項梁死后又進(jìn)入項羽麾下。在此期間,英布也是戰(zhàn)功赫赫,曾多次打敗秦軍,還被封為了九江王。最后受到隨何的蠱惑,背叛項羽,投奔了劉邦。在劉邦建立西漢政權(quán)后,被封為了淮南王。對于這些異姓王的下場,我想人人都明白吧。
鐘離昧、鐘離昧可算是一個最冤的虎將了。當(dāng)年,他跟隨項羽南征北戰(zhàn),還多次為項羽解決了軍隊的糧草問題。后來,陳平使用離間計,讓項羽開始疏遠(yuǎn)范增等人,鐘離昧也在其中,悲憤交加的鐘離昧選擇了離開項羽。
離開項羽后,鐘離昧投靠了韓信,可在韓信麾下還沒多久,就有人舉報韓信說其有謀反之心,韓信為證忠心,竟準(zhǔn)備殺掉從項羽帳下投靠過來的鐘離昧。鐘離昧在得知后,自知難逃一死,最終選擇了和項羽一樣的死法——自刎。
虞子期、虞子期這個人物是小說中虛構(gòu)的, 歷史 上基本沒有此人的記載。但在書中,虞子期也是一個忠心耿耿的猛將,他是唯一一個陪伴項羽走到最后的人,他跟隨項羽一起參加垓下之戰(zhàn),最終戰(zhàn)死沙場。
總的來說,陪項羽走到最后的只有虞子期,龍且和鐘離昧在項羽兵敗前就已經(jīng)死了,剩下活著的季布和英布,只有季布算是得到了好下場,至于那個被劉邦封為異姓王的英布,你猜猜他的下場是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39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伯邑考是真的變成了兔子嗎真相是什么
下一篇: 姬發(fā)到底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