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弘晸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康熙皇帝作為大清王朝最有作為的一位國君,6歲登基到直到68歲才去世,在位61年為大清的統(tǒng)一和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在許多事情上他都處理的英明果斷,但是唯獨在新立儲君這一塊卻失算了,導致自己的兒子們爆發(fā)了“九子奪嫡”的悲慘場面。
九子奪嫡的發(fā)生與康熙有著巨大的聯(lián)系,在古代新立儲君都是立長不立幼,但是大阿哥胤禔只不過是個庶長子,向來得不到康熙的青睞,自然而然皇太子落到了二阿哥胤礽的頭上,但是此人當上皇太子后卻變得驕縱與蠻橫并結黨營私。父子關系趨于緊張。1708年,在木蘭圍場的布爾哈蘇行宮,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理由,宣布廢除太子。
皇太子被廢剩下的阿哥感覺到了時機,所以就開始拉幫結派,形成了以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為核心的兩大勢力進行奪權,而胤禛顯然不被其他人看好,首先他的支持者只有老十三胤祥,剩下的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都是胤禩的支持者。
而九阿哥胤禟本是逍遙自在之人,他對皇位毫無興趣,自幼好學嗜讀,性聰敏,喜發(fā)明,但是他從小就和十四弟和他八哥就關系非常好,在朝政上的立場十分明確。
同時胤禟十分有錢,在當時,他就是個大土豪,所以八皇子和十四皇子也離不開胤禟的輔助,八皇子和十四皇子的很多錢財都是有胤禟提攜幫幫忙,可以說胤禟就是他們的錢莊。胤禟還有一點也是非常好,那就是他的好友十分多,所以這一點不管是在朝廷還是在軍隊里,都是極大增加了這兩位皇子的擁護者。
奪嫡的熱戰(zhàn)中胤禟不斷的幫助八皇子和十四皇子,對其他皇子也有過援助,但他唯獨對默默無聞的四哥毫無正視過??墒撬麤]想到,1722年,康熙帝駕崩于暢春園,當時八爺黨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遠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胤禛抓住這個機會一舉拿下了皇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胤禛上位后,當然首要的是鏟除異己,八王爺?shù)狞h派一個一個的備受打壓,胤禟的人生就此隕落。最后,胤禟被雍正抓到把柄,以其下人鬧事為由命人前往約束。而胤禟不僅沒有好好招待雍正派去的人,還傲氣相對。雍正知道后非常生氣,削去了胤禟爵位,其福晉和嫡長子皆被囚禁起來。
胤禟的嫡長子弘晸,在這場這場九子奪嫡中毫無關系。但是雍正還是沒有想過要輕饒他。弘晸成為康熙悲慘無辜的皇孫中的一個,除了讓他能夠餓不死,其余的一切都是禁止的。如此苛刻的對待,其他八皇子的黨羽被折磨的死的死,基本沒人活下來,而弘晸卻十分的頑強,弘晸在拘禁處度過50余年,直到乾隆時期。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個快入土的老頭了。后來,他的父親胤禟被恢復宗籍,而弘晸也被賜為閑散大臣。
弘晸的經(jīng)歷也正應了那句話“最是無情帝王家”,一個毫無瓜葛的人,因為一場奪位而被拘禁50年,這種折磨真的太殘忍了。
沒有一個臣子從一開始就專權跋扈,鰲拜的末路都是大清一步一步扶著,讓他走出來的。
1643年,皇太極去世后,豪格與多爾袞開始爭奪皇位,一時之間兩黃旗和兩白旗的士兵猶如水火,隨時將會爆發(fā)戰(zhàn)爭。
起初,鰲拜是豪格的擁護者,在看到豪格沒有勝算之后,鰲拜選擇妥協(xié)一步,與其他支持豪格的人一起同意了多爾袞的提議,擁立了福臨為帝。這位皇子福臨就是康熙帝的父親順治帝。從某種意義上說,福臨一脈能夠繼承大統(tǒng),鰲拜也起到了不少作用。
此后,鰲拜開始效忠順治帝,從順治元年開始,鰲拜輔助阿濟格擊敗李自成,又和人一起在四川斬殺了張獻忠。在幫助清王朝鎮(zhèn)壓起義的過程中,鰲拜出了不少力氣。
?
其實,在軍事作戰(zhàn)能力上,鰲拜很強。
比如,其他清朝將領很難擊敗的姜瓖,就被鰲拜輕松擊敗,可見,巴圖魯之名在當時并不是虛話。隨后,鰲拜還升任接議政大臣和侍衛(wèi)內大臣,不久更是成為了太子太傅,這可是明清時期臣子能得到的最高職位和封號了。
順治十八年,也就是1661年,鰲拜順利成為輔政大臣。隨著索尼的衰老,年紀更輕,實力更突出的鰲拜逐漸成為輔政之首,其態(tài)度也是越來越囂張。鰲拜早年因為被多爾袞的屬下接連構陷,幾次面臨牢獄之災,幾乎瀕臨死地。1650年,多爾袞羅織了一個包庇貝子錫翰的罪名給鰲拜,想要直接殺了鰲拜,好在在順治帝的堅持下才改成了罰贖降爵。這次險些到來的血光之災,使得鰲拜明白只有將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會令人宰割。
逐漸的,鰲拜開始濫用職權,公報私仇,殺人滅口,引起其他大臣不滿。又鑲黃旗的圈地質量不好為由,逼迫正白旗將遵化等地換給鑲黃旗,為百姓帶來了沉重的災難。鰲拜還以輔政的身份幫助兩黃旗與正白旗的蘇克薩哈相爭,僅僅因為蘇克薩哈曾經(jīng)抗議過自己的更換圈地的想法,鰲拜就假傳圣旨將已經(jīng)要求去守陵的蘇克薩哈下令絞死。久而久之,康熙皇帝逐漸對鰲拜不滿。
?
蘇克薩哈被殺,索尼病死,遏必隆保持中立,鰲拜的態(tài)度越來越不可一世,甚至開始侵犯康熙帝的行政大權。凡是重要的政務,鰲拜都是和自己的手下一起商議后推行。不僅如此,鰲拜還禁止言官給皇帝提建議,蔽塞言路。還強行將自己認為不錯的官員安插為戶部和工部的長官,這些舉動使得康熙皇帝更加堅定了,放倒鰲拜的決心。
為了麻痹鰲拜,康熙帝假裝還是喜歡摔跤游戲的頑童,暗地里選拔年輕又力氣大的少年放在自己身邊做侍衛(wèi),每天在自己面前表演撲擊游戲。一天,鰲拜在進見時,康熙帝一聲令下就讓這些侍衛(wèi)們抱住了鰲拜。鰲拜被撲倒在地無法動彈,之后就被綁了起來。隨后,鰲拜被議政王大臣會議判決為族誅之刑,考慮到鰲拜曾經(jīng)的功績,康熙帝最終將鰲拜囚禁,不久之后,鰲拜就死在了囚禁之地。
?
鰲拜去世之后,他的子孫后代們的命運自然也被改變。他的侄子訥莫被殺,其家產(chǎn)隨之充公。他的兒子納穆福險些被處死,幸好考慮鰲拜以前的功績,康熙才讓納穆福免死,不過,也把納穆福關了起來。鰲拜死后,納穆福出獄,成了二等公,但是不久又被革職。
雍正帝即位之后,鰲拜的孫子達福繼承了一等公爵位。達福死后,其子岱吞又繼承爵位。乾隆四十五年,岱吞的兒子德勝的爵位被要求停止襲爵。直到嘉慶帝在位后,德勝的兒子慶玉才被恢復了襲爵的權利。此后,鰲拜的子孫隨著大清一直延續(xù)。
那么,鰲拜如此囂張,罪大惡極,為何清朝皇帝要留他子孫血脈,甚至還世襲爵位呢?
?
1、鰲拜的戰(zhàn)功確實很多
除了早年支持順治帝時立下的功績之外,鰲拜還在皇太極與明朝軍隊作戰(zhàn)時立下了功績。他曾經(jīng)幫助阿濟格攻克了皮島,聯(lián)合洪承疇輔助皇太極打贏了松錦之戰(zhàn),幫助皇太極奠定了奪取全國的基礎。對于他的功績,清朝皇帝并沒忘記。所以,在對待鰲拜后代的問題上,皇帝還是會選擇網(wǎng)開一面。
2、鰲拜子孫們所作所為還算規(guī)矩
訥莫作為鰲拜的侄子,和鰲拜一起,自然會下場凄慘。而納穆福雖然作為鰲拜之子,鰲拜給他安排了官職,但是沒做過過分的事情。不過,雍正帝即位后,鰲拜的孫子達福審時度勢,主動成為雍正征討準葛爾的將領,雖然后來戰(zhàn)死了,但還是重現(xiàn)了家族的光輝。1780年,也就是乾隆四十五年,此時正值乾隆帝處理伊犁政務的關鍵時期,事務繁多,鰲拜五代子孫德勝在此時被剝奪襲爵的權利,應該是招惹了皇帝,這才招致禍端。
3、清朝皇家的權衡利弊
作為機智的皇帝,康熙帝不能一下子朝廷大臣失衡,這可能會催生出又一個鰲拜出來。于是在其他大臣認為鰲拜兒子納穆福該死的時候,他還是網(wǎng)開一面了。在后來的日子里,出于穩(wěn)定人心的角度,皇帝推行善政,拉攏臣子,鰲拜的后人達福重新被提拔。
?
公元1669年,荒涼又簡陋的禁所中,鰲拜悲慘離世。
也許,想到鰲拜昔日的專橫跋扈,還有對朝廷的忠心,康熙皇帝的心情非常復雜。他當然明白,鰲拜是大清朝的猛士,卻也變成了大清朝的禍害,而對于他后代的處理,不得不仔細斟酌。留下一條血脈,也許是在給功臣留后,其實,這也是清朝皇帝給其他大臣的一顆“定心丸”:只要對大清忠心耿耿,起碼子孫后代是有保障的。
乾隆帝去世后,鰲拜后人慶玉在嘉慶帝的寬恕下重新恢復了爵位。此后鰲拜一脈一直以男爵身份世襲,直到清末之后才逐漸分散。據(jù)說,鰲拜有很多后代還居住在大連,變成了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真可謂世事無常了。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刪。
班布爾善是正兒八經(jīng)的愛新覺羅子孫,他的父親叫塔拜,是努爾哈赤的第六子,也就是說班布爾善是努爾哈赤的孫子,而康熙的父親是順治福臨,福臨的父親是皇太極,皇太極的父親是努爾哈赤,由此可見班布爾善是康熙的堂叔。
塔拜在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因為有功封為三等甲喇章京(相當于游擊將軍),天聰八年,公元1634年,升為一等甲喇章京(相當于參將),之后封為三等輔國將軍。崇德四年,公元1639年病逝,追封為輔國公。
班布爾善是塔拜的第四子,生于天命二年,公元1617年,在塔拜死后,班布爾善襲三等奉國將軍,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晉為二等奉國將軍。順治四年,晉為一等奉國將軍,順治六年,晉三等鎮(zhèn)國將軍,順治八年,晉輔國公。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索尼病逝,班布爾善擔任領侍衛(wèi)內大臣兼秘書院大學士,秘書院為內三院之一,秘書院掌外事文書與祭文,另外兩院是編史與皇帝的起居詔令的內國史院,給皇帝與皇子講課的內弘文院。
康熙八年,康熙利用少年侍衛(wèi)將鰲拜擒拿,眾議政王大臣最后定鰲拜三十條大罪,應該處斬。不過鰲拜讓康熙看他為救皇太極而落下的傷疤,康熙就念鰲拜戰(zhàn)功卓著,而且沒有謀逆行為,所以并未處死他,只是將其圈禁,不過,鰲拜沒多久也死于禁所。
鰲拜已治罪之后,康熙就開始治那些依附鰲拜的人的罪,其中就包括班布爾善,而班布爾善最后被二十一大罪,被判絞刑,而他的子孫被除去愛新覺羅宗室的身份,成為閑散宗室,也就是沒有任何爵位與品階的室宗。
根據(jù)《康熙王朝》的說法,鰲拜造反是受了班布爾善的挑唆,而且班布爾有想當皇帝的想法,但實際上,鰲拜與班布爾善都沒有造反的行為,鰲拜的罪狀里并沒有謀逆罪,而主要是擅權。
按道理說,鰲拜是首惡,班布爾善是從惡,要被處死的應該是鰲拜,而不是班布爾善,那為什么兩個人的結果卻是相反的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鰲拜是有惡,但是也有大功,而且沒有真的造反,所以被康熙免了死罪。
而班布爾善,做為愛新覺羅子孫,努爾哈赤的孫子,康熙的堂叔,不幫助康熙,而去依附鰲拜,著實該死,康熙就不會免他的死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顏回偷食米飯,孔子是怎么教育弟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