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遷都洛陽之后的許都怎么樣了,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東漢建安元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洛陽殘破”為由,將滿朝文武遷到其治下的許地,將許地作為大漢天子的所在地,同時也是大漢的首都,更名為“許都”。在整個三國的爭斗中,許都這個名字經(jīng)常被提及,畢竟許都就是國都了。無論是在戰(zhàn)略上還是諸侯之間的爭斗,許都都是不可以被忽略的。曹操對許都也是傾注了很多的心血。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之子曹丕廢漢建魏,建立魏國,遷都洛陽。小編看《三國演義》是總有疑問,洛陽何時被建好了,為何不建都許都而要遷都洛陽呢?
漢獻帝初平元年三月,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長安。它把洛陽城能帶走的都帶走了,帶不走的就燒掉毀掉,史書記載:“盡徙洛陽人數(shù)百萬口于長安”,洛陽蕭條。于是,自此次之后洛陽被毀,到漢獻帝返回想重新定都洛陽時,真是連個人影都沒有了,洛陽城只留下了空空如也的廢墟。許都就不一樣了,在曹操的苦心經(jīng)營下,一路高歌猛進,一躍成為天下人皆知的繁華大都市。那曹丕為何要去洛陽呢?難道洛陽就像游戲中的一樣,自己慢慢又恢復了。其實不是的。
在洛陽的歷史上,董卓火燒洛陽是洛陽遭遇的大劫難,而曹丕建立魏國,定都洛陽實際上對洛陽進行了重建,是洛陽重生的開始。以曹魏當時的國力,重建洛陽無論是外部環(huán)境還是國力上都是可以做到的。那許都呢?難道許都就此沒落了嗎?不是的。魏國建立后,統(tǒng)治者曹丕將都城遷到了洛陽,那許都就不能稱之為“都”了,此地在曹操之前是許縣,但是此時儼然是大都市,所以在曹丕登位的第二年就以“漢亡于許,魏昌于許”之意,改許縣為許昌,這就是“許昌”最初的來源。同時,他還列許昌為魏“五都”(譙乃曹操興起之都;許昌乃舊漢之都;鄴乃魏興之都,長安乃穩(wěn)定關中、涼州、防范蜀漢之都;洛陽乃混一區(qū)宇之都)之一。在曹丕短短的不夠七年的統(tǒng)治生涯中,先后御臨許昌宮四次,還派遣心腹大將司馬懿鎮(zhèn)守,可見許昌在曹氏父子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此后,歷朝歷代許昌都是兵家必爭的要地。二百多年后,到了南北朝時期,許都故城被北魏奪取,雖然潁川太守李元德拼死收復,可是,到了宋景平元年,“魏周幾寇許昌,許昌潰,夷許昌城?!本瓦@樣,輝煌一時的許昌故城和當年“覆壓三百余里”的阿房宮一樣被夷為了平地,三國歷史上的名城許昌,曹操苦心經(jīng)營的許都故城,就這樣被掩埋在了廢墟之下。
巍巍中華五千年的興亡史中,有多少耳熟能詳?shù)拿潜粴?,現(xiàn)今只能在史書中見到了,令人惋惜不已,可嘆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0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姬帶為什么要與自己的哥哥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