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唐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中國古代的皇室當中,有一個極其特殊的身份,它就是太上皇。所謂太上皇就是指在世但已禪位的皇帝,然而在這其中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皇權的分配。政治斗爭向來是充滿血腥與殘酷的,即使是父子兄弟在皇位面前也會失去情感,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數量其實并不多。不過唐朝卻是一個例外,唐朝共有四位太上皇,且大多都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皇帝,他們分別是:唐高祖李淵、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順宗李誦。
唐朝的太上皇多為盛世之君,然而在他們成為太上皇的路上,圍繞著皇權的斗爭比之皇子奪位也不遑多讓。這四位太上皇除李誦以外,幾乎都是被迫退位的,而他們退位以后的晚年生活,也透露出權力斗爭的殘酷。
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基本上都是直到死后才會將皇位傳給太子,極少數有成為太上皇的。作為唐朝開國皇帝的李淵想法也是如此,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最終卻成為唐朝第一位太上皇。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門事變爆發(fā),李世民殺掉自己的兄弟李建成與李元吉。李淵見大勢已去,被迫封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以后就“主動”退位,李世民繼位,李淵則成為太上皇?!顿Y治通鑒》記載:“制傳位于太子;太子固辭,不許?!边@段話的記載可能是真的,但至于真實情況,想必李淵與李世民都心知肚明。
李淵作為唐朝的開國皇帝,他在朝中不可能沒有勢力,李淵集團中恐怕也不乏勸說他與李世民奪權的老臣。不過李淵看得比較透徹,或者說他已經無可奈何,自己已經失去了兩位兒子,他沒必要再去與李世民拼個你死我活。李淵希望通過配合,能夠讓自己安享晚年。然而李淵卻沒有想到,他成為太上皇以后的日子并不閑適?!顿Y治通鑒》中記載,在李世民避暑時,御史馬周曾向他勸諫道:“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獨居涼處?!币晃惶匣?,卻連居住在避暑宮殿的資格都沒有,想必李世民也沒有太把李淵當回事。
除物質生活以外,李淵的精神生活也不太愉快。遠離政治以后,李淵最喜歡的就是與曾經的老臣們一起把酒言歡,暢談過往,然而李世民卻把與李淵關系好的老臣們全部罷免,連京城都不讓他們留。此時的李淵名義上當然還是尊貴的太上皇,然而他的實際地位與權力恐怕連唐太宗的一位寵妃都不如。一代開國皇帝,晚年境遇如此凄慘,不免令人唏噓。
大唐的第二位太上皇睿宗的遭遇與李淵十分相似,不過退位之初他的境遇還是比李淵好很多的。唐睿宗在位時其實就是一位傀儡皇帝,作為武則天的兒子,只要母親活著,他就不可能擁有實權。不過睿宗李旦的性格與司馬懿很像,對于母親的霸道,他就貫行兩個字:忍讓。武則天讓李旦退位,他立刻禪位給母親,隨著又讓給哥哥李顯??傊畹┚褪且痪湓挘何沂呛每埽瑒e殺我。怪不得就連《資治通鑒》都評價他說道:“相王寬厚恭謹,安恬好讓,故經武、韋之世,竟免于難”。
睿宗想隱忍,他的兒子李隆基卻不愿忍。李隆基是一位雄主,他率軍鏟除武氏集團,隨后又將自己的父親睿宗重新扶上皇位。睿宗知道自己能夠重新當上皇帝兒子功不可沒,因此他很快就立李隆基為太子。然而此時的處境卻十分微妙,李旦是皇帝,但李隆基的聲望卻已經逐漸超越他,可是太平公主又不甘寂寞,與李隆基針鋒相對。
斗爭的最終結果就是太平公主被逼自盡,李旦宣布退位,李隆基成為皇帝。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贊譽李旦道:“唯睿宗上畏天戒,發(fā)于誠心,為史冊所表?!比欢鴮嶋H上李旦禪讓 恐怕是不得已而為之。退位初期的太上皇李旦生活倒也悠哉,李隆基對他還是比較孝順的。不過李旦作為一位傀儡皇帝,被自己的母親奪權,被自己的兄長奪去皇位,最后又被自己的兒子逼著退位,他作為太上皇的晚年生活到底愉快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而唐玄宗李隆基恐怕不會想到,他對父親的所作所為,他兒子又依樣畫葫蘆對他來了一遍。李隆基是一位雄主,而雄主大多是不太顧忌感情的,這一點在李隆基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李隆基對于皇權的占有欲是強烈的,當初武惠妃陷害太子李瑛等三位皇子,說是宮中有賊,讓他們披甲入宮,等到太子三人入宮以后,武惠妃又與唐玄宗說太子造反。唐玄宗震怒,不由分說將三位兒子賜死,足以可見他的狠辣。李亨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李瑛三人的慘死時刻提醒他父親的冷血。因此在馬嵬之變以后,李亨沒有任何心理愧疚的自行宣布登基,李隆基就這樣被迫成為太上皇。
不過李亨對于父親李隆基還是十分孝敬的,李隆基進膳李亨總會先嘗,李隆基坐車李亨甚至為他親自駕車,朝中有珍貴的貢品李亨也會送給太上皇。先不管李亨此舉是否是作秀,李隆基晚年的生活一開始還是非常愉悅的。然而李隆基晚年時的一件事,卻揭穿了李亨對于父親的真實態(tài)度。
李隆基晚年最悠閑的地方就在于他有許多老臣陪伴在他左右,比如高力士、陳玄禮等人一直都對他忠心耿耿。然而權臣李輔國對高力士等人卻十分不滿,于是他在李亨面前構陷說高力士等人攛掇太上皇謀反。史書上記載李亨不相信,李輔國于是矯詔,帶領數百名刀斧手將李隆基等人包圍,讓李隆基搬家。李隆基嚇得半死,連忙撤出興慶宮,再不問朝事。而高力士等人都被罷免甚至流放,李亨還挑選出一百多位太監(jiān)服侍太上皇,至于到底是服侍還是監(jiān)視,恐怕李亨自己心里最清楚。經此打擊以后,唐玄宗身體每況日下,最終在762年去世,享年七十八歲。
而唐朝最后一位太上皇唐順宗李誦堪稱唐朝最特殊的一位皇帝,他做了二十五年太子,在繼位以后不久就被宦官威脅,最終禪位于太子李純,自稱太上皇。不久以后,唐憲宗對外公布唐順宗病危,次日李誦駕崩。關于李誦的死有人猜測他是被宦官殺害的,至于真相如何已經無人知道。
縱觀唐朝四位太上皇,會發(fā)現他們的晚年生活似乎都不太愉快,有的境遇甚至十分凄慘,與他們在位時的意氣風發(fā)相比可謂云泥之別。其實說到底,這些太上皇大多都是政治斗爭的失敗者,他們曾是皇權的擁有者,最終卻成為皇權的犧牲品,這便是權力斗爭的殘酷性。
一個,是唐敬宗李湛。
唐敬宗李湛(809~826年),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唐朝第十三位皇帝(824-826年在位),唐穆宗李恒長子,唐文宗李昂和唐武宗李炎兄長,母為恭僖太后王氏。
元和四年,生于大明宮別殿。元和十五年,父親即位,是為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三月,加封景王。長慶二年(822年),冊立為皇太子。四年(824年),唐穆宗逝世后,即位于柩前,時年十六。
在位期間,禮遇朝臣,耽于玩樂,沉迷擊鞠,喜歡打夜狐,不愛坐朝理政,任由權宦王守澄把持朝政,勾結宰臣李逢吉,排斥異己,敗壞綱紀,甚至發(fā)生染工暴動事件。
寶歷二年,為宦官劉克明等所弒,謚號睿武昭愍孝皇帝,廟號敬宗,葬于莊陵。
擴展資料:
間接死在太監(jiān)手里的皇帝:
1、李亨
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即唐肅宗,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紹,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個在京師以外登基再進入長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寶應元年(762年)在位。
李亨初封為陜王,開元十五年(727年),徙封忠王?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為太子。安史之亂起,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jié)度使,負責平叛。
唐玄宗西逃,他在馬嵬坡為百姓所留,與玄宗分道,北上至靈武。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即位。尊父親玄宗為太上皇,他命郭子儀與李光弼等討安史,先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復長安、洛陽兩京。
寶應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張皇后想廢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李輔國、程元振出兵保護太子李豫,逮捕張皇后、李系等人。?
當夜唐肅宗病死,時年五十二歲。廟號肅宗,謚號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2、李昂
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即唐文宗(826年―840年在位),原名李涵,唐朝第十四位皇帝(除武則天和唐殤帝外),唐穆宗李恒次子,唐敬宗李湛之弟,唐武宗李炎之兄。母為貞獻皇后蕭氏。
李昂于長慶元年(821年)被封為江王。寶歷二年(826年)十二月,被宦官王守澄等擁立為帝,年僅十八歲。
李昂在位初年勵精求治,他出宮女三千余人,放五坊鷹犬,減省冗員。后用寵臣李訓、鄭注等,企圖誅滅宦官。
但密謀泄露,李訓等被殺,李昂也在“甘露之變”后被軟禁。開成五年(840年),李昂抑郁而終,享年三十二歲。謚號元圣昭獻孝皇帝,廟號文宗,葬于章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湛
百度百科——唐朝君主
武則天死之后李顯當了5年的皇帝,李顯之后的皇帝是睿宗李旦。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唐中宗前后兩次當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終年55歲。
《舊唐書》評價李顯:廉士可以律貪夫,賢臣不能輔孱主。誠以志昏近習,心無遠圖,不知創(chuàng)業(yè)之難,唯取當年之樂。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初名李旭輪、李輪,祖籍隴西成紀,662年出生于長安,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
李旦前后兩次登基,共在位八年余,但真正掌權僅有兩年,稱太上皇四年,開元四年(716年)病逝,廟號睿宗,謚號為玄真大圣大興孝皇帝,葬于橋陵。
擴展資料: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618—907年),是中國歷史上統(tǒng)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唐朝歷二十一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與漢朝并稱為中國歷史上兩大強盛王朝之一。
1、唐高祖李淵簡介:唐朝開國皇帝,大唐帝國的奠基人,唐高祖李淵簡介(566-635年6月25日),唐朝開國皇帝。
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簡介:唐高祖李淵(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長安,是中國唐朝的開國皇帝。
公元618年5月,李淵稱帝,改國號唐,定都長安,不久之后便統(tǒng)一了全國。635年6月25日,李淵駕崩。李淵死后謚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在獻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號為神堯皇帝。天寶十三載二月,上尊號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
2、唐太宗李世民簡介:被評為中國歷史上明君的典范
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
3、唐高宗李治簡介:帝王生涯無所作為的懦弱皇帝
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為長孫皇后,為嫡三子。
貞觀五年(631年)封為晉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長子皇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于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
4、唐中宗李顯簡介:被3個女人左右一生被毒殺的皇帝
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漢族,謚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謚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
唐中宗前后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韋后毒殺,終年55歲,葬于定陵(今陜西省富平縣西北15里的鳳凰山)。
5、唐睿宗李旦簡介:歷史上兩次即位繼承大統(tǒng)的皇帝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李旦簡介(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輪,漢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為其兄長。他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
6、一代女皇武則天簡介: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tǒng)的女皇帝:武則天秘史(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詩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tǒng)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7、唐玄宗李隆基簡介:因風流而毀了大唐的開元盛世
唐朝第七位皇帝:李隆基簡介——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稱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
8、唐肅宗李亨簡介:宮廷政變中驚憂而死的亂世天子
唐朝第八位皇帝:李亨(711—762),即唐肅宗,唐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爆發(fā)安史之亂。
9、唐代宗李豫簡介:唐朝第一個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漢族,唐肅宗長子。初名俶,原封廣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馬嵬之變后,他隨肅宗北上,任為“兵馬大元帥”,統(tǒng)帥諸將收復兩京,公元758年被立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亂。
10、唐德宗李適簡介:飽嘗戰(zhàn)火的洗禮和考驗的皇帝
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779年——805年在位)李適(742年-805年)(適發(fā)音為Kuò),天寶元年(742)四月十九日生于長安大內宮中。他是肅宗的長孫、代宗的長子,他的整個少年時代,正是大唐帝國昌盛繁華的輝煌歲月。
11、唐順宗李誦簡介:被逼退位最快做太上皇的皇帝
唐朝第十一位皇帝:順宗,名李誦(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長子。德宗因他中風而急死,由他繼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后病死,終年46歲,葬于豐陵(陜西省富平縣東北33里)。
12、唐憲宗李純簡介:開創(chuàng)唐朝最后一個盛世的皇帝
唐朝第十二位皇帝:李純(778~820)中國唐代皇帝,即唐憲宗。805~820年在位。唐順宗長子。二十一年初,立為太子,改名純。八月即位。
13、唐穆宗李恒簡介:五個兒子中竟有三個做了皇帝
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唐穆宗是憲宗第三子,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出生于京師長安大明宮之別殿。
14、唐敬宗李湛簡介:唐朝帝王中壽命最短的皇帝
唐朝滴十四位皇帝: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穆宗的長子,在位2年,為宦官謀殺,終年18歲,葬于莊陵(今陜西省三原縣東北30里)。
15、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貞獻皇后蕭氏。公元827年―840年在位
16、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本名瀍,臨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時,任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17、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漢族(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權),初名李怡,初封光王。
18、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懿宗李漼(“漼”,拼音:cu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始封鄆王。宣宗愛夔王滋,欲立為皇太子,而鄆王長,故久不決。
19、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僖宗李儇(862-888),儇Xuān,唐懿宗第五子,初名儼。873-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歲,死后謚號為惠圣恭定孝皇帝。
20、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曄(867年-904年),姓李諱杰,即位后改名為敏,然后又改名為曄,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歲。
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于和陵,死后謚號為圣穆景文孝皇帝。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唐朝君主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在表面上繁華亮麗的背后,宮廷內外的權力斗爭充滿血腥。即使是貴為國母的皇后,有時也成為權力斗爭的犧牲品。
1.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
王皇后出生于皇親國戚,她的祖母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妹妹同安公主。王皇后的貌美賢淑使她名聞天下,被皇帝李世民選為兒子李治的王妃。作為李治的結發(fā)妻子,她深受李治的寵愛,被李世民稱為‘佳兒佳婦’。她幫助懦弱無能的李治擊敗李世民的另外幾個兒子李泰李恪等,在公元649年成功登上皇帝寶座?!腥擞袡嗑妥儔摹?李治在做太子時就與他爸爸李世民的小老婆武則天勾搭成奸,給他爸爸戴上了綠帽子。當上皇帝后就寵愛妖艷活潑的蕭淑妃,疏遠王皇后。王皇后為對付蕭淑妃,犯下了令她后悔終生的錯誤。她引狼入室,把已經出家為尼的武則天召還入宮。武則天回宮后表面上對王皇后甜言蜜語,情同姐妹。在王皇后的支持下,她很快取代了蕭淑妃在李治心中的地位。武則天為奪取皇后寶座,對王皇后反戈一擊,她先是掐死剛剛出生的親生女兒嫁禍與王皇后,然后又誣告王皇后的母親柳夫人用桐木人詛咒李治,使李治對王皇后的感情徹底破裂,王皇后被打入冷宮。公元655年,李治正式廢王皇后蕭淑妃為庶人,立武則天為皇后。公元660年,李治因為舊情難忘,去冷宮探望王皇后及蕭淑妃。武則天決定斬草除根,將王皇后及蕭淑妃砍去手腳后投入酒缸殺死。王皇后蕭淑妃死時年僅三十歲左右。
2.唐睿宗李旦的劉皇后
劉皇后是將門虎女,她的祖父劉德威是唐朝名將。公元678年嫁給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兒子李旦,此后七八年與李旦夫妻恩愛,生下一子二女。當時,武則天為奪取皇位,先后害死了自己品德出眾的大兒子李弘及才能出眾的二兒子李賢,只留下懦弱的三兒子李顯及小兒子李旦。公元684年,武則天又廢掉當皇帝不到三個月的唐中宗李顯,立李旦為帝。李旦名為皇帝,實為傀儡,被母親武則天囚禁在宮。公元689年,武則天自稱皇帝,建立周朝。李旦被降為皇嗣,劉皇后也由皇后降為王妃。對于這種任人擺布的生活,劉皇后心中非常憤懣,她想用詛咒的辦法咒死婆婆武則天,奪回皇后寶座。不料事情被宮女團兒知道,團兒是武則天安插在李旦身邊的爪牙,團兒一直想勾引李旦,都被劉皇后及竇妃阻止。團兒于是向武則天告發(fā)劉皇后及竇妃,公元693年正月初二,劉皇后及竇妃在朝見武則天時被殺,尸骨無存。劉皇后及竇妃死時也年僅三十歲左右。
3.唐中宗李顯的韋皇后
韋皇后出生于長安大族的官宦之家。公元681年七月嫁給李治與武則天的三兒子李顯,同日武則天的小女兒太平公主嫁與薛紹,當時盛況空前。26歲的李顯非常寵愛年僅16歲美麗活潑的嬌妻,公元684年李顯登上皇帝寶座,為討韋皇后歡心,馬上要提拔岳父韋玄貞做宰相,在大臣們反對的情況下,李顯說了一句氣話‘我把天下讓給韋玄貞也沒有什么了不起。’武則天聽說后立即把李顯廢為廬陵王,遷到房州。懦弱的男人總是迷戀堅強的女人,在房州的十四年艱苦歲月中,美如天仙開朗樂觀的韋皇后成了李顯的精神支柱,李顯總是擔心母親武則天派人殺他而憂心忡忡想自殺,都被韋皇后安慰勸阻,夫妻情愛篤深,李顯對嬌妻發(fā)誓‘有一天若重登皇位,任妻所為?!?98年,武則天立李顯為皇太子。公元705年,張柬之等大臣發(fā)動神龍政變,逼武則天傳位給太子李顯,重建唐朝。武則天死后,李顯納武則天的女官上官婉兒為妃,一代才女上官婉兒有才無德,她不僅自己與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通奸,還拉皮條把武三思與韋皇后撮和到一起。李顯可謂中國歷史上最寬容大度的皇帝,他不但與武三思共同分享嬌妻美妾,當武三思與韋皇后在一起下棋玩時,李顯還樂呵呵地當裁判。在李顯的縱容下,韋皇后又找了楊均馬秦客等小白臉做情人。李顯與韋皇后最寵愛的小 女兒安樂公主也恃寵而驕,這位被稱為唐朝最美麗公主的女孩要爸爸立她做皇太女。當時,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及李顯的妹妹太平公主這四位風華絕代的美女掌握朝政大權,中國歷史進入最繁華嬌艷的紅粉年代。但好景不長,李顯的好心并沒有得到好報。公元710年六月,李顯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據說是被他一生中最寵愛的兩個女人-妻子韋皇后女兒安樂公主下毒害死。李顯死后,韋皇后想效仿婆婆武則天當女皇帝,但她沒有武則天那樣的鐵血手腕。她麻痹大意,不聽大臣李嶠提出的將李旦兒子們流放外地的忠言。最終被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勾結太平公主發(fā)動唐隆政變殺害,韋皇后被亂兵斬首曝尸,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同時被殺。韋皇后死時年僅四十五歲。
4.唐肅宗李亨的張皇后
張皇后出生于皇親國戚,她的祖母是唐玄宗李隆基母親竇太后的妹妹。竇太后被武則天殺害后,年幼的李隆基由張皇后的祖母撫養(yǎng)長大。公元738年,張皇后被李隆基選為太子李亨的良娣。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張良娣與太監(jiān)李輔國等趁機幫助李亨策劃了馬嵬驛兵變,殺死當權的宰相楊國忠及貴妃楊玉環(huán)兄妹,以擺脫皇帝李隆基的控制,西去靈武另立中央。這時,有孕在身的張良娣隨軍西去,風餐露宿,一路十分辛苦。為了保護李亨的安全,每晚張良娣自己住在前廳,讓李亨住到后室,以防不測。到靈武后,張良娣生下一個兒子。產后三天,張良娣就親自為將士們趕制戰(zhàn)袍軍服。李亨對勇敢美貌的嬌妻非常感激。公元756年,李亨在靈武稱帝,兩年后返回長安,接回太上皇李隆基。公元758年四月,李亨立張良娣為皇后。張皇后為支援前線,親自帶領宮女太監(jiān)植桑養(yǎng)蠶。雄心勃勃的張皇后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廢掉李亨的長子李豫的太子地位,遭到李亨三子李炎的反對,張皇后向李亨誣告李炎要殺太子造反,使李亨殺害李炎。公元760年,張皇后與李輔國趁李亨病重,將太上皇李隆基囚禁于西宮,李隆基不久死去。李亨對張皇后不滿,把軍政大權交給太子李豫,李輔國轉而投靠李豫。公元762年,張皇后聯合李亨的二子李系想發(fā)動政變除掉李豫,但李輔國先下手為強,帶領禁軍沖進皇宮捉拿張皇后,病重的李亨眼睜睜看著愛妻被抓毫無辦法,驚嚇而死。張皇后不久被殺。張皇后死時年僅四十歲左右。
5.唐昭宗李曄的何皇后
何皇后出生于平民百姓,她原是秦王李曄的侍女,因為聰明漂亮被李曄看中,為李曄生了兩個兒子。公元888年三月,李曄即位稱帝。此時的唐朝已經四分五裂,朝不保夕。天下大亂,軍閥混戰(zhàn),李曄與何皇后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公元903年正月,他們落到了當時最強大的軍閥朱全忠手中,朱全忠逼李曄遷都洛陽,李曄與何皇后一行經過華州的時候,百姓們夾道高呼‘萬歲’,自知大勢已去的李曄含淚對百姓們說‘不要再喊萬歲了,朕不能在為你們當皇帝了?!烊仪皝沓?李曄請他入宴,并由何皇后出席相見。美麗高貴的何皇后試圖以楚楚可憐的形象感動朱全忠,保全搖搖欲墜的大唐帝國,她梨花帶雨地哭著說‘自今以后,帝與后,全依靠全忠了。’可一代奸雄朱全忠豈是憐香惜玉之人,何皇后親自向他敬酒,他卻懷疑皇帝皇后在酒中下毒害他,朱全忠匆匆告辭而去。公元904年,朱全忠派爪牙暗殺了唐昭宗李曄。公元906年,何皇后也在積善宮被朱全忠的爪牙殺害。何皇后死時年僅三十多歲。公元907年,朱全忠建立梁朝,歷時近三百年的大唐王朝正式滅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1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