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時期位于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周成王時期,封楚人首領(lǐng)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根據(jù)《左傳》、《史記》等史料的記載,楚人初居丹陽,只是彈丸之地,其后,即以此為立足點,向南推進,發(fā)展成為稱霸一方的泱泱大國。其中,楚武王這位君主在位時,楚國不僅在整體實力上開始崛起,而且,楚武王更是成為楚國第一位稱王的君主。楚武王五十一年(魯莊公四年,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去世。貲繼位,是為楚文王。楚文王繼位后,開始從丹陽遷都郢都。作為楚國第二位稱王的君主,楚文王對楚國的歷史發(fā)展也起到了比較深遠的影響。
一
首先,和自己的父親楚武王一樣,楚文王即位之后,繼續(xù)北進中原,滅國設(shè)縣。根據(jù)《左傳》、《史記》、《春秋》等史料的記載,楚文王二年(魯莊公六年,公元前688年)冬天,楚文王舉兵北上討伐申國(故址在今河南南陽)。彼時,在楚國和申國之間,還隔著一個鄧國,而且鄧國和楚國之間還存在著姻親的關(guān)系。對此,鄧國沒有什么防備,準(zhǔn)許楚國從自己的疆域內(nèi)經(jīng)過,以此進攻申國。在此基礎(chǔ)上,弱小的申國,顯然無法抵抗強大的楚國。申國被楚文王親率大軍所滅以后,變成楚國的一個大縣—宛(今河南省南陽市)。
二
到了公元前 687年春,楚國大軍來了個順手牽羊,在自申返楚的途中滅了鄧國。因此,在一年左右的時間中,楚文王就派遣大軍消滅了兩個中原地區(qū)的諸侯國。而這,為楚國北進中原,爭霸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換而言之,對于發(fā)源于江漢地區(qū)的楚國,已經(jīng)將勢力擴張到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了。在消滅申國、鄧國之后,楚文王六年(公元前684年),楚文王派兵攻打蔡國(今河南上蔡縣)。此戰(zhàn),蔡哀侯被楚師俘獲并被帶回郢都。當(dāng)然,因為蔡國的地位比較特殊,加上齊國、魯國、晉國、宋國等諸侯國的壓力,楚文王并沒有徹底消滅蔡國。
三
不過,在攻打蔡國的過程中,楚文王又順手消滅了一個國家,也即息國。息國,西周至春秋初期的姬姓侯爵諸侯國。息國故城位于今河南息縣城西南6公里一帶,春秋初期為楚文王所滅,其地被楚國設(shè)立為縣,也即息縣。對于息縣來說,自春秋時期由楚文王設(shè)立,歷經(jīng)2700多年,現(xiàn)在屬于河南省信陽市,所以有“天下第一縣”之稱。在此基礎(chǔ)上,就楚文王來說,不僅消滅了申國、鄧國、息國這三個中原地區(qū)的諸侯國,更將該地區(qū)建縣,也即將縣制大范圍推行開來。楚文王以后,楚國在被滅的國家設(shè)縣的,有史可查的有20處,其地點大多是在楚長城方城以外。
四
最后,《楚史》記載:“楚文王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遷都于郢(今宜城楚皇城),也許這是楚武王的遺命而由楚文王付諸實施的?!睂τ诔耐鮼碚f,遷都于郢后,有助于自己北進中原,和秦國、晉國、齊國等大國爭霸。在楚文王滅國設(shè)縣的過程中,齊國齊桓公也準(zhǔn)備稱霸天下。齊桓公任管仲為相,使齊國逐漸強盛。齊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見,是為平定宋國的內(nèi)亂。面對齊桓公這位中原霸主,楚文王絲毫不畏懼,比如在公元前679年,楚文王就派遣大軍進攻鄭國,意在向齊國示威。不過,公元前677年,楚文王就去世了,因此,這兩位君主之間的直接較量時間相對較短。
楚國歷代君王表有:熊繹、熊艾、熊?、熊勝、熊楊、熊渠、熊摯,熊延、熊勇、熊嚴。
1、熊繹:鬻熊曾孫,西周諸侯國楚國始封君。
2、熊艾:熊繹之子,西周時期楚國君主。
3、熊?:熊艾之子,西周時期楚國的第三任君王。
5、熊楊:楚國的第五任君王,在位期間,主要活動范圍,仍限于荊山及古沮、漳河上游地區(qū)。
6、熊渠:楚熊楊之子,西周時期諸侯國楚國第六任君主,在位時間前886年—前877年,在位9年。
7、熊摯:在位時間前876年,又作熊摯紅。
8、熊延:在位時間前875年~前847年,在位年數(shù)29,原名熊執(zhí)疵。
9、熊勇:在位時間前846年~前838年,在位9年。
10、熊嚴:在位時間前837年~前828年,在位9年。
楚國發(fā)生過那些戰(zhàn)爭:
周昭王三次攻楚、周夷王時,熊渠攻庸、揚越、楚宋泓水之戰(zhàn)、楚文王滅申鄧、楚莊王攻打陸渾之戎、楚共王蜀之盟、楚惠王攻打東夷、楚聲王為“盜”所殺、楚宣王救趙、楚懷王丹陽、藍田之役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1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魏國為什么最后會被秦國吞并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