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唐朝太子李憲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自古以來被人們爭奪最激烈的就是皇位了,皇帝是封建王朝至高無上的存在,對于那些皇子而言,他們爭奪的就是太子之位,比如康熙年間的九龍奪嫡,就是九個皇子爭奪太子位置開始的爭斗,但是在唐朝,有一個太子在老皇帝死后,堅決將皇位讓給別人,這是為什么呢?
唐朝在李世民之后,逐漸走向了下坡,高宗的權利被武則天架空,在唐高宗李治死后更是自己坐上了皇位,成為了唯一的女皇,唐朝就這樣差一點滅亡,幸好武則天晚年將皇位還給了李家的人,唐朝才得以延續(xù)。
雖然皇位在李家手里,但是武家還是掌握這很大的權利,因此在武則天死后,李家和武家展開了一場爭奪權利的斗爭,當時的皇帝李旦,是一個平庸的人,他雖然兩次登基,但確實不是一個好皇帝,權利都在韋皇后的手上,韋皇后和武家的人聯(lián)手,使得李旦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時候李隆基聯(lián)手太平公主,發(fā)動了誅殺韋皇后的政變,李隆基政變成功,誅殺了韋皇后,這才使得李旦成為了真正的皇帝,后來太平公主又想效仿自己的母親,但是被李隆基發(fā)現(xiàn),李隆基又鏟除了太平公主,使得唐朝才真正的穩(wěn)定。
李旦深知自己不是一個做黃帝的料,于是就打算禪位給太子,自己做太上皇,當時的太子是李憲,也就是李成器,但是他知道李旦要禪位給自己之后,連忙拒絕,說李隆基比自己更適合做皇帝,唐朝的皇位應該有能力的人做,在李憲和李旦的堅持之下,李隆基接受了禪位,登基為帝,就是后來的唐玄宗。
李憲是一個聰明人,他深知當時朝政是被李隆基把持,他鏟除了韋后和太平公主,勢力很大,就算自己登基成為皇帝,也是李隆基手里的傀儡,干脆讓位給他,自己還落得一個安穩(wěn),于是他才做出了讓位的舉動。
李隆基確實是一個好皇帝,他即位初期,正是大唐最不穩(wěn)定的時候,他先穩(wěn)定了自己的統(tǒng)治,然后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針對唐朝當時弊政,頒布了一系列的國策,使得大唐在他的手里在一次興盛,史稱“開元盛世”成為了大唐的中興之主。
但是在李隆基后期,因為大唐已經(jīng)很興盛了,他逐漸開始驕傲自滿起來,開始重新楊貴為,任用外戚李輔國,爆發(fā)了安史之亂,使得他親手建立的盛世也在自己的手里結束了。
皇帝,普天之下、唯我獨尊!恐怕沒有誰是真正心甘情愿把皇位拱手讓人的,唐王朝著名的“讓皇帝”李憲(李成器)亦然!雖然他是主動辭讓皇太子之位的,后來也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充分的肯定與尊重,并且在死后被追謚為“讓皇帝”。但是,說到底,李憲此舉也并非真的那么心甘情愿,無非是審時度勢之后,作出的對自身最為有利的抉擇罷了。
李憲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長子,為肅明皇后劉氏所生。原名李成器,后為避諱昭成皇后竇氏謚號中的“成”字而更名李憲。李憲六歲時便成為了唐王朝的皇太子。后來因為祖母武則天的原因,李憲的父親唐睿宗自請退位,降為皇嗣。父親成了“皇太子”,他這位皇太子自然也就沒得當了,于是李憲又重新成為了“皇孫”。不久,李憲按照“皇太子”兒子的規(guī)格被祖母武則天冊封為壽春王(郡王)。神龍政變之后,李憲的七大爺唐中宗李顯重新成為了皇帝,李憲又被這位大爺晉封為了蔡王(親王)??墒牵顟椀母赣H曾經(jīng)也是皇帝,地位敏感、尷尬,以至于李憲對七大爺給的這個親王之位都不敢接受,堅決辭去了親王之位,仍舊當自己的壽春王。
從這一點也能看得出,祖母的強勢、幾位大爺與父親的遭遇讓李憲自幼便養(yǎng)成了謹小慎微的性格,甚至產(chǎn)生了對政治斗爭的恐懼心理。他不敢輕易卷入任何政治漩渦,哪怕只是七大爺給的皇子待遇,他也不敢接受。就在堅辭親王之后不久,一件關系唐王朝政治走向的大事發(fā)生了。唐中宗被自己的女兒安樂公主給毒死了,而且安樂公主與其生母皇后韋氏正在密謀行武則天之事!這個時候,李憲野心勃勃的弟弟李隆基見機會來了,便聯(lián)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發(fā)動了又一場政變,誅殺了韋氏、安樂公主母女,擁立自己的父親唐睿宗李旦重新登基為帝。
唐睿宗重新成為皇帝之后,封李憲為宋王、李隆基為平王。這時候,糟心的事又來了。既然自己重新成為了皇帝,那么,誰來當這個皇太子呢?按理說,李憲六歲時就曾經(jīng)被冊立為皇太子,而且他又是嫡長子,這個皇太子之位理應是他的??墒?,自己的皇位又是三兒子李隆基幫自己搶來的!如果唐睿宗翻臉不認舊賬、把李憲立為皇太子,第二場“玄武門之變”恐怕也就不遠了。因此,唐睿宗一直非常糾結,久久無法作出抉擇。
這時候,李憲出場了。對于李憲而言,弟弟李隆基有平叛和擁立之功,又手握重兵。而自己除了曾經(jīng)的皇太子之位和嫡長子的名分,什么也沒有,根本沒有能力與這位弟弟想抗衡。當年的隱太子李建成那可是如假包換的實權皇太子、東宮的武裝力量也都不是吃干飯的!可即便如此,到頭來李建成還是落得個命喪玄武門,被自己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取而代之的下場,更何況自己這個只有虛名的前皇太子、嫡長子呢?“玄武門”之變的血腥味還未完全散盡,祖母武則天為了權力殺子、廢子的事情就在眼前!這一切讓李憲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擔憂,即便自己當上了這個皇太子,也未必能順利繼承皇位。到頭來,說不定還得落得個曾祖大爺李建成同樣的下場!與其如此,倒不如主動退出,既可以落得個好名聲、讓弟弟李隆基產(chǎn)生“虧欠心理”,還能保全自己的一生富貴。
于是,一場兄友弟恭、你辭我讓的大戲上演了!李憲堅決不接受皇太子之位,李隆基一口一個“我大哥不干、我也不能干!”最后,連他們的老爹唐睿宗都看不下去了:“你們哥倆能別過家家讓來讓去了嗎?老三,既然你大哥堅決不肯當太子,那就你來吧。別磨嘰了!”李隆基本就是做做表面文章,心里早已惦記這個皇太子之位了。既然老爺子都說話了,再推讓就沒意思了。于是,“勉為其難”地接受了皇太子之位。再之后,皇太子李隆基又開始與姑姑太平公主爭權,雙方大打出手,而李憲因為辭讓皇太子之位,遠遠地躲開了這些是是非非。再后來,老爺子唐睿宗一看:“老三,好手段!這會兒是我妹、你姑姑,下一個就該是你老子我了吧?這皇帝還是你來吧!”于是,唐睿宗主動退位,當起了太上皇?;侍永盥』匠蔀榱嘶实?,也就是后來的唐玄宗。
成為皇帝之后的唐玄宗內(nèi)心或許對李憲這位大哥也并不是完全放心。話說回來,也沒法讓人放心!即便李憲自己沒野心,也未必就沒有別有用心之人拿李憲當幌子啊。因此,唐玄宗即位之后,不斷給李憲加官進爵、增加食邑,處處吹捧拔高李憲。誠然,這里面有彌補對大哥的“虧欠”這樣的心理因素,但多少也有一些借此試探的成分,想借此看看高官厚祿有沒有激發(fā)這位大哥的野心。最終,李憲交上的答卷無疑是讓唐玄宗滿意的。李憲從不對政務指手畫腳、也從不與朝臣勾勾搭搭,繼續(xù)保持著一貫的極度低調(diào)作風!這才最終讓唐玄宗放下心來,接下來的兄友弟恭雖然多少還是有點兒“作秀”的成分,但唐玄宗對李憲這位大哥的優(yōu)待基本上還是出于真心的。
在李憲去世之后,唐玄宗不僅給予了大哥幾乎是人臣最高規(guī)格的喪葬待遇,而且還追謚其為“讓皇帝”,并將其墓園按照帝陵規(guī)格命名為“惠陵”,也算是唐玄宗給李憲當初辭讓皇太子之位的最終肯定與彌補了。但是,一切都是建立在李憲主動退出的基礎之上的。試想,如果李憲當初堅決不辭讓皇太子之位、不低調(diào)行事,他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李建成,還真的很難說!畢竟,當初唐玄宗在親爹活著時對親姑姑都照滅不誤,同父異母的哥哥又有什么下不去手的呢?
大家都知道我國有著上下5000多年的歷史,而在這歷史之中,僅僅只出現(xiàn)了800多位帝王,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帝王之位的珍貴程度。同時在我國有句古話那便是?最是無情帝王家?,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在古代為了皇帝之位,即使是親兄弟,親父子,也不會有所顧忌,真的是什么樣的事情都可以做的出來,基本上在帝王之家就沒有親情可言,所有的皇子只要有一線機會就不會放棄對于皇位的爭奪,但是在古代卻有一位皇子甘愿的放棄了自己的皇位,把皇位讓給弟弟,并且?guī)椭艿荛_創(chuàng)了一代盛世,這個人便是李憲。其實李憲這么做可以說是自愿,但又不能說是心甘情愿。因為當時的情況是他不如他弟弟李隆基聰明,而且大臣們多數(shù)支持他的弟弟,如果他非要占著皇位不讓的話,那么可能他這個皇位也坐不太平,還不如自己退一步,做一個逍遙的王爺,好讓自己弟弟放心,所以他才主動的放棄了對于皇位的爭奪。
李憲和李隆基兩人的父親乃是唐睿宗李旦,李旦的登基是武則天暗中操控的。武則天將其送上皇帝的位置,為的只是讓其做一個傀儡,聽從自己的命令。
之后武則天的野心越來越大,在幕后掌管國家已經(jīng)不能滿足其野心時,她便將李旦廢除了皇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在武則天登基之后,因為不放心李旦,于是便將其囚禁起來,可以說李旦之后的生活過得很是凄慘。
最后在武則天病重之后,宰相張柬之闖進了武則天的寢宮,將國家大權強行的奪走,并且找到了李憲讓其登基稱帝,畢竟李憲之前是做過太子之位的。但是這個決定在李憲知道后,他卻明確的表示拒絕,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斤兩,根本不是做這個皇位的料,而且朝中的許多大臣明顯支持自己的兄弟,自己如果強行坐這個位置的話,那么后半生肯定是非常的凄慘,所以他才拒絕了。
李旦的嫡長子李成器(李憲)為什么要把皇位讓出去給李隆基,確實有些讓人不太理解。李成器不僅僅是李旦的嫡長子,而且還在很長的時間里,被認定為李旦的不二繼承人。當年武則天廢掉李顯,把李旦立為皇帝的時候,李成器就被立為皇太子。
雖然李旦只當了八個月的皇帝,但李成器也跟著當了八個月的皇太子。要知道,那時候李成器才6歲。接著武則天稱帝,李旦被降為皇嗣(皇太子),李成器又被武則天封為皇孫,也是李旦繼承人的不二人選。再后來,李顯被妻女毒死,李旦又當皇帝。而當時李旦最初的想法,也是封嫡長子李成器為皇太子??梢哉f,李成器一直就是李旦的繼承人,從來沒有變過。
但是為什么,當李旦第二次當皇帝,要封李成器為皇太子的時候,李成器卻堅決辭讓給李隆基呢?誠然,李旦之所以能夠第二次當皇帝,是因為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lián)合發(fā)動了唐隆政變,殺掉韋后、安樂公主,然后才把李旦擁上臺的。但是,就算在這件事情上,李隆基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李旦立李成器為皇太子,李隆基也不會有什么意見,至少他找不到把李成器拿下來的理由。
那么,為什么李成器一定要把太子之位讓出去呢?我認為,李成器之所以要這樣做,最主要的,肯定還是擔心李隆基心中不服,想奪取本來該屬于李成器的繼承權。在唐朝的歷史上,李世民就曾經(jīng)因為建立了很大的功勞,不服李建成,最終殺掉李建成,奪了本來該屬于李建成的繼承權。
李隆基發(fā)動唐隆政變,幫李旦奪得皇位,功勞肯定是很大的。而且從李隆基的性格來看,他是肯定有想獲得繼承權這樣的心思的。當年他甚至連武則天都不怕,敢于得罪她?,F(xiàn)在奪李成器的權位,當然也是做得到的。
除了擔心李隆基因為不服,想奪位以外,李成器實際上還有其他一些擔心。有哪些擔心呢?一是擔心李旦不會為自己撐腰。李成器已經(jīng)看出來了,李旦的性格是比較弱的。李旦最終把皇位讓給李隆基之前,實際上已經(jīng)有兩次把皇位讓給武則天過。而李旦正是兩次讓位,因此他才得以保全下來,沒有受到傷害。李旦之所以要讓,除了為了從自己生命安全方面來考慮外,還有就是確實李旦的性格比較弱,無法強硬起來。
既然李旦的性格比較弱,那么,就算李旦立李成器為太子,將來李成器和李隆基如果鬧了起來,李旦肯定也是不會保護李成器的。當年李淵的性格比李旦強勢多了,他都沒有保護李建成。李旦怎么可能保護李成器呢?所以,就算李旦一開始提出立李成器為皇位繼承人,最終他依然還是容易改變立場的。與其到時候改變,不如一開始就主動相讓。
二是李成器無法解決各種復雜的問題。雖然李旦當了皇帝,但實際上當時的李唐江山并沒有因此塵埃落定,還有很多復雜的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解決,李唐江山還會繼續(xù)動蕩不安。當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平公主的問題。太平公主也是唐隆政變的功臣之一,而且,太平公主也是像韋后一樣,想做第二個武則天的人。她在朝廷中非常強勢,甚至對皇帝李旦,都要隨意地指手畫腳。
李旦沒有辦法,不得不什么事都得聽他的。就算李隆基安分守己,沒有奪位的心思,太平公主也有這樣的心思。李旦性格很軟弱,什么事都聽太平公主的,因此,若是李成器和太平公主斗起來,將會非常孤獨,不一定是太平公主的對手。所以李成器不愿意卷入這樣的斗爭之中。除了太平公主,實際上當時還有其它力量。畢竟在后武則天時代,各種勢力都蠢蠢欲動,想要成為整個江山的主宰力量。
這樣復雜的局面,李成器是不愿意面對的。三是李成器性格比較軟弱懶散。李成器在性格上,實際上與李旦是很相像的,也比較軟弱而懶散。他喜歡文藝,不喜歡權力爭斗。一旦他是繼承人,必然要卷入這些復雜的權力斗爭之中,李成器不只是應付不了,他也不愿意應付。為了更加輕松快活,因此李成器才非常干脆地把繼承權讓了出去。事實證明,李成器的做法是正確的,他沒有繼承皇位,因此一生過得逍遙快活,最后得以善終。(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鑒》等)
雖然是嫡長子,繼承皇位也是名正言順,但是他卻哭著鬧著要把皇位讓給三弟。那是因為他對當時的局勢看得很透徹,他不想做第二個李建成,所以不愿意繼承皇位。
在封建王朝時期,皇權之上,很多人都為了皇位拼個你死我活。但是唐朝時期的李憲卻是一個例外,他是唐睿宗李旦的兒子,那個時候是女皇當政時期,李旦為了保命,曾經(jīng)先后三次讓出皇位,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的兒子李憲也深諳此道。武則天病重的時候,發(fā)生了神龍政變,從那以后,武則天還政于李唐,那個時候李憲是左衛(wèi)大將軍,權力也很大,但是朝政太亂了,后來李憲的弟弟李隆基后來主持大局,平定了叛亂,李旦再次成為了皇帝。
李旦知道,自己之所以可以重新做上皇位,李隆基功不可沒,但是李旦也是一個深受封建制度影響的人,而且那個時候李憲也沒有犯過什么錯誤,所以他還是堅持執(zhí)行了嫡子繼承制度。這個時候,李憲卻不愿意了,他和他的父親說自己不想做第二個李建成,還給他父親提議讓他的三弟李隆基來做太子。李憲對當時的局勢看得非常的透徹,他知道軍隊的權利都在李隆基的手里,而且李隆基那邊還有一個太平公主不是善茬,以他自己的能力,肯定是斗不過這兩個人的,所以不如早早的把皇位讓出。
要知道當初的玄武門之變距離現(xiàn)在不是多么遙遠的事情,而他自己現(xiàn)在的形勢可以說和李建成是非常的相似。所以避免自己步上李建成的后路,他讓出了太子之位。不得不說做了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李隆基上位以后,對李憲非常的信任,讓李憲得以善終,后來還把李憲追封為?讓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2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