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溥儀大量的回憶錄中,不難發(fā)現(xiàn),他對所有人的描述基本不摻雜親情,包括慈禧和他的父母、妻妾,唯有他的乳母王連壽例外。在溥儀看來,乳母是他身邊唯一通“人性”的人。
王連壽出生于光緒十二年(1886年)門遠莊村,原隸屬于河間府任丘縣管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莊稼人,一家五六口人依靠四畝薄地,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窮苦生活。1889年,她三歲那年,直隸一帶大旱,顆粒無收,父母便帶著他們?nèi)ゾ┏怯戯垺U荡褥蟠髩?,在北京各個巷口設(shè)了粥棚,王連壽全家靠著這點接濟,艱難度日,但好景不長,這年冬天,朝廷關(guān)閉了粥棚,王連壽一家只得離開京城,再次回到老家。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慈禧攜光緒西逃,戰(zhàn)火波及河間府一帶,王連壽家也陷入絕境。14歲的王連壽不得不再次北上,去投奔在京城做剃頭匠的哥哥,哥哥無力養(yǎng)活她,三年后她嫁給一個姓王的差役,后來生了一個女兒,不久后丈夫去世了,尚在哺乳期的她再次陷入困境。
1906年,她在走投無路之際,醇王府門口貼出的“招聘乳母”啟事,讓她與小皇帝溥儀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在遠房哥哥的引薦下,王連壽因體態(tài)端莊、乳汁充足等條件,成為溥儀的第二個乳母,王府的人都稱呼她為“二嬤”。當然,王連壽作為溥儀的乳母,自然和普通貴族的乳母不同,除了日常喂奶,還需要接受許多常人不能忍受的條件,比如每天必須吃一碗無鹽的豬肘子催奶,只能往家捎錢,但不許回家,更不能和自己孩子接觸等。在溥儀日后的回憶中,他稱這是“最屈辱的條件”二兩白銀,讓一個女人活生生變成了一頭奶牛”。
更悲摧的是,王連壽在醇王府當乳母的第三年,她的親生女兒因為營養(yǎng)不良夭折。醇王府擔心這個消息會影響王連壽的乳汁質(zhì)量,擅自封鎖了消息,可憐王連壽在醇王府做牛做馬,對此竟全然不知。更讓王連壽想不到的是,兩年后自己懷里的小溥儀竟然當上了大清朝的皇帝。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病重,選醇親王之子溥儀進宮讀書,當接駕的隊伍浩浩蕩蕩進入醇王府時,三歲的溥儀被嚇得哇哇大哭。就在此時,王連壽不顧一切地從太監(jiān)手里抱過了溥儀,溥儀這才安靜了下來。內(nèi)務府大臣連同醇親王載灃一同商議,決定讓王連壽抱著溥儀進宮,等進宮后再讓他人抱去,覲見慈禧。
可溥儀被抱入慈禧的寢宮后,房間里陰森森的,慈禧也行將就木,臉上沒有一絲血色,這一幕再次把溥儀嚇得號啕大哭。慈禧不高興地說了句“這孩子真別扭”,然后找人把溥儀抱走。而溥儀一出大殿門,便哭喊著要找嬤嬤,太監(jiān)只得把王連壽找來,并且上奏慈禧,允準王連壽入宮伴駕,繼續(xù)給溥儀當乳母。
入宮后的溥儀已經(jīng)有了嗣皇帝的身份,因此王連壽喂奶的時候必須跪著,但如此一來,不僅王連壽喂奶費勁,溥儀吃奶也費勁,于是太監(jiān)再次向慈禧請旨。當時的慈禧已經(jīng)處于彌留之際,聽聞這類小事,有氣無力地擺了擺手,算是允許了。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和慈禧相繼駕崩,12月2日,溥儀登基,年號宣統(tǒng)。登基那天,面對人山人海的行禮、叩拜,溥儀再次被嚇得哇哇大哭,醇親王載灃則在一旁不停地喊:“快完了,快完了?!敝挥械搅送砩希邇x躺在王連壽的懷里,才會安靜睡下。于是,只要溥儀一鬧,太監(jiān)們便去找王連壽救場。
1911年,溥儀六歲那年開始讀書,與王連壽接觸的時間日益減少,王連壽對溥儀的影響卻更大了。多年以后,溥儀寫回憶錄《我的前半生》,對王連壽是這樣描述的:“乳母,是宮里唯一使我保留了人性的人?!彼踔劣谩白吭健币辉~來稱贊王連壽。這也不奇怪,溥儀的整個童年幾乎都是跟著乳母過的,王連壽對他的影響不可謂不深。
在辛亥革命的沖擊下,1912年,清帝退位,仍居皇宮。由于在皇宮無事可做、缺少陪伴,溥儀變得性情怪僻,經(jīng)常無端責打太監(jiān)取樂,皇宮中無人能制止溥儀,太監(jiān)們常常為此叫苦不迭。
一次,溥儀在蛋糕里摻雜了一塊鐵砂子,準備賞給一個太監(jiān)吃,不巧被王連壽發(fā)現(xiàn)了,問:“皇上,帶鐵砂子的蛋糕怎么吃啊?”溥儀答:“我就是要看看他吃蛋糕是什么模樣?!蓖踹B壽搖了搖頭說:“那不崩著牙了嗎?這可不行!”經(jīng)過王連壽的苦勸,溥儀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有一次,溥儀玩氣槍,用鉛彈朝太監(jiān)的窗戶打,看見窗戶上被打了許多小洞,溥儀拍手大笑,太監(jiān)們卻嚇得抱頭鼠竄。王連壽勸道:“老爺子,屋里有人啊,打傷了人怎么辦?”溥儀見乳母如此說,才收起了氣槍,悻悻而回。
時間久了,在王連壽的循循善誘之下,溥儀逐漸改掉了許多惡習,并在回憶錄里寫道:“乳母告訴我,別人和我都是一樣的,也有牙,有牙就不能咬鐵砂子,別人用氣槍打著,一樣會疼。對這些道理,我并非完全不懂,只是不容易想到這些,在我的印象里,太監(jiān)只是一些奴才,是供帝王驅(qū)使的,只有乳母給我講的道理讓我明白,別人和我都是一樣的人。”
在溥儀的一生當中,王連壽儼然扮演著一個慈母形象,填補了溥儀童年中的空缺。
然而好景不長,溥儀斷奶之后,宮內(nèi)的太妃們認為多養(yǎng)個閑人沒有用,于是在1914年瞞著溥儀將王連壽遣送出宮。溥儀得知后,大哭大鬧了一場,但絲毫沒用,因為他當時還未成年,宮里的事情太妃們說了算。由此,王連壽結(jié)束了六年的紫禁城生活,回到了自己家,這才得知女兒早已去世。
王連壽回到家后,依靠勤勞的雙手節(jié)儉度日。與此同時,宮中的溥儀也沒有忘記她。1922年,溥儀大婚,在宮里有了絕對的權(quán)力,并派人將王連壽接來,給了她很高的待遇。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馮玉祥倒戈,溥儀等人被驅(qū)逐出宮,但溥儀并沒有拋棄乳母,而是給了她一大筆錢,讓她在天橋附近找了一個落腳處。
1931年,溥儀在日本的支持下,遠赴東北組織傀儡政權(quán)。由于想念乳母,溥儀又派人將王連壽接到了長春,并把偽滿宮內(nèi)府附近的一個小院騰出來,讓王連壽居住。王連壽與人和善,與溥儀的后妃婉容、譚玉玲、李玉琴相處得都很好。
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溥儀逃亡途中,被蘇聯(lián)人俘虜,而其余的家眷則在通化,被抗日聯(lián)軍俘虜。后來由于通化的日軍暴動,與抗日聯(lián)軍展開槍戰(zhàn),王連壽撫摸著受到驚嚇的皇后婉容,不幸被流彈擊中身亡,結(jié)束了她傳奇又悲情的一生。
1950年,溥儀從蘇聯(lián)被引渡回國,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他專門為王連壽設(shè)置了一個章節(jié),可見對乳母的感情至深。溥儀在書中寫道:“她從來沒有利用自己的特殊位置向我要求過什么,她性格溫和,從不與人爭吵,我常常懷疑她是不是看到了墻壁上有趣的字畫。關(guān)于她的身世,我并不清楚,直到后來,我才知道了她悲慘的家世,才知道了用自己乳汁喂養(yǎng)了我這個大清皇帝的人,在大清朝經(jīng)歷了怎樣的苦難和屈辱?!?/p>
王連壽與溥儀不是母子,卻勝似母子,這一段佳話也成就了一段歷史回憶,供后人閑暇時品味、感慨,其中的酸甜苦辣、人性溫暖,也許只有打開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卷,才能從中察覺出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