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滿人會參加反清運動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辛亥革命這場運動中,有非常讓人疑惑的地方。
在武昌起義中,當時《申報》寫了這么一個事。
一個漢人為了躲避戰(zhàn)火,來到了黃州避難,走水路需要坐船,于是這個哥們就來到了出發(fā)的船上,碰巧,他碰到了一個旗人朋友,只看見這個朋友身上穿著漢人的衣裳,見到了自己竟然招呼都沒有打,高呼“革命軍行為大為吾種族吐氣”。
在武昌起義后不久,在沈陽地區(qū)的滿人就組織了一個反清的組織,名為“聯(lián)合急進會”,他們提出了要相應南方革命家,牽扯北方清軍,讓清朝帝王不敢東歸的“戰(zhàn)略目標”,于是,一伙人對著清朝政府就開炮了。
這些滿人是在辛亥革命還沒有勝利的時候蹦出來的,他們還提出了要建立一個滿漢一體的政權。不僅是沈陽這個地方,整個東北,處處都有人把清朝的龍旗扯下來,有的還要踩上幾腳。當時的黑龍江“巡撫”——周樹模驚嘆的說道:“……形勢危急,若不獨立,必有意外,各署已將龍旗盡撤,以待信音。”
大家可能會疑惑了,晚清有多失敗?為何還有滿人參加反清運動?原因扎心
清朝皇帝在革命失敗之后,沒有按照祖宗留下的安排,回到東北積攢實力,其實原因就是東北滿族人生活非常不好,對于清朝的皇帝家沒有什么忠誠。
在各地駐扎的八旗子弟,雖然有的一些忠心無二,死死抵抗革命軍隊的,但是大多數(shù)都是出于對清朝的恐懼,有的滿族士兵被許諾可以活命之后,基本都沒有抵抗的,頂多就是敷衍了事裝個樣子。
在受到抵抗最為激烈的福州,革命軍們使用火炮轟擊城中抵抗的幾千清軍,但是要問到革命軍們這些火炮的來源,其實就是城外這些滿族士兵駐守的火藥庫,看守的人清軍們沒有人去爆破彈藥庫的,而是乖乖的為革命軍們提供這些火炮,甚至在辛亥革命之前,滿人鬧事起義的也不少。
晚清都失敗到了這種程度,但也不得不讓人疑惑,清朝的時候,滿族人的待遇都是非常不錯的,可以每月領取旗餉,鐵桿莊稼,待遇不是不錯的嗎?
在清軍入關的時候,整個滿族的人口大概也只有百萬人,而到了道光時期,就有四、五百萬人,這么多人,都空吃餉的話,清朝的滅亡可能要推遲個百年,因此,清朝統(tǒng)治者要求,只有這些在籍的八旗軍人,才有領取旗餉的資格,因此,實際上來說,能夠有五十萬就不錯。
晚清的時候,清朝賠錢賠的多了,還有不少的戰(zhàn)爭,這些都是要靠錢來解決的,看后期鎮(zhèn)壓叛亂的時候清朝都不掏錢了,讓士兵們自己搶,足見清朝財政是緊張到了什么程度,因此這些能領旗餉的人,其實領的根本不到全部,能夠有個60%就不錯了,而且可能還會常常拖欠。
清朝末年的時候,物價翻漲,可是身為清朝的公務員,工資竟然還往下掉,還玩拖欠的把戲,滿族士兵就算是再忠心,餓的都沒力氣的時候他也明白,對于清朝的忠心當不了飯吃,這個清朝也不值得自己忠心。
再看他們那些能夠領取旗餉,實際上還有一些規(guī)矩,他們要遵循嚴格的法令,不能離開駐扎的地方20里,如果出遠門要請假,不準做小生意,這些一系列措施,只能是讓滿族的士兵們哭窮啊。
留在東北農(nóng)村的滿族人,他們的生活也不好受,雖然地不少,可是隨著清朝越來越窮,不得以他們也要肩負起高額的稅,同時還有面對高漲的物價,所以清朝末期的時候,那些在漢族地主這里當?shù)钁舻臐M人也多了。
從清朝后期的統(tǒng)治本質上說,清朝所針對的已經(jīng)不再是漢人,而是所有的民族壓迫,來榨取財富供統(tǒng)治階級揮霍,滿人也淪為這個被榨取的對象,起兵來防抗清朝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2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