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生活里,人們做菜的時候都會用鹽來做調味品。雖然看起來非常的不起眼,但是它確實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生活里失去了鹽,那么生活將變得毫無滋味,干活也會沒有力氣,所以說,食鹽對我們的生活是很重要的?,F(xiàn)在鹽的價格非常便宜,幾塊錢一包,每個家庭都能買得起,吃得起。但是在古代的時候,食鹽的價格卻是不低的,平常百姓家是很難買得起的,或者是買一點慢慢用,一次只放一點點,味道雖然寡淡,總比沒有好。而且要是長時間沒有吃鹽的話,還會造成身體浮腫,更嚴重的會使得人頭昏,難以正常勞作。那么古時候大多數(shù)人吃不起鹽,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依據(jù)相關的史料所記,在黃帝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鹽,而且提純技術也有著初步形成了。在那個時代,都是用大海里的水來煮沸蒸發(fā),然后提取鹽。那時的鹽不光有白色的,還有黑的黃的等等,造成這樣的原因,應該是提取的鹽里含有其他雜質。那時人們大多都能自給自足,吃的糧食都能自己種。但是像鹽這樣的物品,卻是難以自給自足的。因此,這鹽的重要性便可看出了,也是朝廷的經(jīng)濟命脈所在。面對這種情況,朝廷自然不會坐視不管的,有如此巨大的利益,當然要插手其中。不插手則已,一插手就要完全壟斷。于是,鹽的貿易活動就被官府給壟斷了,禁止民間販賣。所以鹽的價格奇高,百姓們很難買得起。
長久下來,鹽價居高,人們買不起但是又不能不食用鹽。一些商販看到了商機,這里面含著暴利啊。于是,一時間很多商販都動起了歪心思,自己去曬鹽來賣,雖然沒有官方的賣相好,但總歸是有咸味的。就這樣,越來越多人都走上了這條道。少許人干這個還行,可干的人多了,那官府的鹽就賣不動了,官府自然是不干的。那能怎么辦?打壓唄,你敢賣私鹽,被抓住那就重重處罰。所以,在官府的大力打壓下,民間販賣私鹽的情況減少了不少。但是一些有背景有靠山的人還是能夠繼續(xù)做這門生意。但是,此時的鹽價依舊很高,官府的利益得以保持,那就行了。這樣一來,百姓們又難以吃到鹽了。
史上鹽的價格,也是有巔峰時期和低谷時期的,在巔峰時期時1斤的鹽,竟然能換到100多斤的糧食。就算在低谷時期,1斤鹽也可以換到20多斤的糧食??梢?,不管是價高還是價低,對于百姓而言,都不是尋常之物。價格真的太貴了。不過到了現(xiàn)在,因為技術越發(fā)的先進,提取鹽已經(jīng)不是難事了。再加上相關部門的大力管控,鹽已經(jīng)變得非常便宜了,進入了尋常百姓之家。不過在古代,想要吃到鹽就是難事了。而且在那時候,鹽不僅僅是可以充當調味品,還有保鮮的作用。另外還可以作為防腐材料,像那些海鮮或者是那些肉類,經(jīng)過和鹽一起加工之后,便可以長期的保存起來,也得以讓這些商品在各地進行交易。
不過,在那個時候,鹽價那么貴,那些窮人家買不起鹽,那他們是用什么來代替的呢?雖然那時候鹽價貴,人們也有應對之策,不至于措手無策。那時最受歡迎的還是私鹽了。以前技術落后,提取鹽還是很困難的,需要耗費許多人力。但是到了清朝之年,技術得到了發(fā)展,出現(xiàn)了嗮鹽的方法。這一方法也是取代之前的煮鹽方法,就這樣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質量也有保證。清朝之時,私鹽販賣很火爆,天下大半的人都是靠著私鹽過生活。當然,統(tǒng)治者們對于此也是很痛恨的,對販賣私鹽的人加大了處罰力度??墒?,在暴利面前,鋌而走險的人不少。依舊有不少人在從事這一活動。例如唐朝之時,黃巢也是靠賣鹽發(fā)家的。
當然,人們也不能僅靠私鹽過日子,指不定哪天就沒有了,所以還是得找好備用的方法。人們也想盡了辦法,想找到其他調味品來取代食鹽。首要的是,這個替代品一定要便宜,大家都要買得起。不然的話又會進入無窮盡的尋找替代品中。對于平民百姓來說,辣椒就是一個很好的替代品,因為其味道辛辣,讓煮熟的菜都能充滿味道,以至于能吃得下去。不然一點味道也沒有,怎么讓人吃得下,吃不下飯又怎么有力氣干活呢?不過長期吃辣椒也不行,太辣了對身子可不友好。而且長時間不食用鹽的話,也會對人體造成各種各樣的影響。因此人們還想出了新的辦法,就是制做泡菜,讓鹽得以充分發(fā)揮功效。要知道,這些泡菜都是非常咸的,每次放一點都入味了。制做泡菜存放得又久,是很受歡迎的。
食鹽價格居高不下的日子,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人們再也不用為吃不起鹽而發(fā)愁。所以說,我們是幸運的,與古人相比我們太幸福了。在他們那個窮苦年代,連鹽都吃不起,更不用說一些珍貴食材。但是現(xiàn)在,就算是稍微收入低一點的人家,一年到頭也能吃幾頓好的。不像古代人一樣,一年到頭都難以吃得上一頓好的,甚至在饑荒之年還要忍饑挨餓。
鹽,放在今天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東西,除了平時養(yǎng)生頻道、醫(yī)學大V偶爾會發(fā)一兩篇倡導低鈉少鹽的文章,很少有人會將關注點放在這味調味品上。但是,在古代,鹽的地位絕對不亞于石油在現(xiàn)代人生活之中的地位,它和國家的財政收入密切相關,有時甚至決定了國家的生死。
國家對制鹽產(chǎn)業(yè)的壟斷,讓鹽價居高不下。而鹽稅的存在本來就是一種對平民的剝削,我們今日看來確實離奇,但是對當時的平民來說,他們一出生鹽價就是奇高的,他們自然也就不會覺得有什么不公平。所以鹽稅一直就是一項隱形的剝削。為了能夠將鹽行業(yè)徹底壟斷,政府對于買賣私鹽的量刑越來越嚴酷。鹽的價格到底貴到什么程度呢?根據(jù)《天工開物》的記載,古代官鹽的價格大約是成本的十倍。史料之中對鹽價的記載各朝各代差別還是很大的,高的時候,一斤的鹽竟然可以換到100斤糧食,少的時候也能換20斤糧食。鹽稅收入竟然占國家總收入的一半以上,就算是少的時候也能達到五分之一以上。
鹽本來是不貴的,但是一旦被國家壟斷了,那么購買這種生活必需品就加重了平民的負擔。對于我們現(xiàn)代人來說,鹽是一味調味品,而在古代,鹽卻是防腐材料,是體能的補充劑,還是商品貿易的必需品。無論是海邊地區(qū)的咸魚、草原上的奶酪、還是中原腹地的肉干,都要經(jīng)過加工才能運輸?shù)狡渌胤?,這個過程絕對不能少了鹽。沒有了鹽不僅僅是飲食不夠美味,影響到身體健康,也會影響各地商品貿易。窮苦的勞動人民吃不到鹽,只能尋求其他的辦法。
雖然在各朝各代,販賣私鹽都是一種違法行為,但是官府壟斷逼得民間私鹽組織冒著風險販賣給百姓私鹽。私鹽一般都比官鹽粗糙,但是價格上來說已經(jīng)便宜許多。
清朝之前,我國的制鹽技術還是比較落后的。經(jīng)常使用的是煮鹽、煎鹽的方式。在成本上來看,煮鹽需要燃料和人力費用,還需要一口巨大的鐵鍋。而煮鹽對鐵鍋的損耗也是很大的,總而言之,那個時候制鹽的消耗還是很大的。在清朝乾隆年間,中國的人口已經(jīng)突破了3億,對于鹽的需求量一下子就上漲了起來,政府卻依舊遵循著歷代的鹽稅制度,把控著鹽的生產(chǎn)和交易。而這個時候,制鹽技術已經(jīng)有了質的飛躍,人們已經(jīng)從剛剛開始的用鍋蒸餾制鹽發(fā)展到了曬鹽,如此因為人工費的減少、產(chǎn)量的迅猛增加,私鹽的質量提高、價格下降,私鹽買賣就有了很大的市場。有鹽業(yè)專家統(tǒng)計過,在清朝,中國的私鹽幾乎占據(jù)了市場的一半以上,越禁越活躍。
官鹽價格越高,對私鹽的打擊越嚴重,也代表著那些頂風售賣私鹽的商販們所賺取的利益更多。這月入百萬的生意都是在刀尖上做的,一旦被抓到不是砍頭就是流放。在五代時期,販賣私鹽立刻處死;到了宋朝,只要販賣到10斤以上就直接殺頭。販賣私鹽是和朝廷對著干的灰色產(chǎn)業(yè),這些人不僅有膽也要有謀,做大了也能發(fā)展成大事業(yè)。比如唐朝的黃巢還有王仙芝在發(fā)動起義之前,其實也是靠販賣私鹽發(fā)家的。在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和人員之后,才有膽量反唐的。
除了私鹽之外,百姓們也會想其他的辦法找到鹽的替代品。比如在辣椒傳入到我國之后,很多老百姓因為吃不起鹽,就用辣椒調味。其實對于那個時代的老百姓來說,雖然不知道鹽之中的鈉離子和鉀離子對維持體液滲透壓的重要作用,但是對于勞動者來說,不吃鹽的話會覺得全身無力,頭暈目眩,食欲不振。所以,慶幸我們能夠生活在這樣的年代,從來不用擔心買不起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3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