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漢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以漢末為背景的影視劇中,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當時將軍的稱謂分為前將軍、后將軍、左將軍和右將軍,為什么將軍的名稱要用前后左右來命名呢?實際上,左將軍這個叫法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了,當時左翼軍的統(tǒng)領就被稱為左將軍。直到秦國統(tǒng)一六國后,這個官職也跟著保存了下來。但在漢朝以后,左將軍就不經(jīng)常設立了。東漢末年,各地豪強崛起,諸侯割據(jù)一方,連年混戰(zhàn),而將軍的名號繁多,所以就重新啟用前、后、左、右這樣的稱號。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左將軍有馬超、于禁、張郃;右將軍有張飛、徐晃等,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人物。在一般情況下,左將軍和右將軍是同等職位,位居三品官,但也有例外,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說明。
從東漢末期到三國這段歷史,武將的官職一度高達20多種,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前后左右將軍等。特別是在劉備集團,凡是立下大功者,都會想辦法給你加封一個將軍頭銜,不知道將軍本人會不會被弄暈掉。到了三國時期,前后左右將軍已經(jīng)算是非常重要的職位了,例如蜀漢五虎將還有曹魏五子良將都有擔任前后左右將軍。但在當時,右將軍的地位可能會高于左將軍。
漢朝有著左卑右尊的說法,升官都被稱為右遷,所以右將軍相對左將軍來說,地位是會高一些的?!读H藺相如列傳》中就曾記載:“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因為藺相如功勞大,趙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頗之上?!闭f明早在戰(zhàn)國時期,人們就已經(jīng)開始遵從以右為尊了。而且在戰(zhàn)場上,一般也是右將軍統(tǒng)領的部隊為力,左翼軍隊負責協(xié)助作戰(zhàn)。
不過這種級別之間的差距很小,幾乎造成不了什么影響。并不是說右將軍就能時時刻刻命令左將軍,在大部分的時間前后左右將軍都是不分大小的。所有將軍職位中,只有大將軍是位列一品,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位列二品,他們一般才是一場戰(zhàn)役的最高指揮官。原本前將軍還是高級職稱,位次于九卿,但在三國時調(diào)整了品級,只屬三品。左將軍和右將軍都能參加朝議,決定國家策略,能做到這點說明地位已經(jīng)不低了。
漢朝的官職和三國基本相同,都是延續(xù)了東漢那一套內(nèi)容。直到曹丕稱帝以后,才將魏國官署和漢朝官署做了合并,誕生了一些新的官職。同時尚書臺的權利開始減弱,侍中成為新的權利中心,直到隋朝正式發(fā)展為三省六部制。
歷代演變
我國古代的將軍,既是高級武官的職位,也用于高級軍政官員的稱謂,又是軍政官員的名譽職銜,甚至作為爵號使用等等。
作為高級軍事統(tǒng)帥,“將軍”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出現(xiàn)了。春秋時代以卿統(tǒng)軍,故稱卿為將軍;一軍之帥稱將軍。見《國語·晉語四》、《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此皆非正式官名。到戰(zhàn)國時代始為正式官名,而卿仍稱將軍。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又置前后左右將軍。秦因之。漢置大將軍、驃騎將軍,位次丞相;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前后左右將軍,位次上卿。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西漢還有“中將軍”,見《漢書·衛(wèi)青霍去病傳》、《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這些將軍都是朝廷重臣,常加朝中官號,參與朝政。另外有樓船將軍、材官將軍、將屯將軍、伏波將軍等雜號將軍,地位稍低,統(tǒng)兵征伐時臨時設置,因事立名,事訖而罷。魏、晉、南朝、北魏、北齊時期,專職武官將軍有領軍將軍、護軍將軍,及其所領左衛(wèi)將軍、右衛(wèi)將軍、驍騎將軍、前軍將軍、后軍將軍、左軍將軍、右軍將軍等,典掌禁軍,各有職司,其余諸號將軍名為朝中大臣和地方長官的加官,雖然也領軍兵,但不是專職的軍事統(tǒng)帥。其中晉朝有驃騎、車騎、衛(wèi)將軍,有伏波、撫軍、都護、鎮(zhèn)軍、中軍、四征、四鎮(zhèn)、龍驤、典軍、上軍、輔國等大將軍,開府者位從公,不開府者秩二品。三品將軍秩二千石。見《晉書·職官志》。晉諸州刺史多以將軍開府,都督軍事。南北朝時將軍名號極多,權位不一。西魏、北周時期實行府兵制,各級府兵組織的統(tǒng)帥也帶將軍號,如柱國大將軍、大將軍、驃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等。隋朝十二衛(wèi)、唐朝十六衛(wèi)等諸禁衛(wèi)軍都置大將軍、將軍,分別冠以衛(wèi)號、軍號,統(tǒng)領府兵、禁軍。遼朝北面御帳官、皇族帳官、諸帳官、部族官、屬國官、軍官中皆置將軍,參掌本部軍隊之政令。金朝宮中置宿置將軍,領親軍,掌宮城及出行禁衛(wèi);大宗正府下設諸宗室將軍,分治宗室事務;金章宗發(fā)兵攻宋時曾設置平南諸號將軍,軍還而罷。明朝鎮(zhèn)守邊防的將領掛將軍印,如駐守云南的總兵稱征南將軍,駐守兩廣的總兵稱征蠻將軍,駐守遼東的稱征虜前將軍,駐守宣府的稱鎮(zhèn)朔將軍,駐守甘肅的稱平羌將軍,駐守寧夏的稱征西將軍,駐守交趾的是副將軍,駐守延綏的稱鎮(zhèn)西將軍等。明清兩代,有戰(zhàn)事出征,置大將軍和將軍,戰(zhàn)爭結(jié)束則免。明朝領兵出征的總兵官臨時掛將軍印,如平賊將軍、平胡將軍、平虜將軍、征夷將軍、征虜將軍、討賊將軍、前將軍、副將軍等,事畢納印。清朝臨時派遣的軍事統(tǒng)帥授以靖逆將軍、揚威將軍等,班師撤回時,軍隊各歸原建制,印信繳還。
作為高級軍政官員的將軍,在某些朝代設置。漢朝的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等除典領軍隊外,也常參政。魏晉南北朝時諸州郡長官加將軍名號,可開軍府,總領轄區(qū)內(nèi)的軍事和民政。清朝駐防各地的軍事長官也稱將軍。見《通典·職官十·武官上·將軍總敘》。這類將軍為駐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長官,皆用滿人,分別冠以駐防地名,如江南將軍、奉天將軍、伊犁將軍等。后建新疆、奉天、吉林、黑龍江等行省,將軍改為總督、巡撫。
作為名譽職銜,將軍名號的使用尤其廣泛。魏晉南北朝時期,大多用于諸王、大臣和地方長官的加官榮銜,將軍名號繁多,品秩不等,如建威將軍、建武將軍、振威將軍、振武將軍等等。隋朝初期共設翊軍、翊師、征東、征南、征西、征北、內(nèi)軍、鎮(zhèn)軍、撫軍等四十三號自正六品至從九品的散號將軍,作為加官。另外還有員外將軍。至隋煬帝時全部罷止。自唐以后,上將軍、大將軍、將軍,或為環(huán)衛(wèi)官,或為武散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將軍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稱將軍。唐朝、宋朝時置云麾將軍、忠武將軍、壯武將軍、宣威將軍、明威將軍、定遠將軍、寧遠將軍、游擊將軍等散階名號將軍,自從三品至從五品,用以代表武職官員的品階,并置有懷化將軍、歸德將軍等,授予內(nèi)附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唐朝府兵制度消亡后,十六衛(wèi)將軍成為武官虛銜。宋朝將十六衛(wèi)將軍置為環(huán)衛(wèi)官,從四品,無定員,無執(zhí)掌,以宗室、閑散武官為之,也作為武官贈典。金朝、元朝武職散官置有廣威將軍、宣威將軍、明威將軍、信武將軍、顯武將軍、宣武將軍、武節(jié)將軍、武德將軍、武義將軍、武略將軍,金自正五品至從六品,元自正四品至從五品。明朝置散階武官驃騎將軍、金吾將軍、龍虎將軍等,自正二品至從五品。清朝置建威將軍、振威將軍、武顯將軍、武功將軍,自正一品至從二品,用以封贈武職。
清朝還把將軍作為宗室爵號之一使用。清朝宗室封爵共分十二等,清制規(guī)定第九至十二等分別為鎮(zhèn)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此外,太平天國軍中職官在指揮以下按炎、水、木、金、土名將軍軍銜,分正副,如炎正將軍、炎副將軍、水正將軍、水副將軍等。出征時總制以下皆聽調(diào)遣,初期定員一百人。定都天京后,又增加從一至十的排序,如炎一正將軍、炎一副將軍、炎二正將軍、炎二副將軍等,依次類推。還設有提船將軍、巡守將軍(十八員)、恩賞將軍、職同將軍(無定員)等。
宋朝別稱
宋代吳地衙門隸卒小蒼頭為將軍。見宋洪邁《容齋隨筆七·將軍官稱》。 古時日本幕府時期日本的實際統(tǒng)治者,形式上由天皇任命,為日本最高權力者。也稱征夷大將軍,亦稱幕府將軍。幕府是古時日本一種權力曾一度凌駕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機構(gòu)。常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來進行對國家統(tǒng)治。日本歷史上共經(jīng)歷了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三個幕府歷史時期。
到了近代,隨著軍事制度的完善,出現(xiàn)了“總司令”、“總司令”、“國家元帥”、“諸兵種將軍”等稱呼,聽起來都很有氣勢。那么,中國古代有哪些威風凜凜的將領名字呢?慢慢來。
一.武安君
這是戰(zhàn)國時期名人的專屬稱號。獲此殊榮的有秦國名將,趙國名將李牧,楚國名將項燕,有六國國璽的聯(lián)合王國首領蘇秦。
二、驃騎將軍
漢朝開始設置將軍號,雖然后世也有擔任過這個職務,但是說到這個名字,首先想到的就是霍去病,漢家有名的狼,古時候的驃騎,永遠和日月同在。
三、中外軍事大都督。
漢末魏晉的將軍職位,包括東晉的曹真、司馬昭、王導。當時這個職位相當于陸軍總司令。
第四,朱郭將軍
南北朝是北朝將領的名字。朱榮、高歡和宇文泰都擔任過這一職務??纯催@些人你就知道這個稱號有多牛逼了。
5.側(cè)田上將
唐朝及其以后建立的最高軍事職位。雖然五代和北宋都有幾個人擔任過這個職務,但總的來說,提督側(cè)田是李世民的專屬稱號,只有征戰(zhàn)天下的秦王李世民才配得上這個令人敬畏的稱號。
第六,安溪大渡湖
唐朝的最高元首,不像安西都護府,一般都是由朝中的朝臣或者王公率領,但也有一些猛將。裴行健,一代名將,曾任安溪都護,末世鐵郡王國鑫。
七、某軍指揮俗稱大控。
南宋軍職,有數(shù)控,為軍首。岳飛、韓世忠、吳杰等。全部作為大對照。
八、征虜將軍。
明朝將軍,統(tǒng)兵橫掃北方的將軍,一般都有這個名字。徐達、盛豐、藍玉先后擔任過路征的將軍,甚至路征的副將軍還有常遇春、李文忠、傅有德、王弼。
九。富源將軍
清朝將軍,康熙之弟傅權,雍正之弟云禪,年羹堯等。都擔任過這個職務。清朝的富源將軍一直征戰(zhàn)西部,為祖國統(tǒng)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漢代三國將軍的從大到小排序為:四征、四鎮(zhèn)、四平、四安。
三國時期,按級別各朝常設的中朝將軍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征(東南西北)將軍、鎮(zhèn)(東南西北)將軍、安(東南西北)將軍、平(東南西北)將軍、前將軍、后將軍、左將軍及右將軍等。
驃、車、衛(wèi)及諸征、鎮(zhèn)將軍資深者可進號為大將軍。如驃騎大將軍、衛(wèi)大將軍、征北大將軍,鎮(zhèn)西大將軍。
1、四征將軍(四征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
在衛(wèi)將軍之下。
2、四鎮(zhèn)將軍(四鎮(zhèn)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鎮(zhèn)東將軍、鎮(zhèn)南將軍、鎮(zhèn)西將軍、鎮(zhèn)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
在四征將軍之下。
所以征西將軍大于鎮(zhèn)西將軍
3、“四平將軍”,即:平南將軍,平東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資深者可為“平南大將軍”等。
4、“四安將軍”,即“安東將軍”,“安西將軍”,“安南將軍”,“安北將軍”,資深者可為“安東大將軍”等。
擴展資料: 漢朝將軍位,分六品近百種稱呼雜號將軍更是無法統(tǒng)計。
1、一品
大將軍(三公級將軍)
2、二品
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以上為三公級將軍)
撫軍大將軍、中軍大將軍上軍大將軍、鎮(zhèn)軍大將軍鎮(zhèn)國大將軍、南中大將軍(以上為二品大將軍)
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以上為四征將軍)
鎮(zhèn)東將軍、鎮(zhèn)南將軍鎮(zhèn)西將軍、鎮(zhèn)北將軍(以上為四鎮(zhèn)將軍)
3、三品
中領軍(資深者為領軍將軍。以上為禁衛(wèi)軍)
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以上為四安將軍)
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以上為四平將軍)
征蜀將軍、征虜將軍、鎮(zhèn)軍將軍、鎮(zhèn)護將軍、安眾將軍、安夷將軍
安遠將軍、平寇將軍、平虜將軍、平狄將軍、平難將軍、輔國將軍
虎牙將軍、輕車將軍、冠軍將軍、度遼將軍、橫海將軍(以上為三品雜號將軍)
4、四品
中護軍、武衛(wèi)將軍(中護軍資深者為護軍將軍。以上為禁衛(wèi)軍)
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以上野戰(zhàn)軍五校尉)
中堅將軍、驍騎游擊將軍、左軍將軍(以上為四品常設將軍)
建威將軍、建武將軍、振威將軍、振武將軍、奮威將軍、奮武將軍
揚威將軍、揚武將軍、廣威將軍、廣武將軍、寧朔將軍、左積射將軍
右積射將軍、強弩將軍(以上為四品雜號將軍)
東中郎將、南中郎將、西中郎將、北中郎將(以上為四中郎將)
振威中郎將、建義中郎將、奉義中郎將、平虜中郎將、典軍中郎將、撫軍中郎將
武衛(wèi)中郎將、司金中郎將、司律中郎將、護匈奴中郎將、率善中郎將(以上為四品雜號中郎將)
戊己校尉、平虜校尉、討寇校尉、建忠校尉、護羌校尉、護東羌校尉
護烏丸校尉、護鮮卑校尉、西域校尉、西戎校尉、東夷校尉、(以上為派遣軍)
監(jiān)軍
5、五品
偏將軍、裨將軍(以上為五品常設將軍)
鷹揚將軍、折沖將軍、虎烈將軍、宣威將軍、威遠將軍、寧遠將軍
伏波將軍、虎威將軍、凌江將軍、蕩寇將軍、昭武將軍、昭烈將軍、昭德將軍、討逆將軍
破虜將軍、討寇將軍、宣德將軍、威虜將軍、捕虜將軍、殄吳將軍、殄夷將軍、揚烈將軍
建忠將軍、立義將軍、懷集將軍、橫野將軍、樓船將軍、復土將軍、忠義將軍、建節(jié)將軍
翼衛(wèi)將軍、討夷將軍、懷遠將軍、綏邊將軍(以上為五品雜號將軍)
安夷護軍、撫夷護軍(以上為監(jiān)軍或護軍)
6、六品
和戎護軍、殄虜護軍
(以上為雜號護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漢代軍銜
兩漢時期是前后左右將軍地位比四征四鎮(zhèn)將軍高,
三國南北朝則是四征四鎮(zhèn)地位比前后左右將軍地位高。
兩漢時期,前后左右將軍是僅次于大、驃、車、衛(wèi)的存在,前后左右將軍佩金印紫綬,位同九卿。四征四鎮(zhèn)、度遼樓船等雜號將軍則是銀印青綬,等同太守。
總之,漢朝時期,前后左右將軍的官大,四征四鎮(zhèn)將軍的官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5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金國實力弱小,他是怎么反推遼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