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到底有多慘,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沒錯,當您看到這篇文章時,就知道我又要吹宋朝了。
不過我實在是忍不住,因為在宋朝發(fā)生的這些事情有沒有可在其他朝代發(fā)生?我仔細想了一番,認為沒有,但出現(xiàn)在宋代卻是這么的自然,好像它本就應該發(fā)生一樣。
今天講的是個什么故事呢?
是一個皇帝買東西也要走流程,要是遇上不負責任的“賣家”也要等的不耐煩的事兒。
時間發(fā)生在北宋初年,故事的主人公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
這天老趙知道了后宮要補充一批熏籠(這玩意咱們大家肯定都用過,就是放在炭盆上的竹罩,可以用來烤火、烤衣服等),老趙一看自己用的也是時候更換一批了,于是趕忙吩咐采買機構給朕也買幾個,朕手頭上的都用舊了,換一批新的來!
結果左等右等等了少說好幾天熏籠連影子都不見,趙匡胤這下生氣了,莫不成在晃點朕?于是便吩咐了采購人員前來詢問。
趙匡胤氣勢洶洶的詢問為啥買個破熏籠要這么久?采購人員則一臉無奈的說咱們后宮如果要購買日用品,首先要給尚書省打報告,要是尚書省同意了呢,就把這個報告下發(fā)給本部,本部要是同意了呢,在下發(fā)到本曹,本曹覺得OK沒問題下放到本局,而本局做好預算再上奏到本曹,就這樣層層下放在逐級上奏,最后經過宰相批準才能夠撥款采購進貢給您哪,這層層疊疊的部門下來最快也得好幾天—“經歷諸處,行遣至速須數(shù)日”。
也就是說老子身為天子買個熏籠還要經歷一次U型的審批流程(從尚書省到本局,再從本局到宰相,但凡以上步驟有哪個不長眼的不同意,得,全抓瞎)。趙匡胤聽了這繁瑣的步驟大怒,說是哪個王八蛋設置的鬼條約來坑我!
左右說要不您問問宰相吧!趙匡胤大袖一揮,把那個趙學究給我喊來!
趙學究是誰?就是號稱“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趙普乃是趙匡胤的發(fā)小,不過趙學究可不是夸贊趙普學識淵博恰恰是諷刺這貨肚子里沒多少墨水,畢竟趙普和趙匡胤一樣都是野路子出身,趙匡胤曾經是大頭兵而趙普是小吏,趙普雖然聰明但學識上實在是不過關,所以等趙匡胤當了皇帝提拔趙普當了宰相并對他說,這當宰相可和以前當我的書記官不同,你得多學習。于是趙普經?;丶伊司桶l(fā)奮讀書,太祖就給他取了這么個綽號?!捌丈倭暲羰?,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
等到趙普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趙匡胤劈頭蓋臉就質問他:“當年我還是平民時只要幾十文銅錢就可以買個熏籠,現(xiàn)在貴為天子了為買個熏籠還等了這多天?”
趙普一攤手:皇上,沒辦法,這是條例所規(guī)定的呀!
趙匡胤好不容易壓下的怒火又爆發(fā)了,這是什么狗屁條約?趙普你小子玩我是吧?
趙普趕忙解釋:“陛下,這條約不是為了您設置的,這是為了您的后代子孫所設,您想想,如果是您的子孫花錢大手大腳,這個程序能夠有效的阻止和預防啊!”
也就是說,在趙普看來皇家采買東西和民間百姓不同,老百姓花自己的錢,買了也就買了,但皇帝不一樣啊,您花的是天下人的錢,而且皇帝又掌握著這至高無上的權力,如果微臣我不設置這樣繁縟復雜的規(guī)章制度來約束您,減少您的預算和花銷,那要是以后出現(xiàn)了敗家子花錢大手大腳該怎么辦?
趙匡胤聽了沉吟一番說:“此條貫極妙!若無熏籠是甚小事也!”
啥意思?也就是說老趙認可了這套繁縟復雜的規(guī)矩,對他的這種限制欣然接受!于是從趙匡胤開始,宋朝破天荒的執(zhí)行了這樣的一套宮廷制度:皇家采購日用雜物、增加生活預算必須要和外朝的大臣們商議,得到了大臣們的批準同意后才能夠正確執(zhí)行……咱們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可偏偏宋朝皇帝們買點東西還得看文官們的臉色,這皇帝當?shù)靡灿袎蚝岬?不過看到這里您是否覺得宋朝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有了現(xiàn)代文明的雛形了呢?我是感覺宋朝皇帝倒是很像現(xiàn)在的總統(tǒng),雖大權在握,但卻多有限制。
所以盡管皇帝仍然權勢至高無上,但有宋一朝除了末年的宋徽宗作死,其他皇帝們的生活用度很是受到宰相和御史們節(jié)制的,咱們說幾個慘點兒的皇帝:宋仁宗時妃嬪們希望皇帝給她們加工資,仁宗皇帝答應了,還親自下發(fā)了奏疏,妃嬪們高高興興的謝恩退下,結果到了發(fā)工資那天大家氣急敗壞的說御史和有司衙門把這道指令給退了回來說不合適,他們不執(zhí)行!(“至給俸日,各出御筆乞增祿,有司不敢遵用,悉退回。”)
仁宗皇帝也無奈的笑了笑:“哦,原來這樣是不行的啊!”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堂堂的皇帝給自己的女人們加工資還被駁回,這皇帝當?shù)囊策×税?(“諸嬪群訴,且對上毀所得御筆,曰:‘原來使不得!’上但笑而遣之”)
這還沒完,宰相們對皇帝審查嚴格到了什么地步?人家女人漲工資你們要管,皇帝送禮也要管!有一次仁宗皇帝想把內廷的物品賞賜給做法事的和尚(其實都不是什么稀罕物,就是一疋紫羅,也就是紫色的絲綢),和尚們歡天喜地的謝過皇上,結果仁宗皇帝叮囑和尚們說你們把紫羅藏在懷里偷偷地帶出去,不要讓別人看見了,不然那些諫官宰相又要在朕耳朵邊上嗡嗡叫了。(“來日出東華門,以羅置懷內,勿令人見,恐臺諫有文字論列。”)
皇帝動用自己的錢去賞賜給別人還搞得跟做賊一樣,仁宗皇帝也真是太可愛了!
從這些讓我們又好氣又好笑的故事背后還隱藏著這樣的一個事實:在宋朝,規(guī)章制度比起皇帝的權威要更加重要,即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要老實遵守。而宰相呢?既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還得充當皇宮的大管家(對于主人不合理的要求予以拒絕)。而正是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北宋燦爛的經濟文化拉開了序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5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曲沃恒叔為什么要篡奪侄子晉昭侯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