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中國史上第一個自宮的太監(jiān),君王把兒子過繼給他,還隨他姓,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說到自宮,中國人肯定不陌生,因為武俠大師金庸的小說中就有幾個武功秘籍是需要自宮者才可以練習的,比如說《葵花寶典》和《辟邪劍譜》等等。
武俠世界畢竟是虛構(gòu)的,那中國歷史上真的有沒有人自宮,或者是什么時候開始有人自宮呢?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去問問司馬遷。司馬遷雖然是被閹割過的,但他并不是自宮,而是皇帝判他死刑的時候,他自己要求皇帝將刑罰改成閹割,然后保住一條命。關(guān)于這段歷史,我們前面講過,漢朝的皇帝確實很仁慈,據(jù)說所有的死刑犯,只要自己不愿意死,都可以要求以被閹割當太監(jiān)來抵罪。
講偏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自宮,是自愿的,不是被迫的。當然,自宮也有閹自己或閹別人的孩子及長大成人后主動閹割的區(qū)別,但這些都是根據(jù)需要及供給經(jīng)濟的經(jīng)濟法則而以自由意志去進行的。
據(jù)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自宮自古以來就已存在。春秋時代著名的霸主齊恒公將準備立豎刁為繼承人的輔政大臣的想法告訴管仲,管仲回答說:豎刁為求接近君王,而自宮的做法是違反人情的,并不足信任。從司馬遷所記載的這件事中,我們可以將豎刁看成宦官自宮的始祖。
那么這個豎刁跟齊桓公到底是什么關(guān)系呢?用現(xiàn)代話來說,就是同性戀者。據(jù)史料記載,為了出入宮庭方便,豎刁不惜自宮。齊桓公非常憐愛,常常帶在身邊。
管仲在臨死時還對齊桓公說:“人情莫過愛其身者,豎刁不愛其身,豈能愛君乎?”管仲以人情度之,認為豎刁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惜,怎么能忠君愛國,久之必為亂,所以勸齊桓黜退他。不過齊恒公并沒有聽管仲的,還是重用豎刁,最后被其關(guān)在皇宮中活活餓死,也算是報應(yīng)吧。
不過齊恒公對豎刁的好并不僅僅是重用他,因為豎刁自宮后不能生孩子,齊恒公甚至把自己的一個兒子過繼給豎刁,并改姓為公子刁。歷朝歷代哪個太監(jiān)有這樣的待遇。
春秋以后的戰(zhàn)國秦漢時代,沒有宦官自宮的記載,雖然如此,也不能說完全就沒有人去自宮,因為這個時候的自宮轉(zhuǎn)為了地下,有許多都在暗中進行。尤其是到了漢代末期,出現(xiàn)了許多自宮者。
不過自宮完全合法化則是出現(xiàn)在14世紀的宋朝.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揮刀自宮的男人 寺人貂,又叫豎貂,豎刁,豎刀,最通行的稱呼是“豎貂”。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名字,不知道是他一出生就起了這個名字,還是因為他是寺人才起的這個名字。 “豎”的本義是短小,引申為童仆,又引申為宮中供役使的小臣。 貂是一種動物,長于寒帶,聰明伶俐,生性慈悲。北極圈內(nèi)的獵人捕貂,常常假裝快要凍死的樣子,躺在貂出沒的地方。貂看到后就跑出來,用自己的shen體去溫暖人。獵人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捕到了貂。 “豎貂”這個名字開創(chuàng)了兩個傳統(tǒng):一是后世關(guān)于宦官的更加著名的稱呼——閹豎,毫無疑問,這個稱呼來自豎貂。二是一種官職的裝飾?!稘h官儀》載:“中常侍,秦官也。漢興,或用士人,銀珰左貂。光武已后,專任宦者,右貂金珰?!保◤那爻匾u下來的文官名中常侍,按照禮制,帽子上裝飾著“銀珰左貂”,漢光武帝劉秀以后,這個官職就專用宦官充任,裝飾也改為“右貂金珰”)這一裝飾稱為宦官代代相襲的禮 齊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公孫無知弒襄公,自立為齊國國君。 僅僅一年,公孫無知被殺,齊襄公的兩個弟弟爭位,管仲擁戴的公子糾自魯奔齊,鮑叔牙擁戴的公子小白自莒奔齊。 為了阻攔公子小白,管仲帶兵埋伏在路上,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帶鉤,小白順勢裝死。公子糾得意洋洋、慢條斯理地趕往齊國,六天后到了齊國,卻發(fā)現(xiàn)小白已經(jīng)搶先入齊,登上了王位,這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發(fā)兵攻魯,殺了公子糾,又想殺管仲。 鮑叔牙阻攔說:“君王您如果只是想治理齊國,高傒和我就足夠了;但是如果您想稱霸諸侯,則非管仲不可?!?齊桓公虛懷若谷,聽從了鮑叔牙的勸諫,封管仲為大夫,把國事都委任給他,四處攻伐,開辟了稱霸的新局面。 齊桓公有三位夫人:王姬、徐姬、蔡姬,都沒有生子。 齊桓公又置了六位如夫人,各育有一子:長衛(wèi)姬,生武孟;少衛(wèi)姬,生惠公;鄭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華子,生公子雍。 齊桓公和管仲喜歡鄭姬生的孝公,把他托付給宋襄公,欲立為太子。 可是一個叫雍巫的人受寵于長衛(wèi)姬,經(jīng)豎貂的引薦,也得到了齊桓公的寵幸。雍巫趁機替長衛(wèi)姬說話,齊桓公又答應(yīng)立長衛(wèi)姬的兒子武孟為太子。 雍巫就是中國史上著名的易牙。 豎貂把易牙引薦給齊桓公之后,易牙就做了齊桓公的御用廚師,此之謂“以薦饈于公”。 有一天,齊桓公閑極無聊,開玩笑地對易牙說:“聽說人肉很好吃,我還沒有吃過?!?易牙回家就把大兒子蒸了xiangei齊桓公(典故“易牙烹子”)。 與人謀害君主 齊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因病去世。 《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 管仲病,桓公問曰:“群臣誰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惫唬骸耙籽廊绾??”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惫唬骸伴_方如何?”對曰:“背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惫唬骸柏Q刀如何?”對曰:“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管仲評價易牙殺子取媚于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用;開方放著衛(wèi)國太子不做,以臣事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近;豎貂自宮以取媚國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親。 《史記·齊太公世家》正義引顏師古的記述,細節(jié)更加豐富: 齊桓公問:“易牙烹子讓我嘗鮮,難道有什么可以懷疑的嗎?”管仲回答:“人之常情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易牙既然能如此殘忍地對待自己的兒子,又怎么會愛國君您呢!”齊桓公又問:“豎貂自宮以親近我,難道有什么可以懷疑的嗎?”管仲回答:“人之常情沒有不愛自己shen體的,豎貂既然能如此殘忍地對待自己的shen體,又怎么會愛國君您呢!” 于是,管仲臨死前把易牙和豎貂都驅(qū)逐了。 失去了這兩個人,齊桓公吃飯不香,心里不痛快了三年,埋怨管仲太過分,又把兩人都召回來了。 三年后齊桓公病重?!妒酚洝R太公世家》正義引顏師古的記述說: 齊桓公病重,易牙和豎貂發(fā)動政變,堵塞宮門,筑起高墻,不準出入。有一個婦人趁隙翻墻而入,齊桓公要求吃飯,婦人說沒有。又要求喝水,婦人也沒有。尚蒙在鼓里的齊桓公這才得知了易牙和豎貂的陰謀??墒腔谥硪?。齊桓公就像瀕死的吳王夫差因愧對伍子胥蒙面而死一樣,也用衣袂蒙面而死。他死后兩個多月都沒有埋葬,尸蟲FL,都流到門外了。 齊桓公不聽管仲的勸告,堂堂一國之尊,春秋第一霸主,竟然落到了尸體用楊木門板遮蓋的地步。 《史記·齊太公世家》的記載更加血腥:易牙和豎貂誅殺群吏。除了托付給宋襄公、居住在宋國的孝公外,其余五位公子交相攻伐,最后易牙和豎貂立公子無詭(即長衛(wèi)姬的兒子武孟)為君,齊桓公停尸六十七天之后,方才被公子無詭埋了。 緊接著,無詭立三月即被殺身亡,宋國護送孝公即位,是為齊孝公。 豎貂此人,再也沒有見諸史冊,倒是“豎貂”的混合體——閹豎和“銀珰左貂”,成為中國史上耳熟能詳?shù)膶S忻~,刺激著某一個有知識的群體在朝代易色時的神經(jīng):要么成為閹豎,要么成為“銀珰左貂”的代表。 易牙呢?這個“雍巫辨味”的民間傳說的主角,在齊桓公死的那一年(公元前643年),改奉齊桓公的最后一個如夫人宋華子所生的公子雍, “以為魯援”。
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贏政 。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太監(jiān)名叫吳騰宇,今江西上饒人。 豎刁又名豎刀,春秋時齊國的宦官,理由是為了討好齊桓公而自行閹割,他的確算是第一人嘞。 這個太監(jiān),歷史上不怎么記載的。
1、豎刁。
2、周朝開始有了太監(jiān)制度,但是沒有留下第一個做太監(jiān)的人名。因為西周作為一個部落時,就已經(jīng)開始有受過宮刑的人伺候貴族的事,應(yīng)該是無名無姓。第一個有名姓留傳下來的宦官不是趙高,也不是嫪毐,而是齊桓公姜小白時代的豎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6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