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的子女命運如何,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魏文帝曹丕一生內(nèi)寵很多,僅見于正史者便有16位嬪妃,而這些女人為他至少生下九子三女。跟中年去世的父親一樣,曹丕的子女們大多也是“短命鬼”,相對長壽一點的,除了明帝曹叡外,便只有東海定王曹霖。那么,曹丕的這些兒女們都有怎樣的人生?他們最終的命運又是如何呢?
魏文帝曹丕劇照
據(jù)《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記載,文帝諸子當中,封王的有九位,其他未封王便早夭者人數(shù)不詳。這九位王子中,大多數(shù)出生年月不可考,史書只能按照其生母的品級高低排序,分別是:
魏明帝曹叡為甄夫人(即文昭皇后)所生,或為曹丕長子。曹叡年幼聰慧,從小深得祖父曹操所喜,常令他伴隨左右,并在朝會宴席上與侍中近臣并列,對其異常的寵愛。曹丕稱魏王后,年僅15歲的曹丕受封武德侯,曹丕稱帝次年改封齊公。曹叡因母親被賜死一事,連帶著遭到父親曹丕的冷落,一度被降封為平原侯。
黃初三年(222年),曹叡進封為平原王,但遲遲得不到儲君之位,直到曹丕駕崩前一天,才被立為皇太子。黃初七年(226年)五月十七,文帝駕崩,曹叡登基為帝,是為魏明帝。明帝在位13年時間,任內(nèi)抵御吳蜀、平定鮮卑、剿滅遼東,頗有建樹。不僅如此,曹叡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皇帝,詩文成就雖趕不上祖父曹操、父親曹丕和叔父曹植,但水平也是相當?shù)母摺?/p>
魏明帝曹叡劇照
然而這樣一位文治武功俱佳的有為之君,卻只活了35歲(虛歲)便駕崩,比年僅四十便故去的父親曹丕,還少活了5年。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初一,明帝駕崩,由于所生諸子皆早夭,所以由養(yǎng)子曹芳繼位。
贊哀王曹協(xié)為李貴人所生,早逝,具體享壽年數(shù)不可考,唯一可知的是,他身后留有一子名曹尋。太和五年(231年),魏明帝追封曹協(xié)為經(jīng)公,謚號殤。青龍二年(234年)又改封為贊王,謚號為哀。
北海悼王曹蕤為潘淑媛所生,大概是過于年幼的緣故,在文帝朝并未受封。魏明帝即位后,封曹蕤為陽平縣王,6年后又改封為北海王。次年(233年),曹蕤薨逝,享壽不詳,因為生前無子,所以爵位由堂侄曹贊繼承。
東武陽懷王曹鑒為朱淑媛所生,黃初六年(224年)七月,被立為東武陽王,當年便薨逝。由于曹鑒生前無子(疑為早夭),故東武陽王國被廢除。青龍三年(235年),明帝賜曹鑒謚號為懷。
東海定王曹霖為仇昭儀所生,深受文帝喜愛。文帝臨終前囑咐明帝要善待曹霖,所以明帝即位后,對曹霖的待遇要遠遠高于其他諸侯王(“明帝即位,以先帝遺意,愛寵霖異于諸國?!币姟度龂尽の簳っ鞯郾炯o》)。黃初三年(222年),曹霖被立為河東王,3年后改封館陶縣王,太和六年(232年)再改封東海王。曹霖薨逝于嘉平元年(249年),此時距他獲封為王已有27年時間,享壽約在30-40歲之間,在諸兄弟相對長壽。
曹霖之子曹髦,后來成為曹魏第四任皇帝
據(jù)正史記載,曹霖性格粗暴、為人變態(tài),經(jīng)常無故毆打、殘害奴婢侍妾,行為很惡劣(“而霖性粗暴,閨門之內(nèi),婢妾之間,多所殘害。”見《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曹霖至少有兩個兒子,即曹啟、曹髦,其中前者繼承東海王位,后者則以高貴鄉(xiāng)公身份入繼大統(tǒng),成為曹魏第四任皇帝,可惜最終被司馬昭弒殺。
元城哀王曹禮為徐姬所生,比明帝小三歲(208年生),因自幼聰慧,一度要取代曹叡被立為儲君。黃初二年(221年),曹禮受封為秦公,次年進封為京兆王,三年后再改封為元城王。太和三年(229年),曹禮薨逝,享壽22歲,謚號為哀。由于曹禮生前無子,死后爵位由堂侄曹悌繼承,曹悌后來被改封為梁王。
邯鄲懷王曹邕為蘇姬所生,或與曹禮同齡。黃初二年(221年),曹邕受封為淮南公,次年進封為淮南王,旋再改為陳王。黃初六年(225年),曹邕終被改封為邯鄲王。太和三年(229年),曹邕薨逝,謚號為懷。由于曹邕生前無子,死后爵位由堂侄曹溫繼承,曹溫后來被改封為魯陽王。
清河悼王曹貢為張姬所生,于黃初三年獲封為清河王,次年(223年)即薨逝,謚號為悼。由于曹貢生前無子,文帝又沒有指定承爵之人,所以清河王國被廢除。
廣平哀王曹儼為宋姬所生,或與曹貢同齡,于黃初三年獲封為廣平王,次年(223年)即薨逝,謚號為哀。由于曹儼生前無子,文帝又沒有指定承爵之人,所以廣平王國被廢除。
在曹丕未獲封即早夭的諸子中,有一位叫曹喈的,為文帝次子,生母不詳,出生僅2個月即夭折。其簡況見之于《曹仲雍哀辭》中。
臨汾公主畫像
臨汾公主曹某是文帝的長女,與元城哀王曹禮俱為徐姬所生,此外尚有一位早夭的妹妹。臨汾公主的生平及婚嫁情況均不見于史書,史書中關(guān)于她的記載僅有一條,那就是公主的仆人與宗室曹洪的乳母當一起祭祀無澗神,被關(guān)內(nèi)侯司馬芝抓捕。事后,司馬芝婉拒太皇太后卞氏的求情,并上奏魏明帝說他們淫祀,魏明帝為此還褒揚了司馬芝。
東鄉(xiāng)公主是明帝曹叡的親妹妹,俱為甄夫人所生,但生平、婚嫁、結(jié)局均不見于史書,疑為早夭。
為了不讓柔然侵犯西魏的邊境,西魏文帝不得不采取和親政策,迎娶柔然可汗的女兒,不得已廢黜乙弗皇后,并出家當了尼姑。乙弗皇后是西魏文帝元寶炬的皇后,史書記載的皇后為人仁慈,寬宏大量,管理后宮非常得體,也不嫉妒,元寶炬非常喜歡皇后。
乙弗皇后也是出身名門,他家的先祖是土谷渾的首領(lǐng),一直統(tǒng)領(lǐng)青海,號稱“青海王”,后來歸順了北魏政權(quán)。乙弗皇后的父親,一直做到儀同三司,位極人臣,她的母親是北魏孝文帝的第四女。16歲的時候,乙弗皇后就嫁給了元寶炬。乙弗皇后和元寶炬生了很多子女,但基本上都夭折了,只有太子和武都王頑強活了下來。
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的首領(lǐng)不停的侵犯西魏政權(quán)的邊境。當時西魏政權(quán)的宰相宇文泰,考慮到國內(nèi)政權(quán)還不穩(wěn)定,以及還有來自于東魏的危險,所以建議元寶炬采取聯(lián)姻的方法來穩(wěn)固統(tǒng)治,讓西魏的公主嫁給頭領(lǐng)可汗的的弟弟,又建議元寶炬讓他廢黜現(xiàn)在的皇后,然后去迎娶可汗的女兒,皇帝最后同意了這個建議將皇后廢黜了,并且讓她削發(fā)為尼。
雖然西魏文帝,娶了柔然可汗的女兒,但在魏文帝心里,她還是喜歡乙弗皇后,因為當時皇帝害怕可汗的女兒去加害乙弗皇后,就讓乙弗皇后去自己兒子武都王的領(lǐng)地區(qū),就是為了保護她。但是皇后的結(jié)局最后很不好,柔然最終還是是傾全國之力進犯西魏,當時民間傳言說柔然可汗是給自己的女兒出氣,西魏文帝很是無奈,但是為了消除這種謠言,西魏文帝不得已讓乙弗皇后自盡了,乙弗皇后最后用被子自壓而死。
北魏的時候皇帝為了保護江山?jīng)]辦法只能向皇后乙弗氏下旨讓她自盡,皇后因為想要保護國家,所以就選擇了自盡。當時有一個妃子非常喜歡皇帝,不過皇帝的心中卻只有皇后一人,這個妃子就非常生氣,就讓自己的母族攻打皇帝的城池,皇帝看百姓民不聊生后就去找這位妃子求情,這位妃子就提出條件,只要讓皇后自殺,那么她的母族就會停止進攻。
這位皇后其實是在十六歲的時候就嫁給了皇帝,之后兩人的感情非常好,皇帝就讓她做了皇后,在被封為皇后之后,她并沒有因為權(quán)力變大而開始張狂,而是和以往一樣生活,這樣皇帝對她更加的尊敬和喜歡。而且皇后日常非常的節(jié)儉不喜歡浪費,所以在后宮整日都穿著粗布麻衣,不過皇帝依舊非常喜歡她。
后來鄰國的一個大臣女兒喜歡上了皇帝,就想盡辦法的嫁了過來,在得知皇帝的心中只有皇后一人的時候,便開始在心中怨恨皇后,之后用計謀讓皇后出宮做了尼姑,而她自己就成為了皇后,不過她發(fā)現(xiàn)皇帝心中還是牽掛著先皇后,所以就暗中聯(lián)絡(luò)自己的母族,讓他們率兵攻打皇帝的城池,皇帝在不忍百姓受苦的情況下,只能去求她。
她提出條件只要皇后自殺,她就讓母族撤兵,皇帝為了百姓只能下旨命令皇后自盡,皇后在接到詔書的手非常傷心,但是為了百姓她還是選擇了自盡,雖然身為皇后,不過結(jié)局卻非常凄慘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7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盤點,清朝三種堪稱“鐵飯碗”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