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太子,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太子這個職業(yè)是普遍存在的一個高危職業(yè),為什么說太子是高危職業(yè)呢?那是因為太子的上邊還有一位真正的統(tǒng)治者,那就是皇帝。
縱觀歷史,漢武帝、唐太宗以及康熙都曾經(jīng)廢過太子,而且根據(j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中國歷史上有161位太子,但僅僅只有91個人成功登上了皇位,其他的基本都以悲劇為結(jié)局。
高處不勝寒
其實,漢武帝、唐太宗以及康熙等皇帝之所以喜歡廢太子,都源于權(quán)力的誘惑和欲望。身處在政治權(quán)利的最中心點,皇帝自然是多疑的。
而這份多疑,在面對即將繼承自己位置的兒子之時,會被無限地放大,同時年齡地增加和身體地衰敗,也會進一步地增加這種疑慮,最終使得雙方的關(guān)系進一步惡化,并走向廢太子的結(jié)局。
當然,太子母親的失寵也是太子被廢的另一項重要原因。
不過,究其根本,對于皇位的渴望以及權(quán)力的斗爭還是最直接的引子。
因母親失寵被廢的太子
首先,說一下漢武帝所確立的太子,漢武帝的太子劉據(jù)就是因為母親失寵,所以才會被廢。在漢武帝這里,他廢除太子的行為與后宮女人的地位之爭有很大的關(guān)系。
西漢劉據(jù)的母親是衛(wèi)子夫衛(wèi)皇后,同時,他作為漢武帝的長子一直都深受寵愛,但是多年之后,在兩個人的成長之中,這種關(guān)系在悄然發(fā)生改變。
抱有希望
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將年僅七歲的長子劉據(jù)立為太子,等到這個孩子稍微大一點之后,這位父親像所有的慈父一樣,給這個孩子找來了天下最好的老師。從這里可以看出,漢武帝在最開始的時候,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這一時期也是漢武帝的父愛表現(xiàn)最純粹的時期。
在全天下最好的名師教導(dǎo)之下,太子劉據(jù)的學(xué)業(yè)進展非常快。而且,他逐漸地成長為了一位合格的太子,他符合盛世之下的皇帝標準,他仁慈寬厚,對待百姓十分關(guān)愛。但是,這樣的性子卻與他的父親漢武帝完全不同,不過漢武帝對他也十分滿意就是了。
性格不類我,后悔也罷了
兩個性子完全不同的掌權(quán)者,在進行權(quán)力使用之時,肯定會產(chǎn)生非常嚴重的摩擦,太子劉據(jù)和漢武帝就是這樣。作為一位殺伐果斷的君王,漢武帝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非常的嚴酷而又殘忍,太子劉據(jù)對此卻很難贊同,于是就經(jīng)常勸自己的父親要減少殺戮。
在長期意見相左的影響之下,原本對這個太子十分滿意的漢武帝,不禁產(chǎn)生了一些失望的情緒。他覺得這個兒子很不像自己,而且,為了避免雙方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身為父子的他們,相互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
交流的減少讓漢武帝從奸佞小人那里,聽到了很多關(guān)于太子不好的事情,于是太子在漢武帝心中的印象越來越差。最終,因太子外祖家的影響,這種不太滿意的情緒日漸高漲。而且在有心人的陷害之下,漢武帝親手結(jié)果了這位太子,雖然老年的他對此非常后悔,但一切已成過往,誰也無力更改。
精明卻干傻事的李承乾
而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則不同,其在當時算是眾望所歸的一位儲君,很多人認為,如果后來登上皇位的是李承乾,也許就不會有女皇的出現(xiàn)了,相比于李承乾來說,唐高宗李治顯然能力不足。
李承乾在被立為太子之后,確實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做到了非常標準的太子形象。不過,好景不長,很快這位太子就做出了一些令人難以理解而又殘忍的事情。
顯然是品性不正
他時常會讓自己的手下分成兩隊進行殺敵游戲,而且要求游戲必須真實,也就是說必須要有人受傷甚至死去才可以。這樣的游戲,他發(fā)明了很多很多,因此,每天死在他手上的人不知凡幾。
唐太宗在聽說了這件事之后,表現(xiàn)得非常生氣,為了讓他能改邪歸正,李世民甚至給他請了很多位老師,教給他為國為民之道。但李承乾時常陽奉陰違,甚至想要殺死自己的老師。于是,這位明顯人品有問題的儲君,讓李世民有了換太子的想法。
這種換掉太子的想法,在李承乾謀反罪名坐實之后,徹底成為了事實。不過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李世民還是用心良苦地選擇了一個相對比較懦弱的兒子成為皇帝,因為李世民知道,只有這樣,自己廢掉的太子和其他的兒子,才能夠保住性命。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二廢二立的皇太子
要說前兩個兒子的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話,那康熙的太子也就是他的二兒子,就是在外界的多重作用之下而被廢掉的??滴醯倪@位太子做了整整30年的太子,但卻從沒當過皇帝,他甚至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二廢二立的皇太子。
這位皇太子是康熙發(fā)妻所生的嫡長子,因此,他剛滿周歲就被立為了皇太子。而且與其他兒子不同的一點是,這位皇太子從小是由他爹親自照料大的。就是這份感情,才會讓康熙在廢掉太子之后選擇了二立太子。但同時,這份感情也是造成了其他兄弟對他過分仇視,以及太子日益膨脹的根本。
被壓力壓垮的太子
康熙的這位太子之所以被廢,就是因為他用了成年之后的十幾年時間,一點一點地磨掉了康熙對自己的所有期望。其中,眾多非常優(yōu)秀的兄弟,也是導(dǎo)致他在多重壓力下逐漸暴戾的原因之一。
因為種種壓力而改變性情的太子,在康熙的眼中變得越來越不堪,于是,他最終還是被已經(jīng)失去耐心的康熙徹底廢掉了。
結(jié)語
中國歷史上的太子之所以被廢,主要是因為古代兩者之間的親情異常淡薄,畢竟太子對于皇帝來說,只是一個繼承家業(yè)的工具而已。
究其根本來說,無上權(quán)力的誘惑才是導(dǎo)致太子被廢的主因。同時,古時的太子不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提高技能,也要時刻防范身邊的危險,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之下,能夠做好這項工作的人少之又少,這也成為了歷史上諸多太子被廢的原因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4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